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方。 桑耳(一兩微炙) 牡蠣(一兩燒為粉) 白礬(一兩燒令汁盡)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又方。 漢防己(一兩) 葵子(一兩) 防風(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二(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溫服。
治遺尿不禁方。 上用羊肚系盛水令滿。急系兩頭。煮爛。開。取水頓服。
又方。 雞 (十枚炙令微黃)上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又方。 雄雞腸(一具炙黃)上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溫漿水調下一錢。云向北斗服之更良。
又方。 上用小豆葉。搗取汁。空腹溫服一小盞。
又方。 當歸(一兩銼)上以酒二大盞。煎取汁一盞。頓服。
治大便不通諸方
夫大便不通者。是三焦五臟不和。冷熱不調。熱氣遍入腸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痞結。壅塞不通也。
治大便不通。下焦傷熱悶。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檳榔(一兩) 木香(半兩) 川芒硝(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子芩(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空腹溫服。如未通晚再服。
治腸胃積滯。大便不通。氣壅上奔。宜服大戟丸方。 大戟(一兩銼碎微炒)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木香(半兩) 羌活(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桑根白皮(一兩銼) 牽牛子(四兩微炒別搗羅取末二兩)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牽牛子末。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空心。以生姜湯下二十丸。
治大便不通。臍腹妨悶。不下飲食。遍宜服此方。 烏巢子(二兩) 木香(一兩) 芎 (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川大黃〔二(三)兩銼碎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煎蔥白生姜湯下二十丸。
治大便不通。腹內壅悶。喘息促。宜服此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川芒硝(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大麻仁(一兩別研)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麻仁令勻。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溫生姜湯下三十丸。以利為度。
治大腸結實。枳殼丸方。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芒硝(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生姜湯下三十丸。
治干糞塞腸。癥腸脹痛不通方。 毛桃花(一兩濕者) 面(三兩)上件藥。和面作餛飩。熟煮。空腹食之。至日午后。腹中如雷鳴。當下惡物為效。
治大便不通。十日秘者方。 棗(一枚去核) 膩粉(一錢)上以膩粉。納于棗中。和白面裹之。于火上炙令熟。碾羅為末。以煎湯調頓服之。立效 治大便旬日不通方。 鼠糞(二枚) 白膠香(半棗大)上件藥。細研。入水少許。和丸如棗核大。以油涂。納谷道中。良久便通。神妙。
又方。 膩粉(一分) 黃丹(一錢)上件藥。同研令勻。每服。以粥飲調下一錢。不過三服效。
治大便秘澀不通方。 上用大麻子爛研。以米相和。煮粥食之良。
又方。 蜣螂(微炒去翅足)上搗羅為末。以熱酒調下一錢。
又方。 牽牛子(二兩一半微炒一半生用)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生姜湯調下二錢。良久。以熱茶投。
又方。 皂莢(二挺去黑皮微炙黃)上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水下三十丸。
又方。 巴豆(一枚去皮以油燥焦去心膜)上以粳米飯二十粒同研熟。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水下三丸。如人行十里當通。未通即再服。
又方。 上用瓜蒂五枚。搗羅為末。以綿裹。納下部中。即通。
又方。 檳榔(半兩)上搗羅為末。以童子小便一大盞。煎至六分。入蔥白三寸。蓋定良久。去蔥頓服。
治大便難諸方
夫大便難者。由五臟不調。陰陽偏有虛實。謂三焦不和。則冷熱并結故也。胃為水谷之海。
腸胃 治身有大熱。熱毒流于四肢。骨節急痛不可忍。腹中煩滿。大便澀難。大黃飲子 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梔子仁(一兩) 川升麻(一兩)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黃芩(一兩) 生地黃(二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豉半合。煎至五分。去滓。
空腹溫服。
治五實病。大便難。宜服此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川樸硝〔一(二)兩半〕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干微炒)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蜜水調下三錢。以利為度。
治大便難。五臟氣壅。三焦不和。熱結秘澀。麻仁丸方。 大麻仁(二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赤芍藥(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川芒硝(一兩) 檳榔(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生姜湯下三十丸。
晚再服之。
治宿食不消。大便難。宜服此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川芒硝(一兩) 杏仁〔二(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生姜湯下三十丸。晚再服之 治腸胃冷熱不和。大便難秘。食飲不消。心腹妨悶。檳榔丸方。 檳榔(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柴胡(三分去苗) 桂心(一兩) 草豆蔻(半兩去皮) 木香七遍微炒) 治脾胃不和。常患大便堅難。宜服此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大麻仁(二兩別搗如膏) 赤芍藥(二兩)濃樸(二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麻仁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生姜湯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以利為度
治大便卒不通諸方
