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 鐵琴銅劍樓藏書(shū)目錄
- 瞿鏞
- 4998字
- 2015-12-27 01:41:59
卷第一,首行題:“《春秋公羊經(jīng)傳解詁隱公》第一?!贝涡邢聰?shù)格題:“何休學(xué)?!扁啪聿⑼耸?。前有漢司空掾任城樊何休序。序後有余氏題識(shí)云:《公羊》、《穀梁》二書(shū),書(shū)肆苦無(wú)善本,謹(jǐn)以家藏監(jiān)本及江、浙諸處官本參校,頗加釐正。惟是陸氏《釋音》字或與正文字不同,如此序“釀嘲”,陸氏“釀”作“讓”;隱元年“嫡子”作“適”,“歸含”作“唅”,“召公”作“邵”,桓四年“曰蒐”作“廋”,若此者眾,皆不敢以臆見(jiàn)更定,姑兩存之,以俟知者。紹熙辛亥孟冬朔日建安余仁仲敬書(shū)。凡六行。每半葉十一行,行大字十九,惟序行十八字。小字廿七?!耙蟆?、“匡”、“貞”、“桓”、“完”、“慎”皆闕筆?!督?jīng)》下即接《傳》文,不加“傳”字。注雙行。《釋文》分附注後。每卷末,俱有《經(jīng)》、《傳》及《注》及《音義》字?jǐn)?shù)。卷一末有“余氏刊於萬(wàn)卷堂”一行,卷二末曰“余仁仲刊于家塾”。卷三,字?jǐn)?shù)三條,刊置格闌外。自卷四以下,或曰“仁仲比校訖”,或曰“余仁仲刊于家塾”。阮氏《??庇洝贩Q:鄂州官書(shū)《經(jīng)》注本最為精美。今考此本,足以考訂鄂本者頗多:如桓十年,《傳》“內(nèi)不言戰(zhàn)”節(jié)注“當(dāng)戮力拒之”,《記》以鄂本作“戮”為是,謂《釋文》“戮力”字多作“戮”。然《釋文》云,“戮”字亦作“戮”。則《釋文》正作“戮”也。十有八年,《經(jīng)》“公夫人姜氏遂如齊”,《記》以鄂本“公”下有“與”字為是。謂《左》、《穀》皆有“與”。然莊元年注及疏引此《經(jīng)》皆作“公夫人”??讬z討廣森《公羊通義》亦謂通檢前後《經(jīng)》例,但有“暨”及“更”,無(wú)“與”文。知此直言“公夫人”是也。莊八年,“師次于郎”《傳》注“陳蔡稱人者略以外國(guó)辭稱人微之”,《記》以鄂本“人”作“知”為是,謂當(dāng)獨(dú)“知微之”三字為句,然僖二年“盟于貫澤”《傳》注亦云“知以遠(yuǎn)國(guó)辭稱人”,則作“人”者是也。僖三十有一年,“取濟(jì)西田”《傳》注“班者,布遍還之辭”,鄂本空“遍”字,然《釋文》出“布遍”,則鄂本脫也?!队洝分^《經(jīng)》注本蓋作“布還”,此合并為一,此謂十行本。此語(yǔ)未詳其意。案:“布”字當(dāng)句,班,布也,見(jiàn)於《周禮》“宮伯”注,《左》襄廿六年“班荊”注可證。《釋文》摘字為音,不盡如句讀。但此云“布,遍,音遍,下文同”,尋下文,更無(wú)“遍”字,而有二“還”字,疑此本作“遍還”?!斑€”亦有音,“下文同”者,謂“還”音,而今本脫之也。文三年,“雨螽于宋”《傳》注“朝廷久空”,《記》以鄂本作“久虛”為是。然此下八年,“宋人殺其大夫司馬”《傳》注亦言“朝廷久空”,與此文同。宣十年,“齊人歸我濟(jì)西田”《傳》注“據(jù)有俄道”,《記》以鄂本“俄”作“我”為是;然此據(jù)桓二年《傳》“俄而可以為其有矣”為問(wèn),故云,“俄道”,解引彼注云“俄者,須臾之間,制得之頃也”,則作“我”者“誤”也。