第4章 明天是個不可逃避的東西 (1)
- 畢業(yè)這幾年決定人的一生
- 徐娜 曹博
- 3856字
- 2016-02-26 17:12:52
——畢業(yè)這幾年,為自己想想未來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很多人刻意躲避著明天,浪費著今天的時光,不學無術(shù)、浮躁不安。有人說明天的成就來自于今天的努力,今天的松懈注定了明天的失敗。你相信嗎?
成績可以拷貝,但未來不能拷貝
教授教育學生不要作弊常說的一句話,就算你抄襲得了第一名又有什么用?分數(shù)可以抄襲,你的前途能抄襲嗎?然而大多數(shù)學生只顧眼前利益了,哪還管什么未來,先通過考試再說。對于未來他們想得甚少。所以畢業(yè)以后,看見那些優(yōu)秀學生找到了合適的好工作,他們也只能干羨慕。
畢業(yè)這幾年,一定要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規(guī)劃,這個規(guī)劃可長可短,但一定要有。比如說,我計劃要在35歲的時候,在一個什么樣的行業(yè)里達到什么樣的成就。
而且規(guī)劃還要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要腳踏實地,積極進取,步步為營。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否認自己。哪怕每天只進步一點點,也不能逃避明天,逃避未來!
讓我們讀一下下面這則故事,你可以從中得到一個很好的答案,或許在這個階段,可以很實際地幫助你我走出目前的困境。
這則選登在《讀者》上的故事以自敘的方式描繪了主人公在茫然迷惑的境地如何決定自己的人生路線。
那時他十九歲,在美國某城市的一所大學主修計算機,同時在一家科學實驗室工作。 繁忙的學習與工作讓他一天的二十四小時幾乎沒有任何空余,但他仍一有時間便從事其所鐘愛的音樂創(chuàng)作。
他酷愛作曲,出于對音樂共同的熱愛,他結(jié)識了一位與他同齡的作詞的女孩,也正是這位聰慧的女孩讓他在迷茫中找到了事業(yè)的起點。
她知道他對音樂的執(zhí)著,然而,面對那遙遠的音樂界及整個美國陌生的唱片市場,他們沒有任何渠道和辦法。一天,兩人又靜靜地坐著,若有所思,但又一無所獲,他甚至不知道目前的自己應該做些什么。突然間,她很嚴肅地問了他一個問題:想象一下,五年后的你在做什么?他愣了,不知該如何回答。她轉(zhuǎn)過身來,繼續(xù)給他解釋:“你心目中‘最希望’五年后的你在做什么?你那個時候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
他沉思過后,說出了自己的期冀:第一,五年后他希望能有一張廣受歡迎的唱片在市場上發(fā)行,得到大家的肯定;第二,他要住在一個有豐富音樂的地方,天天與一些世界上頂級的音樂人一起工作。
女孩下面的話對他意義重大,她幫助他做了一次時光推算:如果第五年,他希望有一張唱片在市場上發(fā)行,那么,第四年他一定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簽上合約。那么,第三年他一定要有一個完整的作品能夠拿給多家唱片公司試聽。第二年,一定要有非常出色的作品已經(jīng)開始錄音了。這樣,第一年,他就必須要把自己所有要準備錄音的作品全部編曲,排練就位,做好充分準備。第六個月,就應該把那些沒有完成的作品修飾完美,讓自己從中逐一做出篩選,而第一個月就是要把目前手頭的這幾首曲子完工。因此,第一個星期就要先列出一個完整的清單,決定哪些曲子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完工。話說到此,她已經(jīng)讓他清楚自己當下應該做些什么。
對于他的第二個未來暢想是,她繼續(xù)推演,如果第五年他已經(jīng)與頂級音樂人一起工作了,那么第四年他應該擁有一個自己的工作室。那么,第三年,他必須先跟音樂圈子里的人在一起工作。第二年,他應該在美國音樂的聚集地洛杉磯或者紐約開始自己的音樂旅程。
他在這番時光推演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路線。他讓未來決定自己當下應該做的事情。第二年,他辭掉了令人羨慕的穩(wěn)定工作,只身來到洛杉磯。大約第六年,他過上了當年暢想的生活。
這個故事讀來意味深長。當你感到困惑時,學學這位主人公,靜靜想想,五年后你“最希望”看到自己在做什么?
如果連你自己都不知道這個答案的話,你又如何要求別人為你做出選擇或開辟道路呢?生命中,上帝已經(jīng)把所有“選擇”的權(quán)利交到我們自己手上。 如果你經(jīng)常抱怨“為什么會這樣”,你不妨試著問一下自己,你是否“清清楚楚”地知道你自己要的是什么。
多想想“未來將是什么樣,如何變?yōu)槟莻€樣子”,而不要一直感到迷茫,不知“路該怎么走”。
繼續(xù)幻想還是開始行動
幻想是一件最輕松的事情,因為不會讓你付出什么辛苦和汗水。只需要你帶著腦子躺在床上就可以了。如果沒有床,還可以選擇坐在沙發(fā)上,擠公交車時,或者吃飯發(fā)呆的時候。因為幻想是很簡單的事情,所以成了年輕人經(jīng)常溫習的功課。他們動輒就說,“等我掙了500萬的時候”,或者“等我發(fā)了財,就讓你當個人事經(jīng)理……”在沒有行動之前,一切想法都只是空想,必須從現(xiàn)在做起,先做好手頭的事情,才有可能實現(xiàn)夢想。
古羅馬大哲學家西劉斯曾說過:“想要到達最高處,必須從最低處開始。”事實也的確如此。有不少剛剛從大學畢業(yè)的年輕人,自以為讀了不少書,長了不少見識,就有點飄飄然,覺得自己什么都會做,什么都能做,對自己的所得也越來越不滿意。幾年過去了,自己越想得到的東西卻越是得不到。
看下面一個例子:
有一個剛從學校畢業(yè)的大學生,躊躇滿志地進入一家公司工作,卻發(fā)現(xiàn)公司里有那么多局限性,而領(lǐng)導分配的工作又是一個誰都能勝任的辦公室日常事務性工作,他覺得一個中專生也能做的事情,讓他一個本科生來做,實在太屈才了。而且還有那么多人際交往這些復雜的東西,一向自視清高的他,別提多么失望。
他到處發(fā)泄自己的不滿,抱怨為什么沒有一個好公司來請他。他每天都在幻想,幻想明天忽然有家著名的公司向他伸出了接納的雙手。就這樣,他每天就是在崗位上抱怨,下班后就幻想。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
有一天,他認識了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開始他并沒有注意到這位老人,只是后來由于工作的需要,接觸了幾回。經(jīng)人介紹,這位老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卡普爾先生,他是公司總裁的父親,但他沒有因為特殊的身份而講究太多。卡普爾竟然是那么平常,那么不起眼,每天與大家一樣上班下班,風雨無阻。
實在讓人不敢想象!
