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何任:現代疾病不用愁,古方今用解煩憂

何任,1921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父親何公旦為江南名醫,從小培養了他對中醫的興趣,后入上海新中國醫學院學習,于1941畢業。當時,江浙一帶疾病流行,各種急性傳染病隨處可見,年輕的何任沉著應診,使許多危重病人轉危為安。1947年,他在杭州開設了杭州中國醫學函授社。新中國成立后,他潛心中醫教育事業,歷任浙江省中醫進修學校校長、浙江中醫學院院長等職,現為浙江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主任醫師,桃李滿天下。

何老行醫60余年,對張仲景學說研究造詣精深,被譽為“中國研究《金匱要略》第一人”,著有《金匱要略新解》等多部專著。在臨床治療上,何老擅長內科、婦科、腫瘤方面的疑難癥,遇重大病癥,常以“經方”取效;遇雜病、疑難癥,則“經方”、歷代各家方選而用之。治療腫瘤采用扶正祛邪法,并探索出“不斷扶正,適時祛邪,隨證治之”的治療原則。婦科宗陳素庵、傅山,以健理法治經、帶,以調奇經法治崩漏。診治時病則善用江南學派法則,以輕清滲解。

中藥治陽痿,撫平男人心中難言之痛

大師手記

陽痿之證,為常見男子性功能障礙,不能進行正常的性生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多數是由于神經系統功能失常而引起。

——摘自《碥石集(第七集)》

健康回音壁

陽痿,中醫又稱“陰痿”、“陽事不舉”,是最常見的男子性功能障礙性疾病,指男性在性生活時,陰莖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堅或堅而不久,不能完成正常性生活,或陰莖根本無法插入陰道進行性交。在過去,醫家多認為陽痿是由虛衰邪熱引起的,因此大多從勞傷、腎虛立論治療。比如,《外臺秘要》在陽痿治療上多選用菟絲子、蛇床子、肉蓯蓉、續斷、巴戟天等溫腎壯陽、填精補髓的藥物。

何教授總結多年臨床經驗,指出陽痿多數是由于神經系統功能失常引起的。通常,陽痿患者會有神經衰弱癥狀,如頭昏腦漲、腰背酸痛、乏力或盜汗等。此外,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如腫瘤、損傷、炎癥等均可引起神經功能紊亂而影響性功能。內分泌系統的疾病,如雙側隱睪、睪丸發育不全和外生殖器本身的損傷或疾病,如尿道下裂、陰莖局部病變等都可引起性功能障礙。

因此,何教授主張陽痿須辨證治療,并且對《景岳全書·陽痿》中的見解頗為認同。書中介紹,“對命門火衰,精氣虛寒而致陽痿者,用右歸丸、贊育丹等;對血氣薄弱者,用左歸丸、斑龍丸、全鹿丸之類,對思慮驚恐傷脾腎者,用七福飲、歸脾湯之類;對肝腎濕熱以致宗筋弛縱者,清火以堅腎,然必有火證火脈內外相符者,方是其證,宜滋陰八味丸或丹溪大補陰丸、虎潛丸之類”。

結合古人醫論,何老在陽痿的治療上有了突破性進展。有一次,他接診了一位40歲的患者。該患者本來身體很強壯,但由于工作操勞,引起性功能障礙,因急于治好,曾先后服用多種成藥及西藥。經何老診斷,認為首先應該安神,處方為:黨參15克,茯神20克,石菖蒲10克,生甘草6克,陳皮6克,酸棗仁10克,山藥15克,當歸10克,柴胡10克。按此方開了7劑藥,并囑其暫停服中西成藥,先調整情緒,以后再進一步用藥。

復診時,何老診其面色暗紅、口苦口干、手足心熱、腰酸陽痿、舌質紅、少苔、脈細而數,認為應以補腎養陰為主,處方為:生地黃、熟地黃各20克,龜板30克,山藥10克,枸杞10克,茯苓15克,山茱萸10克,牡丹皮10克,炙甘草6克。14劑。半個月之后,患者陽痿有所好轉。觀其面色已不如前之紅暗,舌質正常,脈微數。于是,再以本方加菟絲子續服15劑鞏固。

健康回音壁

陽痿患者常常會自己服用補腎壯陽的藥物,結果有人越補越虛,這是為什么呢?

