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9章

  • 唐宋詩醇
  • (清)愛新覺羅·弘歷
  • 12185字
  • 2015-12-27 01:32:59

眉山蘇軾詩五五十五首

九日黃樓作

去年重陽不可說。南城夜半千漚發(fā)。水穿城下作雷鳴。泥滿城頭飛雨滑。

黃花白酒無人問。日暮歸來洗靴革蔑。豈知還復有今年。把盞對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紅粉陋。終勝泥中千柄鍤。黃樓新成壁未乾。清河已落霜初殺。

朝來白霧如細雨。南山不見千尋剎。樓前便作海茫茫。樓下空聞櫓鴉軋。

薄寒中人老可畏。熱酒澆腸氣先壓。煙消日出見漁村。遠水鱗鱗山齾齾。

詩人猛士雜龍虎。楚舞吳歌亂鵝鴨。一杯相屬君勿辭。此景何殊泛清霅。

原選者評。去年今年。雨夕晴朝。各寫得淋漓盡致。驅(qū)濤涌云。夐出千古。

王宗稷。東坡先生年譜。曰。元豐元年。改筑徐州外小城。乃即徐州城之東門為大樓。堊以黃土。名之曰。黃樓。以土實勝水故也。子由作。黃樓賦。先生跋云。元豐元年八月癸丑。

樓成。九月庚辰大合樂以落之。九日黃樓詩。云。去年重陽不可說。南城夜半千漚發(fā)。以去年九月大水未退。故有是語。

次韻王鞏獨眠

居士身心如槁木。旅館孤眠體生粟。誰能相思琢白玉。服藥千朝償一宿。

天寒日短銀燈續(xù)。欲往從之車脫軸。何人吹斷參差竹。泗水茫茫鴨頭綠。

次韻僧潛見贈

道人胸中水鏡清。萬象起滅無逃形。獨依古寺種秋菊。要伴騷人餐落英。

人間底處有南北。紛紛鴻雁何曾冥。閉門坐穴一禪榻。頭上歲月空崢嶸。

今年偶出為求法。欲與慧劍加礱硎。云衲新磨山水出。霜髭不剪兒童驚。

公侯欲識不可得。故知倚市無傾城。秋風吹夢過淮水。相見橘柚垂空庭。

故人各在天一角。相望落落如晨星。彭城老守何足顧。棗林桑野相邀迎。

千山不憚荒店遠。兩腳欲趁飛猱輕。多生綺語磨不盡。尚有宛轉詩人情。

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空階夜雨自清絕。誰使掩抑啼孤煢。我欲仙山掇瑤草。傾筐坐嘆何時盈。簿書鞭撲畫填委。煮茗燒栗宜宵征。

乞取摩尼照濁水。共看落月金盆傾。

原選者評。潛雖詩僧。而能明心寂守。故此詩不甚稱其工。詩特以次韻見贈之作。宜及於詩。但比之猿吟鶴唳。想見其高致。至后有。送參寥師。一首。專與說詩。軾嘗以書告文同。謂其詩句清絕。與林逋上下。而通了道義。見之令人肅然。此軾所為。樂與從游。而酬答歟。

。冷齊夜話。曰。吳僧道潛。有標置常。自姑蘇歸西湖。經(jīng)臨平道中作詩。東坡赴官錢塘。

過而見之。大稱賞。已而相尋於西湖。一見如舊相識。及坡移守東海。潛往訪之。館于逍遙堂。

士大夫爭識之。

百步洪二首并引

王定國訪余於彭城。一日。棹小舟。與顏長道攜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圣女山。

南下百步洪。吹笛飲酒。乘月而歸。余時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佇立于黃樓上。相視而笑。以為李太白死。世間無此樂三百余年矣。定國既去逾月。復與參寥師放舟洪下。追懷曩游。已為陳跡。喟然而嘆。故作二詩。一以遺參寥。一以寄定國。且示顏長道。舒堯文邀同賦云。

長洪斗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水師絕叫鳧雁起。亂石一線爭磋磨。

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

四山眩轉風掠耳。但見流沫生千渦。嶮中得樂雖一快。何意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覺一念逾新羅。紛紛爭奪醉夢里。豈信荊棘埋銅駝。

覺來俯仰失千劫。回視此水殊委蛇。君看岸邊蒼石上。古來篙眼如蜂窠。

但應此心無所住。造物雖駛如吾何。回船上馬各歸去。多言讠堯讠堯師所呵。

原選者評。用譬喻入詩文。是軾所長。此篇摹寫急浪輕舟。奇勢迭出。筆力破余地。亦真是險中得樂也。后幅養(yǎng)其氣以安舒。猶時見警策。收煞得住。

。容齊三筆。曰。韓蘇兩公為文章。用譬喻處重復聯(lián)貫。至有七八轉者。韓公。送石洪序。

云。論人高下。事后當成敗。若何決下流東注。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后也。若燭照數(shù)計而龜卜也。盛山詩序。云。儒者之于患難。其拒而不受于懷也。若筑河堤以障屋雨

