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匯考二(4)
- 明倫匯編皇極典僭號部
- (清)陳夢雷
- 3818字
- 2015-12-27 00:25:23
得與語常在四壁中至于長大不能名六畜后莽以
女孫宇子妻之莽策群司曰歲星司肅東岳太師典
致時雨青煒登平考景以晷熒惑司悊南岳太傅典
致時奧赤煒頌平考聲以律太白司艾西岳國師典
致時陽白煒象平考量以銓辰星司謀北岳國將典
致時寒元煒和平考星以漏月刑元股左司馬典致
武應考方法矩主司天文欽若昊天敬授民時力來
農事以豐年谷日德元囗右司徒典致文瑞考圜合
規主司人道五教是輔帥民承上宣美風俗五品乃
訓斗平元心中司空典致物圖考度以繩主司地里
平治水土掌名山川眾殖鳥獸蕃茂草木各策命以
其職如興誥之文置大司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
空司若位皆孤卿更名大司農曰羲和后更為納言
大理曰作士太常曰秩宗大鴻臚曰典樂少府曰共
工水衡都尉曰予虞與三公司卿凡九卿分屬三公
每一卿置大夫三人一大夫置元士三人凡二十七
大夫八十一元士分主中都官諸職更名光祿勛曰
司中太仆曰太御衛尉曰太倚執金吾曰奮武中尉
曰軍正又置大贅官主乘輿服御物后又典兵秩位
皆上卿號曰六監改郡太守曰大尹都尉曰太尉縣
令長曰宰御史曰執法公車司馬曰王路四門長樂
宮曰常樂室未央宮曰壽成室前殿曰王路堂長安
曰常安更名秩百石曰庶士三百石曰下士四百石
曰中士五百石曰命士六百石曰元士千石曰下大
夫比二千石曰中大夫二千石曰上大夫中二千石
曰卿車服黻冕各有差品又置司恭司徒司明司聰
司中大夫及誦詩工徹膳宰以司過策曰予聞上圣
欲昭厥德罔不慎修厥身用綏于遠是用建爾司于
五事毋隱尤毋將虛好惡不愆立于厥中于戲勖哉
令王路設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欲諫之鼓諫大夫四
人常坐王路門受言事者封王氏齊缞之屬為侯大
功為伯小功為子緦麻為男其女皆為任男以睦女
以隆為號焉皆以印韨令諸侯立大夫人夫人世子
亦受印韨又曰天無二日土無二王百王不易之道
也漢氏諸侯或稱王至于四裔亦如之違于古典繆
于一統其定諸侯王之號皆稱公及四裔僭號稱王
者皆更為侯又曰帝王之道相因而通盛德之祚百
世享祀予惟黃帝帝少昊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帝
夏禹皋陶伊尹咸有圣德假于皇天功烈巍巍光施
于遠予甚嘉之營求其后將祚厥祀惟王氏虞帝之
后也出自帝嚳劉氏堯之后也出自顓頊于是封姚
恂為初睦侯奉黃帝后梁護為修遠伯奉少昊后皇
孫功隆公千奉帝嚳后劉歆為祁烈伯奉顓頊后國
師劉歆子迭為伊休侯奉堯后媯昌為始睦侯奉虞
帝后山遵為褒謀子奉皋陶后伊元為褒衡子奉伊
尹后漢后定安公劉嬰位為賓周后衛公姬黨更封
為章平公亦為賓殷后宋公孔弘運轉次移更封為
章昭侯位為恪夏后遼西姒豐封為章功侯亦為恪
四代古宗宗祀于明堂以配皇始祖考虞帝周公后
褒魯子姬就宣尼公后褒成子孔鈞已前定焉莽又
曰予前在攝時建郊宮定祧廟立社稷神祇報況或
光自上復于下流為烏或黃氣熏烝昭耀章明以著
黃虞之烈焉自黃帝至于濟南伯王而祖世氏姓有
五矣黃帝二十五子分賜厥姓十有二氏虞帝之先
受姓曰姚其在陶唐曰媯在周曰陳在齊曰田在濟
南曰王予伏念皇初祖考黃帝皇始祖考虞帝以宗
祀于明堂宜序于祖宗之親廟其立祖廟五親廟四
后去人皆配食郊祀黃帝以配天黃后以配地以新
都侯東第為大禖歲時以祀家之所尚種祀天下姚
媯陳田王氏凡五姓者皆黃虞苗裔予之同族也書
不云乎惇序九族其令天下上此五姓名籍于秩宗