夫大便卒不通者。由五臟氣不調。陰陽偏。有虛實。三焦不和。冷熱并結故也。胃為水谷之海有腸胃 治大便卒不通。心神煩悶。坐臥不安。宜服牽牛子丸方。 牽牛子(二兩微炒) 川樸硝(一兩) 大麻仁(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甘遂(半兩煨令黃) 木香(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生姜湯下二十丸。
如人行十里當通。如未通。即再服。強羸人 治大便卒不通。心腹氣滿悶。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 檳榔(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桂心(半兩) 巴豆霜(一分)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巴豆霜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橘皮湯下三丸。未效。加至五丸。
治大腸卒不通。腹脅脹滿。氣上沖心膈。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牽牛子(一兩微炒) 桑根白皮(一兩銼)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如人行十里再服。
治大便卒不通。氣上奔心膈。宜服此方。 皂莢(一兩去黑皮涂酥炙黃焦去子) 巴豆霜(一分) 阿魏(半兩面裹煨令面熟為度)五靈脂(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巴豆霜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溫生姜湯下五丸。良久未效。再服七丸。
治大便卒不通。氣悶絕方。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川樸硝(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蜜水調下二錢。
治大便卒澀結不通方。 豬脂(一兩) 葵子末(一兩半)上件藥相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以通利為度。
又方。 羊蹄根(一兩銼)上以水一大盞。煎取六分。去滓。溫溫頓服之。
又方。 大麻仁(一兩)上以熟湯一大盞。研濾取汁。分為二服。
又方。 吳茱萸(五十粒生用) 梔子(十四枚) 川樸硝(一兩)上以水一大盞。煎取六分。去滓。下樸硝。空心。分為三服。
治關格大小便不通諸方
夫關格者。是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謂之內關。小便不通謂之外格。二便不通。故為關格得營故日 治風冷氣入小腸。忽痛堅急。如狀大小便不通。或小腸有氣結如升大。脹起。名為 關格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苦參(一兩銼) 貝齒(一兩燒為灰) 滑石(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煮葵根湯調下二錢。
治大小便。氣壅不利。脹滿。關格不通。吳茱萸丸方。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干微炒) 桂心(半兩) 干姜(一分炮裂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當歸(半兩銼微炒) 赤芍藥(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芎 (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姜橘皮湯下三十丸。
日三服。以通利為度。
又方。 木通(一兩銼) 川樸硝(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黃芩(半兩) 車前子(一兩) 蘧麥花(半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大小便關格不通。腹脹喘急。立效方。 水銀(一分) 膩粉(一分) 滑石(一分)上件藥。一處研令水銀星盡。每服。以蔥白湯調下一錢。
又方。 甘遂(半錢煨令黃) 貝齒(二枚燒為灰)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為三服。用暖漿水一小盞。調服立效。
又方。 胡椒(二十顆搗碎) 川樸硝(半兩)上件藥。先以水一大盞。煎胡椒至六分。去滓。入硝更煎一兩沸。放溫。頓服神效。
又方。 膩粉(一錢) 生麻油(一合)上件藥相和。空腹服之。
治大小便。關格閉塞方。 上用蔓荊子油一合。空腹服之即通。通后汗出勿怪。
治大小便關格不通。肚脹氣筑心悶絕方。 上用烏臼樹東面白皮。陰干。搗羅為末。如五七日不通。以熟水調下二錢。如急用。火上焙干為妙。
又方。 蜀葵花(一兩爛搗) 麝香(半錢細研)上相和。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服之。如無花。即取根拍破用之。
治大小便關格不通。經三五日方。 上用無 皂莢燒灰。細研。以粥飲調下三錢。立通。
治大小便難諸方
夫大小便難者。由冷熱不調。大小腸有游氣。游氣在于腸間。搏于糟粕。小便不得通流。故大小便難也。診其尺脈。滑而浮大。此為陽干于陰。其人若小腹痛滿。不能尿。尿即陰中痛 治大小便難。心腹滿悶。不能可遏。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川芒硝(二兩) 赤芍藥(半兩) 大麻仁(二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蘧麥(一兩) 防葵(一兩) 榆白皮(一兩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空腹溫服。如人行十里再服。以大小便利為度。
治大小便難。腹脅脹痛。氣急。白術散方。 白術(一兩) 牽牛子(一兩微炒) 木通(一兩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一兩) 川樸硝(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空腹溫服。如人行十里再服。以利為度。
治大小便難。宜服此方。 木通(一兩銼) 川樸硝(一兩) 車前子(一兩) 黃芩(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溫服。
治大小便難。臍腹妨悶。赤芍藥丸方。 赤芍藥(半兩) 桂心(半兩) 羌活(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川芒硝(一兩) 檳榔(一兩) 大麻仁(二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
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以溫水下三十丸。晚再服。
治大小便難。腹肚脹滿。短氣。宜服此方。 荊芥(一兩) 蟲(三十枚微炒)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芎 (一兩) 蒲黃(一兩)當歸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煎生姜蔥白湯下三十丸。
治大小便難。腹中有燥糞。寒熱煩迫。短氣。汗出腹痛。宜服此方。 葛根(一兩銼) 豬膏(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葛根大黃。取汁一盞半。去滓。下豬膏。煎取一盞。分為二服 治大小便難。神效方。 木香(半兩) 青黛(半兩) 麻油(二合)上件藥。以水一大盞。同煎令水盡。唯有油。去滓。分為二服。如人行十里服盡。
又方。 莧實末(半兩)上分二服。以新汲水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