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 唐宋詩醇
- (清)愛新覺羅·弘歷
- 9691字
- 2015-12-27 01:32:59
昌黎韓愈詩二十一首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
拾遺李二十六員外翰林三學士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汗漫不省識。怳如乘桴浮。或自疑上疏。上疏豈其由。
是年京師旱。田畝少所收。上憐民無食。征賦半已休。有司恤經費。未免煩徵求。
富者既云急。貧者固已流。傳聞閭里間。赤子棄渠溝。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
我時出衢路。餓者何其稠。親逢道邊死。佇立久咿嚘。歸舍不能食。有如魚中鉤。
適會除御史。誠當得言秋。拜疏移門。為忠寧自謀。上陳人疾苦。無令絕其喉。
下陳畿甸內。根本理宜優。積雪驗豐熟。幸寬待蠶麰。天子惻然感。司空嘆綢繆。
謂言即施設。乃反遷炎州。同官盡才俊。偏善柳與劉。或慮語言泄。傳之落冤讎。
二子不宜爾。將疑斷還不。中使臨門遣。頃刻不得留。病妹臥床褥。分知隔明幽。
悲啼乞就別。百請不頷頭。弱妻抱稚子。出拜忘慚羞。亻黽俛不回顧。行行詣連州。
朝為青云士。暮作白首囚。商山季冬月。冰凍絕行車舟。春風洞庭浪。出沒驚孤舟。
逾嶺到所任。低顏奉君侯。酸寒何足道。隨事生瘡疣。遠地觸途異。吏民似猿猴。
生獰多忿很。辭舌紛嘲啁。白日屋檐下。雙鳴斗鵂留鳥。有蛇類兩首。有蠱群飛游。
窮冬或搖扇。盛夏或重裘。颶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雷霆助光怪。氣象難比侔。
癘疫忽潛遘。十家無一瘳。猜嫌動置毒。對案輒懷愁。前日遇恩赦。私心喜還憂。
果然又羈縶。不得歸鋤耰。此府雄且大。騰凌盡戈矛。棲棲法曹掾。何處事卑陬。
生平企仁義。所學皆孔周。早知大理官。不列三后儔。何況親犴獄。敲搒發奸偷。
懸知失事勢。恐自罹罝罘。湘水清且急。涼風日脩脩。胡為首歸路。旅泊尚夷猶。
昨者京師至。嗣皇傳冕旒。赫然下明詔。首罪誅共口殳。復聞顛夭輩。峨冠進鴻疇。
班行再肅穆。璜珮鳴瑯璆。佇繼貞觀烈。邊封脫兜鍪。三賢推侍從。卓犖傾枚鄒。
高議參造化。清文煥皇猷。協心輔齊圣。政理同毛車酉。小雅。詠鳴鹿。食蘋貴呦呦。
遺風邈不嗣。豈憶嘗同裯。失志早衰換。前期擬蜉蝣。自從齒牙缺。始慕舌為柔。
因疾鼻又塞。漸能等薰蕕。深思罷官去。畢命依松楸。空懷焉能果。但見歲已遒。
殷湯閔禽獸。解網祝蛛蝥。雷煥掘寶劍。冤氛銷斗牛。茲道誠可尚。誰能借前籌。
殷勤謝吾友。明月非暗投。
原選者評。此自陽山量移江陵。而寄王涯。李建。李程。意在牽復耳。有求于人。易涉貶屈。而齒缺鼻塞等語。借失志衰換寫意。似有懲創。然只以詼諧出之。固知倔強猶昔。不肯折卻腰
