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對聯知識(中)

§§§第三節對聯的種類和作用

對聯的種類

對聯分類的標準可以有多種,試舉如下:一是根據對聯的字數多少,可將其分成長聯和短聯。上下聯皆由較多字數組成的對聯,稱長聯;上下聯皆由較少字數組成的對聯,稱短聯。第二類主張以全聯30字或40字作為長聯字數之下限(如余德泉先生之說)。第三類主張以全聯60字或70字作為長聯字數之下限(如周淵龍先生之說)。第四類主張以全聯90字或100字作為長聯字數之下限(如常江先生之說)。究其理由,上述觀點皆自成一說。相對而言,編者比較傾向于30字或40字之說,因為這個幅度似乎與人們對長短聯通常的模糊感覺接近些。但可以說,無論以多少字數來劃定長聯與短聯都顯得勉強,尤其是在只相差一個或幾個字的情況下,就更顯得生硬。實際上,長聯與短聯屬于模糊概念的范疇,沒有必要也很難在字數上劃定二者的界限。其他文學體裁同樣如此,如長詩和短詩,恐怕至今尚無行數上的絕對界限。因此,在選編長聯和短聯時,只要有了某種相對合理的統一標準,則不妨各自規定,自成一體。

從實踐上看,根據對聯的內容和用途劃分比較有意義,因為它與對聯的編排體例密切相關。對聯劃分指的主要就是這一種。因此,編者擬對這種分類提出一點探討。一般來說,對聯都帶有題或題贈的性質,因而寫作對聯也經常被稱為題聯。編者認為,按對聯所題的內容和對象等的不同,大體上可將其分成節令聯、喜慶聯、哀挽聯、名勝聯、行業聯、題贈聯、雜感聯、學術聯、趣巧聯九大類。其中,每一類又可分為若干子類。對聯分類如下:

(1)名勝聯:是指張貼、懸掛、雕刻于風景名勝處的對聯。其內容大多為題寫該名勝景觀(如山水樓臺、文物古跡等),或者與它密切相關(有關的人、事等)。這類對聯往往成為名勝景觀甚至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名勝聯可分為山水園林、寺庵廟觀、殿閣亭臺、院舍堂館、碑塔墓窟等若干子類,不一而足。

(2)節令聯:是指有特定的應時性或紀念性、內容多為一般的詠物、抒情、議論、祝愿的對聯。嚴格來看,可將其區分為節日聯和時令聯,但鑒于二者往往合,這種區分已無實際意義。一般可直接將節令聯劃分為春聯、元旦聯、國慶聯等若干子類即可。節令聯中,最主要的是春聯。所謂春聯,就是用于春節的節令聯。大多數春聯可以通用。

(3)喜慶聯:又稱賀聯,是指除節日慶祝以外的、內容上帶有某種特定祝賀性質的對聯。按其內容和對象,可分為婚聯、壽聯、新居聯(喬遷聯)等若干子類。喜慶聯突出的特征是帶有特定的喜慶、祝賀性質,其內容必須是表示良好祝愿、喜慶吉祥的。喜慶聯有通用和專用之分。是否通用,要因聯而異,不可簡單地照搬照抄,以免出現張冠李戴的笑話。

(4)哀挽聯:又簡稱挽聯,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對聯。其內容限于對亡人的吊唁、緬懷、評價、祝愿,其風格一般是哀痛、肅穆、深沉、莊嚴的。也有為未亡人做挽聯或未亡人作自挽聯的,則另當別論。挽聯可從多種角度來劃分,如挽老年人聯、挽中年人聯、挽青少年人聯等,或者挽長輩聯、挽同輩聯、挽晚輩聯等。另外,還可分出挽名人聯、自挽聯等,還可將祭祀聯作為挽聯的一個子類。挽聯的內容所指一般有較具體的對象,雖然同樣有通用的和專用的,但在實用中更要注意區分。

(5)題贈聯:是指題贈給他人的對聯。雖然許多對聯都帶有某種題贈性質,但這里所說的題贈聯,僅限于人際關系交往(或向往)的題贈之作,不包括挽聯與賀聯之類。其內容一般帶有某種贊頌、祝愿、勸勉性質。從對聯的運用情況來看,題贈聯不失為一大種類。根據題贈對象的不同,題贈聯一般可分為題長輩聯、題同輩聯、題晚輩聯等若干子類。

(6)行業聯:是指其內容為針對某一行業、部門或領域的對聯。由于時代的變遷,對聯在行業上的運用雖已不如以前,但仍舊可觀。從其適用范圍和內容特色看,它仍不失為對聯的一大種類。行業聯可按行業、部門來劃分子類。

(7)雜感聯:是指沒有特定對象,而內容包羅比較廣泛的對聯。這種對聯往往帶有比較單純的文學創作特色,如哲理言志聯、詠物抒情聯、勸喻諷刺聯等。

(8)趣巧聯:是指比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對不注重內容的對聯。如各種諧趣聯、技巧聯等。這類對聯的內容,要么是突顯某種風格的獨特性(諧趣聯),要么是相對不太重要(技巧聯),從而顯得別具一格。從這個意義上,可將其作為單獨的一大種類。

上述對聯的劃分沒有絕對的界限。但是總的來說,這八大類對聯在類型上劃分簡潔明了,在內涵上概念比較清晰,在外延上基本涵蓋了所有的對聯,且彼此之間基本上不重合。

對聯的作用

對聯增加文化積累和沉淀最突出體現在豐富了一大批名勝古跡的文化內涵,并提供了其演變歷史資料的見證。例如北京故宮、西安碑林、武漢黃鶴樓等都以楹聯眾多高妙突顯其文化內涵,尤其是成都的杜甫草堂、武侯祠兩地不大,雖然都屬個人的紀念館,但卻是不掛名的楹聯文化館,里面各時代、各名家、各風格的題聯不勝枚舉,兩地專門出版的楹聯集錦和研究書籍可以說是其文化內涵的載體與突出體現。我們從其中琳瑯滿目的楹聯中不僅僅看到的是楹聯文化,更能了解到以它為載體的歷史與文化沉淀。

