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 太平圣惠方
- 佚名
- 2993字
- 2015-12-27 00:21:39
去滓 治熱傷肺臟。唾血不止方。 生干地黃(四兩)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蒲黃(二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一雞子大。煎至五分。去滓。每于食后 治心肺藏熱壅致唾血。白蘆(茅)根散方。 白蘆(茅)根(一兩銼) 犀角屑(三分) 刺薊根(一兩半) 黃芩(一兩) 桑根白皮(二兩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 治吐血日夜不止。白前散方。 白前(二兩半) 桑根白皮(二兩銼) 桔梗(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半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溫服。
又方。 生干地黃(四兩) 黃芩(一兩) 柏葉(一兩) 阿膠(二兩杵碎炒令黃燥) 甘草(一兩炙微赤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后。以糯米粥飲。調二(三)錢服之。
治憂恚致傷。胸膈疼痛。及虛勞唾血。地黃煎方。 生地黃汁(五升)上于銀鍋內。以慢火煎至三升。又入白蜜一升。酒一升。卻煎至二(三)升。每于食后。
溫溫
治吐血口干諸方
夫吐血口干者。因臟腑虛竭。榮衛不理。陰陽隔絕。陽虛于上。故身體虛熱。胸中痞澀。
則 治心肺客熱吐血。唇口干燥。宜服杏仁散方。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茯苓 黃連(去須) 梔子仁 黃芩 川大黃(銼碎微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肺壅熱。上焦不利。吐血口干。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生干地黃(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栝蔞根(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胸煩熱。吐血不止。口舌干燥。頭疼。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二兩去心) 黃芩 川升麻 生干地黃青竹茹 栝蔞根 葛根(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熱吐血。口干心燥。宜服生地黃煎方生地黃汁(一升) 生姜汁(一合) 白蜜(五合) 生麥門冬汁(三合) 酥(五合)白沙糖(三兩)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研)上件藥。都煎成膏。不計時候。服半匙。含化咽津。
治心熱吐血口干方。 生藕汁(二合) 生牛蒡汁(二合) 生地黃汁(二合) 小薊根汁(二合) 白蜜(一匙)上件藥相和。攪令勻。不計時候。細細呷之瘥。
又方。 上用刺薊葉及根。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頻服即止。
治舌上出血諸方
夫舌者心之候。心氣通于舌。而主于血也。若臟腑壅滯。氣血充盛。則經絡痞塞。榮衛不行也。
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者方。 生干地黃(三兩) 鹿角膠〔一(二)兩搗碎炒令黃燥〕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后。以糯米粥飲。調下二錢。
又方。 巴豆(一枚燒灰) 亂發如雞子大(燒作灰)上件藥。同研令勻。以酒調下。頓服之。
又方。 黃連(半兩去須) 黃柏(半兩) 梔子仁(二七枚)上件藥。細銼。以酒一大盞。浸一宿。早晨煮三五沸。去滓。放溫。頓服之。
治舌上黑。數孔出血如涌泉。兼心腹痛方。 戎鹽 黃芩 黃柏(去粗皮銼) 川大黃(銼碎微炒) 人參(去蘆頭) 甘草(生用銼) 桂心(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粥飲。下二十丸。并以三兩丸。
于 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者方。 上濃煮香KT 汁。服一中盞。日三服。
又方。 上用豉一升。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每服一小盞。溫溫服之。
治舌上出血如泉方。 上燒鐵箸。熱烙孔中良。
治九竅四肢指歧間出血諸方
夫榮衛大虛。臟腑俱損。血脈空竭。因其恚怒失節。驚忿過度。暴氣迷溢。致令腠理開張。血脈流散也。凡九竅出血。喘咳而上氣。其脈數有熱。不得臥者。難治也。
治九竅四肢指岐出血方。 青竹茹(半兩) 生地黃(一兩細的) 蒲黃(半兩)上件藥。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溫服。
又方。 蒲黃(一兩微炒) 龍骨(一兩燒赤)上件藥。都細研為散。每服。以糯米粥飲。調二錢服之。
治卒九竅出血。暴驚所為方。 上用新生犢子。未食草。墮地臍皮。曝干為末。水調服一錢。日四五服愈。
又方。 上以井華水。卒然 其所患人面。勿使病者先知。其血即止。
又方 上用生地黃汁一升。生姜汁一升。相和。溫服一小盞。日四五服。
治小便出血諸方
夫心主于血。與小腸合。若心臟有熱。積蓄不散。流注于小腸。故小便血也。下部脈急強者 治小便出血。皆因心臟積邪。毒流于小腸。宜服生干地黃散方。 生干地黃(二兩) 芎 (二兩) 黃芩(二兩) 赤芍藥 茅根 車前 人參(去蘆頭) 甘草(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青竹茹一雞子大。煎至五分。去滓。溫溫空 治因虛損。小便出血。柏葉散方。 柏葉 黃芩 桂心 阿膠(搗碎炒令黃燥各一兩) 甘草(半兩銼生用) 熟干地黃(以上各一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二(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溫頻服。
治下元虛憊尿血。鹿茸丸方。 鹿茸(酒洗去毛涂酥炙令黃) 當歸 生干地黃 冬葵子(微炒以上各二兩) 蒲黃(二合)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炒鹽湯。下二十丸。
治小腸積熱。因尿血出方。 蒲黃(二兩) 郁金(二兩) 生干地黃(三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三錢。日三四服。
治勞損傷中尿血。牡蠣散方。 牡蠣(燒為粉) 車前子 桂心 黃芩 熟干地黃 白龍骨(燒令赤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因行路傷熱。卒尿血方。 川大黃(半錢) 川芒硝末(半錢)上件藥相和。以新汲水。調服立止。
治小便出血方。 上以茅根一把。切。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溫頻服。
又方。 上以亂發燒為灰。細研。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
又方。 上以益母草。搗絞取汁。每服三合。溫溫服之。
又方。 上以棘刺五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食前分溫一(二)服。
又方。 上以蒲黃末。每以粥飲調下一錢。
又方。 上以車前葉。搗絞取汁。每服三合。每于食前服之。
治大便下血諸方
夫大便下血者。皆因五臟傷損。臟氣既傷。則風邪易入。熱氣在內。亦大便下鮮血而腹痛。
血后下 治大便下血。此皆因臟氣虛傷。腹中疼痛。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 赤芍藥 芎 當歸 黃芩(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青竹茹半雞子大。煎至六分。去滓。空腹及 治大便下血。久不止。宜服地榆散方。 地榆(銼) 赤芍藥 生干地黃 茜根(銼) 龍骨 黃芩 雞蘇苗(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溫服。
治大便下血不止。宜此方。 赤芍藥 阿膠(搗碎炒令黃燥) 當歸(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溫 又方。 生干地黃(二兩)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白蘞(五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溫服。
治大便下血。皆因心肺積熱。流注大腸。宜服生地黃散方。 生干地黃(二兩) 黃芩 赤芍藥 黃連(去須) 蒲黃 地骨皮(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茹一雞子大。煎至五分。去滓。頻溫服之 治大腸積熱。下血不止。日夜度數無恒。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 黃柏 黃連(去須) 生干地黃 地榆(銼) 犀角屑(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青竹茹半雞子大。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 治內傷風冷。大便下血不止。宜服熟干地黃丸方。 熟干地黃 龍骨(燒赤) 黃 (銼) 紫蘇子(微炒) 蒲黃 當歸 附子(炮裂去皮臍)艾葉黃去瓤)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粥飲下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