皆以為宗室世世復無有所與其元城王氏勿令相
嫁娶以別族理親焉封陳崇為統睦侯奉胡王后田
豐為世睦侯奉敬王后天下牧守皆以前有翟義趙
明等領州郡懷忠孝封牧為男守為附城又封舊恩
戴崇金涉箕閎楊并等子皆為男遣騎都尉囗等分
治黃帝園位于上都橋畤虞帝于零陵九疑胡王于
淮陽陳敬王于齊臨淄愍王于城陽莒伯王于濟南
東平陵孺王于魏郡元城使者四時致祠其廟當作
者以天下初定且祫祭于明堂太廟以漢高廟為文
祖廟莽曰予之皇始祖考虞帝受嬗于唐漢氏初祖
唐帝世有傳國之象予復親受金策于漢高皇帝之
靈惟思褒厚前代何有忘時漢氏宗祖有七以禮立
廟于定安國其園寢廟在京師者勿罷祠薦如故予
以秋九月親入漢氏高元成平之廟諸劉更屬籍京
兆大尹勿解其復各終厥身州牧數存問勿令有侵
冤又曰予前在大麓至于攝假深惟漢氏三七之囗
赤德氣盡思索廣求所以輔劉延期之術靡所不用
以故作金刀之利幾以濟之然自孔子作春秋以為
后王法至于哀之十四而一代畢囗之于今亦哀之
十四也赤世計盡終不可強濟皇天明威黃德當興
隆顯大命屬予以天下今百姓咸言皇天革漢而立
新廢劉而興王夫劉之為字卯金刀也正月剛卯金
刀之利皆不得行博謀卿士僉曰天人同應昭然著
明其去剛卯莫以為佩除刀錢勿以為利承順天心
快百姓意乃更作小錢徑六分重一銖文曰小錢直
一與前大錢五十者為二品并行欲防民盜鑄乃禁
不得挾銅炭是歲四月徐鄉侯劉快結黨數千人起
兵于其國快兄殷故漢膠東王時改為扶崇公快舉
兵攻即墨殷閉城門自擊獄吏民距快快敗走至長
廣死莽曰昔予之祖濟南愍王困于燕寇自齊臨淄
出保于莒宗人田單廣設奇謀獲殺燕將復定齊國
今即墨士大夫復同心殄滅反虜予甚嘉其忠者憐
其無辜其赦殷等非快之妻子它親屬當坐者皆勿
治吊問死傷賜亡者葬錢人五萬殷知大命深疾惡
快以故輒伏厥辜其滿殷國戶萬地方百里又封符
命臣十余人莽曰古者設廬并八家一夫一婦田百
畝什一而稅則國給民富而頌聲作此唐虞之道三
代所遵行也秦為無道厚賦稅以自供奉罷民力以
極欲壞圣制廢井田是以兼并起貪鄙生強者規田
以千數弱者曾無立錐之居又置奴婢之市與牛馬
同蘭制于民臣顓斷其命奸虐之人因緣為利至略
賣人妻子逆天心悖人倫繆于天地之性人為貴之
義書曰予則奴戮女唯不用命者然后被此囗矣漢
氏減輕田租三十而稅一常有更賦罷癃咸出而豪
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稅一實什稅五也父子
夫婦終年耕蕓所得不足以自存故富者犬馬余菽
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糟糠窮而為奸俱陷于囗刑
用不錯予前在大麓始令天下公田口井時則有嘉
禾之祥遭反虜逆賊且止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
婢曰私屬皆不得賣買其男口不盈八而田過一井
者分余田予九族鄰里鄉黨故無田今當受田者如
制度敢有非井田圣制無法惑眾者投諸四裔以御
魑魅如皇始祖考虞帝故事是時百姓便安漢五銖
錢以莽錢大小兩行難知又數變改不信皆私以五
銖錢市買訛言大錢當罷莫肯挾莽患之復下書諸
挾五銖錢言大錢當罷者比非井田制投四裔于是
農商失業食貨俱廢民人至涕泣于市道及坐賣買
田宅奴婢鑄錢自諸侯卿大夫至于庶民抵罪者不
可勝數秋遣五威將王奇等十二人班符命四十二
篇于天下德祥五事符命二十五福應十二凡四十
二篇其德祥言文宣之世黃龍見于成紀新都高祖
考王伯墓門梓柱生枝葉之屬符命言井石金匱之
屬福應言雌雞化為雄之屬其文爾雅依托皆為作
說大歸言莽當代漢有天下云總而說之曰帝王受
命必有德祥之符瑞囗成五命申以福應然后能立
巍巍之功傳于子孫永享無窮之祚故新室之興也
