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的骨骼
- 講給孩子的人體使用手冊
- 問道 王愛民
- 3419字
- 2016-02-15 10:11:47
在X光片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骨骼。如果把身體比做一座活動的建筑,骨骼就是這座建筑的鋼筋框架,堅實有力地支撐著這座建筑。當然,人體的這副骨骼不是由鋼筋鑄就的,而是由206塊相連的骨頭構成的。
骨骼的結構
人體的骨骼可以被分為兩大部分,即中軸部分和四肢部分。人體中軸上的骨骼由頭骨、脊柱、肋骨和胸骨組成,是身體的重要支柱;四肢部分包括上臂骨、前臂骨、大腿骨、脛骨等,還有肩部和臀部的骨頭,它們是人體的支架。
頭骨
閉上眼睛,用手摸摸你的頭骨,從額頭慢慢摸到下巴,再到耳朵和后腦。頭骨是由22塊骨頭組成的。其中8塊骨頭組成頭蓋骨,包圍著柔軟、脆弱的大腦,防止它被壓碎和受傷。另外14塊形成了臉部的形狀:在頭骨的開口處是耳朵、鼻子,上下頜骨處固定著成排的牙齒,眼窩則像一個口袋,眼珠在其中可以自由轉動。頭骨中只有下頜骨能夠自由地活動,以便我們進食、呼吸和做各種活動。你可以找出自己幼年時和現在的照片,看看臉形是否有所變化。隨著我們逐漸長大,臉上的骨骼也生長得非常迅速。
脊柱
用手指沿著你的背部中心向下移動,你可以摸到你的脊柱。我們可以把脊柱比做一串項鏈,每一塊脊椎骨就是這串項鏈上的一顆珠子,仔細數一數一共有多少顆珠子。當你朝前彎下腰時,你能摸到這串項鏈彎曲了,這是脊椎骨在轉動調整,只有這樣我們的各項肢體活動才能夠實現。健康的脊柱并不是直的,而是呈“S”形。它分為四個生理曲線,分別是頸曲——頸部向前、胸曲——胸部向后、腰曲——腰部向前、骶曲——骶部向后,這些曲線是與人直立行走相適應而出現的,它們使人體保持平衡,也增強了脊柱的彈性。
肋骨和胸骨
肋骨從脊柱延伸到前胸,它總共有12根,上邊的10根與胸骨相接。當你用手順著頸部的兩處突出的骨頭——鎖骨向下撫摸時,你就會摸到胸骨,在胸骨的左右是與之相連的肋骨。肋骨、胸骨和脊柱組成了一個空間,將內臟罩在里面,為它們提供了保護。
你知道嗎
人體最小的骨頭藏在耳朵里,它們叫做聽小骨,又因為它們各自的長相不同,分別叫做錘骨、砧骨和鐙骨。錘骨像一把小錘子,砧骨似砧,鐙骨則是馬鐙形。
照鏡子看看自己的身體,再抬起手臂、踢踢腿、扭一扭腰,想一想,這分別是骨骼的哪幾個部位在運動。
骨的內部成分
你一定啃過動物的骨頭,它是堅硬而不透明的,很難看到里面的復雜成分。
一根骨頭由很多層組織構成。從外到內分別叫做骨膜、骨質和骨髓。
骨骼的外層覆蓋著薄薄的但十分堅韌的骨膜,骨膜內有血管和神經。中間一層是骨密質,在骨密質的內層是骨松質,骨松質充滿了空洞,就像一塊海綿。這種結構有利于最大限度上減輕骨松質所承受的壓力和重量,并使其變得有韌性。骨頭的空腔里含有骨髓,骨髓分為黃骨髓和紅骨髓,當你剛剛出生時,骨頭里含有大量的紅骨髓,它可以為你造血;當你成長到青少年時期,你的骨頭里大部分已是黃骨髓了,它為你儲存人體所需的能量,比如脂肪。
我們一見到骨頭往往會聯想到死亡,其實骨是活性器官,它不僅含有大量的細胞、血管和神經,而且當受到傷害時,還能夠自我修復。假如有人運動時不小心跌倒造成骨折,醫生會給他敷上石膏使斷骨復位,不久,新的骨細胞和組織就會在斷骨的縫隙中生長出來。骨是十分堅硬的,主要是由鈣和磷組成。骨還含有膠原質,它使骨骼柔韌、靈活,能夠抵擋抻拉、扭動等。
骨骼的形成過程
剛出生的嬰兒有將近300塊骨頭,而一個成年人只有206塊骨頭。這是因為,嬰兒的骨骼大部分是軟骨,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大部分軟骨會被硬骨所取代,一些骨會相互合并,形成更大的骨。
嬰兒的頭骨
嬰兒的頭骨是由許多獨立的骨頭連成的,在這些骨頭之間的縫隙叫做囟門,它使頭骨的伸縮變得更加靈活,當頭骨受到輕微擠壓時也不會脆裂。隨著他的成長發育,囟門會被堅硬的骨頭所取代,這時,所有獨立的骨就合并成為一個較大的頭骨。
什么是軟骨
當把你的耳朵輕輕地卷曲起來,當你用兩根手指在鼻子兩翼輕輕移動,你發現了什么?它們都會動,它們不是硬的,而是柔軟的。這是因為它們都是由軟骨組成的。軟骨是非常強韌、靈活、易彎曲的組織。例如脊椎骨之間的軟骨,它可以讓脊柱活動自如,還能夠吸收奔跑時給脊柱帶來的沖擊,這種軟骨是纖維狀的軟骨,還有一種像玻璃一樣透明,比如鼻子上的軟骨和關節上的軟骨。另外,還有一種彈性最好的、質量最輕的軟骨,如支撐外耳的軟骨。前面講過,嬰兒的骨骼大部分都是軟骨,隨著他的生長發育,大部分軟骨會被硬骨取代,但仍會繼續保留一些軟骨,如上面提到的幾種。
