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 唐宋詩醇
- (清)愛新覺羅·弘歷
- 5949字
- 2015-12-27 01:32:59
隴西李白詩三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原選者評。朗如行玉山??勺?。白自道語。格高氣渾。雙關作收。彌有逸致。
呂居仁曰。太白詩如。明月出天山。等篇。氣蓋一世。學者能熟味之。自不褊淺矣。
胡應麟曰。雄渾之中。多少閑雅。
。樂府解題。曰。漢橫吹曲二十八。解魏晉以來惟傳十曲。又有。關山月。等八曲。合十八曲。關山月。傷離別也。
獨漉篇
獨漉水中泥。水濁不見月。不見月尚可。水深行人沒。越鳥從南來。胡鷹亦北渡。
我欲彎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歸路。
落葉別樹飄。零隨風??蜔o所托。悲與此同。羅幃舒卷。似有人開。
明月直入。無心可猜。雄劍掛壁。時時龍鳴。不斷犀象。繡澀苔生。
國恥未雪。何由成名。神鷹夢澤。不顧鴟鳶。為君一擊。鵬搏九天。
原選者評。全從古詞奪換而出。其妙過之世人。但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如白之樂府。真乃神移意授。變化從心。故使青出於藍。冰寒於水。
蘇轍曰。羅幃舒卷。四語。殊不可及。
蕭士斌
貝 曰。 。獨漉篇。即拂舞歌五曲中之。獨祿篇。也。太白集中。 。祿。字作。漉。字。其間命意造辭亦模仿規擬。特古辭為父報仇。太白則為國雪恥耳。
登高丘而望遠海
登高丘。望遠海。六鰲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沉光彩。銀臺金闕如夢中。秦皇漢武空相待。精衛費木石。黿鼉無所憑。君不見驪山茂陵盡灰滅。牧羊之子來攀登。
盜賊劫寶玉。精靈竟何能。窮兵黷武今如此。鼎湖飛龍安可乘。
蕭士斌
貝 曰。此題。樂錄。及。解題。并無。前聞太白此詩不過引秦皇漢武巡海求仙之事。以通諷諫耳。
唐汝詢曰。此譏方士之無益也。
雙燕離
雙燕復雙燕。雙飛令人羨。玉樓珠閣不獨棲。金窗繡戶長相見。
柏梁失火去。因入吳王宮。吳宮又焚蕩。雛盡巢亦空。憔悴一身在。孀雌憶故雄。
雙飛難再得。傷我寸心中。
原選者評。途窮慟哭。豈勝身世之感。五噫四愁。同此酸楚。
蕭士斌
貝 曰。此其太白自嘆之作乎。首四句言待詔金鑾時也。柏梁失火去。喻遭讒被放時也。中三句喻以累遭謫時也。末四句言放逐之余。思君而不得再見。安得不為之傷心乎。亦可哀也已。
琴歷曰。河間新歌二十一章之一有。雙燕離。
山人勸酒
蒼蒼云松。落落綺皓。春風爾來為阿誰。蝴蝶忽然滿芳草。
秀眉霜雪顏桃花。骨青髓綠長美好。稱是秦時避世人。勸酒相歡不知老。
各守麋鹿志。恥隨龍虎爭。欻起佐太子。漢王乃復驚。
顧謂戚夫人。彼翁羽翼成。歸來商山下。泛若云無情。舉觴酹巢由。洗耳何獨清。
浩歌望嵩岳。意氣還相傾。
原選者評。泛詠。四皓。便是無情之文。故注家以為感時事。刺盧鴻輩不為無見。白居易。四皓廟。云。如彼旱天云。一雨百谷滋。澤則在天下。云復歸希夷。可謂蘊藉有味矣。白詩卻只有五字曰。泛若云無情。尤為深妙。知古人每相本也。
蕭士斌
貝 曰。此詩蓋為明皇廢太子瑛有所感而作也。明皇之時。盧鴻。王希夷隱居嵩山。
李元愷。吳筠之徒皆以隱逸稱。或召至闕廷?;蚯矄栒?。徒爾高談闊論。然未有能如。四皓。之一言。而太子得不易也。末句亦深。不滿於嵩岳之隱者與。其意微而顯矣。
樂府。山人勸酒。者。觴酌七曲之一。
于闐采花
于闐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乃知漢地多名姝。胡中無花可方比。凡青能令丑者妍。無鹽翻在深宮里。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齒。
原選者評。沉淪不偶之士如明妃者。自古不乏。若林甫當國而云野無遺賢。則賢不肖之易置者眾矣。即白之受譖於張土自。所謂入宮見妒。固其宜也。結語峭甚??蔀閲@絕。
。樂錄。于闐采花。者。蕃胡四曲之一。
鞠歌行
玉不自言如桃李。魚目笑之卞和恥。楚國青蠅何太多。連城白璧遭讒毀。
荊山長號泣血人。忠臣死為刖足鬼。聽曲知甯戚。夷吾因小妻。
秦穆五羊皮。買死百里奚。洗拂青云上。當時賤如泥。朝歌皷刀叟?;⒆兇懴小?