骨也。意纏綿而詞凄婉。神味極似。小雅。舊唐書。愈轉監察御史。德宗晚年宮市之弊。愈嘗上章數千言。極論之不聽。怒貶為連州陽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洪興祖曰。貞元十九年。公自博士拜監察御史。是時有詔以旱饑蠲租之半。有司征愈急。
公與張署。李方叔上疏。言關中天下根本。民急如是。請寬民徭而免田租。天子惻然。卒為幸臣所讒。貶連州陽山令。幸臣。李實也。舊書。云云。疏今不傳。則公之被黜。坐論此兩事也。
方崧卿曰。公陽山之貶。寄三學士詩。敘述其詳。而行狀但云為幸臣所惡。出宰陽山。
。神道碑。亦只云。因疏關中旱饑。專政者惡之。則其非為論宮市明矣。然行狀且謂為幸臣所惡。而公詩云。或自疑上疏。上疏豈其由。則又未必皆上疏之罪也。又曰。同官盡才俊。偏善柳與劉。或慮語言泄。傳之落冤仇。又。岳陽樓詩。云。前年出官由。此禍最無妄。奸犭責畏彈射。斥逐恣欺誑。是蓋為王叔之。韋執誼等所排矣。憶昨行。云。亻丕文未扌前崖州熾。雖得赦宥常愁猜。是其為叔文等所排。豈不明甚。特無所歸咎。駕其罪于上疏耳。
此日足可惜一首贈張籍
此日足可惜。此酒不足嘗。舍酒去相語。共分一日光。念昔未知子。孟君自南方。
自矜有所得。言子有文章。我名屬相府。欲往不得行。思之不可見。百端在中腸。
維時月魄死。冬日朝在房。驅馳公事退。聞子適及城。命車載之至。引坐於中堂。
開懷聽其說。往往副所望。孔丘歿已遠。仁義路久荒。紛紛百家起。詭怪相披猖。
長老守所聞。后生習為常。少知誠難得。純粹古已亡。譬彼植園木。有根易為長。
留之不遣去。館置城西旁。歲時未云幾。浩浩觀湖江。眾夫指之笑。謂我知不明。
兒童畏雷電。魚鱉驚夜光。州家舉進士。選試繆所當。馳辭對我策。章句何煒煌。
相公朝服立。工席歌鹿鳴。禮終樂亦闋。相拜送於庭。之子去須臾。赫赫流盛名。
竊喜復竊嘆。諒知有所成。人事安可恒。奄忽令我傷。聞子高第日。正從相公喪。
哀情逢吉語。惝恍難為雙。暮宿偃師西。徒展轉在床。夜聞汴州亂。繞壁行彷徨。
我時留妻子。倉卒不及將。相見不復期。零落甘所丁。驕女未絕乳。念之不能忘。
忽如在我所。耳若聞啼聲。中途安得返。一日不可更。俄有東來說。我家免罹殃。
乘船下汴水。東去趨彭城。從喪朝至洛。還走不及停。假道經盟津。出入行澗岡。
日西入軍門。羸馬顛且僵。主人愿少留。延入陳壺觴。卑賤不敢辭。忽忽心如狂。
飲食豈知味。絲竹徒轟轟。平明脫身去。決若驚鳧翔。黃昏次泛水。欲過無舟航。
號呼久乃至。夜濟十里黃。中流上灘氵單。沙水不可詳。驚波暗合沓。星宿爭翻芒。
轅馬蹢躅鳴。左右泣仆童。甲午憩時門。臨泉窺斗龍。東西出陳許。陂澤平茫茫。
道邊草木花。紅紫相低昂。百里不逢人。角角雄雉鳴。行行二月暮。乃及徐南疆。
下馬步堤岸。上船拜吾兄。誰云經艱難。百口無夭殤。仆射南陽公。宅我睢水陽。
篋中有余衣。盎中有余糧。閉門讀書史。窗戶忽已涼。日念子來游。子豈知我情。
別離未為久。辛苦多所經。對食每不飽。共言無倦聽。連延三十日。晨坐達五更。
我友二三子。宦游在西京。東野窺禹穴。李翱觀濤江。蕭條千萬里。會合安可逢。
淮之水舒舒。楚山直叢叢。子又舍我去。我懷焉所窮。男兒不再壯。百歲如風狂。高爵尚可求。無為守一鄉。
原選者評。追溯與籍交結之始。至今日重逢別去。而其中歷敘己之崎嶇險難。意境紆折。