從中醫角度講,陽痿有很多臨床證型,腎虛只是其中一種,表現為腰膝酸軟、怕冷、大便稀,多數是由于縱欲過度,耗傷腎陽所致,這時可以選用補腎壯陽的各種中藥,像鹿茸、人參、鹿鞭等。

但是,如果陽痿是由于思慮過度,使心火耗傷腎陰造成的,表現為腰膝酸軟、失眠多夢、怕熱,則應選用清心滋腎的藥物,像生地、白芍、山萸肉。如果盲目服用補腎壯陽的藥物,就會適得其反,使病情加重。

另外,如果陽痿是由于過食肥甘厚膩,吸煙飲酒過度所致,表現為口苦、心煩易怒、腰痛、會陰脹痛、小便黃,只能選用清利肝膽濕熱的藥物,像龍膽草、黃檗等。

如果陽痿是由于精神緊張,或某些藥物的副作用等原因引起,不必服用任何補腎藥物,當緊張的情緒得到緩解或停用相關藥物后,陽痿就會不治自愈。

當歸芍藥散治痛經,女人的問題女人辦

大師手記

虛證痛經大多屬于功能性者為常見,中藥之治愈率較高;實證痛經多有器質性改變,如子宮過于前屈或后傾、子宮頸管狹窄等,中藥治療之顯著有效率相對較低。治痛經基本方為《金匱》當歸芍藥散加減。

——摘自《名師與高徒(一)》

國醫釋讀

月經期間發生劇烈的小肚子痛,月經過后自然消失的現象,叫做痛經。多數痛經出現在月經時,部分人發生在月經前幾天,月經來潮后腹痛加重,月經后一切正常。

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原發性痛經是指從有月經開始就發生的腹痛,繼發性痛經則是指行經數年或十幾年才出現的經期腹痛,兩種痛經的原因不同。原發性痛經的原因為子宮口狹小、子宮發育不良或經血中帶有大片的子宮內膜。繼發性痛經的原因,多數是疾病造成的,其病機有氣滯血淤、寒濕凝滯、氣血虛弱、肝腎虧損等。

何老認為,對于原發性痛經(實證),中藥治療效果不是很明顯,但是,對于繼發性痛經(虛證),中藥治愈率就會很高。在臨床治療上,他一般采用《金匱要略》中所載的當歸芍藥散為基本方,視其寒、熱、虛、實辨證加減。

【組成】當歸9克,芍藥18克,茯苓12克,白術12克,澤瀉12克,川芎9克。

【用法】上六味,杵為散。每服6克,溫酒送下,一日三次。

【加減】虛者加黃芪、川斷,實者加木香、川楝子、川芎,寒者加木香、小茴、蘇梗,熱者加丹皮,白芍易赤芍,血淤者加蒲黃、五靈脂。

另外,對于血淤明顯而喜熱的痛經患者,何老多用少腹逐淤湯。對于比較輕的痛經,或因學習工作服煎劑不方便的患者,何老建議沖服益母膏止痛。

健康回音壁

緩解痛經的食療方:

1.玄胡益母草煮雞蛋

【材料】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雞蛋2枚。

【做法】將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雞蛋熟后去殼,再放回鍋中煮20分鐘左右即可,飲湯、吃雞蛋。

【功效】具有通經、止痛經、補血、悅色、潤膚美容之功效。

2.烏豆蛋酒湯

【材料】烏豆(黑豆)60克,雞蛋2枚,黃酒或米酒100毫升。

【做法】將烏豆、黃酒與雞蛋加水同煮即可。

【功效】具有調中下氣、止痛功能,并有和血潤膚之功效,適用于婦女氣血虛弱型痛經。

小貼士

少腹逐淤湯

【組成】小茴香(炒)7粒,干姜(炒)0.6克,延胡索3克,沒藥(研)6克,當歸9克,川芎6克,官桂3克,赤芍6克,蒲黃9克,五靈脂(炒)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活血祛淤,溫經止痛。

精神分裂癥,中醫自古就有妙方

大師手記

精神分裂癥為常見的精神病。多數人起病緩慢,早期表現為感情淡漠,病人變得日益孤僻;對外部事物不感興趣,學習和工作效率下降,生活懶散;衣衫不整,污穢不堪;或離家出走,盲目游蕩;獨坐呆想,自言自語。有些病人精神委靡,自訴頭痛頭昏、失眠心煩,類似神經官能癥。

