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朱良春:世上本無不治癥,辨證施治除病根
- 大國醫:30位國寶級“國醫大師”的養生絕活
- 王耀堂 焦亮
- 7344字
- 2016-02-04 17:53:47
朱良春,1917年出生于江蘇鎮江,18歲跟隨孟河馬派傳人馬惠卿先生學醫,次年考入蘇州國醫專科學校,抗戰開始后轉學到上海中國醫學院,師承章次公先生,深得真傳。現任南通市中醫院首席技術顧問、主任中醫師,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2009年獲“國醫大師”稱號。
朱老從醫70余年,是全國著名中醫內科學家,對中醫事業投入了畢生精力。1992年,他在南通成立了“南通良春中醫藥臨床研究所”。2006年,在近90歲高齡時又成立了“南通良春風濕病醫院”。朱老治學嚴謹,醫術精湛,最早提出了“先發制病”的論點,大大提高了疑難病的療效。另外,朱老還對蟲類藥進行了悉心研究,創制了“益腎蠲痹丸”,使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獲得突破性的進展。除此,朱教授還創制了“復肝丸”、“仙橘湯”、“痛風沖劑”、“金龍膠囊”等新藥,對慢性肝炎、結腸炎、痛風、癌癥等療效顯著。朱老用藥靈巧,思考縝密,藥量輕重、藥味多少,皆以病情為定,體現了其辨證論治與辨病論治結合的思想。
用蟲藥治療癌癥,效果確實不錯
大師手記
雖然蟲類藥物治療腫瘤療效較好,但必須在辨證診治的基礎上,結合扶正、攻邪、清熱、引經等藥物共同作用,才能取得最大的療效。
——摘自《名師與高徒(三)》
國醫釋讀
癌癥,又叫惡性腫瘤,它能夠破壞人體組織、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引起壞死出血合并感染,最終可能使患者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談癌色變,把癌癥視為絕癥,甚至還有“治好不是癌,是癌治不好”的說法。之所以會產生這種不正確的看法,其根源在于社會大眾對癌癥的認知不夠全面。近年來,國內許多老中醫對癌癥進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取得了相當可喜的成績,其中朱良春教授的蟲藥療法頗受關注。
多年來,朱教授根據蟲藥治癌的思路,使其病情緩解甚至治愈的癌癥患者不計其數。他指出,蟲類藥有較峻猛的破積化淤作用,其中有許多已經現代藥物實驗證明有抑制癌細胞作用。在臨床治癌過程中,朱教授經常用到斑蝥、壁虎、地鱉蟲、蟬蛻、蟾蜍、地龍(蚯蚓)、僵蠶、螻蛄(土狗)、全蝎、鳳凰衣、蜈蚣等蟲類藥物。以下列舉幾例朱老經過多年臨床經驗總結的治癌驗方:
1.肝癌驗方
【方名】蟾龍散
【組成】蟾酥5克,蜈蚣、兒茶25克,參三七、丹參、白英、龍葵、山豆根各250克。
【用法】上藥共同研成極細末,每服4克,每日3次。
【功效】活血化淤、清熱解毒、鎮痛。
2.食管癌驗方
【方名】藻蛭散
【組成】海藻30克,生水蛭6克。
【用法】研成極細末,每服6克,每日2次,黃酒、溫水各半沖服。
【功效】軟堅、化淤、消痰、散結,適用于痰淤互結,而苔膩、舌質襯紫、邊有淤斑,脈細滑或細澀者。
3.胃癌驗方
【方名】消癌丸
【組成】僵蠶120克,蜈蚣48克,制馬錢子(浸潤去皮,切片,麻油炸黃,沙土炒去油)24克,硫黃9克。
【用法】共研極細末,以煉蜜為丸如桂圓核大,每日l粒,服用10日后痛減而嘔止,連服2~3月,可痊愈。
【功效】理氣止痛、攻毒制癌、破血祛淤,適宜體虛者。
4.乳腺癌驗方
【方名】乳癌散
【組成】炙蜂房、苦楝子、雄鼠糞各等份。
【用法】研極細末,每次服9克,水送下,隔一天服1次。
【功效】用于治療乳癌初起。
另外,朱教授研制的金龍膠囊,可調節機體平衡,提高抗病能力,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具有活血化淤、軟堅散結、搜風定痛等作用,適用于各類腫瘤病人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健康回音壁