時地分明。摹刻不傳之情。并爾見縷不必詳之事。倥傯雜沓。真有波濤夜驚。風雨驟至之勢。若后人為之。鮮不失之冗散者。須玩其勁氣直達處。數十句如一句。尤須玩其通篇章法。搏扌完操縱。筆力如一發引千鈞。庶可神明于規矩之外。
。六一詩話。曰。退之筆力無施不可。而嘗以詩為文章末事。故其詩曰。多情懷酒伴。余事作詩人。也。然其資談笑。助諧謔。敘人情。狀物態。一寓于詩而曲盡其妙。此在雄文大手。固不足論。而予獨愛其工于用韻也。蓋其得韻寬。則波瀾橫溢。泛入傍韻。乍還乍離。出入回合。
殆不可拘以常格。如。此日足可惜。之類是也。得韻窄。則不復傍出。而因難見巧。愈險愈奇。如。病中贈張十八。之類是也。余嘗與圣俞論此。謂譬如善馭良馬者。通衢廣陌。縱橫馳逐。惟意所之。至于水曲蟻封。疾徐中節。而不少蹉跌。乃天下之至工也。圣俞戲曰。前史言退之為人木強。若寬韻可自足而輒傍出。窄韻難獨用而反不出。豈非其拗強而然歟。坐客皆為之笑也。
。漁隱叢話。曰。唐子西謂退之作古詩。有故避屬對者。淮之水舒舒。楚山直叢叢。是也。
某氏曰。按此篇押二光字。二鳴字。二更字。二狂字。胡仔謂退之好重疊用韻以盡己之意。蓋不恤其為病也。
。容齋四筆。曰。退之。此日足可惜一首贈張籍。凡百四十句。雜用東。冬。江。陽。庚。青六韻。及其亡也。籍作詩祭之。凡百六十六句。用陽。庚二韻。其語鏗鏘震厲。全仿韓體。所謂乃出二侍女合彈琵琶。箏者是也。李光地曰。首敘與籍相遇之初。中言汴州之亂避難至徐。
復與籍相見。而惜其去也。按。詩。易。書。春秋。及秦漢以上古文用韻。東。江為一部。陽一部。青一部。庚則半入陽而半入青也。蒸自為一部。支。微。齊。佳。灰為一部。而支韻字半入歌。
歌。麻為一部。而麻韻字半入虞。魚。虞為一部。蕭。肴。豪。尤為一部。尤韻字又以其半入支與虞。焉。真。文。元。寒。刪。先為一部。侵。覃。鹽。咸為一部。此長洲顧寧人氏所區別。凡十部以合古韻。其援據詳明。而證驗的確矣。顧氏譏韓公不識古韻。蓋謂此詩及。元和圣德。之類。然顧氏之學。以質于。詩。書。古文。合者為多。至聲氣之元。歌樂之用。古人所以協律同文之本。則似有未能明者。蓋東。冬。江。陽。庚。青。蒸七韻。原為一部。以其元乃一氣所生。而用之以葉歌曲。則收聲必同故也。真。文。元。寒。刪。先及侵。覃。鹽。咸皆然。至支。微。齊。魚。虞。
歌。麻諸韻。又各部之根。凡各部中。字生音起韻。皆從此而得。應自為一部。而通。同之欲其源派分明。故亦別為三部。歌。麻也。魚。虞也。支。微也。齊也。然魚。虞之韻。能生蕭。肴。豪。尤。
故蕭。肴。豪。尤與魚。虞同一收聲。而可以通用。支。微。齊能生佳。灰。故佳。灰與支。微。齊同一收聲。而可以通用也。至歌。麻與魚。虞雖別部。而尤相近。蓋古人讀魚。虞字皆如模字。讀麻字皆如歌字。緣歌。模兩字相近。其收聲亦頗同。則魚。虞可通于蕭。肴。豪。尤者。歌麻亦可通矣。如東。冬七韻。真。文六韻。侵。覃四韻。雖亦支。微。魚。虞。齊。歌。麻所生。然翻轉于齒。舌。
唇。鼻間而得之。非喉音直切所生。如蕭。肴。豪。尤。佳。灰者。比故各自為部。而不可相通也。
