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6章 鳳仙郡冒天致旱 孫大圣勸善施霖

悟元子曰:上回除去幻身后天之假陰陽,得其金丹先天之真陰陽,方是度已度人,內外雙修之大道矣。夫度已者,道也;度人者,德也。道不離德,德不離道,兩者相需而相因,茍舍德而修道,有功無行,動有群魔,鬼神不容,必磋跎而難成。故仙翁于此回,先提出金丹為至尊至貴之物,叫人急須積德,以為輔道之資。《悟真》云:“黃芽白雪不難尋,達者須憑德行深。四象五行全藉土,三元八卦豈離壬。”正此回之妙旨。

篇首詞云:“大道幽深,如何消息,說破鬼神驚駭。”言金丹之道,奪天地之造化,轉陰陽之璇璣,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最幽而最深,其中消息,真有說破而令鬼神驚駭者,況于世人乎?“挾藏宇宙,剖判玄關,真樂世間無賽。”言遇真人指點,雖宇宙至大,可以挾藏;雖玄關至堅,可以剖判。天關在手,地軸由心,我命在我不由天,超凡入圣,何樂如之?“靈騖峰前,寶珠拈出,明映五般光彩。照徹乾坤,上下群生。知者壽同山海。”言能于本來真性妙覺之地,拈出無價寶珠,攢簇五行,和合四象,則圓陀陀,光灼灼,凈倮倮,赤灑灑,照徹乾坤,胞與群生,與山海共長久矣。是道也,非忠臣孝子不授,非仁人義士不傳,必須有大德者,方能承當得起。但德非尋常世俗施一食、布一衣、行一善之德,乃是天德。世德人所易見,天德外所難知;易見者其德小,難知者其德大。何謂天德?孟子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則是秉彝之德,即是天德。好是德而無棄,是敬天而愛民;失是德而別求,是違天而傷生。天德不修,雖外之真正接物,清廉處世,然一真百真,一假百假,雖有千百陽善,難解一件陰惡,適足以招其罪禍而已,何能濟其大道?如鳳仙郡亢旱不雨,此其證耳。

何謂鳳仙?“鳳”者南方朱雀之象,麗明之義,仙而能明則必剛,剛則以柔接之,剛柔得中,則水火相濟,水火既濟,則資生萬物,能為天地立心,能為生民立命,而天德具矣。今鳳仙郡亢旱不雨,是已亢陽無陰,不能以水濟火,而火水未濟也。考其由來,皆因郡侯上官正不仁,將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穢言,造有冒犯之罪所致。夫仁者,二人,在天為元,在人為仁。有陽有陰,具生生之德,是即所謂天德。上官直正則必義,義主殺,仁主生,直正則過于殺而傷于生,有失其天德,天德一失近于禽獸,與推倒齋天素供,喂狗者何異?心不仁則口必毒,冒犯天地,勢所必有,不仁如是,大傷和氣,雖外而直正接物,內而天良早壞,尚欲求甘霖救旱,滋生萬物,如何可得?此皆自作自受,于雨何尤?

然則亢旱由自作,雨當由自求,天德由目失,還須由自修,而非可他人代力者。行者欲積功累德,代為祈雨,此誠有仁有義,甘露掣電,施雨普濟之大法門。然自修者自得,不修者不得,鳳仙郡之旱,上官正冒犯天帝所致,還須自為救拯。行者之代祈,只能完得自己功程,豈能補得上官之過?故拘來龍王施雨濟民。龍王道:“煩大圣到天宮,請一道祈雨圣旨,我好照圣旨數目下雨。”見龍王亦不能代其力也。“大圣上天,見玉帝求雨,玉帝以上官正不仁,有冒犯之罪,立有米山、面山、和金鎖三事,倒斷即降旨與雨,如不倒斷,叫行者休管閑事。”見天帝亦不能代其力也。

噫!幽獨暗味之中,為善最大,為惡亦最大,當推倒素供之時,自以為無人可見,而不料已為天帝所知。當此之時,一推之間,而積惡如山,天宮之米山面山早就;喂狗之際,而罪已難解,天宮之鐵架金鎖早鑄;穢言方出,而口業莫消,天宮之拳大雞、哈巴狗、一盞燈早設,隱惡可為乎?其曰:“直等雞賺了米盡,犬舔得面盡,燈燎斷鎖梃,才該下雨哩!”出爾反爾,天道報應之常,太上所謂禍福無門,惟人自招,天帝何心焉?觀此而知禍由自作,福亦由自造。一念之惡,即犯彌天之罪;一念之善,亦足以回天之心。故天師道:“這事只宜作善可解,若一念善慈,驚動上帝,米面山即時就倒,鎖梃即時就斷。你去勸他歸善,福自來矣。”禍由自作,福由自造,所爭者一念善惡之間,人何樂而不為善耶?