昭二十有六年,“天王入于成周”《傳》注“不言京師者,起正居在成周”,《記》以鄂本作“王居”為是,然此下三十有二年“城成周”《傳》注亦云“言成周者,起正居”,蓋以天子不居王城,嫌非正,故言成周以起之,而西周之非正亦明矣。若作“王居”,則天子所居皆是,王居何所起乎?諸條似皆此本為長(zhǎng)。觀《記》中別載數(shù)條,并言有闕葉兩處,此本不闕。似獲見(jiàn)此本,不知何以未經(jīng)備錄?且引據(jù)各本,《目錄》中亦不載及,殊不可解。揚(yáng)州間禮堂汪氏近有翻本,款式相同,惟一經(jīng)傳刻,不無(wú)訛脫。其句讀圈法,失去大半,斯固無(wú)關(guān)宏旨。而訛字未經(jīng)訂正,且復(fù)轉(zhuǎn)據(jù)他本多所刊改,是正固多,沿訛亦不少。用悉校錄於後,并略加辨正,俾覽者無(wú)惑焉。
隱公元年“大鄭伯之惡也”注“以弗克納,大郤缺之善”。“郤”誤“卻”。上宋本,下汪本,後仿此?!夺屛摹贰班S缺去逆反”,同上案:《說(shuō)文》:郤,晉大夫叔虎邑也,從邑,谷聲。卻,節(jié)欲也。從卩、谷聲。文義俱別。然此本下亦俱誤“卻”,惟此正耳?!澳赣⒅弊ⅰ岸螣o(wú)弟文”,“段”誤“叚”?!爸僮游⒁病弊ⅰ巴跽邠?jù)上”,“上”改“土”,非。“所見(jiàn)異辭”節(jié)《釋文》“《說(shuō)文》大也”?!按蟆闭`“式”,行末誤增。
五年“始僭諸公”節(jié)注“故從末言,初可知”?!澳闭`“未”。
六年“隱公獲焉”注“為鄭所獲”?!矮@”誤“壤”。
八年“辛亥宿男卒”注“宿本小國(guó)”。“本”誤“卒”。“無(wú)駭卒”注“嫌上貶主起入為滅”。“主”誤“王”。
九年“俠卒”《釋文》“《穀梁》云所俠”。“云”誤“六”。
十有一年《傳》末《釋文》“去、起居反”?!叭ァ闭`“夫”。
桓公元年“魯朝宿之邑也”注“四年,又使大夫小聘”?!胺颉闭`“大”。
二年“宋始以不義取之”注“宋始以不義取之,不應(yīng)得,故正之,謂之郜鼎?!泵摗安粦?yīng)得故正之”六字。此行於“謂之郜鼎”止?!岸矶梢詾槠溆幸印弊ⅰ爸T侯土地”?!巴痢闭`“士”。
三年“春正月”注“未無(wú)王也”。“未”誤“末”?!熬旁隆弊ⅰ肮面⒚貌怀鲩T?!薄版⒚谩闭`“媡姝”。
五年“離不言會(huì)也”注“至所聞之世”。“世”誤“出”。“葬陳桓公”注“知君父有疾”?!凹病闭`“族”。
十有五年“奪正也”注“故復(fù)於此名者其奪正”?!罢摺备摹爸薄?
莊公四年“緣恩疾者,可也”注“不當(dāng)取有有”。上“有”改“而”。
七年“一災(zāi)不書(shū)”注“明君子不以一過(guò)責(zé)人”?!柏?zé)”誤“貴”。
八年“讬不得已也”注“同心人國(guó)遠(yuǎn)”?!叭恕闭`“乂”。案:他本“人”作“又”,蓋改從他本而誤“乂”也。
九年八月脫上“”。“曷為不與公復(fù)讎”。“讎”下衍“辭”字。
十有二年“秋八月”《釋文》“復(fù),扶又反,年末同”。“末”誤“未”?!笆謩Χ持弊ⅰ斑沉R之”。“之”誤“乏”?!岸隆?。注末衍“”。
十有四年“冬”。下衍“”。
十有六年“邾婁子克卒”。注末衍“”。
十有七年“書(shū)甚佞也”注“伯當(dāng)遠(yuǎn)之而已”?!安备摹暗薄?