退之此詩正用東。冬等一部。圣德詩。則用歌。魚。虞。尤等上聲一部。謝自然詩。則用真。文等一部。皆極本窮源。得古韻之精意。其學博而見卓矣。且三代。秦。漢古書如此者頗眾。第主于先入則不察耳。歐公以為有意泛入旁韻以見奇。又或以為當以葉聲求之。此固淺近之論。而顧氏之顯為譏斥。亦未免茍訾也。
顧嗣立曰。洪興祖謂此詩雜用韻又疊用韻。俞皐云此詩用韻非雜也。古庚。陽二韻原自相通。觀。鹿鳴。采芑。之詩自見。卻非俗說通用。轉用之例也。其入東韻者。桑中。之詩亦然。按少陵。飲中八仙歌。嘗疊用韻。此詩中間敘次亦仿佛。彭衙。北征。光景。
歸彭城
天下兵又動。太平竟何時。讠于謨者誰子。無乃失所宜。前年關中旱。閭井多死饑。
去歲東郡水。生民為流尸。上天不虛應。禍福各有隨。我欲進短策。無由至彤墀。
刳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上言陳堯舜。下言引龍夔。言詞多感激。文字少葳蕤。
一讀已自怪。再尋良自疑。食芹雖云美。獻御固已癡。緘封在骨髓。耿耿空自奇。
昨者到京師。屢陪高車馳。周行多俊異。議論無瑕疵。見待頗異禮。未能去毛皮。
到口不敢吐。徐徐俟其巇。歸來戎馬間。驚顧似羈雌。連日或不語。終朝見相欺。
乘間輒騎馬。茫茫詣空陂。遇酒即酩酊。君知我為誰。
原選者評。憂時傷亂。感憤無聊。騎馬空陂。不減途窮之哭。周行俊異數語。風刺微婉。所謂。中朝大官老于事。詎肯感激徒癇癈。也。刳肝瀝血句從少陵。鳳凰臺。詩化出。又庾信。經藏碑。有皮紙骨筆之句。退之雖不喜用釋典。然運化前人詞語自無嫌也。
醉贈張秘書
人皆勸我酒。我若耳不聞。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勸君。為此座上客。及余各能文。
君詩多態度。藹藹春空云。東野動驚俗。天葩吐奇芬。張籍學古淡。軒鶴避雞群。
阿買不識字。頗知書八分。詩成使之寫。亦足張吾軍。所以欲得酒。為文俟其醺。
酒味既泠洌。酒氣又氛氳。性情漸浩浩。諧笑方云云。此誠得酒意。余外徒繽紛。
長安眾富兒。盤饌羅膻葷。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雖得一餉樂。有如聚飛蚊。
今我及數子。固無蕕與薰。險語破鬼膽。高詞媲皇墳。至寶不雕琢。神功謝鋤耘。
方今向泰平。元凱承華勛。吾徒幸無事。庶以窮朝曛。
原選者評。石林詩話。曰。韓退之。贈張籍。云。君詩多態度。藹藹春空云。司空圖記戴叔倫語云。詩人之辭。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亦是形似之微妙者。但學者不能味其言耳。顧嗣立曰。東野。二句即。薦士。詩所謂。敷柔肆紆余。與。榮華肖天秀。是也。張籍。二句。即。調張籍。詩所謂。騰身跨汗漫。不著織女襄。是也。亡友犀月嘗謂東野。文昌兩君。所得極不相似。而同為公所許。足見公之才大。可謂知言矣。
。西清詩話。曰。張文潛云。東坡嘗言退之詩。長安眾富兒。盤饌羅膻葷。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疑若清苦自飾者。至云。艷姬踏筵舞。清眸射劍戟。則知此老子個中興復不淺。文潛戲答曰。愛文字飲者。與俗人沽酒同科。
