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0章 李白(17)

此詩大致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征君,指曾被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職的隱士。錢少陽其時年已八十余,李白在另一首詩《贈潘侍御論錢少陽》中說他是“眉如松雪齊四皓”,對他很推重。這首贈詩,贊揚錢少陽年老而仍懷出仕建功的抱負,同時也反映了詩人晚年壯心不已的氣概。

“白玉一杯酒,綠楊三月時。”詩一上來就寫“酒”,然后再交待時間,起勢突兀。兩句詩,畫出主人公在風光明媚、景色秀麗的暮春季節獨自飲酒的圖景,設置了一個恬淡閑靜的隱居氛圍,緊扣住錢的征君身分。“三月”暮春,點明季節,為頷聯寫感慨作伏筆。

“春風余幾日,兩鬢各成絲。”此聯上承第二句。前句詞意雙關,既說春光將盡,余日無多;又暗示錢已風燭殘年,這樣,后面的嗟老感慨就一點不使人感到意外。第四句的“各成絲”,和杜甫《贈衛八處士》“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的“各已蒼”詞意相似,是說錢和自己的鬢發都已斑白,一個“各”字,不動聲色地把兩者聯系起來。自此而下,詩意既是寫人之志,又是述己之懷,渾然而不可分了。三、四二句抒發了由暮春和暮年觸發的無限感慨,而感慨之余又怎么辦呢?于是引出下面兩句。“秉燭唯須飲,投竿也未遲。”第五句近承頷聯,遠接首句,詩意由古詩“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演化而來,帶有更多的無可奈何、不得已飲酒避世的味道,這是欲揚先抑的寫法,為后面寫錢的抱負作鋪墊。第六句和第五句相對,句意也相似,都是寫典型的隱居生活,渲染及時尋求閑適之樂。更重要的是后句寫水邊釣魚,牽引出詩末有關呂尚的典故,為詩歌最后出現高潮蓄勢,這說明作者寫詩是很重視呼應轉折之法的。

尾聯“如逢渭水獵,猶可帝王師”。如果錢少陽也象呂尚一樣,在垂釣的水邊碰到思賢若渴的明君,也還能成為帝王之師,輔助國政,建立功勛。此處的“如”字和“猶”字很重要,說明收竿而起,從政立功還不是事實,而是一種設想愿望,是虛寫,不是實指。唯其虛寫,才合錢的征君身分,又表現出頌錢的詩旨。而在這背后,則隱藏著詩人暮年的雄心壯志。全詩款款寫來,以暮春暮年蓄勢,至此題旨全出,收得雄奇跌宕,令人回味不盡。

這首五律,不拘格律,頷聯不對,首聯卻對仗。李白是不愿讓自己豪放不羈的情思為嚴密的格律所束縛。正如清代趙翼所說:“蓋才氣豪邁,全以神運,自不屑束縛于格律對偶,與雕繪者爭長。然有對仗處仍自工麗,且工麗中別有一種英爽之氣,溢出行墨之外。”(《甌北詩話》)此詩任情而寫,自然流暢,毫無滯澀之感;同時又含蓄蘊藉,余意深長,沒有淺露平直的弊病,可以說在思致綿邈、音情頓挫之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氣勢,兼有古詩和律詩兩方面的長處,是一首別具風格的好詩。

(吳小林)

贈汪倫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天寶十四載(755),李白從秋浦(今安徽貴池)前往涇縣(今屬安徽)游桃花潭,當地人汪倫常釀美酒款待他。臨走時,汪倫又來送行,李白作了這首詩留別。

詩的前半是敘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之時。這句使我們仿佛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

送行者是誰呢?次句卻不象首句那樣直敘,而用了曲筆,只說聽見歌聲。一群村人踏地為節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說“忽聞”而不用“遙聞”。這句詩雖說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詩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

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系起來。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倫送李白的情誼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尋味。清沈德潛很欣賞這一句,他說:“若說汪倫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唐詩別裁》)顯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這首小詩,深為后人贊賞,“桃花潭水”就成為后人抒寫別情的常用語。由于這首詩,使桃花潭一帶留下許多優美的傳說和供旅游訪問的遺跡,如東岸題有“踏歌古岸”門額的踏歌岸閣,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釣隱臺等等。

