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 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jīng)批注
- 佚名
- 5079字
- 2015-12-28 09:35:03
崆峒山玄元真人註解並頌
老君重告天師曰:世人罪福善惡皆屬天司,懺罪消災(zāi),莫越修奉,遇本命生辰,告身中元辰驛馬,削落三災(zāi)九厄,保見今眷屬安寧。
原夫天地?zé)o象,道隱於混黃,日月未形,炁含於太樸,一炁足而黃中理,大樸散而物始生,三才布化於羣靈,六運吹噓於橐籥,寒暑遷變,律呂和彰,上散日月之晶,布其星辰,下凝清濁之滓,列其丘嶽,產(chǎn)育萬物,滋長群生,人盜萬物致寧,物耗人兮致道,春茂則秋衰,有生而有滅,若不形而不像,亦無死以無終。○大眾眼睫不遠於目,視見弗然,大道只在於心,修之豈識,雲(yún)宮梵闕,寶苑騫林,將有相而識於無相,仗化緣而知於空緣,因有為則至於無為,為有相而得於無相,靈臺不昧道應(yīng)明,塵積昏朦神必暗,靈竭精潰,形病身亡,三魂渺漠空於陰路,太悠悠,百節(jié)形骸謾向荒坵,寂黯黯,饒敵一國之富,此日那榮,空傳六印之名,於期何濟,世之迷愛慾而多失元辰,縱貪婪而廣況驛馬,目視桃紅柳綠,不知空色之由,意隨蝶舞花飛,豈別因緣之分,於海波闊遠處旋渦中,宛轉(zhuǎn)甚時休,在山石深厚地雲(yún)穴內(nèi),亂竄何日止。但世人惡濕而居下,畏死而貪生,不知生者死之根,過者禍之首,自當畏濕而居高,貪生而脫死,恐禍而慎過,防患而戒非,自然逍遙為陸地之仙也。且夫眾生作非犯禁,累成過咎,何法得免,何計得禳?在乎悔省前非,永絕後過,精思太玄,恭勤敬奉自己身中元辰驛馬,可得削落三災(zāi)九厄,保見今春屬安寧。如何是告身中元辰驛馬?蓋元者始初也,辰者真象也,驛者宅谷也,馬者頑獸也,欲請福,當禱祈,參求本來元初,同大道,合天地,運日月,齊山嶽,通幽達玄,無為無礙,這箇元辰,悔過遷善,便可消災(zāi)度厄矣。能縛自身宅谷中意馬,心猿得住,自然萬災(zāi)不干,群邪稽首,則得逍遙三界,乃證玄玄者矣。咄!自身驛馬擒降住,方得元辰落九災(zāi)。
頌曰:
莫擊元神五蘊山,就中虛幻事多難。
迷雲(yún)常惹靈臺伴,愛浪頻潮丹闕間。
九厄漸生猿馬旺,三災(zāi)轉(zhuǎn)起鬼邪頑。
誰知照見真消息,風(fēng)月依依兩不干。
凡有上士於本命生辰持此真文者,外伏魔精,內(nèi)安真性,功霑水陸,善及存亡,悔過虔恭,漸登妙果,重立玄功,證虛無道,乃得聖智圓通,隱顯莫測,出有入無,逍遙雲(yún)際,昇入金門,與聖合真,身超三界,永不輪轉(zhuǎn),壽量無窮,快樂自在。
且夫善惡之各異,皆出自於所為,禍福之兩途,乃實因於所措,大抵幻魔縱則愆必積,心業(yè)滅,則罪亦亡,雖知善惡禍福,如影逐形,莫可逃之。且世間凡夫眾生,不知何以至親,何以至大,雖知惟道至大,惟命至親。今乃知道大命親,何以求之?何以護之?須知樞之自輪,綱之自紀,一心攝正,萬法無邪,親者不能敬,焉能敬其疏,內(nèi)者不能悅,焉能悅於外,則敬親廣兮疏必善之,則悅內(nèi)加兮外必推之,是故可正於一身,自然弗令而順之者也。○大眾何如龍吟虎嘯,昇沉於丹鼎之中,鬼哭神號,奔竄於黃宮之外,可得證虛無之道,壽量無期,快樂自在,逍遙三界,昇入金門,與聖合真矣。咄!身到曲溪煙月岸,楚峰山色轉(zhuǎn)分明。
頌曰:
玉虛臺畔舊圓融,無礙無為萬古同。
只為情迷生滅內(nèi),拘摩真覺去來中。
皆因執(zhí)有還著有,縱得依空又落空。