留 。其容而消之也。若水之于海。冰之于夏日。其玩而忘之。以文辭也。若奏金石。以破蟋蟀之鳴。蟲飛之聲。蘇公。百步洪。詩云。長洪斗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水師絕叫鳧雁起。亂石一線爭蹉磨。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之類是也。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輿欲語防飛梭。輕舟弄水買一笑。醉中蕩槳肩相摩。

不學長安閭里俠。貂裘夜走胭脂坡。獨將詩句擬鮑謝。涉江共采秋江荷。

不知詩中道何語。但覺兩頰生微渦。我時羽服黃樓上。坐見織女初斜河。

歸來笛聲滿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羅。奈何舍我入塵土。擾擾毛群欺臥駝。不念空齋老病叟。退食誰與同委蛇。時來洪上看遺跡。忍見屐齒青苔窠。

詩成不覺雙淚下。悲吟相對惟羊何。欲遣佳人寄錦字。夜寒手冷無人呵。

原選者評。疊韻愈出愈奇。百煉剛化為繞指柔。古今無敵手。此篇與前篇合看。益見其才大而肆。

。容齋五筆。曰。白樂天為河南尹日。有。答舒員外。云。員外游香山寺。數(shù)日不歸。兼辱手書。大夸勝事。時正值坐衙。慮囚之際。走筆題長句以贈之。歐陽公官洛陽。與謝希深同游嵩山歸。暮抵龍門香山。雪作。留守錢文僖公遣吏以廚。傳歌妓至此。勞之曰。山行良勞。當少留龍門賞雪。府事簡。無遽歸也。王定國訪東坡于彭城。游泗水。南下百步洪。東坡以事不得往。既去。逾月。追憶作詩曰。輕舟弄水買一笑。醉中蕩槳肩相摩。歸來笛聲滿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羅。此三游之勝。今之燕賓者。寧復有之。蓋亦值知己也。

送參寥師

上人學苦空。百念已灰冷。劍頭惟一吷。焦谷無新穎。胡為逐吾輩。文字爭蔚炳。

新詩如玉屑。出語便清警。退之論草書。萬事未嘗屏。憂愁不平氣。一寓筆所騁。

頗怪浮屠人。視身如丘井。頹然寄淡泊。誰與發(fā)豪猛。細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

欲令詩語妙。無壓空且靜。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閱世走人間。觀身臥云嶺。

咸酸雜眾好。中有至味永。詩法不相妨。此語當更請。

原選者評。取韓愈論高閑上人草書之旨。而反其意以論詩。然正得詩法三昧者。其后嚴羽遂專以禪喻詩。至為分別宗乘。此篇早已為之點出光明。王士禎嘗謂。李杜如來禪。蘇黃祖師禪。不妄也。

夜過舒堯文戲作

先生堂上霜月苦。弟子讀書喧兩廡。推門入室書縱橫。蠟紙燈籠晃云母。

先生骨清少眠臥。長夜默坐數(shù)更鼓。耐寒石硯欲生冰。得火銅瓶如過雨。

郎君欲出先自贊。坐客斂衽誰敢侮。明朝阮籍過阿戎。應作羲之羨懷祖。

原選者評。寫教授情景。逼當逼真。然俗塵已去而千仞。

祈雪霧豬泉。出城馬上作。贈舒堯文

三年走吳越。踏遍千重山。朝隨白云去。暮與棲鴉還。翩如得木狖。飛步誰能攀。

一為符竹累。坐老敲榜間。此行亦何事。聊散腰腳頑。浩蕩城西南。亂山如玦環(huán)。

山下野人家。桑柘雜榛菅。歲晏風日暖。人牛相對閒。薄雪不蓋土。麥苗稀可刪。

愿君發(fā)豪句。嘲詼破天慳。原選者評。遠景近村。歷歷在目。何啻置身圖畫中。

臺頭寺步月得人字

風吹河漢掃微云。步屧中庭月趁人。浥浥爐香初泛夜。離離花影欲搖春。

遙知金闕同清景。想見氈車碾暗塵。回首舊游真是夢。一簪華發(fā)岸綸巾。

原選者評。石林詩話。曰。詩下雙字極難。須使七言五言之間。除去五言。三字外。精神興致。全見於兩言。方為工妙。唐人記。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為李嘉祐詩。摩詰竊之。非也。此兩句好處正在添。漠漠。陰陰。四字。嘉祐本句但是詠景耳。要之當令如老杜。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與。江天漠漠鳥飛去。風雨時時龍一吟。乃為超絕。近世蘇子瞻。氵邑氵邑爐香初泛夜。離離花影欲搖春。此可以追配前作也。