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藝術,對聯在它萌芽、孕育和發展傳播的過程中不斷吸取了民間養料和其他文學與藝術精華,在充實壯大自己的過程中又把它所吸收消化的精神與物質轉化出來回報社會,對社會產生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和深遠影響,有如下幾個方面:

1.社會交際作用

社會交際方面,對句經常作為文人仕宦的社交聚會的游戲方法和娛樂手段,既起了一定的交際作用,又能鍛煉才智,提高修養。

2.教育文化作用

對句起到教育啟蒙的作用,封建時代的啟蒙教育非常注重對仗和對句的鍛煉,例如啟蒙通用教材《訓蒙駢句》《笠翁對韻》等都是以對仗句式編寫的,私塾教育中對課更是當時的基礎必修課,以此來鍛煉思維、增加知識等。此外,對句在民間流行與活躍也起到了傳播知識、活躍思維,增加文化積累的作用,例如很多有資料記載的帶有濃烈民間習俗風格的趣對、巧對即是對句在民間傳播活躍的反映。對句作為對聯的重要源流和分支,它的流行、發展與積累都必將推動對聯的發展和出現。

3宣傳、斗爭、廣告的作用

對聯的發展與成熟,逐漸滲入到社會的各個階層和角落,尤其是它在民眾的流行,客觀上促使對聯具有重要的輿論意義和廣闊宣傳空間。因此,歷來對聯都被用來充當輿論宣傳、行業廣告、批判斗爭的實際作用。

4.豐富和反映民俗,調節民眾精神生活作用

聯語,尤其春聯從它誕生開始就成為民俗的一部分,在民間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淵深的文化背景。無論是堂聯、室聯還是節慶聯,只要它們一旦流行,就是它們成為民俗以獨特的文化載體登上文化舞臺的開始。聯語的流行和繁盛,一方面深深烙印了我國的民俗文化,記載了時代的歷史特征,成為豐富和反映各地、各時民俗風情的生動材料。

對聯的流行、繁盛以及它與書法藝術的結合,直接影響了中華大地上一切與文化相關的事物,它既不斷充實自身,又同時增加我國的傳統文化積累,單單據現有資料的保守估計,我國有記載的楹聯數目當在千萬副以上。如此巨大的作品數目,作為一種文學體裁,不是詩歌、辭賦、詞曲、戲劇等傳統文學可以相比的,在世界文化寶庫中也是罕見的。

§§§第四節對聯的用字方法

一副好的對聯用字很有講究。提煉的字要鮮明恰當,高雅清新,平仄協調,讀音響亮。對聯用字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1.疊字格

疊字就是把同一個字接連疊用起來。使用疊字,不僅可以重復加強詞義的分量,還可以加強音節的節奏感。如:

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

高高下下樹,叮叮咚咚泉。

2.嵌字格

所謂嵌字格,就是把人名、地名或物品名鑲嵌人聯語中,并保持其相對的獨立性,使對聯意中有意,產生較好的藝術效果。

鶴頂格:將一個詞的前后兩個字分別嵌在上下聯中第一個字的位置上。如:

龍涎和菜多佳味;

泉水烹茶有異香。(龍泉)

燕頷格:將一個詞的前后兩個字分別嵌在上下聯中第二個字的位置上。如:

平安傳二字;

和樂在三春。(安樂)

3.偏旁部首格

偏旁部首格是利用漢字的偏旁部首按一定的規則巧對。如:

煙鎖池塘柳;

燈深村寺鐘

4.回文格

回文格的特點是,講究語言文字的排列技巧,結構上往復有致,順讀倒讀,流暢自

如。如:

居然天上客;

客上天然居。

5.析格

析字是通過對字的分析和解釋,引申出某種意思,以此構天聯語,是一種更為講究的文字游戲。如:

一明分日月;

五岳共丘山。

6.同字異音格

同字異音格是利用漢字復雜的讀音特點來巧對。如:

長長長長長長長;

長長長長長長長。

7.諧音格

諧音格是利用漢字中讀音相似來進行巧對。如:

狗啃河上骨;

水流東坡詩。

“河上”與“和尚”諧音,“東坡詩”與“東坡尸”諧音。

8.隱字格

隱字是指有意識地將某些字略去,使得聯語有言外之意,影射人或事。如:

宰相合肥天下搜;

司農常熟世間荒。

清末大臣李鴻章系合肥人氏,管農業的大臣翁同和系常熟人氏,翁與李同朝為臣。翁譏諷李,李又反唇相譏。

9.異字同音格

異字同音顧名思義是利用漢字的同音不同形來巧對。如:

無山得似巫山聳;

何葉能如荷葉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黎县| 玛多县| 五常市| 古交市| 陇南市| 仙游县| 成都市| 宣城市| 汉川市| 莱芜市| 宜川县| 闵行区| 翁源县| 临武县| 永昌县| 萨嘎县| 中山市| 全南县| 颍上县| 平顶山市| 措勤县| 德化县| 河西区| 潼关县| 越西县| 丹巴县| 定陶县| 南宫市| 株洲县| 昌乐县| 当涂县| 云南省| 南漳县| 屯留县| 河池市| 佳木斯市| 漠河县| 施秉县| 苍南县| 湖北省| 仁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