人為什么能長高
人能長高,是因為骨骼能夠生長。骨的生長過程比較復雜。人體的骨的兩端是軟骨,軟骨在人生長發育中不停地生長,這樣我們就長高了。直到20~25歲,軟骨完全骨化,即軟骨被硬骨取代了,這時候,骨頭就不再生長了,個子也不再長高。
骨骼中的關節
你的胳膊肘、膝蓋之所以可以前后擺動,你的手腕、肩膀、腰之所以可以轉動自如,是因為關節起了大作用。
關節是兩塊或兩塊以上的骨骼相連的部分。人的骨頭都是一塊一塊的,要使它們運動起來,還需要有關節將它們連接。有了關節,骨就可以按不同的方式運動了。關節可分為兩種主要類型:屈戌關節和球窩關節。肘部、膝部關節是屈戌關節,它們只能前后擺動;而腕部、肩部、髖部等這些關節是球窩關節,它們不僅能夠前后擺動,還能左右移動,甚至旋轉。
關節的結構
關節由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組成。在關節面上覆蓋著一層軟骨,它可以使骨與骨相互接觸時減少摩擦,此外,關節軟骨具有彈性,可以減少劇烈運動所帶來的沖擊。關節囊覆蓋在關節面上,它的內部和外部有許多韌帶,使骨與骨的連接更加牢固。關節腔是關節面和關節囊之間的腔。它含有起潤滑作用的液體,可以減少兩骨間的摩擦,使運動更加靈活自如。
膝關節:人體最大的關節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復雜的關節,除了支持體重外,它還幫助腿做彎曲、伸直、旋轉等運動。大腿骨、脛骨、腓骨以及髕骨構成了膝關節。膝關節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吸收震動、承受壓力,直到它們出現毛病為止。
肩:人體活動范圍最大的關節
肩是上臂和身體相連的部位。肩關節是人體中活動范圍最大的關節。肩部在維持上肢的各項功能方面起著巨大的作用。我們可以設想,如果沒有肩的支撐作用,上肢的功能就會大受限制。更重要的是,雙側肩部向兩側自然地隆起,也是構成個體整體和諧美感的重要部分。
什么是韌帶
韌帶是由纖維組織構成的,它主要起固定作用,把連接到一個關節的幾塊骨頭固定在一起。當你做運動時,韌帶可防止骨頭的晃動;一旦你的韌帶被拉傷,很可能造成你的關節錯位、骨頭扭傷。
伸出你的手,看看哪些地方是可以彎曲的。數一數手上一共有多少個關節。
骨骼的主要作用
骨骼是身體的支架,起到支撐軀體的作用。骨骼與肌肉配合,在肌肉的推動下讓身體運動起來。骨骼可以保護身體里的許多器官,頭骨保護著大腦,脊柱、肋骨和胸骨保護著位于胸腔和上腹部的脆弱臟器。骨頭里的骨髓能造血。骨頭還能儲存身體所需的鈣、磷等礦物質。
人體最大的造血器官
骨髓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在嬰幼兒時期,人體的骨中含有大量的紅骨髓,能制造出人體所需的血液,產生大量的紅細胞和白細胞。到了青少年時期,骨髓腔內出現脂肪,而且它會隨著人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增多,這就是黃骨髓。而只有在股骨的末端、胸骨、髖骨才能找到紅骨髓。但黃骨髓仍有潛在的造血功能,只要身體需要,它可以轉變成紅骨髓進行造血。
保持骨骼健康
當我們了解到骨骼對身體的重要性之后,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認識到保持骨骼的健康有多么重要。尤其是處于青少年時期的你,骨骼正處于發育階段,更應當細心地呵護自己的骨骼。
上文談到骨骼能夠儲存鈣、磷等礦物質,這些礦物質也有助于骨骼的生長發育,使骨骼變得堅硬而強壯。這些成分來自于合理、均衡的膳食。體育鍛煉也是保持骨骼強健的一種方法,它可以使骨骼發育得更堅固、更緊密。我們每天應當堅持一小時的身體鍛煉。多曬太陽也可以促進骨骼發育,當身體中缺乏維生素D時,食物中的鈣質就不能被充分吸收,而每天堅持曬10~15分鐘太陽,就可使身體產生足夠的維生素D。
骨質疏松
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中的礦物質會流失,就會導致骨質疏松,即骨骼變得脆弱易碎。在青少年時期,如果你食用了足夠多的含有鈣的食物,在今后的生活中就能有效地防止骨質疏松。在各項體育運動中,跳躍運動是增加骨密度的最佳方法。
你知道嗎?
喝250克牛奶可以補充300毫克的鈣,
喝250克酸奶可以補充450毫克的鈣,
綠色蔬菜、豆類、谷類等都是鈣質
的良好來源。
說一說:你喜歡哪些體育運動,你還知道哪些行為可以保持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