種松得徠字

春風吹榆林。亂莢飛作堆。荒園一雨過。戢戢千萬栽。青松種不生。百株望一枚。

一枚已有余。氣壓千畝槐。野人易斗粟。云自魯徂徠。魯人不知貴。萬灶燒青煤。

束縛同一車。胡為乎來哉。泫然解其縛。清泉洗浮埃。枝傷葉尚困。生意未肯回。

山僧老無子。養(yǎng)護如嬰孩。坐待走龍蛇。清陰滿南臺。孤根裂山石。直干排風雷。

我今百日客。養(yǎng)此千歲材。茯苓無消息。雙鬢日夜摧。古今一俯仰。作詩寄余哀。

原選者評。青松本是難生。而魯人又不知貴。一枚之氣。何時而伸。詩中始如嬰孩之養(yǎng)。

終成千歲之材。隱然儲才愛才。一段真摯。其所寓意者。微矣。

以雙刀遺子由。子由有詩。次其韻

寶刀匣不見。但見龍雀環(huán)。何曾斬蛟蛇。亦未切瑯玕。胡為穿窬輩。見之要領寒。

吾刀不汝問。有愧在其肝。念此力自藏。包之虎皮斑。湛然如古井。終歲不復瀾。

不憂無所用。憂在用者難。佩之非其人。匣中自長嘆。我老眾所易。屢遭非意干。

惟有王玄通。階庭秀芝蘭。知子后必大。故擇刀所便。屠狗非不用。一歲六七刓。

欲試百煉剛。要須更泥蟠。作詩銘其背。以待知者看。

原選者評。用王賢事作骨。前路波翻云騰。曲折如意。更無有一閑字虱其間。

。烏臺詩案。曰。此詩。胡為穿窬輩。四句。以詆當時邪佞之人耳。

月夜與客飲杏花下

杏花飛簾散余春。明月入戶尋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

花間置酒清香發(fā)。爭挽長條落香雪。山城酒薄不堪飲。勸君且吸杯中月。洞簫聲斷月明中。惟憂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風惡。但見綠葉棲殘紅。

原選者評。清幽超遠。用所謂自然高妙者。方岳妄以。杏花影下。著此為辱。真是囈語。

。深雪偶談。曰。坡公。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詩。流水青萍。之喻。景趣盡矣。前人未嘗道也。獨。杏花影下。洞簫聲中。著此句。辱耳。及。志林。所記徐州時。冬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

水中荇藻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使施前句於斯時。豈非稱歟。

。志林。曰。仆在徐州。王子立。子敏皆館於官舍。而蜀人張師厚來過。二王方年少。吹洞簫飲酒杏花下。明年。余謫黃州。對月獨飲。嘗有詩云。去年花落在徐州。對月酣歌美清夜。

蓋憶與二王飲時也。

答郡中同僚賀雨

水旱行十年。饑疫遍九土。奇窮所向惡。歲歲祈晴雨。雖非為己求。重請終愧古。

神鬼亦知我。老病入腰膂。何曾拜向人。此意難不許。重云萋已合。微潤先流礎。

蕭蕭止還作。坐聽及三鼓。天明將吏集。泥土滿靴履。登城望麰麥。綠浪風掀舞。

愧我賢友生。雄篇斗新語。君看大熟歲。風雨占十五。天地本無功。祈禳何足數(shù)。

渡河不入境。豈若無蝗虎。而況刑白鵝。下策君勿取。

原選者評。天地本無功。四句。此議論絕正絕大。然非一切諉之于數(shù)。可以坐觀成敗也。

詩特論其大原。而以下策自居。志慚謝之意於答賀者。體固應爾雙。前段。老病入腰膂。何曾拜向人。十字。本是相連。皆承。知我。二字說下。而卻以一句屬上。一句屬下。此如杜詩。不薄今人愛古人。乃是。今人愛古人。五字相連。韓詩。為此座上客。及余各能文。乃是。為此座上客及余。七字相連。皆極句法變化之妙。

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錄二首

吏民莫扳援。歌管莫凄咽。吾生如寄耳。寧獨為此別。別離隨處有。悲惱緣愛結。

而我本無恩。此涕誰為設。紛紛等兒戲。鞭革登遭割截。道邊雙石人。幾見太守發(fā)。

有知當解笑。撫掌冠纓絕。

父老何自來。花枝裊長紅。洗盞拜馬前。請壽使君公。前年無使君。魚鱉化兒童。

舉鞭謝父老。正坐使君窮。窮人命分惡。所向招災兇。水來非吾過。去亦非吾功。

原選者評。截革登留鞭。扳轅擁路。去任作疑愧之語。不必賢者能道也。首作之奇。正在。道邊雙石人。一轉。雜以詼諧。含蘊靡盡。次作使君問之。父老答之。使君復謝。謝畢便住。不增益一字。章法古直。非近時手筆所能。舟中夜起

微風蕭蕭吹菰蒲。開門看雨月滿湖。舟人水鳥兩同夢。大魚驚竄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獨形影相嬉娛。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掛柳看懸蛛。

此生忽忽憂患里。清境過眼能須臾。雞鳴鐘動百鳥散。船頭擊鼓還相呼。

原選者評。一片空明。通神入悟。情性所至。妙不自尋。

游惠山并引

余昔為錢塘亻卒。往來無錫。未嘗不至惠山。既去五年。復為湖州。與高郵秦太虛。杭僧參寥同至。覽唐處士。王武陵。竇群。朱宿所賦詩。愛其語清簡。蕭然有出塵之姿。追用其韻。各賦三首。