癌癥患者要注重飲食、生活調攝,情志、精神因素的調節。首先,生活應有規律,心情開朗,多與人溝通交流,適當運動。其次,飲食宜清淡,宜食淡水魚、豬肉、牛奶、新鮮水果蔬菜,忌煙酒、海鮮、辛辣及牛羊肉、雞肉、狗肉等發物,少食熏烤、煎炸、腌制食品。
益腎化淤法,不讓老年癡呆的陰霾遮住夕陽紅
大師手記
老年人均有腎虛的存在。腎既虛,則氣化無源,無力溫煦、激發、振動臟氣,“腦髓漸空”,使臟腑、四肢百骸,失其濡養,從而出現三焦氣化不利,氣機升降出入失常,血失流暢,脈道澀滯,而致血淤。所以老年期癡呆的主要病因,是年老腎氣漸衰。
——摘自《碥石集(第七集)》
國醫釋讀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以及社會福利保健日趨完善,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但與此同時,一些老年疾病也漸漸凸顯出來,特別是老年期癡呆的發病率成倍增長。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世界65歲以上老年有10%智力障礙,其中1/2發生癡呆。
老年癡呆是一種持續性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患者的平均生存期為5.5年,成為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癌癥之后,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一般來說,老年癡呆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會逐漸下降,他們不認識配偶、子女,穿衣、吃飯、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還有幻聽、幻覺,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無盡的痛苦和煩惱。
經過多年的臨床觀察與研究,朱良春教授指出,老年癡呆的病因病機為“腎虛為本,血淤為標,虛實夾雜,本虛標實”。由此,他提出了“益腎化淤法”,并將其作為治療老年期癡呆的主要法則,在臨床上收到了很好的療效。首先是補腎,朱老通常選用枸杞子、地黃、白芍、桑寄生、仙靈脾、益智仁、人參、山萸肉、何首烏、山藥、菟絲子等藥物;其次為化淤,朱老多先用地龍、丹參、赤芍、桃仁、紅花、膽南星、遠志、菊花、龍牡、棗、柏仁等藥物。
經過多年的診療經驗,朱老還創制了“健腦散”,作為治療老年癡呆癥的驗方,療效顯著:
【組成】紅人參15克,地鱉蟲、當歸、枸杞各20克,制馬錢子、川芎各15克,地龍、制乳香、沒藥、炙全蝎各12克,紫河車、雞內金各24克,血竭、甘草各9克。
【用法】上藥研極細末,每早晚各服4.5克,開水送服,可連續服2~3月。
朱老指出,馬錢子有劇毒,其炮制正確與否,對療效很有影響。一般以水浸去毛,曬干,放在麻油中炸,但若油炸時間太短,則呈白色,服后易引起嘔吐等中毒反應;油炸時間過長,則發黑炭化,以致失效,因此在炮制中,可取一枚用刀切開,以里面呈紫紅色,最為合度。
除此之外,朱老還提醒老年癡呆患者家屬,在治療上除服藥之外,患者還應當適量運動,如太極拳、散步等,言語疏導,改善生活環境,使之心情舒暢,消除孤獨和疑慮,適當增加高蛋白、低脂肪之飲食,并多吃蔬菜、水果,這對于癡呆患者的康復極有幫助。
健康回音壁
對于老年癡呆,關鍵是要早發現、早治療,家中有老人的,如果出現以下四種情況,很有可能他們已經得了老年癡呆癥,或是正在老年癡呆癥的邊緣,應該及時到醫院核查,并多加注意。
1.乘車困難
老人乘車時經常出現下錯站,坐反方向,或者是沒到目的地時提前下車。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家人千萬不能只是笑笑了之。
2.打電話困難
老人打電話時,一定要把號碼抄在紙上一個個地按鍵,而不能將一串號碼背記下來。此時,很多人只是認為老人的眼睛不好使,或是記性有些跟不上了,而沒有在意。
3.不能按時按量吃藥
明明是很簡單的事情,但老人就是無法做到,無論是吃藥的時間還是藥量,他們都需要別人提醒和幫助,這也是老年癡呆的表現。
4.理財出現障礙
比如去菜市場買菜,只能記得買了些什么菜,但是具體的金額總是說不出來,只能約莫說出一共花了多少錢。如果和老人合住,除了關注老人的伙食之外,別忘了關注一下老人的賬本。