年輕人記得老人曾經(jīng)對他說過這樣一句話:“把手頭上的事情做好,始終如一,你就會實現(xiàn)你所想要的東西。”
年輕人記住了老人的教誨,開始投入地做每一件事情,無論自己如何的不情愿,都盡心盡力地做好。他的心態(tài)也越來越平和。
要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必須付諸行動,做好手頭的事情。如果一味等待、空想,那么理想永遠只是理想,不可能實現(xiàn)。
如果問年輕人,你想要做什么?他可能會滔滔不絕,說我想要這樣那樣,然而當你繼續(xù)問他,為了達到你想要的狀態(tài),你需要做什么?多半人都啞口無言。知道想要做什么,很好,起碼比自己想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強。但是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不問問自己為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我們需要些什么,這離實現(xiàn)目標也差了很遠。
畢業(yè)這幾年,已經(jīng)不是做白日夢的時候,要懂得如果想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就必須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力求完美,唯有如此才能讓自己更好地向著目標邁進。
所以,等問完自己:我想要做什么以后,在補問一句:我需要做什么才能達到我想要的狀態(tài)?
“自由時間”造成“光陰虛度”
人的一生里,與每個人息息相關(guān)的日子其實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可是三天里的昨天已經(jīng)過去,無法更改,明天會發(fā)生什么,還是未知。只有今天才是我們可以把握的。
畢業(yè)之前的人,以為大學里的時間似乎是最不值錢的。有人戲稱自己是“九三學社”的。早上九點睡,下午三點起,因為要熬夜打游戲;還有人說自己是早上九點起,下午三點又起床,因為中間要睡午覺。對于這些虛度光陰的人,我們只能連連嘆息。
一生的時間真有這么充裕嗎?讓我們來算一算大學生的時間賬:
我們花在吃東西上的時間:假定我們每天用10分鐘吃早餐,30分鐘吃午餐,20分鐘吃晚餐,整整1個小時。如果再加上我們做飯、喝茶、抽煙、吃零食的時間,至少也得60分鐘。也就是說,每天我們用在吃上的時間至少要2個小時,每個星期要用14個小時。這等于說,我們每年差不多有20天的時間,全部花在吃東西上面。
以30000天(824歲)計,我們一生中要把近7年(2500天)的時間花在吃喝上。
我們花在睡眠上的時間:假定我們每晚用8個小時睡覺,這等于一天的1/3。換句話說,我們一生有1/3的時間是花在睡覺上面的。以30000天(82歲)計,我們一生中將近24年(10000天)是在睡眠中度過的。
我們花在學習上的時間:
一年有365天,可是星期六和星期天不用上學,每個星期有兩天不上學,每個月就是8天,一年就是96天,只剩下269天。
這些天里還有許多的節(jié)日,如春節(jié)、元旦、國慶節(jié)等,至少又要放十幾天的假。
還有暑假和寒假,至少也得兩個月。
這樣一來,只剩下不足200天的時間供我們上學學習。
但是,這樣算還不對,不要忘了,我們并不是整天上學的。我們每天大概上課6個小時。
6個小時只是一天的1/4。一個學年大約只有180天上學,其1/4只有45天。這也就是說,我們一年中用于上學的時間僅僅在45天左右。
我們一年要用122天,也就是1/3的時間睡覺。這樣也可以說,我們小的時候,睡覺的時間是學習時間的3倍左右。
這還是按最聽話的好學生來算。如果是逃課的學生,睡覺的時間差不多能是學習時間的10倍。
這樣一算,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真正屬于自己的可以利用的時間少得可憐。
畢業(yè)這幾年,如果你還沒有算清這筆時間帳,那應該仔細認真計算屬于你的時間還有多少。
畢業(yè)這幾年,你應該能夠明白“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你的時間”。這句話。每人每天擁有的時間都是相等的,但是不同的人在相同時間內(nèi)所做的工作相差懸殊。不會利用時間的人總是事倍功半,會利用時間的人則可事半功倍。
所以要對時間做好安排。對時間的使用不能干了算,而要算了干。把要完成的工作,按小時、按天、按周的先后時序排好,然后按計劃逐個完成。在自己可控的時間內(nèi)工作安排緊張而有節(jié)奏,并盡力把不可控制時間轉(zhuǎn)化為可控時間,善于在不可控時間內(nèi)處理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