行者回見郡侯,說明三事,又道:“你可回心向善,只可念佛看經,如若依前不改,天即誅之,性命不能保矣。”可知不積德者,性命且不能保,何敢望其成道?其曰回心向善,以示回心即可以回天,向善即可以解罪,而不可誤認念佛看經為向善。如云念佛看經即是回心向善,不知念佛回的那條心,看經向的那件善,豈不誤了多也?

試看郡侯答天謝地,引罪自責,又叫城里城外,大小男女,都要燒香念佛,是不特獨善其身,而且兼善于人,是能與人為善者。由中達外,一念純真,其善之大,莫過于此。就此一念之善,雖出于己,而已默通乎帝座,所立三事俱皆倒斷,即于今年今月今日今時,聲雷布云降雨,諸神立時下降,甘雨滂論,喜的鳳仙郡人,真是枯木重生,白骨再活。此以德扶道,以道行德,調和陰陽,水火相濟。上善若水,利益萬物之機關;甘露掣電,澆益眾生之要著,非第是念佛看經所能者。道光所謂“天地之氣氤氳,甘露自降;《坎》、《離》之氣交會,黃芽自生。”即此之意。

噫!一念之惡,天宮而立米山、立面山、立鐵架、鑄鐵鎖,行者不能祈雨,龍王不敢下雨,上帝亦不能倒山斷鎖。一念之善,而米面山即倒,鐵鎖梃即斷,即上帝亦不能立山鑄鎖,諸神龍王亦不能不為之下界降雨,即圣人所云: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人力可以回天有如此。

至于降雨三尺零四十二點者,蓋以示水土交融,五行和合之意,即吾前所述“五行四象全藉土,三元八卦豈離壬”之旨。尺者,一尺。一為水,二為火,三為木,四為金,十為土,是言五行合一,得其中和之氣,熏蒸而為真一之水,得此水而滋養萬物,生生不息,有何亢陽之旱?然非德行深者,而此水終未可得。行者叫眾神現真身,與凡夫親眼看看,他才信心供奉,以見“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呼吸靈通,感應神速,而無不如意。否則,“若非修行積陰德,動有群魔作障緣。”以上皆行者現身說法,以示有道不可無德之意。即提綱“孫大圣勸善施霖”之旨。修道者可不修德乎?

郡侯與四眾立下生祠,三藏留名“甘霖普濟寺”。蓋以示不積德不為生物之甘霖;不勸善,不為留名之普濟。甘霖非天上之甘霖,乃陰德之滋潤;普濟非人人而必度,乃期于成道留名后世,為學人之規范耳。結出“碩德圣僧留普濟,齊天大圣廣施恩”,則知有碩德者,方是神僧,而不妨普濟群生;能施恩者,才為大圣。而始能與天齊壽。彼今世迷徒,不知積德施恩,而損人利己,自欺欺世,誤人性命者,是亦妄人而已,何堪語此?

詩曰:

禍福無門總目招,陰功隱惡錄天曹。

如能一念修真善,罪過當時盡化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滋市| 大庆市| 吉首市| 方正县| 宁国市| 蓬安县| 高台县| 南投市| 平泉县| 安新县| 依安县| 丰镇市| 白山市| 马鞍山市| 佛冈县| 南岸区| 永春县| 宁阳县| 昭觉县| 三亚市| 荥阳市| 淮北市| 高邑县| 澄迈县| 屏南县| 阿拉善右旗| 乌兰浩特市| 汾阳市| 灵山县| 平度市| 新乡县| 马尔康县| 洪湖市| 甘孜| 思茅市| 莒南县| 永昌县| 从江县| 竹山县| 和政县| 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