——摘自《碥石集(第七集)》

國醫釋讀

精神分裂癥,中醫又稱為癲狂病,是以基本個性改變,思維、情感、行為的分裂,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為主要特征的一類最常見的精神病。近年來,治療本病多以西藥為主,實際上中醫辨證治療方能從根本上治療該病。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癲狂病的記載,在癥狀的描述方面,如《靈樞·癲狂篇》說:“癲疾始生,先不樂,頭重痛,視舉,目赤,其作極,已而煩心,狂始發,少臥,不饑,自高賢也,自辯智也,自尊貴也,善罵言,日夜不休。”在病因病機方面,《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躁狂越,皆屬于火。”《素問·脈要精微論》說:“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后世醫家對癲狂理論和治療有了進一步發展。

何老結合前人經驗,在治療上主張辨證施治,他在一篇論文中指出:“(癲病)痰氣郁結者,宜疏肝解鄶、化痰開竅,如逍遙散合滌痰湯之類;氣虛痰結者,宜益氣健脾、滌痰宣竅,四君子合滌痰湯之屬;氣血兩虛者,宜益氣健脾、養血安神,用養心湯。而治療狂病上,若痰火擾心者,以涌吐痰涎;陰虛火旺者,以滋陰降火、安神定志,如二陰煎、定志丸等;而氣血凝滯者,宜活血化淤、理氣解郁,用癲狂夢醒湯送服大黃蟲丸。”

在1997年,何老曾接診過一位42歲的女性癲狂癥患者,該病人月經行期不準,行則色紫暗,腹痛多淤塊,善忘不寐,苔厚舌質暗,有淤斑,舌下紋紫,便艱溲少,脈澀。何老診為氣血凝滯、擾及神明。遂開處方:桃仁24克,柴胡10克,制香附10克,木通6克,赤芍15克,姜半夏10克,陳皮6克,大腹皮10克,青皮6克,桑白皮10克,蘇子10克,生甘草6克,生大黃4克。半個月后復診,自謂漸感頭目清爽,較能安寐,大便已暢下。何老察其舌頭上的紫暗淤斑已經減少,舌下紋紫也較淡,脈澀,于是在原方中去大腹皮,加淮小麥40克,紅棗30克。服用1個多月后,病人已經能夠去上班了。

健康回音壁

對于精神分裂患者家屬而言,在病人治療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要信醫不信巫

在偏僻落后地區還有人對精神病這種現象裝神弄鬼,結果加重了病情,耽誤了治病。世界上無神無鬼,只不過是病人失去了理智,只有用藥才能治病。

2.謹慎選擇治療單位

很多患者家屬治病心切,到處求醫問藥,結果傾家蕩產也沒治好病,因此家屬應該冷靜地分析治療情況,適當掌握一點醫學知識,謹慎選擇治療單位,這有利于患者得到更合理的治療。

3.對待患者要有耐心

想方設法為他們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尤其是在患者犯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急躁,不能以正常人的思維去判斷是非曲直,更不能對患者喪失信心,放棄治療。事實上,許多患者正是由于家屬的關愛和不懈努力,才獲得了新生。

何老鼎力推薦的六大抗衰古方

大師手記

為了調和人體的陰陽、氣血、寒熱、虛實各個方面,使其保持相對平衡與協調,常采用一些藥物,以各種補益的方法來防病抗衰老,從而達到古代醫學家所說的“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養生目的。

——摘自《中國中醫藥報》

國醫釋讀

中國很早就有對衰老的記述,但真正系統地從理論上論述衰老的,則是中國第一部醫學著作《黃帝內經》。《黃帝內經》中把決定人體從生長、壯盛、繁育后代直到衰老的根本物質稱為天癸,意思是上天賦予人體的生命物質。天癸以腎精或腎氣的形式存在于人體。男人以八為節律,女人以七為節律,天癸由盛轉衰,人也漸漸衰老。如男人16歲時,腎氣充盛,就有了生育能力;48歲時,腎氣衰,就有了年老的表現;等到64歲時,天癸衰竭,人就老態龍鐘了。女人相應的時間是14歲、42歲、49歲。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醫對衰老的認識也在不斷更新,《黃帝內經》之后,又發展出氣血不足、神氣渙散、經絡淤滯等人體衰老的理念。近年來,現代中醫學者總結古人的經驗,結合臨床對患者的觀察及實驗研究,又提出了衰老的腎虛血淤學說,即人體衰老主要是由腎臟虧虛與經絡中血淤造成的,其他異常皆是由腎虛血淤發展而致。