趙堯夫曰。或問魯直。阿買是退之何人。答云。退之侄。必有所據而云。送惠師
惠師浮屠者。乃是不羈人。十五愛山水。超然謝朋親。脫冠剪頭發。飛步遺蹤塵。
發跡入四明。梯空上秋旻。遂登天臺望。眾壑皆嶙峋。夜宿最高頂。舉頭看星辰。
光芒相照燭。南北爭羅陳。茲地絕翔走。自然巖且神。微風吹木石。澎湃聞韶鈞。
夜半起下視。溟波銜日輪。魚龍驚踴躍。叫嘯成悲辛。怪氣或紫赤。敲磨共輪囷。
金鴉既騰翥。六合俄清新。嘗聞禹穴奇。東去窺甌閩。越俗不好古。流傳失其真。
幽蹤邈難得。圣路嗟長堙。回臨浙江濤。屹起高峨岷。壯志死不息。千年如隔晨。
是非竟何有。棄去非吾倫。凌江詣廬岳。浩蕩極游巡。崔崒沒云表。陂陀浸湖淪。
是時雨初霽。懸瀑垂天紳。前年往羅浮。步戛南海漘。大哉陽德盛。榮茂恒留春。
鵬騫墮長翮。鯨戲側修鱗。自來連州寺。曾未到城瞛。日攜青云客。探勝窮崖濱。
太守邀不去。群官請徒頻。囊無一金資。翻謂富者貧。昨日忽不見。我令訪其鄰。
奔波自追及。把手問所因。顧我卻興嘆。群寧異於民。離合自古然。辭別安足珍。
吾聞九疑好。夙志今欲伸。斑竹啼舜婦。清湘沈楚臣。衡山與洞庭。此固道所循。
尋嵩方抵洛。歷華遂之秦。浮游靡定處。偶往即通津。吾言子當去。子道非吾遵。
江魚不池活。野鳥難籠馴。吾非西方教。憐子狂且醇。吾嫉惰游者。憐子愚且諄。
去矣各異趣。何為淚沾巾。
送靈師
佛法入中國。爾來六百年。齊民逃賦役。高士著幽禪。官吏不之制。紛紛聽其然。
耕桑日失隸。朝署時遺賢。靈師皇甫姓。胤胄本蟬聯。少小涉書史。早能綴文篇。
中間不得意。失跡成延遷。逸志不拘教。軒騰斷牽攣。圍棋斗白黑。生死隨機權。
六博在一擲。梟盧叱回旋。戰時誰與敵。浩汗橫戈钅延。飲酒盡百盞。嘲諧思逾鮮。
有時醉花月。高唱清且綿。四座咸寂默。杳如奏湘弦。尋勝不憚險。黔江屢洄沿。
瞿塘五六月。驚電讓歸船。怒水忽中裂。千尋墮幽泉。環回勢益急。仰見團團天。
投身豈得計。性命甘徒捐。浪沫蹙翻涌。漂浮再生全。同行二十人。魂骨俱坑填。
靈師不掛懷。冒涉道轉延。開忠二州牧。詩賦時多傳。失職不把筆。珠璣為君編。
強留費日月。密席羅嬋娟。昨者至林邑。使君數開筵。逐客三四公。盈懷贈蘭荃。
湖游泛漭沆。溪宴駐潺湲。別語不許出。行裾動遭牽。鄰州競招請。書札何翩翩。
十月下桂嶺。乘寒恣窺緣。落落王員外。爭迎獲其先。自從入賓館。占久能專。
吾徒頗攜被。接宿窮歡妍。聽說兩京事。分明皆眼前。縱橫雜謠俗。瑣屑咸羅穿。
材調真可惜。朱丹在磨研。方將斂之道。且欲冠其顛。韶陽李太守。高步凌云煙。
得客輒忘食。開囊乞繒錢。手持南曹敘。字重青瑤鐫。古氣參彖系。高標推太玄。
維舟事干謁。披讀頭風痊。還如舊相識。傾壺暢幽悁。以此復留滯。歸驂幾時鞭。
原選者評。退之避佛。卻頻作贈浮屠詩。前篇但敘其放浪山水。后篇則干謁飲博。無所不有。其所以稱浮屠者。皆彼法之所戒。良以不拘彼法。乃始近于吾徒。且欲人其人而已。并未暇明先王之道以道之也。二僧游走諸方。行止亦略相似。而兩作各開生面。絕不雷同。是其匠心布置處。某氏曰。按后漢明帝夢見金人。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於是遣使天竺。問佛道法。圖畫形象以歸。其教因流入中國。