除此之外,家人還應注意,即使老人確診有老年癡呆,也不能當著老人的面提起,以免傷害老人的自尊心,引起他們的自卑感,對治療康復不利。
對付類風濕關節炎,朱老的方法是“益腎壯督”
大師手記
由于類風濕關節炎是周身性、終身性疾病,在治療上必須始終堅持整體觀念,辨證結合辨病,標本同治,并宜采取綜合措施,內外并治。除辨治之內服藥外,還應配合熏洗、藥浴、外敷、膏貼、理療、針灸、推拿等,這樣可以協同增強,提高療效。
——摘自《名師與高徒(一)》
國醫釋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類風濕,在中醫里屬于“痹證”、“痹病”范疇,屬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該病好發于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呈對稱分布。早期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還可能出現關節周圍或內臟的類風濕結節,并可有心、肺、眼、腎、周圍神經等病變,晚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縮,極易致殘。
朱教授認為,類風濕關節炎不同于一般的痹證,故將其稱為“頑痹”。他指出,類風濕關節炎病變在骨,正所謂“腎主骨生髓”,骨的生長發育全賴骨髓的滋養,而骨髓乃腎中精氣所化生,因此腎督虛是本病的本質。在此基礎上,朱老提出了“益腎壯督”的治頑痹思路,并研制出了益腎蠲痹湯,在發病初期效果很好。
【組成】當歸10克,熟地黃15克,淫羊藿15克,川桂枝10克,烏梢蛇10克,鹿銜草30克,制川烏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
【加減】風勝的患者加鉆地風30克;濕勝的患者加蒼、白術各10克,生、熟薏苡仁各15克;關節腫脹明顯的患者加白芥子10克、穿山甲10克、澤瀉30克、澤蘭30克;寒勝的患者加制川、草烏各10~20克,并加制附片10~15克;疼痛加劇的患者可加炙全蝎(研粉吞服)3克,或炙蜈蚣1~2條,刺痛患者加地鱉蟲10克,三七粉3克,延胡索30克;體虛的患者宜將淫羊藿加至20~30克,并加菟絲子30克。
朱教授指出,類風濕關節炎具有起病緩慢、病情纏綿的特點,治療的關鍵在于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因此,既要用傳統方法,又應采取現代醫學檢測手段,“雙重診斷,一重治療”,以免誤診、漏診。同時,由于類風濕關節炎是周身性、終身性疾病,在治療上必須始終堅持整體觀念,辨證結合辨病,標本同治,并宜采取綜合措施,內外并治。除辨治之內服藥外,還應配合熏洗、藥浴、外敷、膏貼、理療、針灸、推拿等,這樣可以協同增強,提高療效。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患者要堅持長期服藥,即使癥狀緩解后,還需繼續服藥6~12個月,才能鞏固療效,減少或防止復發。
健康回音壁
類風濕關節炎的推拿治法:
手法:按、揉、捻、搖、擦等。
部位:上肢以雙側手指、掌指、腕關節為重點,下肢以雙側足趾、踝關節為重點。
操作要求:
1.上肢
(1)患者仰臥勢:兩手臂自然伸直,置于身體兩旁。醫者可先在右側用按法從掌背面向上沿腕背、前臂至肘關節。往返3~5遍,然后患者翻掌再以揉法施治,并配合肋、腕、掌指關節的被動運動。
(2)接上勢,在肘、腕部以按揉法1~2分鐘,并配合肘關節的伸屈和腕關節的搖動。然后以捻法,捻每一手指關節與掌指關節,并配合小關節的搖動,最后再搖肩關節,搓上肢3~5次。左右相同。
2.下肢
(1)患者俯臥勢:醫者先用揉法施于臀部,再向下沿大腿后側、小腿后側,直至跟腱,往返2~3次。
(2)患者仰俯勢:醫者站于旁,用揉法施于大腿前部及內外側,再沿膝關節向下到小腿前外側、足背,直至趾關節。同時配合踝關節屈伸及內、外翻的被動運動。
小貼士