(宛敏灝宛新彬)

沙丘城下寄杜甫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白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

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李白與杜甫的交誼是中國文學史上珍貴的一頁。現存的李白詩歌中,公認的直接為杜甫而寫的只有兩首,一是《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另一首就是這首詩。

沙丘城,位于山東汶水之畔,是李白在魯中的寄寓之地。這首詩可能是天寶四載(745)秋,李白在魯郡送別杜甫、南游江東之前,回到沙丘寓所寫。從天寶三載春夏之交,到天寶四載秋,兩人雖然也有過短暫的分別,但相處的日子還是不少的。現在,詩人送別了杜甫,從那種充滿著友情與歡樂的生活中,獨自一人回到沙丘,自然倍感孤寂,倍覺友誼的可貴。此詩就是抒發了這種情境之下的無法排遣的“思君”之情。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詩人一開始用很多的筆墨寫“我”──“我”的生活,“我”的周圍環境,以及“我”的心情。詩的前六句沒有一個“思”字,也沒有一個“君”字。讀來大有山回路轉、莫知所至的感覺,直到詩的結尾才豁然開朗,說出“思君”二字。當我們明白了這個主旨之后,再回過頭去細味前六句,便又覺得無一句不是寫“思君”之情,而且是一聯強似一聯,以至最后不能不直抒其情。可以說前六句之煙云,都成了后二句之烘托。這樣的構思,既能從各個角度,用各種感受,為詩的主旨蓄勢,同時也賦予那些日常生活的情事以濃郁的詩味。

詩劈頭就說:“我來竟何事?”這是詩人自問,其中頗有幾分難言的惱恨和自責的意味。這自然會引起讀者的關注,并造成懸念。“高臥沙丘城”,高臥,實際上就是指自己閑居乏味的生活。這句話一方面描寫了眼下的生活,一方面也回應了提出上述問題的原因。詩人不來沙丘“高臥”又會怎樣呢?聯系詩題(“寄杜甫”),聯系來沙丘之前和杜甫相處的那些日子,答案就不言而喻了。這凌空而來的開頭,正是把詩人那種友愛歡快的生活消失之后的復雜、苦悶的感情,以一種突發的方式迸發出來了。

一二句偏于主觀情緒的抒發,三四句則轉向客觀景物的描繪。“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眼前的沙丘城對于詩人來說,象是別無所見,別無所聞,只有城邊的老樹,在秋風中日夜發出瑟瑟之聲。“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這蕭瑟的秋風,凄寂的氣氛,更令人思念友人,追憶往事,更叫人愁思難解。怎么辦呢?“別離有相思,瑤瑟與金樽”。然而,此時此地,此情此景,非比尋常,酒也不能消愁,歌也無法忘憂。魯、齊,是指當時詩人所在的山東。“不可醉”,即沒有那個興趣去痛飲酣醉。“空復情”,因為自己無意欣賞,歌聲也只能徒有其情。這么翻寫一筆,就大大地加重了抒情的分量,同時也就逼出下文。

汶水,發源于山東萊蕪,西南流向。杜甫在魯郡告別李白欲去長安,長安也正位于魯地的西南。所以詩人說:我的思君之情猶如這一川浩蕩的汶水,日夜不息地緊隨著你悠悠南行。詩人寄情于流水,照應詩題,點明了主旨,那流水不息、相思不絕的意境,更造成了語盡情長的韻味。這種綿綿不絕的思情,和那種“天邊看綠水,海上見青山。興罷各分袂,何須醉別顏”的開闊灑脫的胸襟,顯示了詩人感情和格調的豐富多采。

在中國古代詩歌的發展中,古體先于律體。但是,我們也會看到當律體盛行的時候,對于古詩的寫作也不無影響。例如李白的這首五古,全詩八句,中間四句雖非工整的對仗,但其中部分詞語的對仗以及整個的格式,卻可以見到律詩的痕跡。這種散中有對、古中有律的章法和句式,更好地抒發了詩人純真而深沉的感情,也使得全詩具有一種自然而凝重的風格。