此詩據漢明帝時言之耳。故其。佛骨表。云。自后漢時流入中國。又云。漢明帝時始有佛法。也。漢武故事。昆邪王殺休屠王來降。得其金人之神。置之甘泉官。則是佛入中國始自漢武。至成哀間已有經矣。杜致行。守編。亦曰。漢武作昆明池。掘地得黑灰。東方朔曰。可問西域道人。西域道人佛之徒也。又開皇。歷代三寶記。云。劉向稱。予覽典籍。已見有經。可知周時。九流釋典。秦雖皒除。漢興復出。則先漢之前逆至於周。有佛有經。其來也遠。范曄胡以為明帝之時佛始入中國邪。退之一世大儒。非承襲謬誤者。將由心惡其教。不復詳考其源流所自耳。
縣齋有懷
少小尚奇偉。平生足悲咤。猶嫌子夏儒。肯學樊遲稼。事業窺皋稷。文章蔑曹謝。
濯纓起江湖。綴珮雜蘭麝。悠悠指長道。去去策高駕。誰為傾國媒。自許連城價。
初隨計吏貢。屢入澤宮射。雖免十上勞。何能一戰霸。人情忌殊異。世路多權詐。
蹉跎顏遂低。摧折氣愈下。冶長信非罪。侯生或遭罵。懷書出皇都。銜淚渡清灞。
身將老寂寞。志欲死閑暇。朝食不盈腸。冬衣才掩髂。軍書既頻召。戎馬乃連跨。
大梁從相公。彭城赴仆射。弓箭圍狐兔。絲竹羅酒。兩府變荒涼。三年就休假。
求官去東洛。犯雪過西華。塵埃紫陌春。風雨靈臺夜。名聲荷朋友。援引乏姻婭。
雖陪彤庭臣。詎縱青冥靶。寒空聳危闕。曉色曜修架。捐軀辰在丁。鎩翮時方蠟。
投荒誠職分。領邑幸寬赦。湖波翻日車。嶺石拆天罅。毒霧恒熏晝。炎風每燒夏。
雷威固已加。颶勢仍相借。氣象杳難測。聲音吁可怕。夷言聽未慣。越俗情猶乍。
指摘兩憎嫌。睢盱互猜訝。祗緣恩未報。豈謂生足藉。嗣皇新繼明。率土日流化。
惟思滌瑕垢。長去事桑柘。斸嵩開云扃。壓潁抗風榭。禾麥種滿地。梨棗栽繞舍。
兒童稍長成。雀鼠得驅嚇。宮租日輸納。村酒時邀迓。閑愛老農愚。歸弄小女姹。
如今便可爾。何用畢婚嫁。
原選者評。仄韻排律。名手所希。似此組織精工。頓挫悲壯。在集中亦自成一格。塵埃紫陌。一聯與。梅花灞水。句同一風致。
顧嗣立曰。公詩句句有來歷。而能務去陳言者。全在于反用。如。醉贈張秘書。詩本用嵇紹鶴立雞群語。偏云。張籍學古淡。軒鶴避雞群。送文暢。詩本用老杜。每愁夜中自足蝎。句。
偏云。照壁喜見蝎。薦士。詩本用。漢書。強弩之末。力不能入魯縞。偏云。強箭射魯縞。
。岳廟。詩本用謝靈運。猿鳴誠知曙。句。偏云。猿鳴鐘動不知曙。此詩結語本用向平婚嫁畢事。偏云。如今便可爾。何用畢婚嫁。真令舊事翻新。解得此秘。則臭腐皆化為神奇矣。
某氏曰。貞元十九年十二月。公以監察御史上。天旱人饑疏。貶陽山令。辰在丁。謂上疏之日也。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獨宿有題一首因獻楊常侍
長沙千里平。勝地猶在險。況當江闊處。斗起勢匪漸。深林高玲瓏。青山上琬琰。
路窮臺殿辟。佛事煥且儼。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崖廣。是時秋之殘。暑氣尚未斂。
群行忘后先。朋息棄拘檢。客堂喜空涼。華榻有清簟。澗蔬煮蒿芹。水果剝菱芡。
伊余夙所慕。陪賞亦云忝。幸逢車馬歸。獨宿門不掩。山樓黑無月。漁火燦星點。
