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匯考五(1)

后漢代僭號二

孫堅 孫策 孫權

孫亮 孫休 孫皓

吳志孫堅傳堅字文臺吳郡富春人蓋孫武之后也

少為縣吏年十七與父共載船至錢唐會海賊胡玉

等從匏里上掠取賈人財物方于岸上分之行旅皆

住船不敢進堅謂父曰此賊可擊請討之父曰非爾

所圖也堅行操刀上岸以手東西指麾若分部人兵

以羅遮賊狀賊望見以為官兵捕之即委財物散走

堅追斬得一級以還父大驚由是顯聞府召署假尉

會稽妖賊許昌起于句章自稱陽明皇帝與其子韶

扇動諸縣眾以萬數堅以郡司馬募召精勇得千余

人與州郡合討破之是歲熹平元年也刺史臧旻列

上功狀詔書除堅鹽瀆丞數歲徙盱眙丞又徙下邳

丞中平元年黃巾賊帥張角起于魏郡托有神靈遣

八使以善道教化天下而潛相連結自稱黃天泰平

三月甲子三十六萬一旦俱發天下響應燔燒郡縣

殺害長吏漢遣車騎將軍皇甫嵩中郎將朱囗將兵

討擊之囗表請堅為左軍司馬鄉里少年隨在下邳

者皆愿從堅又募諸商旅及淮泗精兵合千許人與

囗并力奮擊所向無前汝潁賊困迫走保宛城堅身

當一面登城先入眾乃蟻附遂大破之囗具以狀聞

上拜堅別部司馬邊章韓遂作亂涼州中郎將董卓

拒討無功中平三年遣司空張溫行車騎將軍西討

章等溫表請堅與參軍事屯長安溫以詔書召卓卓

良久乃詣溫溫責讓卓卓對應不順堅時在坐前耳

語謂溫曰卓不怖罪而鴟張大語宜以召不時至陳

軍法斬之溫曰卓素著威名于隴蜀之間今日殺之

西行無依堅曰明公親率天兵威震天下何賴于卓

觀卓所言不假明公輕上無禮一罪也章遂扈經

年當以時進討而卓云未可沮軍疑眾二罪也卓受

任無功應召稽留而軒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將仗

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示威者也是以穰苴斬莊賈

魏絳戮楊干今明公垂意于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

于是在矣溫不忍發舉乃曰君且還卓將疑人堅因

起出章遂聞大兵向至黨眾離散皆乞降軍還議者

以軍未臨敵不斷功賞然聞堅數卓三罪勸溫斬之

無不嘆息拜堅議郎時長沙賊區星自稱將軍眾萬

余人攻圍城邑乃以堅為長沙太守到郡親率將士

施設方略旬月之閑克破星等周朝郭石亦帥徒眾

起于零桂與星相應遂越境尋討三郡肅然漢朝錄

前后功封堅烏程侯靈帝崩卓擅朝政橫恣京城諸

州郡囗興義兵欲以討卓堅亦舉兵荊州刺史王

素遇堅無禮堅過殺之比至南陽眾數萬人南陽太

守張咨聞軍至晏然自若堅以牛酒禮咨咨明日亦

答詣堅酒酣長沙主簿入白堅前移南陽而道路不

治軍資不具請收主簿推問意故咨大懼欲去兵陳

四周不得出有頃主簿復入白堅南陽太守稽停義

兵使賊不時討請收出案軍法從事便牽咨于軍門

斬之郡中震栗無求不獲前到魯陽與袁術相見術

表堅行破鹵將軍領預州刺史遂治兵于魯陽城當

進軍討卓遣長史公仇稱將兵從事還州督促軍糧

施帳幔于城東門外祖道送稱官屬囗會卓遣步騎

數萬人逆堅輕騎數十先到堅方行酒談笑敕部曲

整頓行陣無得妄動后騎漸益堅徐罷坐導引入城

乃謂左右曰向堅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藉諸君

不得入耳卓兵見堅士眾甚整不敢攻城乃引還堅

移屯梁東大為卓軍所攻堅與數十騎潰圍而出堅

常著赤罽幘乃脫幘令親近將祖茂著之卓騎爭逐

茂故堅從間道得免茂困迫下馬以幘冠冢間燒柱

因伏草中卓騎望見圍繞數重定近覺是柱乃去堅

復相收兵合戰于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

是時或間堅于術術懷疑不運軍糧陽人去魯陽百

余里堅夜馳見術畫地計校曰所以出身不顧上為

國家討賊下慰將軍家門之私讎堅與卓非有骨肉

之怨也而將軍受譖潤之言還相嫌疑術踧踖即調

發軍糧堅還屯卓憚堅猛壯乃遣將軍李傕等來求

和親令堅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許表用之堅曰