很多人容易把類風濕與風濕看做同一個病種,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這是兩種癥狀類似但病因不同的病。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病毒感染性疾病,多見于青少年,而類風濕性關節炎則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發生于20~40歲女性。
保健品不是萬靈丹,吃錯了傷身又搭錢
大師手記
現在保健品宣傳太夸大。保健品好不好呢?有一部分不錯,但要因人而異,陰虛的人要養陰,陽虛的人要扶陽。如果陰虛的人吃了熱性的保健品,就會火上加油,變本加厲;陽虛的人吃了滋陰的保健品,就更沒精神了。所以保健品還要辨證用,最好向醫生咨詢,對癥下藥,效果會更好。
——摘自《生命時報》
國醫釋讀
“深海魚油降血脂”、“螺旋藻延緩衰老”、“羊胎素補血養氣”……隨著“花錢買健康”的觀念深入人心,各種保健品被推到人們面前,特別是老年人對此情有獨鐘。其實,老年人應該慎選這些保健品,因為保健品中有很多都放了中藥,是藥三分毒,同時保健品的效用并沒有經過長期觀察驗證,有些中藥的副作用短期并不能看出來,因此要是長期吃的話,就等于拿自己當試驗品。
另外,保健品里面的成分、質量,每一批的產品是否與報批的一樣都很難說,老年人對保健品成分不了解,只看夸張的宣傳,又沒有醫生的指導,亂吃保健品是有風險的。因此,朱良春教授提出買保健品要對癥下藥的觀點,可謂意義深遠。他認為,服用保健品要因人而異,陰虛的人要養陰,陽虛的人要扶陽。反之,如果陰虛的人吃了熱性的保健品,就會火上加油,變本加厲;陽虛的人吃了滋陰的保健品,就更沒精神了。
一般來說,在買保健品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弄明白以下幾點:
1.保健品不是藥品,雖然能調理生理功能,但是對治療疾病效果不大,因此最多只能用來進行輔助治療。
2.國家對保健食品的功能規定有22種,其中包括免疫調節、調節血脂、調節血糖、延緩衰老、改善記憶、改善視力、促進排鉛、清咽利喉、調節血壓、改善睡眠、促進泌乳、抗突變、抗疲勞、耐缺氧、抗輻射、減肥、促進生長發育、改善骨質疏松、改善營養性貧血、對化學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作用、美容、改善胃腸道功能。凡是超過這22種保健功能范圍的宣傳都是違法的。
3.由于大部分保健食品的設計是依據中醫藥理論和中醫養生思想,科學組方配伍而成的,雖然申報的可能是22項功能中的同一個功能,但由于組方不同、原理不同,對人體的健康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我們在選購之前一定要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其性能,最好聽聽專家的意見。
4.在買保健品之前,除生產日期、保質期外,還要注意標志和批號。衛生部批準的保健食品預包裝食品容器上(食品標簽)應有衛生部對這一食品的批準文號和衛生部規定的保健食品標志。國產保健食品為:衛食健字第×號或者國食健字第×號,進口保健食品:衛進食健字第×號。
健康回音壁
在購買營養保健品之前,你必須記住以下這些要訣:
1.不要輕信電視、報紙上的健康指導。可信的健康建議是基于多次的科學研究才發表的,而不是單純的媒體吹捧。對“快速解決”等偏離科學研究的宣傳要提高警惕,建立飲食指導。
2.學會發現虛假宣傳。如果事情聽起來好得令人難以置信,那它可能是虛假的。以下是你要加以警惕的產品聲稱:
(1)快速和有效的“治百病的萬應靈丹”。
(2)可以治療或治愈所有的疾病。
(3)“絕對安全”、“全天然”或“完全沒有副作用”。
(4)“供應有限”,“無風險,原銀奉還”,或需要提前付款。
3.越多未必越好。有些產品當你長時間并大量服用時可能會產生副作用,或與其他物質共同服用時會產生不良效應。
4.“天然”這個術語并不總是意味著“安全”。有些保健品中“天然”的成分很可能與藥物相互作用,對某些人有害,或者在大劑量服用時有害。
5.產品是否物有所值。有些保健品可能十分昂貴,卻未必能給你帶來預期的益處。
動可延年,樂則長壽——朱良春養生哲學
大師手記
好多老同志在離退休后都希望健康長壽、歡度晚年,前來詢求長壽保健之道。我每以“動可延年,樂則長壽”八字贈之。
——摘自《長壽有道:名老中醫談養生》
國醫釋讀
