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20幾歲,公關專家不會告訴你的身體語言秘密(1)
- 真希望我20幾歲就知道的公關策略術
- 蔡亞蘭
- 4915字
- 2016-02-16 11:49:12
第一節 一聽二看三注意,他的心里沒秘密
閑談間,抓住他的真心流露
閑談是人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溝通交流手段,但是,閑談并不是不負責任的談話,也不意味著可以任意談論任何話題。
即使在最親近的朋友面前,你也不能口無遮攔。因為不經大腦的談話很可能傷害到他人的感情和和諧的人事關系,甚至阻礙了事業的發展。
“語言最能表現一個人。你一張口,我就能了解你!”這是一位美國學者的話,一語道破天機。一個人的言談是他的家庭背景和社會地位的告示牌,人們在閑談的過程中,自然會衡量你的思維條理是否清晰,個人修養如何。談話的內容和技巧是一把衡量人真實品格的尺子。
溝通專家認為,閑談并不是單純地為了娛樂彼此,而是為了尋找雙方的共同點,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因此,當你想更好地與他人進行閑談時,不妨借鑒下面的意見:
在任何場合,與任何人閑談的話題都應當是有目的的,這點應當為談話者所了解。每個人選擇的話題,將顯示出他的社交能力和個人形象。所以,對于想要成功的人來說,要在閑談時,挑選一個合適而又不失趣味的話題。
閑談者的起點,最保險而又有成效的就是選擇對方感興趣的話題。選對對方的興趣點,你才會更深入地了解對方,并獲得對方的好感。當雙方都進入狀態后,你良好的個人形象自然就能樹立起來。
回避那些有爭議的話題,避免在任何場合講任何人的閑話,避免傳播任何不好的消息,這些都是閑談時應當注意的禁忌。
盡管閑談的氛圍比正式的商務活動要輕松和愉悅,但這并不意味著人們在挑選話題的時候就百無禁忌。永遠不要忽略私生活中的談話,很多無意識的話題將會嚴重損害你的形象,其后果也難以預料。
語速是內心變化的指示器
人的語言系統是一套音義結合的復雜系統。人在說話時,既是在進行一種思想的交流,也是心理、感情和態度的一種流露。其中,語速的快慢、緩急直接體現出說話人的心理狀態。
一個人說話的語速可以反映出他心理的健康程度。一個心理健康、感情豐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下會表現出不同的語速。譬如說,面對一篇富有戰斗力的激情散文時,會加快語速,借以抒發一種高昂的激情;而面對一篇優美抒情的散文時,又會用一種悠揚、舒緩的語氣來表達心里的感情。
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特定的說話方式和語言速度,這是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性格特征,是客觀固有,而且長期存在的。
在現實工作中,我們可以更微妙地領略語速中透露出的人們豐富的心理變化。我們可以根據一個人說話時的語速快慢,判斷出他當時的心理狀態。如果一個平時伶牙俐齒、口若懸河的人,在面對某個人時,突然變得吞吞吐吐、口齒不清,這說明他很可能有事情瞞著對方,或者做錯了什么事情,心虛、底氣不足。有些時候也有一些例外,如一位男士暗戀著一個女孩,他在別人面前都能夠談笑自如、幽默風趣,保持著平常的語速,一旦面對那個他喜歡的女生,他卻馬上變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要說什么,說起話來仿佛嘴里有什么東西,含含糊糊,一點都不連貫流暢。這樣的信號就暗示我們:他喜歡她。
我們經??吹竭@樣的情況:一位平常說話慢慢悠悠、不慌不忙的人,面對一些人對他說出不利的話的時候,如果他用快于平常的語速大聲地進行反駁,那么很可能這些話都是對他的無端誹謗;如果他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半天說不出話來,那么很可能這些指責就是事實,他自己心虛、底氣不足。當一個平時說話語速很快的人,或者說話語速一般的人,突然放慢了語速,就是在強調什么東西,想吸引他人的注意。
辯論賽的時候,每個辯手都保持著較快的語速,快速且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果能夠在語速上勝對手一籌,不僅可以殺殺對方的銳氣,也是增加己方信心的砝碼。然而,有些人在面對別人伶俐的口舌、獨到的見解、逼人的語勢時,或沉默不語,或支吾其詞,一副笨嘴拙舌、口訥語遲的樣子,很可能是這個人產生了卑怯心理,對自己沒有信心,又或者被對方說中了要害,一時難以反駁。
