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一切癰疽發背,疼痛不可忍,丁香膏方。 丁香(半兩末) 麻油(一斤) 黃丹(七兩) 丈夫頭發(一兩) 蠟(一兩) 桂心(半兩末)當歸(半兩末)上件藥,先煉油,令香,下發,煎,令發盡,次下蠟以綿濾過,都入鐺中,下黃丹,不住手攪故帛 治一切癰疽發背,日夜發歇,疼痛不止,胡粉膏方。 胡粉(四兩) 油(半斤) 蠟(二兩半) 乳香(半兩細研) 麝香(一錢細研) 沒藥(半兩細研)上件藥,以文火煎,令油熟,下胡粉,后下蠟,臨成,下麝香、乳香、沒藥,攪勿住手,待似星花上來,即住,以瓷器內盛。于故帛上涂貼,日二換之。
治一切癰疽發背瘡腫潰后排膿膏藥諸方
治一切癰疽發背,惡瘡毒腫,潰后,久膿水不住,肌肉不生,毒瓦斯未定,收毒止痛暖肌,麒麟竭膏方。 麒麟竭(半兩) 雄黃(半兩細研) 密陀僧(半兩細研) 雌黃(一分細研) 亂發(半兩)(一兩) 連翹(一兩)丁(一兩) 松上件藥,黃 等一十二味,細銼,入油內浸一宿,后用文火煎,諸藥色黑,濾出。次下松脂、乳、香蠟,消熔盡,以綿濾去滓,拭鐺令凈,卻下藥油,以慢火熬,相次入黃丹,不住手以柳木篦攪,候色變,滴于水碗內,捻看軟硬得所,歇良久,入麒麟竭、雄黃、雌黃、密陀僧、朱砂等末,攪,令勻,傾于瓷盒內。以紙上攤,令勻。每日兩上貼之。
治一切癰疽發背,穿穴后,排膿散毒止痛,連翹膏方。 連翹(一兩半) 陳油(一斤半) 豬脂(十兩) 羊脂(五兩) 黃 (一兩半) 黃丹(十四兩) 白芷(一兩半) 白芨(一兩半) 白蘞(一兩半) 乳香(三分) 松脂(一兩半)蠟(二兩)露蜂房(一歸(一兩半) 白芍藥(一兩半) 桂上件藥,先將油及豬羊脂以微火煎,候脂消盡,銼碎黃 、白芷、連翹、蜂房、白芨、白蘞、當歸、芍藥、桂心九味,下入油內,以微火煎,候藥黃黑色,次入松脂、蠟、乳香,熔盡,即以綿絞去滓,再入鐺內煎,即下黃丹,以柳木篦攪,勿令住手,候藥變黑色,次下緋青絹灰及頭發灰,攪,令勻,滴于冷處,凝硬得所,成膏,于瓷器內收。用時,旋于故帛上攤貼,日二換之。
治一切癰疽發背,潰后,日夜疼痛,宜用排膿止痛膏方。 油(一斤) 當歸(一兩半) 白芷(一兩) 桂心(三分) 芎 (一兩) 本(一兩) 細辛(三分) 密陀僧(三分)朱砂(一兩細研上件藥,先取油,安鐺內,煉沸;當歸等六味細銼,下入油中,煎白芷赤焦色,綿濾去滓;凈拭鐺中油,都安入鐺中,依前慢火熬;下蠟并黃丹,不住手以柳木篦攪,候色黑,次下密陀僧、鹿角膠、鹽花,次下膩粉,次下乳香,次下朱砂、麝香等,慢火熬攪,候藥黑光,即滴入水內,如硬軟得所,藥成,入鈔鑼中待凝冷,即于凈地上安一宿,以物蓋,出火毒。每用,故帛上攤貼,日再換之。
治一切癰疽發背,潰后,肌肉不生,宜用此排膿生肌。神效膏方。 當歸(二兩) 白芷(一兩半) 乳香(三分細研) 松脂(一兩) 芎 (一兩) 白蘞(一兩半) 緋帛灰(半兩細研) 亂發灰(半兩細研) 甘草(一兩半) 黃丹(十兩) 木鱉子(三十枚去殼)上件藥,先取油,安鐺內,煉令香熟;將八味藥細銼,下油中浸一宿,以文火煎,白芷色赤黑,即濾出;次下松脂、蠟、乳香、緋帛、發灰等,更煎令消,以綿濾去滓,都入鐺內,下黃丹,不住手攪,變黑光色,滴在水中為珠子,膏成,用瓷器盛。每用,以故帛攤貼,日二易之。
治一切癰疽發背,已潰后,日夜疼痛不可忍,膿不能出,宜用止痛排膿生肌神秘 方。 生地黃汁(五合)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羊腎脂(二兩) 麻油〔五合(兩)〕 乳香(一兩) 黃蠟(二兩) 亂發(半兩) 當歸(半兩) 甘草(三分) 白蘞(半兩)上件藥,細銼,以醋拌濕,先以油煎亂發,消盡,下地黃汁,煎如魚目沸,候地黃汁盡,綿濾去滓,卻于火上下蠟香脂,熟攪勻,煎令稠,于瓷盒內盛。以故帛涂,看瘡大小貼,日二易之。