一舉釣六合。遂荒營丘東。平生渭水曲。誰識此老翁。奈何今之人。雙目送飛鴻。
原選者評。起六句一意三折。語語奇雋。蓋述遭讒被放之感。糞壤充幃。而申椒不芳。
亦此物也。 。聽曲知寧戚。以下。托意古人。與。梁甫吟。起處同意。亦本騷中語化出。
。目送飛鴻。用衛靈見孔子事。乃心不在賢之意。一路平直到此。截然而止。卻與起勢相稱。
章法可玩。
蕭士斌
貝 曰。太白此詞。始則傷士之遭讒廢棄。中則羨乎四賢之遇合有時。終則重嘆今人不能如古人之識士也。亦借此自況云耳。
王僧虔。技錄。平調七曲七日。鞠歌行。
陸機。鞠歌行序。曰。按漢宮有含章鞠室。靈芝鞠室。后漢馬防第宅卜臨道。連通池。鞠城彌於街路。鞠歌。將謂此也。又東阿王詩。連騎擊壞?;蛑^蹙鞠乎。三言七言。
雖奇寶名器。不遇知己。終不見重。愿逢知己以托意焉。
幽澗泉
拂彼白石。彈吾素琴。
幽澗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山
徽 高張清。心寂歷似千古。松颼祒兮萬尋。
中見愁猿吊影而危處兮。叫秋木而長吟。客有哀時失職而聽者。淚淋浪以沾襟。
乃緝商綴羽。潺湲成音。吾但寫聲發情於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
幽澗泉。鳴深林。
原選者評。此琴操也。松響猿吟。寫出凄清幽怨之音曲。澗泉聲泠然在耳。
鐘惺曰。中見非目境也。就琴中見之。末后。殊不知。一語。妙達樂理。
。樂府。幽澗泉。者。山水二十四曲之一。
王昭君
昭君拂玉鞍。上馬啼紅頰。今日漢宮人。明朝胡地妾。
原選者評。題多名篇。此只以十字盡之。校。今朝猶漢地。明旦入胡關。之句。詞意倍為激烈。
。古今樂錄。曰。無嘉技錄。吟嘆四曲二曰。王明君。石崇作。
郭茂倩云。一曰。王昭君。唐書樂志。曰。明君。漢曲也。石崇以此曲教綠珠。
而自制新辭。
荊州歌
白帝城邊足風波。瞿塘五月誰敢過。荊州麥熟繭成蛾。繰絲憶君頭緒多。
撥穀飛鳴奈妾何。
原選者評。古質入漢。得風人之遺韻。樂府妙處。如是如是。
桂臨川曰。李詩短章。若。荊州歌。等作。俱出風雅??梢员恢芟业靡?。
郭茂倩曰。荊州歌。蓋出於清商曲。江陵樂荊州即江陵也。有紀南城梁簡文。荊州歌。云。紀城南里望朝云。雉飛麥熟妾思君。是也。
蕭士斌
貝 曰。撥谷。布谷也。
雉子斑
辟邪伎作鼓吹驚。雉子斑之奏曲成。喔咿振迅欲飛鳴。
扇錦翼。雄風生。雙雌同飲啄。 悍誰能爭。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下生。
天地至廣大。何惜遂物情。
善卷讓天子。矛務光亦逃名。
所貴曠士懷。朗然合太清。
原選者評。前半傅題。后半攄意。隱者為高。故往而不返。究何關於造物之大。然亦各行其志也。白本高曠。故其言如此。
蕭士斌
貝 曰。天寶之末。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太白此詩。其有所諷與。
。古今樂錄。曰。漢鼓吹鐃歌十八曲其十三曰。雉子斑。梁三朝樂第四十一。設辟邪伎鼓吹作。雉子斑曲引去來。
相逢行
相逢紅塵內。高揖黃金鞭。萬戶垂楊里。君家阿那邊。
原選者評。顧華王論五言絕。以調古為上乘。以情真為得體。李白有之。
王僧虔。技錄。相和歌清調六曲。有。相逢狹路行。亦曰。長安有狹邪行。亦曰。相逢行。故震亨曰。阿那。猶云。若個。也。
有所思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東隅。海寒多天風。白波連山倒蓬壺。
長鯨噴涌不可涉。撫心茫茫淚如珠。西來青鳥東飛去。愿寄一書謝麻姑。
原選者評。海寒多天風。五字。融鑄古人自成奇句。
蕭士斌
貝 曰。王僧虔。技錄。相和歌瑟調三十八曲內有。有所思。又漢短簫鐃歌二十二曲。其一曰。有所思。亦曰。嗟佳人。注云。漢大樂食舉十三曲第七曰。有所思。漢朝以此樂侑食。
久別離
別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
況有錦字書。開緘使人嗟。