夜風一何喧。杉檜屢磨磜。猶疑在波濤。怵惕夢成魘。靜思屈原沈。遠憶賈誼貶。
椒蘭爭妒忌。絳灌共讒諂。誰令悲生腸。坐使淚盈臉。翻飛乏羽翼。指摘困瑕玷。
珥貂藩維重。政化類分陜。禮賢道何優。奉己事苦儉。大廈棟方隆。巨川檝行剡。
經營誠少暇。游宴固已歉。旅程愧淹留。徂歲嗟荏苒。平生每多感。柔翰遇頻染。
展轉嶺猿鳴。曙燈青睒睒。
原選者評。從獨宿寫景生情。先以客堂華榻引起。猿鳴燈皔。仍就獨宿上結。章法一線。
岳陽樓別竇司直
洞庭九州間。厥大誰與讓。南匯群崖水。北注何奔放。潴為七百里。吞納各殊狀。
自古澄不清。環混無歸向。炎風日搜攪。幽怪多冗長。軒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巍峨拔嵩華。騰踔較健壯。聲音一何宏。轟車曷車萬兩。猶疑帝軒轅。張樂就空曠。
蛟螭露筍簴。縞練吹組帳。鬼神非人世。節奏頗跌踢。陽施見夸麗。陰閉感凄愴。
朝過宜春口。極北缺堤障。夜纜巴陵洲。叢芮才可傍。星河盡涵泳。俯仰迷下上。
余瀾怒不已。喧聒鳴甕盎。明登岳陽樓。輝煥朝日亮。飛廉戢其威。清晏息纖纊。
泓澄湛凝綠。物影巧相況。江豚時出戲。驚波忽蕩漾。時當冬之孟。隙竅縮寒漲。
前臨指近岸。側坐眇難望。滌濯神魂醒。幽懷舒以暢。主人孩童舊。握手乍忻悵。
憐我竄逐歸。相見得無恙。開筵交履舄。爛漫倒家釀。杯行無留停。高柱送清唱。
中盤進橙栗。投擲傾脯醬。歡窮悲心生。婉孌不能忘。念昔始讀書。志欲干霸王。
屠龍破千金。為藝亦云亢。愛才不擇行。觸事得讒謗。前年出官由。此禍最無妄。
公卿采虛名。擢拜識天仗。奸猜畏彈射。斥逐恣欺誑。新恩移府庭。逼側廁諸將。
于嗟苦駑緩。但懼失宜當。追思南渡時。魚腹甘所葬。嚴程迫風帆。劈箭入高浪。
顛沈在須臾。忠鯁誰復諒。生還真可喜。克己自懲創。庶從今日后。粗識得與喪。
事多改前好。趣有獲新尚。誓耕十畝田。不取萬乘相。細君知蠶織。稚子已能餉。
行當掛其冠。生死君一訪。
原選者評。寫景兩段。陽開陰閉。范希文。岳陽樓記。似從此脫胎。說文。云。芮芮。草生貌。又。水涯也。詩。芮鞠之即。箋。水內曰芮。水外曰鞠。此云叢芮。謂州渚之地。水草之間也。
俞皐曰。此詩前半首寫景。后半首敘事。卻用。追思南渡時。數語挽轉。真有千鈞之力。且有此一段。才見前此鋪張。非漫然也。可見公布局運筆之妙。送文暢師北游
昔在四門館。晨有僧來謁。自言本吳人。少小學城闕。已窮佛根源。粗識事羕。
攣拘屈吾真。戒轄思遠發。薦紳秉筆徒。聲譽耀前閥。從求送行詩。屢造忍顛蹶。
今成十余卷。浩汗羅斧鉞。先生窮巷。未得窺剞劂。又聞識大道。何路補剠刖。
出其囊中文。滿聽實清越。謂僧當少安。草序頗排訐。上論古之初。所以施賞罰。
下開迷惑胸。窙豁斸株橛。僧時不聽瑩。若飲水救暍。風塵一出門。時日多如發。
三年竄荒嶺。守縣坐深樾。征租聚異物。詭制怛巾怛。幽窮共誰語。思想甚含噦。
昨來得京官。照壁喜見蝎。況逢舊親識。無不比鶼蟨。長安多門戶。吊慶少休歇。
而能勤來過。重惠安可揭。當今圣政初。恩澤完羖狘。胡為不自暇。飄戾逐鹯罸。
仆射領北門。威德壓胡羯。相公鎮幽都。竹帛爛勛伐。酒場舞閨姝。獵騎圍邊月。
開張篋中寶。自可得津筏。從茲富裘馬。寧復茹藜蕨。余期報恩后。謝病老耕垡。