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縣示四海則

吾死不瞑目豈將與乃和親邪復進軍大谷拒雒九

十里卓尋徙都西入關焚燒雒邑堅乃前入至雒修

諸陵平塞卓所發掘訖引軍還住魯陽初平三年術

使堅征荊州擊劉表表遣黃祖逆于樊鄧之間堅擊

破之追渡漢水遂圍襄陽單馬行峴山為祖軍士所

射殺兄子賁帥將士眾就術術復表賁為豫州刺史

堅四子策權翊匡權既稱尊號謚堅曰武烈皇帝

孫策傳策字伯符堅初興義兵策將母從居舒與周

瑜相友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咸向之堅薨還葬曲

阿已乃渡江居江都徐州牧陶謙深忌策策舅吳景

時為丹陽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范孫河俱就

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興平元年從袁術術甚奇之

以堅部曲還策太傅馬日磾杖節安集關東在壽春

以禮辟策表拜懷義校尉術大將喬蕤張勛皆傾心

敬焉術常嘆曰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策騎士

有罪逃入術營隱于內囗策指使人就斬之訖詣術

謝術曰兵人好叛當共疾之何為謝也由是軍中益

畏憚之術初許策為九江太守已而更用丹陽陳紀

后術欲攻徐州從廬江太守陸康求米三萬斛康不

與術大怒策昔曾詣康康不見使主簿接之策常銜

恨術遣策攻康謂曰前錯用陳紀每恨本意不遂今

若得康廬江真卿有也策攻康拔之術復用其故吏

劉勛為太守策益失望先是劉繇為揚州刺史州舊

治壽春壽春術已據之繇乃渡江治曲阿時吳景尚

在丹陽策從兄賁又為丹陽都尉繇至皆迫逐之景

賁退舍歷陽繇遣樊能于麋陳橫屯江津張英屯當

利口以拒術術自用故吏瑯邪惠衢為揚州刺史更

以景為督軍中郎將與賁共將兵擊英等連年不克

策乃說術乞助景等平定江東術表策為折沖校尉

行殄寇將軍兵財千余騎數十匹賓客愿從者數百

人比至歷陽眾五六千策母先自曲阿徙于歷陽策

又徙母阜陵渡江轉斗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而軍

令整肅百姓懷之策為人美姿顏好笑語性闊達聽

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劉

繇棄軍遁逃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吳人嚴白虎等

眾各萬余人處處屯聚吳景等欲先擊破虎等乃至

會稽策曰虎等群盜非有大志此成禽耳遂引兵渡

浙江據會稽屠東治乃攻破虎等盡更置長吏策自

領會稽太守復以吳景為丹陽太守以孫賁為豫章

太守分豫章為廬陵郡以賁弟輔為廬陵太守丹陽

朱治為吳郡太守彭城張昭廣陵張纮秦松陳端等

為謀主時袁術僭號策以書責而絕之曹公表策為

討逆將軍封為吳侯后術死長史楊弘大將張勛等

將其眾欲就策廬江太守劉勛要擊悉擄之收其珍

寶以歸策聞之偽與勛好盟勛新得術眾時豫章上

繚宗民萬余家在江東策勸勛攻取之勛既行策輕

軍晨夜襲拔廬江勛眾盡降勛獨與麾下數百人自

歸曹公是時袁紹方強而策并江東曹公力未能逞

且欲撫之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為子章取賁女

皆禮辟策弟權翊又命揚州刺史嚴象舉權茂才建

安五年曹公與袁紹相拒于官渡策陰欲襲許迎漢

帝密治兵部署諸將未發會為故吳郡太守許貢客

所殺先是策殺貢貢小子與客亡匿江邊策單騎出

卒與客遇客擊傷策創甚請張昭等謂曰中國方亂

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

弟呼權佩以印綬謂曰舉江東之眾決機于兩陳之

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

江東我不如卿至夜卒時年二十六權稱尊號追謚

策曰長沙桓王封子紹為吳侯后改封上虞侯紹卒