夢里五年過。覺來雙鬢蒼。還將塵土足。一步漪瀾堂。俯窺松桂影。仰見鴻鶴翔。

炯然肝肺間。已作冰玉光。虛明中有色。清凈自生香。還從世俗去。永與世俗忘。

薄云不遮山。疏雨不濕人。蕭蕭松徑滑。策策芒鞋新。嘉我二三子。皎然無緇磷。

勝游豈殊昔。清句仍絕塵。吊古泣舊史。疾讒歌小旻。哀哉扶風子。難與巢許鄰。

敲火發(fā)山泉。烹茶避林樾。明窗傾紫盞。色味兩奇絕。吾生眠食耳。一飽萬想滅。

頗笑玉川子。饑弄三百月。豈如山中人。睡起山花發(fā)。一甌誰與共。門外無來轍。

贈惠山僧惠表

行遍天涯意未闌。將心到處遣人安。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嚴。已不看。

奇攴枕落花余幾片。閉門新竹自千竿。客來茶罷空無有。盧橘楊梅尚帶酸。

原選者評。語經(jīng)妙悟。所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者。

。冷齋夜話。曰。東坡云。淵明詩初看若散緩。熟讀有奇趣。如大匠運斤。無斧鑿痕。不知者疲精力。至死不悟。東坡作對。如。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嚴已不看。之類。更無齟齬之態(tài)。

細味之對偶。親的而字不露也。此其得淵明之遺意耳。客來茶罷空無有。盧橘楊梅尚帶酸。

張嘉甫問。何以驗之。答曰。事見相如賦。嘉甫曰。盧橘夏熟。黃柑橙榛。枇杷燃柿。亭奈厚樸。則。盧橘果類賦不應。四句重用。應劭注曰。伊尹書曰。箕山之東。青馬之所有盧橘。常夏熟不據(jù)依。何也。東坡曰。意不欲耳。與秦太虛。參寥會於松江。而關彥長。

徐安中適至。分韻得風字二首錄一首

吳越溪山興未窮。又扶衰病過垂虹。浮天自古東南水。送客今朝西北風。

絕境自忘千里遠。勝游難復五人同。舟師不會留連意。擬看斜陽萬頃紅。

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

肩輿任所適。遇勝輒流連。焚香引幽步。酌茗開凈筵。微雨止還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見日。草木自蒼然。忽登最高塔。眼界窮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澤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曠蕩亦所便。幽尋未云畢。墟落生晚煙。歸來記所歷。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寢。孤燈同夜禪。

原選者評。微雨小窗。深沉可喜也。卞峰震澤。曠蕩所便也。寓目輒書。詳略各盡其致。

。東坡詩話。曰。仆為吳興有。游飛英寺。詩云。微雨止還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見日。

草木自蒼然。自非至吳越不見此境也。

和孫同年卞山龍洞禱晴

吳興連月雨。釜甑生魚蛙。往問卞山龍。曷不安厥家。梯空上巉絕。俯視驚谽谷牙。

神井涌云蓋。陰崖垂蘚花。交流百道泉。赴谷走群蛇。不知落何處。隱隱如繅車。

我來叩石戶。飛鼠翻白鴉。寄語洞中龍。睡味豈不嘉。雨師少弭節(jié)。雷師亦停撾。

積水得反壑。稻苗出泥沙。農(nóng)夫免菜色。龍亦飽豚豭。看君擁黃綢。高臥放晚衙。

原選者評。水光山色。搖漾筆端。通體作告龍之詞。而以安厥家詰之。以睡味勸之。以飽豚豭利之。語諧而肅。

李厚曰。看君擁黃綢。高臥放晚衙。文潞公為榆次縣令。嘗題詩。縣樓鼓。云。置向譙樓一任撾。撾多撾少不知他。如今幸有黃綢被。努出頭來放早衙。蓋用本朝故事云。

與客游道場何山。得鳥字

清溪到山盡。飛路盤空小。紅亭與白塔。隱見喬木杪。中休得小庵。孤絕寄云表。

洞庭在北戶。云水天渺渺。庵僧俗緣盡。凈業(yè)洗未了。十年畫鵲竹。益以詩自繞。

高堂儼像設。禪室各深窈。奔泉何處來。華屋過溪沼。何山隔幽谷。去路清且悄。

長松度翠蔓。絕壁掛啼鳥。我友自杭來。尚嘆所歷少。歸途風雨作。一洗紅日燎。

俄驚萬竅號。黑霧卷蓬蓼。舟人紛變色。坐羨輕鷗矯。我獨喚酒杯。醉死勝流殍。

書生例強狠。造物空煩擾。更將掀舞勢。把燭畫風筱。美人為破顏。正似腰支裊。

明朝更陳跡。清景墮空杳。作詩記余歡。萬古一昏曉。原選者評。集中登臨諸作。無不名句紛披。而意象各別。此與前。游道場山何山。一詩。既無一筆相犯。篇中兩言畫竹。文外曲致。情往興來。