至此腸斷彼心絕。云鬟綠鬢罷梳結。愁如回飚亂白雪。
去年寄書報陽臺。今年寄書重相催。
東風兮東風。為我吹行云使西來。
待來竟不來。落花寂寂委青苔。
原選者評。一往纏綿。所謂緣情之什。卻自不涉綺靡。古今樂錄。別離十九曲之一。
白頭吟
錦水東北流。波蕩雙鴛鴦。雄巢漢宮樹。雌弄秦草芳。
寧同萬死碎綺翼。不忍云間兩分張。此時阿嬌正嬌妒。獨坐長門愁日暮。
但愿君恩顧妾深。豈惜黃金買詞賦。相如作賦得黃金。丈夫好新多異心。
一朝將聘茂陵女。文君因贈。白頭吟。東流不作西歸水。落花辭條羞故林。
兔絲固無情。隨風任傾倒。誰使女蘿枝。而來強縈抱。
兩草猶一心。人心不如草。莫卷龍須席。從他生網絲。且留琥珀枕。或有夢來時。
覆水再收豈滿懷。棄妾已去難重回。古來得意不相負。祗今惟有青陵臺。
蕭士斌
貝 曰。辭惋意悲。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是詩得之矣。
馮舒曰。天際鸞吟。非復人間凡響。
沈德潛曰。此隨題感興耳。后人欲扭合時事。支離無謂。兔絲固無情。以下。信手拈來無不入妙。
。古今樂錄。曰。 。王僧虔。技錄。楚調曲有。白頭吟行。歌古。 。皚如山上雪。篇。
。西京雜記。云。卓文君作。宋書。樂志。大曲十五曲曰。白頭吟。
采蓮曲
若耶溪旁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蜘躕空斷腸。
原選者評。綺而不艷。此自關乎天分。王安石云。詩人各有所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此李白所得也。於此亦可見之。
劉辰翁曰。淺語盡情。
。古今樂錄。曰。梁武帝制。江南弄。七曲。三曰。采蓮曲。
臨江王節士歌
洞庭白波木葉稀。燕鴻始入吳云飛。
吳云寒。燕鴻苦。風號沙宿瀟湘浦。節士悲秋淚如雨。
白日當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壯士憤。雄風生。安得倚天劍??绾亻L鯨。
原選者評。白日當天心。二語。深於寫照。
蕭士斌
貝 曰。樂府游俠曲二十一中有。臨江王節士歌。陸厥所作。
長干行二首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原選者評。兒女子情事。直從胸臆間流出??M迂回折。一往情深。嘗愛司空圖所云。
。道不自器。與之圓方。為深得委曲之妙。此篇庶幾近之。
鐘惺曰。古秀。真漢人樂府。
楊慎曰。胡蝶來。文粹作胡蝶黃。蝶以春來。八月非來時。秋蝶多黃。感金氣也。白樂天詩。秋蝶黃茸茸。此可以證。
憶妾深閨里。煙塵未曾識。嫁與長干人。沙頭候風色。五月南風興。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風起。想君發揚子。去來悲如何。見少離別多。湘潭幾日到。妾夢越風波。
昨夜狂風度。吹折江頭樹。淼淼暗無邊。行人在何處。好乘浮云驄。佳期蘭渚東。鴛鴦綠蒲上。翡翠錦屏中。自憐十五余。顏色桃花紅。那作商人婦。愁水復愁風。
原選者評。黃庭堅以此為李益所作。頗為具眼。即以前篇校之。氣體固殊矣。以其清麗存之。
馮舒曰。此等詩。俱元氣所陶冶。未可以中唐后詩法論之。
馮班曰。二篇句句有本。
。樂府遺聲。都邑三十四曲有。長干行。
吳都賦長干延屬注云。江東謂山岡間為干。建鄴之南。有大長干。小長干。
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原選者評。寓托處書法謹嚴。蟾蜍。以比祿山。陰精。以刺太真。取義皆切羿射九烏。以彼比此。原無指實。必字字為之附會。則鑿矣。
胡震亨曰。此詩生於。天問。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兔在腹。數語。
盧仝。月蝕詩。又生於此。始則微詞。含寄終至。破口發村矣。
。樂府遺聲。時景二十五曲有。明月。篇。亦曰。朗月子。
獨不見