空有可於方寸鑒,自然展轉(zhuǎn)顯神通。
凡有男女於本命生辰及諸齋日,清凈身心,焚香持此真文,自認北極本命所屬星君,隨心禱祝,善無不應(yīng),災(zāi)罪消除,致感萬聖千真,俱來衛(wèi)護。此文所在之處,千真敬禮,萬聖護持,魔鬼濳消,精靈伏匿,世有災(zāi)殃,悉皆消滅。
且夫大道難稱,玄功罔測,霈洪恩則敷於萬物,布妙化則徧於八紘,有品咸亨,無物不載,然而道無不載,廣施有用之恩,物遂生成,大啟無為之化。又曰:有用之空非有用,無為即色豈無為,用為要識其中理,方脫輪迴興嘆悲,而知天地蓋載其恩彌焉,日月照燭其恩亦然,大道化身,其孰固憐,不知身之以國,命之以君,靈之以本,氣之以臣,縱妄想而迷五色,隨貪愛而滯六塵。須知君愛敬國之昌,靈氣沖和身不亡,臣子忠君君愛臣,家邦從此轉(zhuǎn)興榮,蠻夷縱有多兇勇,自是無由敢戰(zhàn)征,大底以和成晏,以正攝邪,一念頓息,萬緣俱忘,若起一念之因,應(yīng)受三塗之報,則有過去未來見在,捨身報身受身,迷不知涉於深淵,貪不知步於峻嶺,兀兀如癡,昏昏若夢,起無明業(yè)火,毀焚樓閣之嚴缺,有漏迷津,散蕩真元之理,是以眾生斯之廣矣。凡有男女於本命生辰及諸齊日,清凈身心,焚真實香,持念真文,自認北極所屬星君,隨心禱祝,善無不應(yīng),災(zāi)罪消除,鬼魔伏匿,願我含生同離業(yè)果者矣。咄!七真拔苦尋無地,一念忘時別有天。
頌曰:
萬疊雲(yún)山聳翠華,分明歸路本無差。
爭知只恁他鄉(xiāng)好,不顧終非自己家。
去執(zhí)乃為真懺悔,忘貪便是大丹砂。
降心得入幽微徑,笑看溪風(fēng)送落花。
是名《北斗本命延生經(jīng)訣》,乃修真之徑路,得道逍遙皆因此經(jīng),證聖成真皆因此經(jīng),出離生死皆因此經(jīng),保護男女皆因此經(jīng),保命延年皆得自在,永為身寶,福壽可稱,保而敬之,非人勿示。
凡修道者,皆憑於保真練性之理也,乃知昧性者禍有多焉,悟真者福無少矣。善惡施為,皆惟然於心也,禍福可鑑,皆惟然於智也。蓋凡夫在世,動念施為,行藏舉止,禍福善惡,互相交錯其間,分別者在乎智也,故以有善即進而從之,遇不善當退而戒之,退不善可立於功,戒為非勿失於德,可見於玄門矣。空言退惡,不立其實功,謾說進善,弗行其實德,希夷之門,性相之理,何由達於此也。乃以聖人垂經(jīng),譬如日月之光輝,能破黑暗,視現(xiàn)萬物,明照諸方,使一切眾生未知者知,未見者見,其功皆為天之德也。我太上說此經(jīng)教亦同日月,咸使幾夫知登真入道之途,脫苦海輪迴之路,其功皆為於聖之德也,乃以眾生之性,亦與日月之同,洞照太虛,纖塵不染,飛空無礙,乃不知立功修德之理,障礙雲(yún)生,煩惱業(yè)起,昧卻靈明,涉於幽暗,貪呆#1不顧前坑之險,逐樂寧思後患之憂。○大眾爭如立功修德,其福不可稱量,可濟度苦魂,可永延遐筭,出離生死,得道逍遙,即可證聖成真,上登三清之境矣。咄!延生經(jīng)訣修真路,體用皆因此一經(jīng)。
頌曰:
玉壺壺內(nèi)隱玄玄,欲識須當縛耍猿。
功行切宜都總備,聖真方得兩皆全。
劫終不壞飛仙島,物外猶存豈梵園。
悟到從來幽妙理,玄微極處只無言。
老君說經(jīng)將畢,龍鵝天仙來迎,還於玉京。是時天師受得妙法,而作是言,誓願流行,以傳善士,若有男女受持讀誦,我當與十戒仙官所在擁護。