泛舟城南。會者五人。

分韻賦詩。得。人皆苦炎。字四首

城中樓閣似魚鱗。不見清風起白。試選苕溪最深處。仍呼我輩不羈人。

窺船野鶴何曾下。見燭飛蟲空自馴。繞郭荷花一千頃。誰知六月下塘春。

原選者評。施元之曰。誰知六月下塘春。今震澤以南派太湖之水。亂苕。雨言 二溪以通

舟楫。東盡吳興。西盡余杭。名曰。下塘。

苦熱誠知處處皆。何當危坐學心齋。海螯要共詩人把。溪月行遭霧雨霾。

鄉(xiāng)國飄零斷書信。弟兄流落隔江淮。便應筑室苕溪上。荷葉遮門水浸階。

紫蟹鱸魚賤如土。得錢相付何曾數(shù)。碧筩時作象鼻彎。白酒微帶荷心苦。

運肘風生看斫鲙。隨刀雪落驚飛縷。不將醉語作新詩。飽食應慚腹如鼓。

橋上游人夜未厭。共依水檻立風檐。樓中煮酒初嘗芡。月下新妝半出簾。

南郭清游繼顏謝。北窗歸臥等羲炎。人間寒熱無窮事。自笑疏頑不受痁。

次韻李公擇梅花

詩人固長貧。日午饑未動。偶然得一飽。萬象困嘲弄。尋花不論命。愛雪長忍凍。

天公非不憐。聽飽即喧哄。君為三郡守。所至滿賓從。江湖常在眼。詩酒事豪縱。

奉使今折磨。清比於陵仲。永懷茶山下。攜妓修春貢。更憶檻泉亭。插花云髻重。

蕭然臥灊麓。愁聽春禽哢。忽見早梅花。不飲但孤諷。詩成獨寄我。字字愈頭痛。

嗟君本侍臣。筆橐從上雍。脫靴吟芍藥。給札賦云夢。何人慰流落。嘉羒天為種。

杯傾笛中吟。帽拂果下鞚。感時念羈旅。此意吾儕共。故山亦何有。桐花集么鳳。

君亦憶匡廬。歸掃藏書洞。何當種此花。各抱漢陰甕。

原選者評。胸次勃。隨處激發(fā)其言。感饑貧。念羈旅。似無當於梅花。觸緒濡毫。忽然深慨。固知文必本於情也。

。李氏山房藏書記。曰。余友李公擇。少時讀書於廬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擇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為李氏山房。藏書凡九千余卷。公擇將以遺來者。供其無窮之求是。以不藏於家而藏於其所故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趙次公曰。茶山春貢。湖州事也。張君房。脞說。云。湖州長城縣啄木嶺金沙泉。每歲造茶之所。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繞城觀荷花。

登峴山亭。晚入飛英寺。分韻得。月明星稀。 四首

昨夜雨鳴渠。曉來風襲月。蕭然欲秋意。溪水清可啜。環(huán)城三十里。處處皆佳絕。

蒲蓮浩如海。時見舟一葉。此間真避世。青蒻低白發(fā)。相逢欲相問。已逐驚鷗沒。

清風定何物。可愛不可名。所至如君子。草木有嘉聲。我行本無事。孤舟任斜橫。

中流自偃仰。適與風相迎。舉杯屬浩渺。樂此兩無情。歸來兩溪間。云水夜自明。

苕水如漢水。鱗鱗鴨頭青。吳興勝襄陽。萬瓦浮青冥。我非羊叔子。愧此峴山亭。

悲傷意則同。歲月如流星。從我兩王子。高鴻插修翎。湛輩何足道。當以德自銘。

吏民憐我懶。斗訟日已稀。能為無事飲。可作不夜歸。復尋飛英游。盡此一寸暉。

撞鐘履聲集。顛倒云山衣。我來無時節(jié)。杖屨自推扉。莫作使君看。外似中已非。

原選者評。此與人皆苦炎分韻詩。體制不同。而精爽入神。虛明獨照。并是杜詩所云。炯如一段清水出萬壑。置在迎風含露之玉壺。者也。

與胡祠部游法華山

陂湖欲盡山為界。始見寒泉落高派。道人未放泉出山。曲折虛堂瀉清快。

使君年老尚兒戲。綠棹紅船舞澎湃。一笑翻杯水濺裙。余歡濯足波生隘。

長松攙天龍起立。蒼藤倒谷云崩壞。仰穿蒙密得清曠。一覽震澤吁可怪。

誰云四萬八千頃。渺渺東盡日所曬。歸途十里盡風荷。清唱一聲聞。露薤。

嗟予少小慕真隱。白發(fā)青衫天所械。忽逢佳士與名山。何異枯楊便馬疥。

君猶鸞鶴偶飄墮。六翮如云豈長鎩。不將新句紀茲游。恐負山中清凈債。

原選者評。揚袂風山。舉袖陰澤。曲折清快。四字。即可移以評此詩。

趙次公曰。挽歌有。蒿里。薤露。之曲。言薤頭露也。今先生卻壓。露薤。字。蓋緣杜詩有。盈筐承露薤。句也。

趙閱道高齋

見公奔走謂公勞。聞公隱退云公高。公心底處有高下。夢幻去來隨所遭。

不知高齋竟何義。此名之設緣吾曹。公年四十已得道。俗緣未盡余伊皋。

功名富貴皆逆旅。黃金知系何人袍。超然已了一大事。掛冠而去真秋毫。

坐看猿猱落罝罔。兩手未肯置所操。乃知賢達與愚陋。豈直相去九牛毛。

長松百尺不自覺。企而羨者蓬與蒿。我欲贏糧往問道。未應舉臂辭盧敖。原選者評。奔走。隱退。二語。道盡庸耳俗目矣。超然已了一大事。者。謂與佛慧為友也。長松百尺。二句。借比喻托出。高。字。與前不知。高齋。竟何義。句相叫應。