庇身指蓬茅。逞志縱獫犭曷。僧還相訪來。山藥煮可掘。
原選者評。就北道主人作歆動語。純是聲色貨利事。昌黎胸次何等。乃作此腐鼠之嚇耶。
緣其惡異學甚于鄙俗情也。
李光地曰。先敘文暢求言。而當日作序極陳古義以破其惑。即今集中。送文暢序。是也。
中言被貶陽山。自幸還見親識。而僧之往來尤密。后乃勸其逃墨來歸。以詩文為緣。足以自致。
且與為異日相從之約。
俞皐曰。公諸長篇用險韻。都不傍借。正所謂因難見巧。不獨。贈張十八。一首也。但江字韻為尤窄耳。
。聞見錄。曰。歐陽公于詩主退之。不主子美。劉仲原父每不然之。公曰。子美老夫。清晨梳白頭。玄都道士來相訪。有俗氣。退之決不道也。仲原父曰。亦退之。昔在四門館。晨有僧來謁。之句之類耳。公賞其辯。
樊汝霖曰。蘇內翰。聞騾馱試筆。余謫居黃州五年。今日離泗州北行。岸上騾馱聲空籠。意亦欣然。蓋不聞此聲久矣。退之。照壁喜見蝎。不虛語也。又。嶺南歸。云。已脫問鵬之變。行有見蝎之喜。皆取諸此。
答張徹
辱贈不知報。我歌爾其聆。首敘始識面。次言后分形。道途綿萬里。日月垂十齡。
浚郊避兵亂。睢岸連門停。肝膽一古劍。波濤兩浮萍。漬墨竄舊史。磨丹注前經。
義苑手秘寶。文堂耳驚霆。暄晨躡露舄。暑夕眠風欞。結友子讓抗。請師我慚丁。
初味猶噉蔗。遂通斯建瓴。搜奇日有富。嗜善心無寧。石梁平侹侹。沙水光泠泠。
乘枯摘野艷。沈細抽潛腥。游寺去陟巘。尋徑返穿汀。緣云竹竦竦。失路麻冥冥。
淫潦忽翻野。平蕪眇開溟。防泄塹夜塞。懼沖城晝扃。及去事戎轡。相逢宴軍伶。
觥秋縱兀兀。獵旦馳。從賦始分手。朝京忽同舲。急時促暗棹。戀月留虛亭。
畢事驅傳馬。安居守窗熒。梅花灞水別。宮燭驪山醒。省選逮投足。鄉賓尚摧翎。
塵祛又一摻。淚眥還雙熒。洛邑得休告。華山窮絕陘。倚巖睨海浪。引袖拂天星。
日駕此回轄。金神所司刑。泉紳拖修白。石劍攢高青。磴蘚氵達拳跼。梯飆磜伶俜。
悔狂已咋指。垂誡仍鐫銘。峨豸忝備列。伏蒲愧分涇。微誠慕橫草。瑣力摧撞莛。
疊雪走商嶺。飛波航洞庭。下險疑墮井。守官類拘囹。荒餐茹獠蠱。幽夢感湘靈。
刺史肅蓍蔡。吏人沸蝗螟。點綴簿上字。趨蹌閣前鈴。賴其飽山水。得以娛瞻聽。
紫樹雕斐亹。碧流滴瓏玲。映波鋪遠錦。插地列長屏。愁狖酸骨死。怪花醉魂馨。
潛苞絳實坼。幽乳翠毛零。赦行五百里。月變三十蓂。漸階群振鷺。入學誨螟蛉。
蘋甘謝鳴鹿。罍滿慚罄瓶。冏冏抱瑚璉。飛飛聯鹡令鳥。魚鬣欲脫背。虬光先照硎。
豈獨出丑類。方當動朝廷。勤來得晤語。勿憚宿寒廳。
原選者評。排律用拗體。亦是變格。調古而詞艷。不徒敘致之工。
。筆墨間錄。曰。劉皕云。答張徹。一詩尤奇麗。梅花灞水一對。極有風味。
顧嗣立曰。此詩通首用對句。而以生峭之筆行之。便與律詩大別。少陵。橋陵。詩便是此種。
。隱居詩話。曰。李肇。國史補。載。韓愈游華山。窮極幽險。心悸目眩。不能下。發狂號哭。
投書與家人別。華陰令百計取之。方能下。沈顏作。聱書。以為肇妄載。豈有賢者輕命如此。
余觀退之。贈張徹。詩云。洛邑得休告。華山窮絕陘。悔狂已咋指。垂戒仍鐫銘。則知肇記為信然。而沈顏為妄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