子奉嗣孫囗時訛言謂奉當立誅死

孫權傳權字仲謀兄策既定諸郡時權年十五以為

陽羨長郡察孝廉州舉茂才行奉義校尉漢以策遠

修職貢遣使者劉琬加錫命琬語人曰吾觀孫氏兄

弟雖各才秀明達然皆祿祚不終惟中弟孝廉形貌

奇偉骨體不恒有大貴之表年又最壽爾試識之建

安四年從策征廬江太守劉勛勛破進討黃祖于沙

羨五年策薨以事授權權哭未及息策長史張昭謂

權曰孝廉此寧哭時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師非

欲違父時不得行也況今奸宄競逐豺狼滿道乃欲

哀親戚顧禮制是猶開門而揖盜未可以為仁也乃

改易權服扶令上馬使出巡軍是時惟有會稽吳郡

丹陽豫章廬陵然深險之地猶未盡從而天下英豪

布在州郡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

臣之固張昭周瑜等謂權可與共成大業故委心而

服事焉曹公表權為討鹵將軍領會稽太守屯吳使

丞之郡行文書事待張昭以師傅之禮而周瑜程普

呂范等為將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肅諸葛瑾等

始為賓客分部諸將鎮撫山越討不從命七年權母

吳氏薨八年權西伐黃祖破其舟軍惟城未克而山

寇復動還過豫章使呂范平鄱陽會稽程普討樂安

太史慈領海昏韓當周泰呂蒙等為劇縣令長九年

權弟丹陽太守翊為左右所害以從兄瑜代翊十年

權使賀齊討上饒分為建平縣十二年西征黃祖擄

其人民而還十三年春權復征黃祖祖先遣舟兵拒

軍都尉呂蒙破其前鋒而凌統董襲等盡銳攻之遂

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騎士馮則追梟其首擄其男女

數萬口是歲使賀齊討黟歙分歙為始新新定犁陽

休陽縣以六縣為新都郡荊州牧劉表死魯肅乞奉

命吊表二子且以觀變肅未到而曹公已臨其境表

子琮舉眾以降劉備欲南濟江肅與相見因傳權旨

為陳成敗備進住夏口使諸葛亮詣權權遣周瑜程

普等行是時曹公新得表眾形勢甚盛諸議者皆望

風畏懼多勸權迎之惟瑜肅執拒之議意與權同瑜

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進遇于赤壁大破曹

公軍公燒其余船引退士卒饑疫死者大半備瑜等

復追至南郡曹公遂北還留曹仁徐晃于江陵使樂

進守襄陽時甘寧在江陵為仁黨所圍用呂蒙計留

凌統以拒仁以其半救寧軍以勝反權自率眾圍合

肥使張昭攻九江之當涂昭兵不利權攻城逾月不

能下曹公自荊州還遣張喜將騎赴合肥未至權退

十四年瑜仁相守歲余所殺傷甚眾仁委城走權以

瑜為南郡太守劉備表權行車騎將軍領徐州牧備

領荊州牧屯公安十五年分豫章為鄱陽郡分長沙

為漢昌郡以魯肅為太守屯陸口十六年權徙治秣

陵明年城石頭改秣陵為建業聞曹公將來侵作濡

須塢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余曹公

望權軍嘆其齊肅乃退初曹公恐江濱郡縣為權所

略征令內移民轉相驚自廬江九江蘄春廣陵戶十

余萬皆東渡江江西遂虛合肥以南惟有皖城十九

年五月權征皖城閏月克之獲廬江太守朱光及參

軍董和男女數萬口是歲劉備定蜀權以備已得益

州令諸葛瑾從求荊州諸郡備不許曰吾方圖涼州

涼州定乃盡以荊州與吳耳權曰此假而不反而欲

以虛辭引歲遂置南三郡長吏關羽盡逐之權大怒

乃遣呂蒙督鮮于丹徐忠孫規等兵二萬取長沙零

陵桂陽三郡使魯肅以萬人屯巴丘以御關羽權住

陸口為諸軍節度蒙到二郡皆服惟零陵太守郝普

未下會備到公安使關羽將三萬兵至益陽權乃召

蒙等使還助肅蒙使人誘普普降盡得三郡將守因

引軍還與孫皎潘璋并魯肅兵囗進拒羽于益陽未

戰會曹公入漢中備懼失益州使使求和權令諸葛

瑾報更尋盟好遂分荊州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屬權

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備備歸而曹公已還權反自

陸口遂征合肥合肥未下徹軍還兵皆就路權與凌