。冷齋夜話。曰。趙閱道休官歸老。三衢作高齋居之。與鐘山佛慧禪師為方外交。

趙夔曰。趙清獻公。年未七十告老于朝。不許請之不已。元豐二年二月。加太子少保致仕。年七十二矣。退居于衢。有溪石松竹之勝。東南高士多從之游。朝廷有事。郊廟再起。公侍祠不至。其子山幾通判溫州。從公游天臺雁蕩吳越間榮之。山幾提舉浙東西常平。復侍公游杭。始公自杭致仕。杭人留公不得行。公曰。六年當復來。至是適六歲矣。杭人得公如見父母。以疾還衢。

予以事系御史臺獄。獄吏稍見侵。

自度不能堪。死獄中。不得一別子由。

故作二詩授獄卒梁成。以遺子由二首

圣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今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

柏臺霜氣夜凄凄。風動瑯珰月向低。夢繞云山心似鹿。魂驚湯火命如雞。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歲神游定何處。桐鄉(xiāng)知葬浙江西。

原選者評。此時已無復生全之望。而詞不怨懟。獨戀戀于兄弟之間。預結來生。詩意極痛切深厚。軾有惠政于浙。末以朱邑奉嘗桐鄉(xiāng)。自喻固自信不疑也。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責授檢校水部

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復用前韻二首

百日歸期恰及春。余年樂事最關身。出門便旋風吹面。走馬聯(lián)翩鵲啅人。

卻對酒杯渾是夢。試拈詩筆已如神。此災何必深追咎。竊祿從來豈有因。

平生文字為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塞上縱歸他日馬。城東不斗少年雞。

休官彭澤貧無酒。隱幾維摩病有妻。堪笑睢陽老從事。為余投檄向江西。

原選者評。詩獄甫解。又矜詩筆如神。殆是豪氣未盡除。在次首特為。詩筆如神。下一轉語。城中不斗少年雞。進乎道矣。

。行營雜錄。曰。東坡直史館神宗朝。以議新法不合補外。李定之徒媒孽其詩文。有訕上語。下詔獄。欲之死。上獨庇之得出。

。孫公談圃。曰。子瞻得罪時。有朝士賣一詩策。內(nèi)有使墨君事者。遂下獄。李定。何正臣劾其事以指斥論謂蘇曰。學士數(shù)有名節(jié)。何不與他招了。蘇曰。軾為人臣。不敢萌此心。卻未如何人造此意。一日。禁中遣馮宗道按獄。止貶黃州團練副使。過淮

朝離新息縣。初亂一水碧。暮宿淮南村。已渡千山赤。 鼯號古戍。霧雨暗破驛。

回頭梁楚郊。永與中原隔。黃州在何許。想像云夢澤。吾生如寄耳。初不擇所適。

但有魚與稻。生理已自畢。獨喜小兒子。少小事安佚。相從艱難中。肝肺如鐵石。

便應與晤語。何止寄衰疾。

原選者評。不必作坐愁行嘆語。但寫荒涼景色。而遷謫之感已是凄然言下。

梅花二首

春來幽谷水潺潺。的白樂梅花草棘間。一夜東風吹石裂。半隨飛雪度關山。

何人把酒慰深幽。開自無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辭相送到黃州。

少年時。嘗過一村院。見壁上有詩云。夜涼疑

有雨。院靜似無僧。不知何人詩也。宿黃州禪智寺。

寺僧皆不在。夜半雨作。偶記此詩。故作一絕

佛燈漸暗饑鼠出。山雨忽來修竹鳴。知是何人舊詩句。已應知我此時情。

原選者評。境真則情味自深。欷歔欲絕。壁上之詩。乃潘閬所作。潘閬。夏日宿西禪寺

題。曰。此地絕炎蒸。深疑到不能。夜涼知有雨。院靜若無僧。枕潤連云榻。窗明照佛燈。浮生多賤骨。時日恐難勝。詩見。宋文鑒。今注蘇詩者。多未引及此。

初到黃州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yè)轉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原選者評。方回曰。東坡元豐二年冬。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明年二月到郡。何遜。張籍。孟于三詩人皆水部。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