結合各類中醫衰老理念,何任教授提出了中醫抗衰老的新觀點:精神上要有修養,身體上要陰陽調和,生活上要適應自然規律,飲食上有所節制,鍛煉休息應有常規,不過分疲勞,這樣,精神和形體就會健旺,就能“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與此同時,他還為大家推薦了六種常用的中醫抗衰老方劑,通過對身體氣血的調和,以及腎陽的補充,來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

1.扶桑至寶丹

【組成】桑葉500克,巨勝子120克,白蜜500克。

【做法】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100丸,一日2次,白開水送下。

【功效】駐容顏、烏須發、祛病延年,服至半年以后,精力能生,諸病不作;久服不已,自登上壽。老人服之,步健眼明,又能消痰生津、補髓添精。

2.枸杞子酒

【組成】枸杞子200克,白燒酒500克。

【做法】枸杞子洗凈,剪碎,放入瓶中,再加入白燒酒,加蓋密封,置陰涼干燥處,每日搖動1次,1周后即可飲用。邊飲邊添加白酒。

【用法】根據酒量,晚餐前或臨睡前飲用,通常每次服10~20克,不得過量。

【功效】促進肝細胞新生,抗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降血糖等。長期服用可補虛延年。

3.唐鄭相國方

【組成】破故紙300克,胡桃肉600克。

【做法】將破故紙酒蒸為末,胡桃肉去皮爛搗,蜜調如飴。

【用法】每天早晨酒服一大匙,不能飲酒者,以熟水調服。忌蕓菜、羊肉。

【功效】補腎肺,治虛寒喘嗽、腰腿酸痛。

4.七寶美髯丹

【組成】何首烏、白首烏(米泔水浸三四日,去皮切片,用黑豆2升同蒸至豆熟,取出去豆,曬干,換豆再蒸,如此9次,曬干)各500克,赤、白茯苓(去皮,研末,以母乳拌勻曬干)各500克,牛膝(酒浸1日,同何首烏第7次蒸至第9次,曬干)250克,當歸(酒浸,曬干)240克,枸杞(酒浸,曬干)240克,菟絲子(酒浸生芽,研爛,曬干)240克,補骨脂(以黑芝麻拌炒)120克。

【做法】上藥石臼搗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9克,鹽湯或溫酒送下。

【功效】治肝腎陰虧、氣血不足而致的須發早白、牙齒動搖、遺精崩帶、筋骨無力等,以滋養氣血,血足則須發柔美,故有“美髯”之名。

5.單味藥

除以上幾種抗衰老的方子之外,古人還提倡食用單味藥物以延年益壽。

(1)黃精

將黃精根莖銼細,先水浸去苦汁,九蒸九曬,每日服食;或將黃精陰干搗末,每日水調服若干。黃精含有黃精多糖及賴氨酸等多種氨基酸,能補脾胃,治肺癆久咳、動脈粥樣硬化及老年人糖尿病、虛弱等。

(2)地黃(又名生地)

將地黃根洗凈,搗爛,絞汁,煎濃,加白蜜再煎,煎成稠濃為丸,如梧桐子大。每天早晨溫酒吞服30粒。熟地味甘微溫,含有地黃素及多種氨基酸,尤以精氨酸含量最高,有強心、止血、利尿、降糖、保肝等作用,長于補血,治頭眩、心悸、崩漏等。

此外,古代尚有服食芝麻、山藥、甘菊、胡桃、菟絲子等藥物來抗衰老的方法。

健康回音壁

中醫書籍中的補方很多,一般按“四季五補”的原則加以區別應用。所謂“四季五補”,就是春、夏、秋、冬四季有五種補法,即春宜升補,夏宜清補,秋宜平補,冬宜溫補,一般宜通補,即通常適用的意思。這里,升、清、平、溫是指藥物的屬性和類別。另外,除了四季可以選擇不同的祛病延年藥物外,處方也有養陰、助陽、益氣、補血等不同,每個人可根據自己身體的特點進行選擇。