白馬誰家子。黃龍邊塞兒。天山三丈雪。豈是遠行時。春蕙忽秋草。莎雞鳴西池。
風摧寒梭響。月入霜閨悲。憶與君別年。種桃齊蛾眉。桃今百余尺。花落成枯枝。
終然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原選者評??谝谝菹x阜螽。卉木萋止。女心悲止。思婦之言三百篇具矣。幽怨凄清。宛然可聽。
。樂府解題。曰。獨不見。傷思而不得見也。
白纟寧辭二首
揚清歌。發皓齒。北方佳人東鄰子。且吟。白纟寧。停。綠水。長袖拂面為君起。
寒云夜卷霜???。胡風吹天飄塞鴻。玉顏滿堂藥未終。館娃日落歌吹濛。
蕭士斌
貝 曰。全篇句意間架。并是擬鮑明遠者。杜少陵所謂俊逸鮑參軍者與。
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黃金。垂羅舞縠揚哀音。郢中白雪且莫吟。子夜吳歌動君心。動君心。冀君賞。愿作天池雙鴛鴦。一朝飛去青云上。
原選者評。二詩雖出入古詞。要自情景雙美。別具豐神。
郭茂倩曰。宋書。樂志。云。白纟寧舞。按舞辭有巾袍之言。纟寧本吳地所生。宜是吳舞也。樂府解題。曰。古辭盛稱舞者之美。宜及芳時為樂也。唐書。樂志。曰。梁武帝令沈約改其辭為。四時白纟寧歌。
蕭士斌
貝 曰。白纟寧歌有白纟寧舞。吳地出纟寧。故興其所見以寓意。始則田野之作。后乃大樂氏用焉。其音入清商調。故清商七曲有子夜者。即白纟寧也。在吳歌為白纟寧。在雅歌為子夜。其實一也。
鳴雁行
胡雁鳴。辭燕山。昨發委羽朝度關。
一一銜蘆枝。南飛散落天地間。連行接翼往復還。
客居煙波寄湘吳。凌霜觸雪毛體枯。畏逢矰繳驚相呼。
聞弦虛墜良可吁。君更彈射何為乎。
原選者評。此白遭難避禍而作。步步憂虞。所謂驚弓之鳥。一結婉而多諷。誦之惻然。
郭茂倩曰。邶風。雍雍鳴雁。旭日始旦。鄭箋云。雁者隨陽而處。似婦人從夫。
故婚禮用焉。雍雍。聲和也。鳴雁行蓋出於此。
妾薄命
漢帝寵阿嬌。貯之黃金屋??韧俾渚盘臁kS風生珠玉。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
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斷腸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原選者評。因題見意。與。白頭吟。同。不必妄傅時事也。雨落不上天。以下。一意折旋??梢园l人深省。
蕭士斌
貝 曰。雖言漢武之事。而意實在於王皇后之廢。辭意凄斷。令人感嘆。
謝枋得曰。陳無已。葉落風不起。山花空自紅。正如太白。雨落不上天。覆水難重收。之意。
沈德潛曰。形容盡態。妙於語言。
蕭士斌
貝 曰。藥府佳麗四十七曲中有。妾薄命。曹植有。妾薄命。篇。事出。漢書。
許后傅。曰。奈何妾薄命。端遇竟寧前。陶弘。景仙方注曰。斷腸草不可食。其花美好。名芙蓉花。幽州胡馬客歌
幽州胡馬客。綠眼虎皮冠。笑拂兩只箭。萬人不可干。彎弓若轉月。白雁落云端。
雙雙掉鞭行。游獵向樓蘭。出門不顧后。報國死何難。天驕五單于。狼戾好兇殘。
牛馬散北海。割鮮若虎餐。雖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婦女馬上笑。顏如赤貞玉盤。
翻飛射鳥獸?;ㄔ伦淼癜?。旄頭四光芒。爭戰若蜂攢。白刃灑赤血。流沙為之丹。
名將古誰是。疲兵良可嘆。何時天狼滅。父子得閑安。
原選者評。明皇喜事邊功。寵任蕃將。天寶十載。高仙芝敗於大食。安祿山敗於契丹。
是詩之作。必刺祿山也。出門不顧后。報國死何難。詰之也。名將古誰是。疲兵良可嘆。
傷之也。言切而意悲矣。
。古今樂錄。曰。梁鼓角橫吹三十六曲。又有隔谷等二十七曲中有。幽州馬客吟。
。通鑒綱目。天寶十載。夏石國王子潛引大食。欲攻四鎮。仙芝將兵三萬擊之。大敗。
士卒略盡。秋八月。安祿山將三道兵六萬。討契丹。奚與契丹合夾擊唐兵。殺傷殆盡。祿山以二十騎走。入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