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治氣極。肺虛。上氣喘急。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桂心(半兩) 五味子(三分)麥蘇子(半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 治氣極虛熱。皮毛干焦。津液不通。四肢無力。宜服黃 散方。 黃 (二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杏仁(一兩湯浸去焙)桑根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每 治氣極。傷熱則氣喘。急甚則唾血。乏力。不欲飲食。口燥咽干。竹葉飲子方。 竹葉(五十片) 麥門冬(半兩去心) 小麥(半合) 生地黃(半兩) 地骨皮(半兩) 黃(一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棗二枚。煎至五分。去滓。
食后 治氣極。寒傷于肺。咳嗽短氣。不得息。胸中迫急。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二兩)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桂心(一兩) 麻黃(一兩去香(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計 治氣極。呼吸短氣。臟虛腹脹。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干姜(一兩炮裂銼) 桂心(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沉香〔二(一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氣極。肺臟虛寒。腹脅脹滿。呼吸短氣。咳逆胸痛。四肢灑淅。皮毛干焦。肌體 羸瘦。面鐘乳粉(三兩) 五味子(三分) 桂心(三分) 石菖蒲(三分)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門冬(一兩半去口者微炒去汗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三十丸。空心及食
治骨極諸方
夫骨極者。主腎病也。腎應骨。骨與腎合。以冬遇風為骨痹。痹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腎。
則虛痛甚是骨極之候也。足少陰氣絕即骨枯。少陰者腎脈也。伏行而溫于骨髓。故骨髓不溫。即肉不著。
日死 治骨極。頭熱。肢節疼痛。不得睡臥。兼不思飲食。宜服生干地黃散方。 生干地黃(一兩) 白茯苓(一兩) 當歸(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人參(一兩去蘆頭)車兩炙微赤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極。腎虛。腳膝骨髓酸痛。宜服酸棗仁散方。 酸棗仁(八兩微炒) 虎脛骨(八兩涂酥炙令黃) 熟干地黃(八兩) 杜仲(三兩去粗皮炙令黃)上件藥。細銼。以清酒一斗五升。浸經三日。曝干后入酒又浸三日。曝干。如此浸令酒盡。
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骨極。宜服強骨髓。令人充健。地黃煎方。 生地黃汁(三升) 防風(二兩去蘆頭) 黃 (二兩銼) 鹿角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當歸(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先煎地黃汁。減一升。內前藥末入汁中。次入髓。攪令勻。慢火煎如 治骨極。肢節酸疼。腳脛無力。兩耳虛鳴。宜服附子丸方。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補骨脂(一兩微炒)鹿茸(一兩)牛子仁(一兩)肉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 治骨極。肌體羸瘦。腎臟虛弱。腰腳無力。肢節煩疼。宜服鹿角膠丸方。 鹿角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補骨脂(一兩微炒) 石斛(一兩去根銼) 熟干地黃(一兩)薯干別搗為兩) 酸棗兩) 肉蓯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三十丸。空心及晚 治骨極。腎臟勞傷。少氣不足。羸瘦無力。肢節酸疼。腰腳多痛。不能久立。宜服 填骨髓。