以茶為藥,百病盡消——何氏茶療養生法

大師手記

中醫學對茶葉的藥用記載多、評價高。……概括起來,古代醫家認為茶葉有治痢、明目、降火、解毒、益思、清熱、消暑、消食、利尿、強心、少臥等功效,這些都為現今醫學實踐所證明。

——摘自《長壽有道:名老中醫談養生》

國醫釋讀

在養生保健方面,何老除了注重滋補方藥之外,對飲食療養也很有研究,尤其是對于茶療,有著獨到而深刻的見解。他認為,飲茶對于老年人攝生保健、祛病延年極有幫助。這是因為,老年人體質多偏于陰虛內熱,當注意養陰清熱。比如,老年人常見的高血壓、中風、失眠等病,多為真陰虧虛、虛火內熾所致。即使是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屬陰虛內熱的也為數不少。而茶葉正是清熱之品,常喝自然有幫助。

但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茶葉,功效互有差異。其中,雨前茶(如龍井)對老年人最為適宜,因為它甘寒無毒,香味鮮醇,“得先春之氣,寒而不烈,消而不峻”。故若有規律地適量飲之,不少虛熱病癥就能在品茗談笑中消失,對祛病延年將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另外,何老還指出,茶葉具有治痢、明目、降火、解毒、益思、清熱、消暑、消食、利尿、強心、少臥等多種功效,在臨床上,對于防治高血壓、冠心病,防治高山不適,防治中毒,防治腸道疾病,防治皮膚與口舌生瘡,防治膀胱炎和尿道感染,提精神,助消化,治結核,防癌等均有神奇療效。不僅是老年人,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用適當茶葉來喝。

健康回音壁

以下為古人常用的幾種茶療養生方,不同的人可以根據各自的需求進行選擇。

1.醋茶

茶葉5克,水沖泡5分鐘,滴入陳醋1毫升。可和胃止痢、活血化淤,治牙痛、傷痛及膽道蛔蟲癥。

2.糖茶

茶葉2克、紅糖10克,用開水沖泡5分鐘,飯后飲。有補中益氣、和胃消食之功效,也治大便不通、小腹冷痛、痛經等。

3.鹽茶

茶葉3克,食鹽1克,開水沖泡7分鐘后飲。有明目消炎、化痰降火、利咽功效,可治傷風微咳、咽喉腫痛、牙齦發炎、雙目紅腫等。

4.蜜茶

茶葉3克,水沖泡5分鐘,微溫時沖蜂蜜5毫升,飯后飲。具有止渴養血、潤肺益腎之功效,也可治虛弱、精神差、脾胃功能差及便秘等。

5.奶茶

在煮沸的牛奶中加入少許白糖,按1勺牛奶、2勺茶汁比例飲用。能健脾和胃、明目提神,適宜體弱、消化不良、大病、久病者食用。

6.菊茶

茶葉、杭菊各2克,以沸水沖泡。具有清肝明目、清熱解毒之功效,久服聰耳明目、抗衰老,能治干咳、咽痛。

7.棗茶

茶葉5克,沸水沖泡7分鐘后,加入10枚紅棗搗爛的棗泥。有健脾補虛的作用,尤其適用于小兒夜尿、不思飲食。

8.銀茶

茶葉2克,金銀花1克,沸水沖泡后飲。可清熱解毒、防暑止渴,對暑天發熱、癤腫、腸炎有效。

9.橘紅茶

橘紅3~6克、綠茶5克,用開水沖泡再放鍋內隔水蒸20分鐘后服用,每日1劑,隨時飲用。有潤肺消痰、理氣止咳之功,適用于秋令咳嗽痰多、黏而咳痰不爽之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河市| 灵山县| 昭通市| 裕民县| 中山市| 耒阳市| 福鼎市| 墨脱县| 谷城县| 新巴尔虎右旗| 东兴市| 安平县| 和平县| 凌云县| 宣城市| 高清| 鹰潭市| 贺兰县| 永丰县| 临湘市| 广西| 新巴尔虎右旗| 岚皋县| 塘沽区| 鹤岗市| 叙永县| 白朗县| 右玉县| 汉寿县| 湖州市| 新野县| 原阳县| 高州市| 揭东县| 饶平县| 休宁县| 林甸县| 平泉县| 贵南县| 比如县| 林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