十有八年“此未有言伐者”?!胺ァ闭`“我”?!按笃錇橹袊?guó)追也”注“知為中國(guó)追也”?!爸闭`“如”。
二十有四年“腶修云乎”注“見(jiàn)女姑以暇修為贄”?!跋尽备摹澳a”?!夺屛摹贰板懜咏鹪幻憽薄!板憽备摹澳a”,非。案:此當(dāng)從“金”。
二十有五年“夏五月”《釋文》“故去,起呂反”?!叭ァ闭`“夫”。“以朱絲營(yíng)社”《釋文》“營(yíng)社,一傾反”?!耙弧闭`“二”。
二十有七年“大歸曰來(lái)歸”注“婦人有七棄”?!皨D”誤“歸”?!笆烙行倘瞬蝗ⅰ薄!笆馈闭`“出”?!夺屛摹贰伴L(zhǎng)女,丁丈反?!薄岸≌伞闭`“下文”。
三十有二年“公子慶父如齊”《釋文》“暴,步卜反”?!安贰闭`“下”。
閔公元年“齊無(wú)仲孫”《釋文》“子女,子音汝”。脫一圈五字。
二年“立僖公而城魯”注“美大齊桓繼絕于魯”?!坝凇闭`“干”。
僖公元年“諸侯之義”注“此道大平制”?!捌健闭`“乎”。“桓公召而縊殺之”注“疾夫人淫二叔”。“二”誤“三”。
三年“其言來(lái)盟者何”注“白事于王”?!坝凇闭`“干”。
四年“春王正月”《釋文》“下惡其專并”?!跋隆闭`“丁”?!坝匈挂病弊ⅰ安活D兵血刃”,“刃”誤“刀”?!跋卜病弊ⅰ稗o之復(fù)”?!稗o”誤“亂”?!搬岽苏哂惺乱印弊ⅰ爸^城緣陵是也”?!笆恰闭`“見(jiàn)”?!捌浔倬滥魏巍??!澳巍备摹拌汀笔且玻划?dāng)作“奈”,此書(shū)通例,從《石經(jīng)》也?!盎腹恢Z”注“漸洳曰澤”“漸”誤“斬”?!霸嵩S繆公”注“得卒葬於所傳聞世者”?!皞鳌闭`“虙”?!夺屛摹贰皞?,丈專反”。“丈”誤“大”。
八年“先王命也”注“銜王命會(huì)諸侯,諸侯當(dāng)北面受之”?!懊闭`“者”,“面”誤“而”。
九年“為襄公諱也”注“使若非背殯也”。“背”誤“皆”也。
十有一年《釋文》“囗〈不上十下〉,普悲反”。“普”誤“曾”。
十有四年“曷為不言徐莒脅之”《釋文》“并注臣為同”。“注”誤“遂”。
十有六年“霣石”注“故曰劣及是月也”?!凹啊闭`“乃”。
十有七年“代英氏”注“伐國(guó)而舍氏言之者”?!吧帷闭`“含”。
二十有一年“為襄公諱也”注“宋幾亡其國(guó)”?!八巍闭`“未”?!盀楣幽恳闹M也”注“有解圍存國(guó)免主之功”?!坝小闭`“子”?!笆卸隆弊ⅰ安恍蛘摺??!罢摺闭`“老”。
二十有五年“宋蕩伯姬為逆婦”注“蕩氏,宋世大夫”。“世”誤“出”。“宋三世無(wú)大夫”注“三世,謂慈父、王臣、處臼也”?!熬省闭`“白”。又“疾其末”。“末”誤“未”?!皟芍病弊ⅰ拔⒄卟粍e遂但別兩耳”。“兩”下剜增“稱”字,非。
二十有六年“曷為重師”注“據(jù)泓之戰(zhàn)不重師”?!般泵撍浴!扒锍藴缵蟆薄夺屛摹贰岸髯髻纭薄岸闭`“一”。
二十七年“十”下剜增“有”字。
二十有八年“楚殺其大夫得臣”注“子玉得臣楚之驕蹇臣”。“玉”誤“王”。“為叔武諱也”《釋文》“及注而為深,為皆同。”“及”誤“反”。
三十有一年“曷為或言免牲”注“魯卜郊不吉免之”?!凹闭`“言”。
文公元年“冬十月”注“又責(zé)臣子當(dāng)討賊也”?!爱?dāng)”誤“?!?。“公孫敖如齊”注“吉兇不相干”?!案伞闭`“于”。
二年“故以災(zāi)書(shū)注”“此祿去公室”。“祿”誤“錄”?!捌淠骒肽魏巍弊ⅰ半[、桓與閔、僖”,“桓”誤“相”,下“隱桓及閔僖”,誤同。
三年“雨螽于宋”《釋文》“而隊(duì),直類反”?!瓣?duì)”誤“囗〈阝錄〉”。
六年“陽(yáng)處父諫曰”《釋文》“不說(shuō),音悅。下同”?!跋隆闭`“不”。
七年“何以不言師敗績(jī)”注“據(jù)秦師敗績(jī)”。“秦”誤“蔡”,“績(jī)”誤“緝”?!肮蛞病薄夺屛摹贰氨y,音舜”。“音”誤“者”。