統甘寧等在津北為魏將張遼所襲統等以死捍權

權乘駿馬越津橋得去二十一年冬曹公次于居巢

遂攻濡須二十二年春權令都尉徐詳詣曹公請降

公報使修好誓重結婚二十三年十月權將如吳親

乘馬射虎于庱亭馬為虎所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

常從張世擊以戈獲之二十四年關羽圍曹仁于襄

陽曹公遣左將軍于禁救之會漢水暴起羽以舟兵

盡擄禁等步騎三萬送江陵惟城未拔權內憚羽外

欲以為己功箋與曹公乞以討羽自效曹公且欲使

羽與權相持以斗之驛傳權書使曹仁以弩射示羽

羽猶豫不能去閏月權征羽先遣呂蒙襲公安獲將

軍士仁蒙到南郡南郡太守麋芳以城降蒙據江陵

撫其老弱釋于禁之囚陸遜別取宜都獲秭歸枝江

夷道還屯夷陵守峽口以備蜀關羽還當陽西保麥

城權使誘之羽偽降立幡旗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

兵皆解散尚十余騎權先使朱然潘璋斷其徑路十

二月璋司馬馬忠獲羽及其子平都督趙累等于章

鄉遂定荊州是歲大疫盡除荊州民租稅曹公表權

為驃騎將軍假節領荊州牧封南昌侯權遣校尉梁

寓奉貢于漢及令王惇市馬又遣朱光等歸二十五

年春正月曹公薨太子丕代為丞相魏王改年為延

康秋魏將梅敷使張儉求見撫納南陽陰酇筑陽山

都中廬五縣民五千家來附冬魏嗣王稱尊號改元

為黃初二年四月劉備稱帝于蜀權自公安都鄂改

名武昌以武昌下雉尋陽陽新柴桑沙羨六縣為武

昌郡五月建業言甘露降八月城武昌下令諸將曰

夫存不忘亡安必慮危古之善教昔雋不疑漢之名

臣于安平之世而刀劍不離于身蓋君子之于武備

不可以已況今處身強畔豺狼交接而可輕忽不思

變難哉頃聞諸將出入各尚謙約不從人兵甚非備

慮愛身之謂夫保己遺名以安君親孰與危辱宜深

警戒務崇其大副孤意焉自魏文帝踐祚權使命稱

藩及遣于禁等還十一月策命權曰蓋圣王之法以

德設爵以功制祿勞大者祿厚德盛者禮豐故叔旦

有夾輔之勛太公有鷹揚之功囗啟土宇并受備物

所以表章元功殊異賢哲也近漢高祖受命之初分

裂膏腴以王八姓斯則前世之懿事后王之元龜也

朕以不德承運革命君臨萬國秉統天機思齊先代

坐而待旦惟君天資忠亮命世作佐深睹歷數達見

廢興遠遣行人浮于潛漢望風影附抗疏稱藩兼納

囗絺南方之貢普遣諸將來還本朝忠肅內發款誠

外昭信著金石義蓋山河朕甚嘉焉今封君為吳王

使使持節太常高平侯貞授君璽綬策書金虎符第

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以大將軍使持節

督交州領荊州牧事錫君青土苴以白茅對揚朕命

以尹東夏其上故驃騎將軍南昌侯印綬符策今又

加君九錫其敬聽后命以君綏安東南綱紀江外民

夷安業無或攜貳是用錫君大輅戎輅各一元牡二

駟君務財勸農倉庫盈積是用錫君袞冕之服赤舄

副焉君化民以德禮教興行是用錫君軒縣之樂君

宣導休風懷柔百越是用錫君朱戶以居君運其才

謀官方任賢是用錫君納陛以登君忠勇囗奮清除

奸匿是用錫君虎賁之士百人君振威陵邁宣力荊

南梟滅兇丑罪人斯得是用錫君鈇鉞各一君文和

于內武信于外是用錫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

矢千君以忠肅為基恭勤為德是用錫君秬鬯一卣

圭瓚副焉欽哉敬敷訓典以服朕命以勖相我國家

永終爾顯烈是歲劉備帥軍來伐至巫山秭歸使使

誘導武陵蠻夷假與印傳許之封賞于是諸縣及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水城县| 洪泽县| 普格县| 阜宁县| 娄底市| 衢州市| 长岛县| 姚安县| 嵩明县| 清涧县| 东宁县| 哈巴河县| 灯塔市| 平南县| 青铜峡市| 叶城县| 乳源| 永德县| 岳普湖县| 乐至县| 荔浦县| 习水县| 孟津县| 太原市| 关岭| 江门市| 庆云县| 营口市| 肃南| 孟州市| 唐山市| 马公市| 台江县| 通榆县| 扬中市| 商南县| 武乡县| 来安县| 长白| 灌南县| 福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