語速可以很微妙地反映出一個人說話時的心理狀況,留意他的語速變化,你就能發現對方的內心變化,從而及時調整自己的講話策略,以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
泄露心機,從“頭”開始
頭是人體的一個重要部分,情急之下顧頭不顧尾的本能反應也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所以,要了解一個人,可以從“頭”開始,獲得對方的信息。
一般人們認為,點頭表達積極肯定的意思,搖頭表示消極否定的意思。不過,在不同的情況和背景下,它們所包含的意思,是有所不同的。
1.點頭
點頭的動作表示的意思有“我在表示贊賞”,“我同意”等。例如,在舉行會議時,某人發言的過程中,一旁的領導時而點頭,就表示一種贊美。
點頭的頻率不同,意思有所差異。例如,在聆聽對方講話的時候,人們緩慢地點頭表示對內容感興趣,或者認為言論很有道理;而頻繁急速地點頭,則可能是人們感到不耐煩了,想讓你認為他已經完全接受你的觀點,可以結束話題了。
2.搖頭
搖頭是最常見的否定姿勢,與點頭一樣,搖頭的含義也是非常廣泛的。
搖頭的姿勢,可以追溯到人們嬰幼兒時代,當母親給孩子哺乳的時候,如果孩子吃飽了,就會躲開母親的乳房,即使母親將身體向前傾斜,他們也不會再感興趣,而是左右輕輕擺頭。這表示,孩子拒絕哺乳了。所以,搖頭的動作似乎是人們在出生時就會了。隨著人們的成長,它也演變成了拒絕和不贊同的信號。此外,有時人們會用它表示無奈。例如,當某位病人因搶救無效而去世時,做手術的醫生會一邊搖頭一邊走出手術室,面對等待的家屬表明“已經無能為力了”。雖然醫生沒有說什么,但是家屬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含義。
在另一些情況下,搖頭則表示不可思議、驚訝的意思,例如,北京奧運會開幕時,面對鳥巢的精妙設計,很多外國人張大了嘴,做出搖頭的姿勢,表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表達了對鳥巢設計的驚嘆和贊許。
搖頭在一些特殊的文化里也表示肯定的含義。例如保加利亞人和印度人就這樣使用。為了避免鬧出笑話,這些在國際交往中的不同文化,我們應當注意。
透過表情,將他的心一覽無余
狄德羅曾說:“一個人,他心靈的每一個活動都表現在他的臉上,刻畫得非常清晰和明顯。”這句話說明了人類表情的重要性。因為現實生活中,語言的表達遠不及人們表情的豐富和直白。
人類的面部是最富表現力的部位,它能表達復雜的信息,如愉快、冷漠、驚奇、誘惑、恐懼、憤怒、悲傷、厭惡、輕蔑、迷惑不解、剛毅果斷等。因此,表情能夠清晰和直接地表達出人們的內心想法。仔細觀察一個人的表情,我們就可以獲悉他的心理活動。
1.表情變化的時間
觀察表情變化時間的長短是一種辨別情緒的方法。每個表情都有起始時間(表情開始時所花的時間)、表情停頓的時間和消逝時間(表情消失時所花的時間)。通常,表情的起始時間和消逝時間難以找到固定的標準,例如,一個驚訝的表情如果是真的,那么它完成的時間可能不到1秒鐘。所以,判斷一個表情持續的時間更容易一些。因為通常自然的表情,并不會那么短暫,有的甚至能持續4~5秒鐘。不過,超過了10秒鐘的表情(除了那些感情極其強烈的情緒感受),就不一定是真實的表現了,因為人類臉上的面部神經非常發達,即使是情緒非常激動,也難以維持很久。要判斷一個人情緒真假,從細微的表情中就能發現痕跡,但這需要人們進行細微地觀察。
2.變化的面部顏色
通常,人的面部顏色會隨著內心的轉變而變化,因為面部的膚色變化是由自主神經系統造成的,是難以控制和掩飾的。在生活中,面部顏色變化常見是變紅或者變白。
當一個人的臉變紅時,說明他內心非常害羞、羞愧或尷尬。人在極度憤怒時,面頰顏色會瞬時轉為通紅。人在痛苦、壓力、驚駭、恐懼等情形下,面色則會發白。
總之,表情就是一個人心情的“晴雨表”,只要你善于觀察,你就會輕松預報他人的心情與心理狀態。
雙眸,窺探心靈的“大屏幕”
在面對面的交流中,眼睛對把握對方心理有著重要的作用。因為眼睛是人與人溝通中最清楚、最明顯的信號,它能將眾多復雜的信息通過注視傳遞出去。