九年“緣孝子之心”注“以聽(tīng)冢宰三年”?!摆!闭`“家”?!昂我詴?shū)記異也”注“四方叛德”?!暗隆闭`“得”。“葬曹共公”《釋文》“共,音恭”。脫一圈、三字。
十年“夏秦伐晉”注“晉先眛以師奔秦”?!氨t”誤“昧”。
十有三年“欲天下之一乎周也”注“命使遙供養(yǎng)”。“供”誤“俱”。又“所以一天下之心于周室”?!爸闭`“人”。
十有四年“公至自晉”《釋文》“為臣,于偽反。”“于”誤“千”。“齊侯潘卒”《釋文》“潘,普干反”。“干”誤“千”。“有星孛入于北斗”《傳》注“吳楚更謀”。“吳”誤“具”?!柏徢乙查L(zhǎng)”注“既兩不得正性”?!皟伞闭`“雨”?!安坏脤U置君也”注“本當(dāng)言卻婁接菑”?!皡s”改“邾”。
十有五年“筍將而來(lái)也”注“故取其尸置編輿中”?!肮省闭`“放”?!叭沼惺持弊ⅰ八稳藦s其君處臼”。“臼”誤“曰”。
十有六年“然則曷為不言公無(wú)疾不視朔”。此下增“有無(wú)疾不視朔”六字,非?!肮铀旒褒R侯盟于犀邱”《釋文》“左工作郪邱”?!扒瘛闭`“立”。
宣公元年“三年待放”注“刳胎焚夭”?!柏病闭`“天”。又“《易》曰,系用徽墨”。“墨”改“纆”。
六年“使諸大夫皆內(nèi)朝”注“雖有富貴者以齒”。脫“有”字。案:此衍“富”字,當(dāng)去。去“有”字,非也。“有人荷畚”《釋文》“荷,胡可反,又音河”?!昂印闭`“同”。“遂刎頸而死”注“明約儉之衛(wèi)也”?!懊鳌闭`“用”。
八年“有疾也”《釋文》“難辭,乃旦反”。“旦”誤“且”。“日有食之既”注“屈服彊楚之應(yīng)”?!皬櫋闭`“疆”。
十年“饑何以書(shū)”注“開(kāi)倉(cāng)廩贍振乏”?!胺Α备摹爸?。又《釋文》“贍,常艷反。”“贍”誤“膽”。
十有二年“君之不令臣”注“言君之不善臣”?!熬闭`“吾”。“莊王親自手旌”注“緇廣充幅長(zhǎng)尋曰旐”。“充”誤“允”?!皬P役扈養(yǎng)死者數(shù)百人”注“炊亨者曰養(yǎng)”?!昂唷备摹芭搿?,非?!耙淙硕灰渫痢弊ⅰ安活櫀f皮”?!皷f”誤“桿”。
十有五年“平者在下也”注“等不物貶”?!拔铩备摹拔稹??!笆惨徽咛煜轮姓病弊ⅰ肮瞎N疆畔”?!敖闭`“彊”。
十有八年“自是走之齊”注“逐弒君本當(dāng)絕”?!爸稹备摹八臁?。又“又不當(dāng)逐”?!坝帧备摹案浮保?。
成公三年“宣宮則曷為謂之新宮”注“易其西北角”?!氨薄闭`“比”。
四年“鄭伯堅(jiān)卒”?!皥?jiān)”從《釋文》改“<臤”,非。
八年“其馀皆通矣”注“道遙術(shù)”?!暗馈备摹板小?。又“當(dāng)勞來(lái)與賢師良傅”。“傅”誤“傳”。
十有五年“宋世子成”?!俺伞备摹靶纭?。
十有六年“易也”注“易故末言之”?!澳闭`“未”?!巴庵沃T京師而免之”注“訟治于京師”“于”誤“子”。
十有七年“然則郊曷用”注“魯郊博卜春三月”?!安备摹皞鳌保?。
襄公五年“蓋欲立其出也”注“主者者善之”。上“者”改“書(shū)”。
九年“大者曰災(zāi)”注“大者,謂正侵”。“侵”改“寢”。
十年“公至自會(huì)”注“開(kāi)道彊夷滅中國(guó)”“彊”誤“疆”。
十有三年“夏取詩(shī)”《釋文》“亟,去兾反”。“兾”誤“異”。
十有六年“于湨梁”。“湨”誤“溴”?!熬糍橃既弧弊ⅰ啊抖Y記玉藻》曰”。“玉”誤“王”?!凹鬃拥卣稹弊ⅰ笆菚r(shí)湨梁之盟?!薄皽Α闭`“溴”。
二十有九年“刑人也”注“古者肉刑,墨、劓、臏、宮與大辭而五”。“臏”誤“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