幽人無事不出門。偶逐東風轉良夜。參差玉宇飛木末。繚繞香煙來月下。

江云有態(tài)清自媚。竹露無聲浩如瀉。已驚弱柳萬絲垂。尚有殘梅一枝亞。

清詩獨吟還自和。白酒已盡誰能借。不惜青春忽忽過。但恐歡意年年謝。自知醉耳愛松風。會揀霜林結茅舍。浮浮大甑長炊玉。溜溜小槽如壓蔗。

飲中真味老更濃。醉里狂言醒可怕。閉門謝客對妻子。倒冠落佩從嘲罵。

原選者評。清游勝賞。一往作氣象。澄鮮之語。忽念及歡意日謝。又說到。醉里狂言醒可怕。謫居中情緒若揭。

次韻前篇

去年花落在徐州。對月酣歌美清夜。今年黃州見花發(fā)。小院閉門風露下。

萬事如花不可期。余年似酒那禁瀉。憶昔扁舟泝巴峽。落帆樊口高桅亞。

長江袞袞空自流。白發(fā)紛紛寧少借。竟無五畝繼沮溺。空有千篇凌鮑。謝。

至今歸計負云山。未免孤衾眠客舍。少年辛苦真食蓼。老境安閑如啖蔗。

饑寒未至且安居。憂患已空猶夢怕。穿花踏月飲村酒。免使醉歸官長罵。

原選者評。字字熔煉而出。食蓼啖蔗。尤為見道之言。次韻較原作。為更創(chuàng)獲。長慶因繼松陵倡和。猶當遜謝。何況余子。

軾作。王子立墓志。云。子立。子敏。皆從余學於吳興。學道日進。東南之士稱之。又云。

。予得罪於吳興。親戚故人皆驚散。獨兩王子不去。送予出郊曰。死生禍福。天也。公其如天何。返取予家。致之南都。二王于軾。情分如此。故切切念之。非直以對月酣歌。追懷勝游已也。

安國寺尋春

臣聞百舌呼春風。起尋花柳村村同。城南古寺修竹合。小房曲檻奇攴深紅。

看花嘆老憶年少。對酒思家愁老翁。病眼不羞云母亂。鬢絲強理茶煙中。

遙知二月王城外。玉仙。洪福花如海。薄羅勻霧蓋新妝。快馬爭風鳴雜珮。

玉川先生真可憐。一生耽酒終無錢。病過春風九十日。獨抱添丁看花發(fā)。

原選者評。尋春寫爛漫之景。宜也。乃因看花而嘆老。因嘆老而憶年少。又因?qū)贫技摇?

因思家而愁老翁。一句三折。含毫邈然。

。復齋漫錄。曰。玉仙觀在京城東南。宣化門七八里間。仁宗時。陳道士所修葺花木亭臺。

四時游客不絕。東坡詩所謂。玉仙洪福花如海。是也。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

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朱唇得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輕春睡足。雨中有淚亦凄愴。月下無人更清淑。先生食飽無一事。散步逍遙自捫腹。

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忽逢絕艷照衰朽。嘆息無言揩病目。

陋邦何處得此花。無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到。銜子飛來定鴻鵠。

天涯流落俱可念。為飲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還獨來。雪落紛紛那忍觸。

原選者評。朱唇。二句繪其態(tài)。林深。二句傳其神。雨中。二句寫其韻。不染鉛粉。不涉描摹。乃得是追魂攝魄之筆。倘中無寫發(fā)。但一味作嘆息。流落之詞。豈復有此。

。容齋五筆。曰。白樂天。琵琶行。一篇。直欲抒寫天涯淪落之恨爾。東坡謫黃州賦定惠院海棠詩有。陋邦何處得此花。無乃好事移西蜀。天涯流落俱可念。為飲一樽歌此曲。之句。其意亦爾也。或謂殊無一話一言與之相似。是不然。此真能用樂天之意者。何必效常人章摹句寫。

而后已哉。

。苕溪漁隱叢話。曰。此詩詞格超逸。不復蹈襲前人。元豐間東坡謫黃州寓居定惠院。院之東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歲盛開時。必為攜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故作此長篇。平生喜為人寫。蓋人間刊石者自有五六本。云軾平生得意詩也。

雨中看牡丹三首

霧雨不成點。映空疑有無。時於花上見。的白樂走明珠。秀色洗紅粉。暗香生雪膚。

黃昏更蕭瑟。頭重欲相扶。

明日雨當止。晨光在松枝。清寒入花骨。肅肅初自持。午景發(fā)濃艷。一笑當及時。

依然暮還斂。亦自惜幽姿。

幽姿不可惜。后日東風起。酒醒何所見。金粉抱青子。千花與百草。共盡無妍鄙。

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

原選者評。首作句句有雨在。次作言明日。此作言后日。又從雨中而想雨后之景。層見疊出。章法如列眉。

賀裳曰。雨中看牡丹。詩。依然暮還斂。亦自惜幽姿。二句。尤有雅人深致。

武昌銅劍歌并引

供奉官鄭文。嘗官於武昌。江岸裂。出古銅劍。文得之以遺余。冶鑄精巧。非鍛冶所成者。

雨余江清風卷沙。雷公躡云捕黃蛇。蛇行空中如枉矢。電光煜煜燒蛇尾。

或投以塊鏗有聲。雷飛上天蛇入水。水上青山如削鐵。神物欲出山自裂。

細看兩脅生碧花。猶是西江老蛟血。蘇子得之何所為。蒯緱彈鋏詠新詩。

君不見凌煙功臣長九尺。腰間玉具高拄頤。原選者評。文之奇?zhèn)ス肿H。固由才思天成。然無根之談。作者弗尚。故世謂杜詩韓筆無一字無來歷也。如此篇全是。廣異記。來加之熔煉。遂成奇光異彩。豈后人臆說者所能仿像其萬一。