原夫天無私,而勸於善也,斯有道,則福無形也,人惑欲,而從其用也,斯有數(shù),則福臻中也。若以所得其中,則福祉之來也不可禦,又奚慮其釁極也,若人所以失其中,則釁極之至也不可逃,又奚望其福祉也。蓋以善惡因由,如行車之轉(zhuǎn)輻,如谷聲之應(yīng)逐,還報然而何以免之?君不見芳英滿檻,難逃九月之霜,金玉盈堂,怎免百年之限,人身幻體,終於浮世豈長存,罪戾增崇,定是冥途縈永久,何如開神光射破八門關(guān),掃氛氣高昇三界府。奈何眾生情迷諸漏,性積多愆,於濃濃浪裏走無停,向靄靄雲(yún)中迷不省,可嘆三尸六鬼得勝喜容容,卻嘆四大百神勢虧愁慘慘,雲(yún)宮仙府去無門,曠野荒址應(yīng)有分,將玄真浩散逐悲風(fēng),把靈魄飄悠涉鬼路,平生冤業(yè)見前來,空悔問君何去住。故太上曰:上德不德,下德執(zhí)德,執(zhí)著之者,不名道德。夫執(zhí)著邪見,遇啟正觀,可敵羣魔,握權(quán)天地,指勑萬神,役袪三界之樞機也。且以囂塵廣厚,迷障昂高,未能飛步於青雲(yún),何引凡軀於碧落,如何向五苦八難之中,到三島十洲之外,但於方寸之間馘邪魔,奔遠於寰區(qū)之外,晏忠良弼輔於朝幄之中,自然神昇超世,道合自然而然,出入往來,無縈無礙,自在逍遙矣。是乃太上垂?jié)锒让灾ǎ諒倘f方,周流三界,於是令天師傳授眾生,咸離苦業(yè),俱入道真,持授歸依,通玄究妙,洞觀無礙,超入法門,自得十大仙官,翊衛(wèi)修真抱一之身矣。咄!一心摧斬諸魔鬼,眾苦翻為十善神。
頌曰:
眾流分派育羣生,雪月輝光雨霽晴。
千浦浪渾千月暗,一溪波靜一輪明。
元同真處異何異,只為迷來成不成。
卻笑落花飛片片,野禽由自弄多情。
於是再拜老君,而說贊曰:
家有《北斗經(jīng)》本命降真靈。
頌曰:
瓊文奧旨甚叮嚀,為恐眾生落夜扃。
故說太玄玄妙理,指開頑識識空形。
祥風(fēng)灌透黃華館,慧月光輝丹界亭。
運取聖功非內(nèi)外,神明應(yīng)是降直靈#2。
家有《北斗經(jīng)》,宅舍得安寧。
頌曰:
誰能頓解悟真經(jīng),遣去凡情護我形。
鍊性保神精養(yǎng)血,固根離愛氣和靈。
泥丸運得開明月,液海應(yīng)擒照鑒星。
六識若降無患惡,自然宅合得安寧。
家有《北斗經(jīng)》,父母保長生。
頌曰:
勤修妙相體圓明,方寸休教染垢塵。
默默施為仙行業(yè),綿綿進用道功程。
十華定舉標金格,五老須從註玉名。
皆自一身持戒善,慶敷九祖保長塋。
家有《北斗經(jīng)》,諸厭化為塵。
頌曰:
但能常靜暨常清,天地咸寧萬法明。
神谷長存開玉蘂,刀圭乃得產(chǎn)金晶。
寶壺騰瑞龍蛇戲,壽鼎飛光鬼魅驚。
若取聖功頻煅鍊,自然諸厭化為塵。
家有《北斗經(jīng)》,萬邪自歸正。
頌曰:
心猿縛住入玄幃,妙相莊嚴自此威。
斡轉(zhuǎn)玄關(guān)塞地穴,驅(qū)回妙範奪天機。
慧鋒誅斬妖魔盡,法印宣威魍魎稀。
蕩蕩滿懷風(fēng)與月,萬邪稽首自歸依。
家有《北斗經(jīng)》,營業(yè)得稱情。
頌曰:
方寸修持坦坦平,塵緣都沒半毫縈。
三尸計攝歸玄理,六賊機圖滅怪獰。
現(xiàn)出曲漢山月朗,透開春色谷風(fēng)清。
不知這箇生涯事,誰肯經(jīng)營得稱情。
家有《北斗經(jīng)》,闔門自康健。
頌曰:
不在驅(qū)驅(qū)度遠關(guān),道迷雲(yún)外得應(yīng)難。
神光只照無為路,法眼休觀有礙山。
朱閤玉樓真造化,清風(fēng)明月樂翛間。
幽菴活計人能會,從卻菴疏主亦安。
家有《北斗經(jīng)》,子孫保榮盛。
頌曰:
空洞靈臺瑞靄清,汪洋和氣徧區(qū)紘。
雲(yún)巒硌硌神風(fēng)冷,煙舍蕭蕭皓月明。
野史笛吹無事韻,牧童歌唱太平聲。
自從認得山家樂,姹女嬰兒展轉(zhuǎn)榮。
家有《北斗經(jīng)》,五路自通達。
頌曰:
綱紀經(jīng)綸事業(yè)興,忠心匡國輔高明。