德祥發于漢三七九世之后肇命于新都受瑞于黃
支開王于武功定命于子同成命于巴宕申福于十
二應天所以保佑新室者深矣固矣武功丹石出于
漢氏平帝未年火德銷盡土德當代皇天眷然去漢
與新以丹石始命于皇帝皇帝謙讓以攝居之未當
天意故其秋七月天重以三能文馬皇帝復謙讓未
即位故三以鐵契四以石龜五以虞符六以文圭七
以元印八以茂陵石書九以元龍石十以神井十一
以大神石十二以銅符帛圖申命之瑞寖以顯著至
于十二以昭告新皇帝皇帝深惟上天之威不可不
畏故去攝號猶尚稱假改元為初始欲以承塞天命
克厭上帝之心然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故
是日天復決其所以勉書又侍郎王盱見人衣白布
單衣赤繢方領冠小冠立于王路殿前謂盱曰今日
天同色以天下人民屬皇帝盱囗之行十余步人忽
不見至丙寅暮漢氏高廟有金匱圖策高帝承天命
以國傳新皇帝明旦宗伯忠孝侯劉宏以聞乃召公
卿議未決而大神石人談曰趣新皇帝之高廟受命
毋留于是新皇帝立登車之漢氏高廟受命受命之
日丁卯也丁火漢氏之德也卯劉姓所以為字也明
漢劉火德盡而傳于新室也皇帝謙讓既備固讓十
二符應迫著命不可辭懼然祇畏葦然閔漢氏之終
不可濟亹亹在左右之不得從意為之三夜不御寢
三日不御食延問公侯卿大夫僉曰宜奉如上天威
命于是乃改元定號海內更始新室既定神祇歡喜
申以福應吉瑞累仍詩曰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右
命之自天申之此之謂也五威將奉符命赍印綬王
侯以下及吏官名更者外及匈奴西域僥外蠻夷皆
即授新室印綬因收故漢印綬賜吏爵人二級民爵
人一級女子百戶羊酒蠻夷幣帛各有差大赦天下
五威將乘干文車駕坤六馬背負鷩鳥之毛服飾甚
偉每一將各置左右前后中帥凡五帥衣冠車服駕
馬各如其方面色數將持節稱太一之使帥持幢稱
五帝之使莽策命曰普天之下迄于四表靡所不至
其東出者至元菟樂浪高句驪夫余南出者隃僥外
歷益州貶句町王為侯西出者至西域盡改其王為
侯北出者至匈奴庭授單于印改漢印文去璽曰章
單于欲求故印陳饒椎破之單于大怒而句町西域
后卒以此皆畔饒還拜為大將軍封威德子冬囗桐
華置五威司命中城四關將軍司命司上公以下中
城主十二城門策命統睦侯陳崇曰咨爾崇夫不用
命者亂之原也大奸猾者賊之本也鑄偽金錢者妨
寶貨之道也驕奢逾制者兇害之端也漏泄省中及
尚書事者機事不密則害成也拜爵王庭謝恩私門
者祿去公室政從亡矣凡此六條國之綱紀是用建
爾作司命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鰥寡不畏強圉
帝命帥繇統睦于朝命說符侯崔發曰重門擊以
待暴客女作五威中城將軍中德既成天下說符命
明威侯王級曰繞溜之固南當荊楚女作五威前關
將軍振武奮衛明威于前命尉睦侯王嘉曰羊頭之
囗北當燕趙女作五威后關將軍壺口捶尉睦于
后命堂威侯王奇白肴黽之險東當鄭衛女作五威
左關將軍函谷批難掌威于左命懷羌子王福曰汧
隴之阻西當戎狄女作五威右關將軍成固據守懷
羌于右又遣諫大夫五十人分鑄錢于郡國是歲長
安狂女子碧呼道中曰高皇帝大怒趣歸我國不者
九月必殺汝莽收捕殺之治者掌寇大夫陳成自免
去官真定劉都等謀舉兵發覺皆誅真定常山大雨
雹二年二月赦天下五威將帥七十二人還奏事漢
諸侯王為公者悉上璽綬為民無違命者封將為子
帥為男初設六管之令命縣官酤酒賣鹽鐵器鑄錢
諸采取名山大澤眾物者稅之又令市官收賤賣貴
賒貸予民收息百月三犧和置酒士郡一人乘傳督
酒利禁民不得挾弩鎧徙西海匈奴單于求故璽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