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王勃(1)

詠風

肅肅涼風生,加我林壑清。

驅(qū)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

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宋玉的《風賦》云:“夫風者,天地之氣,溥暢而至,不擇貴賤高下而加焉。”本篇所詠的“涼風”,正具有這種平等普濟的美德。炎熱未消的初秋,一陣清風襲來,給人以快意和涼爽。你看那“肅肅”的涼風吹來了,頓時吹散濁熱,使林壑清爽起來。它很快吹遍林壑,驅(qū)散澗上的煙云,使我尋到澗底的人家,卷走山上的霧靄,現(xiàn)出山間的房屋,無怪乎詩人情不自禁地贊美它“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了。這風確乎是“有情”的。當日落西山、萬籟俱寂的時候,她又不辭辛勞地吹響松濤,奏起大自然的雄渾樂曲,給人以歡娛。

詩人以風喻人,托物言志,著意贊美風的高尚品格和勤奮精神。風不舍晝夜,努力做到對人有益。以風況人,有為之士不正當如此嗎?詩人少有才華,而壯志難酬,他曾在著名的《滕王閣序》中充滿激情地寫道:“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在這篇中則是借風詠懷,寄托他的“青云之志”。宋計有功《唐詩紀事》稱此詩“最有余味,真天才也”,這大概就是其“余味”之所在了。

此詩的著眼點在“有情”二字。上面從“有情”寫其加林壑以清爽,下面復由“有情”贊其“為君起松聲”。通過這種擬人化的藝術手法,把風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首句寫風的生起,以“肅肅”狀風勢之速。風勢之緩急,本來是并無目的的,但次句用了一個“加”字,就使之化為有意的行動,仿佛風疾馳而來,正是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下面寫風的活動,也是抓住“驅(qū)煙”、“卷霧”、“起松聲”等風中的動態(tài)景象進行擬人化的描寫。風吹煙霧,風卷松濤,本來都是自然現(xiàn)象,但詩人用了“驅(qū)”、“卷”、“尋”、“出”、“為君”等字眼,就把這些自然現(xiàn)象寫成了有意識的活動。她神通廣大,猶如精靈般地出入山澗,驅(qū)煙卷霧,送來清爽,并吹動萬山松濤,為人奏起美妙的樂章。在詩人筆下,風的形象被刻畫得維妙維肖了。

(閻昭典)

滕王閣詩

滕王閣詩

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詩人遠道去交趾探父,途經(jīng)洪州(今江西南昌),參與閻都督宴會,即席作《滕王閣序》,序末附這首凝煉、含蓄的詩篇,概括了序的內(nèi)容。第一句開門見山,用質(zhì)樸蒼老的筆法,點出了滕王閣的形勢。滕王閣是高祖李淵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門上,下臨贛江,可以遠望,可以俯視,下文的“南浦”、“西山”、“閑云”、“潭影”和“檻外長江”都從第一句“高閣臨江渚”生發(fā)出來。滕王閣的形勢是這樣的好,但是如今閣中有誰來游賞呢?想當年建閣的滕王已經(jīng)死去,坐著鸞鈴馬車,掛著琳瑯玉佩,來到閣上,舉行宴會,那種豪華的場面,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第一句寫空間,第二句寫時間,第一句興致勃勃,第二句意興闌珊,兩兩對照。詩人運用“隨立隨掃”的方法,使讀者自然產(chǎn)生盛衰無常的感覺。寥寥兩句已把全詩主題包括無余。

三四兩句緊承第二句,更加發(fā)揮。閣既無人游賞,閣內(nèi)畫棟珠簾當然冷落可憐,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與它為伴。這兩句不但寫出滕王閣的寂寞,而且畫棟飛上了南浦的云,寫出了滕王閣的居高,珠簾卷入了西山的雨,寫出了滕王閣的臨遠,情景交融,寄慨遙深。

至此,詩人的作意已全部包含,但表達方法上,還是比較隱藏而沒有點醒寫透,所以在前四句用“渚”“舞”“雨”三個比較沉著的韻腳之后,立即轉為“悠”“秋”“流”三個漫長柔和的韻腳,利用章節(jié)和意義上的配合,在時間方面特別強調(diào),加以發(fā)揮,與上半首的偏重空間,有所變化?!伴e云”二字有意無意地與上文的“南浦云”銜接,“潭影”二字故意避開了“江”字,而把“江”深化為“潭”。云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還是在寫空間,但接下來用“日悠悠”三字,就立即把空間轉入時間,點出了時日的漫長,不是一天兩天,而是經(jīng)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風物更換季節(jié),星座轉移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閣的人而今安在。這里一“幾”一“何”,連續(xù)發(fā)問,表達了緊湊的情緒。最后又從時間轉入空間,指出物要換,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檻外的長江,卻是永恒地東流無盡?!皺憽弊帧敖弊只貞谝痪涞母唛w臨江,神完氣足。

這首詩一共只有五十六個字,其中屬于空間的有閣、江、棟、簾、云、雨、山、浦、潭影;屬于時間的有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今何在,這些詞融混在一起,毫無疊床架屋的感覺。主要的原因,是它們都環(huán)繞著一個中心──滕王閣,而各自發(fā)揮其眾星拱月的作用。