利用眼睛來觀察人的心理,是人類文明進程的一大發現。早在古代,孟子就曾說過:“觀其眸子,人焉廋哉!”想要觀察一個人,就要從觀察他的眼睛開始。因為一個人的想法常常會從眼神中流露出來,天真無邪的孩子,目光清澈明亮,而心懷不軌的人則眼睛混濁不正。所以,世人常將眼睛比做心靈之窗,是交往中被觀察的焦點。
1.表達吃驚的情緒
人們在吃驚或有所防備的時候,會把眼睛睜得特別大,再加上一些面部表情,例如,眉毛會抬起,嘴巴張開。在你看到這些特征后,就可以肯定,這個人正在震驚中。
2.表達懷疑的情緒
若你與某人談話,他瞇起雙眼,皺起前額,并不住地對你進行打量,那么表示他正在懷疑你說的話。他希望用眼睛的審視在你身上找到蛛絲馬跡,以肯定自己的判斷。由于它主要表達一種不確定、不認可的態度,所以經常出現在某人對某個決定沒有把握的時候。
3.表達憤怒的情緒
當某個人直接盯著另一個人,他的上下眼皮很緊張,眼睛瞇成一條縫。同時一般會伴著咬牙和攥拳的動作。這是他用以宣泄內心的感受,甚至達到嚇唬對方,或威脅對方的目的。
4.表達恐懼的情緒
一個人內心恐懼時,眼睛會直愣愣地大睜著,好像要把那迫近的危險的最細微的動作都看個一清二楚。這種狀態下,發出動作者的下眼皮很緊張,同吃驚的情緒不同的是,感到恐懼的人的面部表情很不一樣,他們的眉毛抬起并鎖在一起,呈水平形態。
手勢,無言的表白
人類從原始社會就開始用手制造和使用工具,在新事物、新思想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為了溝通和交流,為了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學會了利用手來輔助。因為很多人發現僅僅依靠嘴進行交流顯得力不從心,所以社會交往中,手勢已經成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時,這些手勢除了表面的含義外,還隱含了其他的意思。
在交談時,人們雙手總是置于身前,并且伴有一定的手部動作。它們對語言起著說明和補充的作用,甚至可以發揮獨立表達意思的作用。幾乎任何日常活動都離不開手勢,行為學家曾形象地比喻說:“手勢是人的第二張唇舌?!比藗兊姆N種心理通過千姿百態的手勢體現出來,有時手勢甚至比語言更能傳達說話者的心思。
1.正面對他人豎起大拇指
大家都曾使用過這樣的手勢,它很重要的一個含義就是表示對他人的稱贊,表示“好”、“很棒”、“第一”、“厲害”的意思。在生活中,當我們在真誠地贊賞他人時,還應當配合其他非語言的信號,例如,面帶微笑,這樣能更好地傳達自己的意思。
此外,在那些曾經是英屬殖民地的國家,例如,美國、南非等地,豎起大拇指還有要搭便車的含義。經常可以看到有旅行者向道路上的車輛做出這樣的手勢,看是否有機會搭便車。不過,在希臘等國家,豎起大拇指的含義則帶有侮辱的性質,相當于“你吃多了撐的”!
2.食指彎曲與拇指接觸呈圓形,其余三指張開
這個手勢是從美國開始頻繁使用的,表示“OK”、很好的意思,是我們經常使用的手勢,但在不同國家,這個手勢有著不同的含義。例如,在日本,這個姿勢表示金錢的意思,如果在同日本人交易的過程中,向他做了這個手勢,則會被誤解為你在向他索要賄賂。在地中海地區,當地人常用這個手勢則是在暗示某個人是同性戀。對于當地的男子和女子來說,是一種具有侮辱性質的動作。
3.伸出食指與中指,其他手指蜷曲
這個手勢在手心向外的時候,表示“勝利”的意思,但這個手勢變成手心向內的時候,就是一種侮辱性的表達,近似于“去你的”。不過,歐洲的某些地方,手心向內的手勢,沒有其他含義,僅僅表示數字“2”。
4.翹起食指和小指,其他三個手指握在一起
這個手勢在美國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指長角美式足球隊,因為小布什很喜歡得克薩斯州的長角美式足球隊,而常使用這個姿勢表示喜愛和支持;另一種說法指的是搖滾音樂迷的手勢,指“繼續搖滾”的意思,而得克薩斯大學運動隊的拉拉隊習慣用這一手勢為隊員加油,表示“出色、極好”。有時,在美國,若要贊美某人很棒時,你也可以使用這個手勢。有意思的是,這個手勢在意大利有著截然不同的含義,意指“戴綠帽子的男人”。
5.緊握手指,呈拳頭狀
緊握的拳頭,在人們面前是一種力量的體現。這一衍生于搏斗的姿勢,可以用于進攻與防守。如果在生活中運用這種手勢,則是在向他人展示:“我是有力量的?!薄拔也慌履悖灰獓L嘗我拳頭的滋味?”是一種示威和挑釁的動作。
當將其恰當地運用于演講或說話時,則說明這個人很自信,很有感召力,是值得人們信賴和依靠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