(趙其鈞)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新唐書。文藝傳》載王昌齡左遷龍標(今湖南省黔陽縣)尉(古人尚右,故稱貶官為左遷),是因為“不護細行”,也就是說,他的得罪貶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問題,而只是由于生活小節不夠檢點。在《芙蓉樓送辛漸》中,王昌齡也對他的好友說:“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即沿用鮑照《白頭吟》中“清如玉壺冰”的比喻,來表明自己的純潔無辜。李白在聽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寫了這一首充滿同情和關切的詩篇,從遠道寄給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首句寫景兼點時令,而于景物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叫著“不如歸去”的子規,即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在內,切合當時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見情,所以次句便直敘其事。“聞道”,表示驚惜。“過五溪”,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五溪,雄溪、樠溪、酉溪、溪、辰溪之總稱,均在今湖南省西部。)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見。

后兩句抒情。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將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隨風飄到龍標。這里的夜郎,并不是指位于今貴州省桐梓縣的古夜郎國,而是指位于今湖南省沅陵縣的夜郎縣。沅陵正在黔陽的南方而略偏西。有人由于將夜郎的位置弄錯了,所以定此詩為李白流夜郎時所作,那是不對的。

這兩句詩所表現的意境,已見于前此的一些名作中。如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缺,隔千里兮共明月。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曹植《雜詩》:“愿為南流景,馳光見我君。”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都與之相近。而細加分析,則兩句之中,又有三層意思,一是說自己心中充滿了愁思,無可告訴,無人理解,只有將這種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說惟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見她;三是說,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將愁心寄與,別無它法。

通過詩人豐富的想象,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竟變成了一個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夠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將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遼遠的夜郎之西,交給那不幸的遷謫者。她,是多么地多情啊!

這種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維所形成的巨大的特點之一和優點之一。當詩人們需要表現強烈或深厚的情感時,常常用這樣一種手段來獲得預期的效果。

(沈祖棻)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李白

憶昔洛陽董糟丘,為余天津橋南造酒樓。

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海內賢豪青云客,就中與君心莫逆。

回山轉海不作難,傾情倒意無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夢思。

不忍別,還相隨。

相隨迢迢訪仙城,三十六曲水回縈。

一溪初入千花明,萬壑度盡松風聲。

銀鞍金絡到平地,漢東太守來相迎。

紫陽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樓上動仙樂,嘈然宛似鸞鳳鳴。

袖長管催欲輕舉,漢東太守醉起舞。

手持錦袍覆我身,我醉橫眠枕其股。

當筵意氣凌九霄,星離雨散不終朝,分飛楚關山水遙。

余既還山尋故巢,君亦歸家渡渭橋。

君家嚴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虜。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輪不道羊腸苦。

行來北京歲月深,感君貴義輕黃金。

瓊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飽無歸心。

時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簫鼓鳴,微波龍鱗莎草綠。

興來攜妓恣經過,其若楊花似雪何!

紅妝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寫翠娥。

翠娥嬋娟初月輝,美人更唱舞羅衣。

清風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繞行云飛。

此時行樂難再遇,西游因獻《長楊賦》。

北闕青云不可期,東山白首還歸去。

渭橋南頭一遇君,酂臺之北又離群。

問余別恨今多少,落花春暮爭紛紛。

言亦不可盡,情亦不可及。

呼兒長跪緘此辭,寄君千里遙相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漠河县| 昌宁县| 牙克石市| 永城市| 黎川县| 松阳县| 宁安市| 阜城县| 浏阳市| 电白县| 铜山县| 宜春市| 西林县| 长沙市| 郧西县| 大同市| 柞水县| 沾化县| 如皋市| 襄城县| 云南省| 泰和县| 尉犁县| 唐河县| 河北区| 大竹县| 襄垣县| 吉首市| 垣曲县| 安阳市| 尚志市| 英超| 政和县| 郁南县| 龙游县| 高青县| 郸城县| 山阳县| 嘉定区| 会昌县| 陆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