治一切癰疽發背,潰后,肌肉不生,宜用此排膿生肌膏方。 黃丹(六兩) 松脂(半兩) 薰陸香(半兩) 故緋帛(一尺燒灰細研) 乳發(半兩) 蠟(一兩) 故青帛(一尺燒灰細研)上件藥,以油一斤,先煎一兩沸,納發,煎,令消盡,然后納蠟及松脂、薰陸香、緋、青帛灰,煎攪令洋,以綿濾去滓,都入鐺中,下黃丹,以火煎攪令色黑,軟硬得所,貯一瓷器中。少少涂于楸葉上,以貼,日二易之。
治一切癰疽發背,潰后疼痛,瘡口不合,宜用此排膿生肌膏方。 川大黃(一兩) 細辛(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黃芩(半兩) 芎 (一兩) 白蘞(一兩) 白芷(半歸(半兩)麻油(半斤)上件藥,都細銼,先于凈鐺內煎麻油、脂、蠟,令消,后入諸藥,慢火煎,看藥欲焦,即以綿濾去滓,候冷,膏成。每用,以故帛上涂貼,日二換之。
治一切癰疽發背,潰后,疼痛不止,宜用此排膿止痛地黃膏方。 生地黃汁(一升) 松脂(二兩) 薰陸香(一兩) 羊腎脂(一兩半) 牛膝(一兩半) 蠟(一兩)上件藥,于地黃汁中煎松脂及香,令消盡,即納羊脂、酥蠟,慢火煎,令稠,膏成。涂軟帛上,日二、三上貼之。
治一切癰疽發背生肌膏藥諸方
治一切癰疽發背,日夜疼痛,解毒生肌,麒麟竭膏方。 麒麟竭(一兩) 桂心(三分) 木香(半兩) 附子(三分生,去皮臍) 檳榔(半兩) 當歸(半兩) 白芷(半兩) 芎 (三分) 訶黎勒皮(半兩) 沉香(半兩) 沒藥(半兩)白芨(半兩) 朱砂(研) 白檀香(三分) 甘松香(一兩)(三分) 白蠟(三分) 黃丹(十五上件藥,先將油于鐺中,以炭火煉,令香,細銼甘松。香、檀香、零陵香、柏、槐、柳枝等,入油內浸一宿,以文火煎,候三般枝黃黑色,即去,卻下松脂并蠟,化了,以綿濾過,拭鐺令凈,都傾油入鐺中,下黃丹,于火上以柳木篦不住手攪,令沸轉黑色后,將前十七味藥,搗羅為末,微火上調入膏內,攪三、二十遍,令勻,滴入水中作珠子,即膏成。用瓷盒收,于蠟紙上攤貼,甚者每日早晚換之。
治一切癰疽發背,肌肉不生,干急疼痛,潤瘡生肌膏方。 檳榔(一兩) 白芍藥(一兩) 丁香(一兩) 細辛(一兩) 黃連(一兩) 川芎(一兩)杏仁(一兩湯活(一兩) 附子(一(一兩) 木香(一兩)研) 蠟(四兩) 羊脂(一斤) 豬脂(一上件藥,除脂、蠟、麝香外,都細銼,以米醋半升,拌令勻,一宿,先取三般脂,于鐺內容火煎沸,即下諸藥,煎半日,候白芷色赤,濾出,下蠟,令消,以綿濾過,瓷盒盛,調入麝香,令勻。看患處大小。涂貼于上,日二度換之。
治一切癰疽發背,敗壞疼痛,宜用此生肌膏方。 蛇銜草(一兩半) 當歸(一兩半) 黃連(一兩半) 黃 (一兩) 甘草(一兩) 黃芩(一草(一兩)白芷(一兩)兩) 薤白(一把)上件藥,都細銼,以酒一升,拌令潤半日,先用臘月豬脂三斤,安鐺內,煉沸,漸漸入藥,煎令白芷黃赤色,濾去滓,以綿濾過,瓷盒盛。每日三、兩度,以涂患上。
治一切癰疽發背,止痛生肌膏方。 麒麟竭(一兩) 沒藥(一兩) 黃丹(半兩) 乳香(一兩) 當歸(一兩) 白芷(半兩)上件藥,五味,搗細羅為散,先用清油一升(斤)半,煎桑白皮、柳白皮各二兩,令色赤,濾去滓,用綿濾過,下黃丹,攪勻,候色黑,次下五味散,以柳木篦子攪,候軟硬相得,膏成。于故帛上攤貼。如內損疼痛,只用酒服五丸,如皂莢子大。
治一切癰疽發背,生肌斂瘡口,水楊膏方。 水楊皮(二兩銼) 槐皮(二兩銼) 黃丹(六兩) 麒麟竭(一兩末) 密陀僧(一兩半細研)白松脂(一兩) 蠟(一兩) 白蘞(一兩銼) 降真香(一兩半) 油(二斤)上件藥,先將油于鐺內,微火煎水楊皮、槐皮,后下白蘞、麒麟竭、松脂、降真香,再煎。候水楊皮黃黑色,以綿濾去滓,再入鐺內,重煎,即入密陀僧并黃丹蠟等,用柳木篦攪,勿令住手,候色變黑,旋滴于冷處,看硬軟得所,膏成,盛于瓷器中。用,于軟帛上攤貼,每日二度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