生地黃(八斤凈洗浪干搗絞取汁) 大麻仁(半斤以水研濾取汁) 牛髓(一斤) 白蜜(二斤)于銀鍋中熬酸棗仁兩炮裂去兩) 補骨脂(炙令黃銼) 菟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前地黃煎汁。以慢火熬。候可丸。即丸如彈子大。每服。以溫酒化下 治骨極。羸瘦。心神虛煩。腳膝疼痛。久立不得。宜服熟干地黃丸方。 熟干地黃(二兩) 白茯苓(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羚羊角屑(三分) 酸棗仁(一兩微炒)分) 石斛(一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 治骨極。膝脛酸疼。肢節多痛。服虎脛骨酒方。 虎脛骨(一具涂酥炙令黃)上件藥。搗碎。用米曲一依常法釀酒。二十日熟。每取一中盞。空心及晚食前。暖過服之。
治骨極實熱。骨髓酸疼。宜服生地黃煎方。 生地黃汁(三升) 生天門冬汁(一升) 白蜜(半斤)上件藥。相和令勻。以慢火煎如膏。每于食后。煎竹葉湯調下半匙。
治精極諸方
夫精極者。通主五臟六腑之病候也。若五臟六腑衰。則形體皆極。眼視無明。齒焦而發落。
以氣六腑落。
聾行轉。轉 治精極。五臟六腑俱傷。虛熱遍身。及骨髓煩疼。宜服天門冬散方。 天門冬(一兩去心) 羚羊角屑(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黃 (一兩銼) 枸杞子(一兩)澤瀉(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竹瀝半合。蜜一茶匙。
同 治精極。實熱勇悍。多驚壯熱。茯神散方。 茯神(二兩) 柴胡(二兩去苗) 黃 (二兩銼) 遠志(一兩去心) 天門冬〔一(二)兩去心〕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 治精極。五臟六腑虛羸。骨節煩疼。精常漏泄。宜服此益氣養神。駐顏色。調血 脈。久服令生地黃(五斤揀擇好者搗絞取汁) 無灰酒(一斗與上一味于銀鍋中以慢火熬成膏入后藥末)微黃)桑螵蛸兩炮裂去皮臍)去苗)菟絲子(香(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用地黃煎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
以溫 治精極。髓虛。腦中痛。膽腑寒。羌活補髓丸方。 羌活(二兩) 芎 (二兩) 當歸(二兩) 桂心(一兩) 人參(三兩去蘆頭) 酥(二合)棗肉上件藥。前五味先搗羅為末。入酥以下五味和勻。于銀鍋內。以重湯煮之。候硬軟得所。
放 治精極。及百病。虛瘠羸瘦。牛髓煎丸方。 牛髓(一斤) 羊髓(一斤) 白蜜(一斤) 酥(一斤) 棗肉(一斤以上五味同于銀鍋內熬令成歸(一兩) 牛膝(一兩風(一兩去蘆頭)絲子(一兩酒浸三宿曝干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前牛髓煎中。更熬令稠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
治精極。上焦熱。下焦冷。補十二經脈。添髓養血。四時宜服。鹿茸丸方。 鹿茸(四兩去毛涂酥炙令黃) 朱砂(二兩細研水飛過) 野雞脛骨(二兩) 天門冬(二兩去酥煎令黃)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與羊脛髓。拌和令勻。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 治精極。填骨髓地黃煎方。 生地黃〔一(十)斤搗絞取汁〕 牛酥(一斤) 白蜜(二斤)上件藥。先以慢火煎地黃汁減半。內牛酥更煎。良久。次下蜜。攪令勻。候稀稠得所。
于瓷 治精極。骨髓虛竭。補益麋茸煎方。 麋茸(五兩去毛涂酥炙令微黃)上搗羅為末。以清酒二升。于銀鍋中慢火煎成膏。盛于瓷器中。每服。空腹及晚食前。
以溫
治五勞六極七傷通用諸方
夫虛勞者。為五勞六極七傷是也。五勞者。一曰志勞。二曰思勞。三曰心勞。四曰憂勞。
五畏苦六極者。一曰氣極。令人內虛。五臟氣不足。邪氣多。正氣少。不欲言。二曰血極。令人無顏色。眉發墮落。忽忽喜忘。三曰筋極。令人數轉筋。十指爪甲皆痛苦。倦不能久立。四曰骨極。令人酸削。齒苦痛。手足煩疼。不欲行動。五曰肌極。令人羸瘦。無潤澤。飲食不生肌肉。六曰精極。令人少氣。翕翕內虛。五臟氣不足。鬢發毛落。悲傷喜忘。七傷者。一曰陰寒。二曰陰萎。三曰里急。四曰精連連。五曰精少。陰下濕。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