。廣異記。曰。唐開元末。武勝之為宣州司士。知靜江軍事。忽然灘中見雷公踐微云逐小黃蛇。盤繞灘上。靜江之夫戲以石投之。中蛇鏗然作金聲。雷公乃飛去。使人往視之。得一銅劍。有文曰。許旌陽斬蛟第三劍。云。

曉至巴河口迎子由

去年御史府。舉動觸四壁。幽幽百尺井。仰天無一席。隔墻聞歌呼。自恨計之失。

留詩不忍寫。苦淚漬紙筆。余生復何幸。樂事有今日。江流鏡面凈。煙雨輕羃羃。

孤舟如鳧積。點破千頃碧。聞君在磁湖。欲見隔咫尺。朝來好風色。旗腳西北擲。

行當中流見。笑眼清光溢。此邦疑可老。修竹帶泉石。欲買柯氏林。茲謀待君必。

原選者評。元豐庚申五月。轍來齊安。故有迎之之作。前半追憶。在御史臺有授獄卒梁成以遺之之作。不勝其戚。后半則因其將至。而預期會晤之樂。不勝其歡。卻以。余生復何幸。樂事有今日。二句。于中作轉軸。敏妙絕倫。

與子由同游寒溪西山

散人出入無町畦。朝游湖北暮淮西。高安酒官雖未上。兩腳垂欲穿塵泥。

與君聚散若云雨。共惜此日相提攜。千搖萬兀到樊口。一箭放溜先鳧積。

層層草木暗西嶺。瀏瀏霜雪鳴寒溪。空山古寺亦何有。歸路萬頃青玻璃。

我今漂泊等鴻雁。江南江北無常棲。幅巾不礙過城市。欲踏徑路開新蹊。

卻憂別后不忍到。見子行跡空余凄。吾儕流落豈天意。自坐迂闊非人擠。

行逢山水輒羞嘆。此去未免勤鹽。何當一遇李八百。相哀白發(fā)分刀圭。

原選者評。軾以詩獄謫黃州。轍亦謫筠州監(jiān)鹽酒稅。相見宜不勝感愴者。而詩云。吾儕流落豈天意。自坐迂闊非人擠。詩人忠厚之旨。

次韻子由病酒肺疾發(fā)

憶子少年時。肺病疲坐臥。喊呀或終日。勢若風雨過。虛陽作浮漲。客冷仍下墮。

妻孥恐悵望。膾炙不登坐。終年禁晚食。半夜發(fā)清餓。胃強鬲苦滿。肺斂腹輒破。

三彭恣啖嚙。二豎肯逋播。寸田可治生。誰勸耕黃糯。探懷得真藥。不待君臣佐。

初如雪花積。漸作櫻桃大。隔墻聞三咽。隱隱如轉磨。自茲失故疾。陽唱陰輒和。

神仙多歷試。中路或坎坷。平生不盡器。痛飲知無奈。舊人眼看盡。老伴余幾個。

殘年一斗粟。待子同舂簸。云何不自珍。醉病又一挫。真源結梨棗。世味等糠莝。

耕耘當待獲。愿子勤自課。相將賦。遠游。仙語不用些。原選者評。少時病狀。曲述情形。已乃幸其疾愈。計及殘年老伴。斗粟同舂。意思無不盡

矣。醉病。一挫。陡然入題。而以。不自珍重。一語歸咎之。切切入情。

正月廿日。往岐亭。郡人潘。

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東禪莊院

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稍聞決決流冰谷。盡放青青沒燒痕。

數(shù)畝荒園留我住。半瓶濁酒待君溫。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

原選者評。一結含蘊無窮。仿佛少陵東閣官梅之作。

。苕溪漁隱叢話。曰。東坡詩。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韓子蒼詩云。只度關山魂已斷。何須疏雨濕梅花。此蓋反東坡之意。但為關山斷魂卻無佳思也。

。志林。曰。讀。隋書。地理志。黃州乃永安郡。今黃州東十五里許。有永安城。而俗謂之女王城。其說甚鄙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土县| 沧州市| 广元市| 荔浦县| 房山区| 霞浦县| 阿拉尔市| 怀远县| 东兴市| 喀什市| 莆田市| 梁平县| 略阳县| 依兰县| 托克逊县| 灵宝市| 左贡县| 海原县| 黄龙县| 修文县| 宝兴县| 抚州市| 新沂市| 北安市| 怀仁县| 察哈| 余江县| 张家港市| 浮山县| 苏州市| 和政县| 西平县| 通州市| 湟中县| 玉山县| 阿拉善盟| 囊谦县| 上虞市| 太谷县| 宣威市| 高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