朱良春教授將養生之道概括為八個字:“動可延年,樂則長壽。”他認為,一個人要想健康長壽,最基本的要做到兩點:一是適度運動,二是保持樂觀。
首先,要適度運動。俗話說“要活就要動”,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強體力,提高抗病防御力。同時,運動還會讓渾身發熱、出汗,促進新陳代謝,對養生有很大的好處。但值得注意的是,運動一定要適度,不可超量。朱老每天生活節奏比較緊湊,沒有時間去練氣功、打太極拳,為了保持適度的運動量,他堅持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有時候外出活動也騎,他說這是一種不占時間的鍛煉方法。后來,由于客觀條件不具備了,朱老又開始每天早晨或晚上做5~10分鐘四肢活動的自由操,即左右擺動四肢,用手指梳頭發,然后兩手擦面部、按摩耳翼,左右緩慢轉動頭頸,這樣能使頭目清爽、兩腿輕健,減少面部皺紋,控制頸椎病。
其次,要有樂觀的生活態度。古人有句衛生歌,是這樣說的:“世人欲知衛生道,喜樂有常嗔怒少,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朱老說,人是處在矛盾之中的,不順心的事經常遇到,但他從不懊惱、耿耿于懷,對名利之爭一笑了之,泰然自若,真正做到《黃帝內經》中所說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
除此之外,朱老的養生秘訣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少睡多用腦,健腦抗衰老
美國心臟病專家研究發現,每天晚上睡10小時的人比睡7小時的人,因心臟病死亡的比例高一倍,因中風而死亡的比例則高出35倍。長期以來,朱老每天只睡六七個小時。他認為,睡得太多,人的精力易于懶散。而關于失眠,朱老說:“失眠時不要急躁,全身放松,聽之任之,恍恍惚惚,也可起到一定的睡眠效果。”另外,他還長期堅持“每日必有一得”的習慣,如果哪天沒有什么新的見聞或心得體會,晚上就無法入睡,常常要翻閱書報、雜志,有了新的所得便能酣然入睡。他先后寫了6部書、140多篇醫學論文,絕大多數都是擠時間寫的。
2.食補養生,益壽延年
“藥補不如食補”,朱老說他從不吃補品,只吃一種自制的食物,一吃就是50年。有一次,他接受于丹的電視專訪,公開了他的食療方:用半斤黃芪煮水,除去藥渣后,加薏苡仁、綠豆、扁豆熬煮,熟了之后放入冰箱冷藏。每天早晚取出少量,用微波爐加熱后食用,不僅有營養,而且可以預防疾病,特別能降血脂、預防腫瘤。方子的成本低,普通百姓都可以接受。
3.生活有規律
朱老指出,白天是陽,晚上是陰,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符合陰陽之道;現代人則有的晨昏顛倒,晚上兩三點鐘才睡,第二天早上不知幾點起來,這樣就把生理規律打亂了,容易生病。
4.注意飲食
朱老平時吃得就比較清淡,而且每次都吃七成飽,以素食為主,適當吃點魚和瘦肉。他的經驗就是,不要暴飲暴食。關于抽煙喝酒的習慣,他認為,煙一定不要抽,酒可以少喝,但一定不能貪杯,現在發現很多腫瘤,如肝癌、消化道腫瘤都和喝酒有關系。
健康回音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養生方法,但不論采用哪種養生方法,關鍵在于堅持,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成效。在生活中,有不少人得病住院了,才想起要保養身體,才注意起吃什么有營養,甚至不惜花錢買人參、蟲草、燕窩、魚翅等高級營養品來突擊進補,殊不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樣做不可能立竿見影,操之過急還會事與愿違。關鍵還是要把平時的養生功課做好,日積月累,身體的抵抗力就會提高,有一個好的身體基礎,就可能少生病,即使生了病,也能夠較快康復。
小貼士
黃芪,豆科植物,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中老年人應用黃芪的機會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