唐詩多用實字(即名詞),這與喜歡多用虛字(尤其是轉折詞)的宋詩有著明顯的區(qū)別。例如,三四兩句中,除了“飛”字和“卷”字是動詞以外,其余十二個字都是實字,但兩個虛字就把十二個實字一齊帶動帶活了,唐人的善用實字,實而不實,于此可見。

另外,詩的結尾用對偶句法作結,很有特色。一般說來,對偶句多用來放在中段,起鋪排的作用。這里用來作結束,而且不象兩扇門一樣地并列(術語稱為扇對),而是一開一合,采取“側勢”,讀者只覺其流動,而不覺其為對偶,顯出了王勃過人的才力。后來杜甫的七言律詩,甚至七言絕句,也時常采用這種手法,如“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等。可見王勃對唐詩發(fā)展的影響。

(沈熙乾)

別薛華

別薛華

王勃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

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抒寫離情別緒之作,歷代詩歌中不計其數(shù)。但是,“詩要避俗,更要避熟”(劉熙載《藝概。詩概》)?!秳e薛華》則堪稱是一首含意雋永,別具一格,意境新穎的送別詩。

首聯(lián)即切題。“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是說送了一程又一程,面前有多少荒寂艱難的路。當友人踽踽獨去,沿途問路時,心情又該是多么的惶惶不安。此聯(lián)中一個“窮”字、一個“獨”字,真乃傳神之筆:窮路凄孤送摯友,把悲苦的心情,渲染得十分真切。但是,它又不僅僅是作者,也是遠行人──薛華心情的真實寫照,語意雙關。

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俱是工穩(wěn)而妥貼的對子。近體詩到初唐“四杰”手中,已日臻成熟,從此詩亦可略窺一斑。

頷聯(lián)“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緊承上聯(lián)“窮路”、“問津”而深入一層述說:在這迢迢千里的行程中,惟有一顆悲涼失意的心作伴,這簡直會拖垮人生不過百年的孱弱身體。詩中“千”字極言其長,并非實指。這二句是作者發(fā)自肺腑之語。王勃早年因“戲為檄英王雞文”,竟觸怒了唐高宗,從此不得重用。此詩是王勃入蜀之后的作品,時年僅二十出頭,仕途的坎坷,對于王勃這樣一個少年即負盛名,素有抱負,卻懷才不遇、不得重用的人來說,其感慨之深,內(nèi)心之苦,是可以想見的。所以,詩意就不能僅僅理解為只是在向遠行人指出可能會遭受的惡運,其實也是作者在短短的人生道路上所親身感受到的切膚之痛。

寫到這兒,作者仍覺得意猶未盡,還不足以傾訴心聲,更不忍與知音就此分手,于是又說:“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币馑际牵耗阄业男那?,都象浩渺江水上漂泊不定的一葉小舟;而生活呢,也是一樣的辛酸凄苦。這一方面是同情與勸慰對方,一方面也是用以自慰,大有“涸轍之鮒,相濡以沫”的情意。

但是,離別卻又是不可避免的。這樣,就順理成章地逼出了尾聯(lián)“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兩句:離開的人,還是留下的人,彼此都會在對方的夢中出現(xiàn)。杜甫《夢李白》的“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便是這個意思。而這篇在訣別之時,斷言彼此都將互相入夢,既明說自己懷友之誠,也告訴對方,我亦深知你對我相思之切?!熬闶菈糁腥恕钡摹熬恪弊郑坪蹼p方對等,而由作者這方面寫出,便占得了雙倍的份量。

袁枚說:“凡作詩,寫景易,言情難。何也?景從外來,目之所觸,留心便得;情從心出,非有一種芬芳悱惻之懷,便不能哀感頑艷?!保ā峨S園詩話》)此話說得不確的地方是,情和景是不能截然分開的。但是,就“言情難”而言,把這段話用在王勃這首詩中倒是十分妥貼的。由于此詩講究匠心經(jīng)營,反復詠嘆遭遇之不幸,仕途之坎坷,絲絲入扣,字字切題,又一氣流轉,綴成渾然一體,確是感人至深。據(jù)作者《秋夜于錦州群官席別薛昇華序》所說,作者不僅和薛是同鄉(xiāng)、通家,也是良友;又據(jù)《重別薛華》一詩來看,兩人之間確有非同一般的深情厚意。而此時王勃正當落魄失意之際,不平則鳴,因此,面對摯友,他以肺腑相傾。寫法上,詩不著意寫惜別之情,而用感人的筆觸,抒發(fā)了悲切的身世之感,使人感到這種別離是何等痛苦,更顯出這對摯友的分手之難。詩中所蘊含的深邃而綿邈的情韻,堪稱自出機杼。這首詩與作者的另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相比,雖題材同為送別,而風格情調(diào)迥異,前后判若兩人。這是由于作者在政治上屢遭挫折,未能擺脫個人的哀傷情緒所致。

(施紹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市| 色达县| 怀化市| 屏东县| 从江县| 阿克苏市| 大兴区| 且末县| 恩施市| 石狮市| 满城县| 吴旗县| 永泰县| 昌黎县| 扎鲁特旗| 教育| 陆川县| 甘洛县| 潮州市| 波密县| 缙云县| 巫溪县| 西乡县| 扶绥县| 仁化县| 二连浩特市| 威远县| 德昌县| 富裕县| 同江市| 敦煌市| 上思县| 滦南县| 海阳市| 泸水县| 普兰店市| 安丘市| 定西市| 和静县| 榆林市| 保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