未容讒佞食君祿,常許功勳作帝卿。
宇宙既能施正化,江山應(yīng)是肅然清。
同瞻聖主巍巍德,載路通亨賀太平。
家有《北斗經(jīng)》,眾惡永消滅。
頌曰:
誰肯調(diào)馴猿馬情,免教奔竄誤前程。
對他桃李舒晴日,收拾生涯隱故京。
好是雨餘山色凈,只愁雲(yún)暗月華明。
若能但把俗情滅,眾惡何由得自生。
家有《北斗經(jīng)》,六畜保興生。
頌曰:
識得浮華事可驚,便宜迴首捨凡情。
任從目下般般冗,不運心時灑灑清。
活計勿虧應(yīng)有盛,功名休怠不無成。
也知別更求何利,六畜寧來主自榮。
家有《北斗經(jīng)》,疾病得痊瘥。
頌曰:
一念休教業(yè)所牽,百關(guān)調(diào)暢保延年。
勿令真氣時時損,常使靈源日日添。
龍虎不能停戰(zhàn)鬥,坎離豈運自團圓。
不須草木奪神理,定是災(zāi)除樂泰然。
家有《北斗經(jīng)》,財物不虛耗。
頌曰:
這顆玄珠無價酧,眾生皆有不能收。
本如明月澄江水,元若清風(fēng)動素秋。
且好牢藏先準備,莫教散失後成憂。
金門玉戶宜常閉,免使狂猿起意偷。
家有《北斗經(jīng)》,橫事永不起。
頌曰:
迴光返照滅塵心,莫負玄門振法音。
只在目前分造化,休迷雲(yún)外別搜尋。
寒巖月朗山猿唳,谷樹花芳野鳥吟。
若肯的然行此道,非災(zāi)何為得能侵。
家有《北斗經(jīng)》,長保亨利貞。
頌曰:
莫將無漏等閑輕,好慕真空進妙程。
常托赤松為取用,每從蒼昊變虧盈。
分開羃羃陰雲(yún)翳,現(xiàn)出輝輝皓月明。
打當塵囂無半點,忻哉長保利亨貞。
老君曰:善哉善哉,汝可宣揚正教,福利無邊,普及眾生,永霑勝善。
解曰:碧天秋霽夜無雲(yún),月影輝輝落水濱。爭奈怒風(fēng)來太惡,沸波搖散玉華輪。切謂猿心顛耍,宜調(diào)伏於玉洞之間,馬意劣頑,可繫縻於玄山之下,野外多春草,山前足異芳,馬猿還不繫,逐景定奔狂,境界來時無準備,柳煙深處定迷蹤,柳塘花塢春明麗,牽引時人翫景遊,信步不思歸去晚,急迴斜日過江樓。謂浮生幻化,那堪日月如校,榮辱虛華,更嘆韶光似水,忍造愆非,魂沉寒夜,不知省悟,魄墮幽陰,切以金鐘高架木不扣兮,終日無音,寶月空懸雲(yún)不蔽兮,通宵自朗,譬若心不動兮性常定,外不入兮內(nèi)常安,內(nèi)安則萬法皆明,性定則羣魔自伏,何幽不燭,何化不行。奈爾凡夫昏朦真性,縱情縱慾,轉(zhuǎn)輪六道之中,何德何修,甘墮九泉之下,月館松溪,無戀意囚牢,火宅競鑽頭,只於苦海貪榮辱,辜負真元逐浪流,被諸塵漏,緣覺聲聞,逐景沉迷,量因生滅,迷誤不省,競著羣情,自沉苦趣失人身,何日再重登道岸。深蒙太上重演真詮,普濟眾生,永霑勝善。咄!太上善哉真法語,眾生普福利無邊。
頌曰:
圓融妙相本莊嚴,大霈玄恩無背偏。
萬物俱蒙真造化,羣靈咸隱太幽玄。
龍蛇有寶非奇特,天地?zé)o恩實可憐。
識破用中無用理,剖開混沌見機權(quán)。
天師稽首禮謝,信受奉行。
註曰:道徧十方,澤沾萬彙,化育含靈,混成眾類,細入塵沙,大包天地,日月之綱,陰陽之緯,用之則輝,背之則昧,隱顯隨機,變通量器,智者乃符,非人勿示,輕則匪臻,敬之必至,故立玄門,識真辯偽,普使超昇,咸辭溺墜,功就行成,神飛仙位,願我眾生,皆逢正義,慎之慎之,無二無二。
頌曰:
千經(jīng)萬論破癡迷,更不迴頭待甚時。
業(yè)海自今宜出浪,罪山從此好平持。
心間未及於人計,意下先除潤己私。
道德兩全功行備,煙霞獨步樂無為。
#1『貪呆』之『呆』,疑誤。
#2『直靈』,疑為『真靈』之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