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方。 上用砒霜半兩。以醋調稀如糊。于茶碗子內。慢火熬攪令不著底。待醋干。即刮下。每用
治齒漏疳諸方
夫手陽明支脈入于齒。風邪客于經脈。流滯齒根。腫膿汁出。愈而更發。謂之齒漏疳也。
治齒漏疳。膿血出。齒齦宣露。氣臭。不能飲食。棘刺散。 棘刺(半兩燒灰) 青葙子(三兩) 當歸 干姜(炮裂銼) 菖蒲 香附子 雞舌香 細辛川上件藥。搗羅細為散。每用半錢。以綿裹于患處咬之。咽津。以瘥為度。
治齒漏疳。齦上生瘡腫痛。胡桐淚散方。 胡桐淚(一兩燒赤細研) 石膽(一兩細研) 黃礬(一兩燒灰研)蘆薈(一兩細研) 光明砂(半兩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川升麻(一兩) 細辛(三分)亂發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更研令勻。每用。先以甘草湯。洗漱令凈。后用藥敷之。
有涎即吐卻。日三度即瘥。
治齒漏疳。出膿水不止。青黛散方。 青黛(半兩) 蝦蟆(一枚燒灰) 胡桐淚(半兩) 麝香(一分) 胡黃連(半兩) 蘆薈(半兩)上件藥。于乳缽內同研為散。每用半錢。敷于患處。
治齒漏疳。蟲蝕齒齦臭爛。麝香散方。 麝香 青礬(燒赤) 黃礬(燒赤) 白礬(燒灰各一分) 蘆薈(半兩) 蝦蟆灰(半兩)上件藥。同于乳缽內。細研為散。先以綿。拭齦上惡血出。即用濕紙片子。摻藥貼。
治齒漏疳。宣露及骨槽風。膿血不止。丁香散方。 丁香(一分) 生地黃(五兩以竹刀子切放銅器內炒令黑白) 干蝦蟆(一分炙) 莨菪子(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至夜間。用濕紙片子。上摻藥。可齒齦患處大小。貼之。有涎即吐 治齒漏疳。銅青散方。 銅青末(兩字) 谷精草末(兩錢) 砒霜(半錢) 馬齒莧灰(兩字)上件藥。都于乳缽內。研令細。臨臥時。先以熱漿水漱口三五度。后以手指取藥少許。
揩于齒齦上。便合口。候良久。滿口津即吐之。依前漱三五度又揩藥。日夜三五度用之。以瘥為 治齒漏疳。蟲蝕齒疼痛。出膿水不絕。鹽綠散方。 鹽綠 麝香(細研) 黃連(去須各一分) 石膽(一錢)上件藥。同于乳缽內。細研為散。每用一字。摻于濕紙片子上貼之。日三兩度。不過十日即 治齒漏疳宣露。膿血出。鯽魚散方。 大鯽魚(一枚) 砒霜(一分) 干地黃末(一兩)上件藥。先割破鯽魚腹。去腸。入砒霜及地黃末。以紙裹魚。入火燒。煙絕。取出。去其紙
治牙齒歷諸方
夫牙齒者。骨之所養也。手陽明足太陽之脈。皆入于齒。風冷乘之。其經脈虛。則髓骨血損 治牙齒歷 。齒根黯黑。獨活丸方。 獨活 防風(去蘆頭) 芎 細辛 當歸 沉香 生干地黃(各一兩) 雞舌香 零陵香川上件藥。搗羅為末。以化了蠟。和丸如豇豆大。綿裹常含一丸。咽津。
治牙齒歷 黯黑。皂莢散方。 皂莢(一挺去皮炙令赤色) 川升麻 白礬(燒灰) 甘松香 細辛(洗去苗土各一分)槐白皮上件藥。搗羅為散。以鹽揩齒后。用散半錢勻敷之。以瘥為度。
治牙齒歷 。谷精草散方。 谷精草(一兩燒灰) 馬齒莧(半兩干者) 甜瓜蔓苗(半兩) 川升麻(半兩) 白礬(一分燒灰)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更入缽。細研令勻。每用半錢。敷于患處。有涎即吐卻。日三度用之 治牙齒歷 色黑。宜用黃丹散方。 黃丹(半兩) 白礬(一兩) 川升麻(一分末) 細辛(一分末) 麝香(一錢細研)上件藥。先研白礬黃丹令細。于生鐵銚子內。炒如火色。取出。于地上。用紙一重襯。
以物 治牙齒歷 。齒根黯黑。川升麻揩齒散方。 川升麻(半兩) 白附子(一分炮裂) 密陀僧(一分) 露蜂房(一分) 槐枝灰(半兩)上件藥。搗羅為末。別入地黃汁一合。拌令勻。每用揩齒神效。
又方。 胡桐淚(一兩) 朱砂(半兩) 麝香〔一兩(分)〕上件藥。于乳缽內。同研為末。每用揩齒。不過三五度。光白。
又方。 硫黃(一分) 白礬(一分)上件藥相和。于銚子中。熬令黃煙盡為度。細研為散。每日早晨及夜臥時。貼少許揩齒。
有 又方。 上燒腐棘。取瀝涂之。十遍后。以雄黃末貼之。即愈。
又方。 上以松節燒灰揩之。神效。
治齒黃黑諸方
夫齒者骨之所終。髓之所養。若腎氣虛。風邪冷氣。客于經絡。髓虛血弱。不能榮養。
故骨 治齒黃黑枯燥無光澤。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生干地黃(一兩) 川升麻(一兩半)本(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一錢。以綿裹。常含咽津。
治齒黃黑。龍花蕊散方。 龍花蕊(二兩出安南者) 川升麻 郁李根(切) 生干地黃 地骨皮 白蒺藜 杏仁(湯浸去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欲貼時。先以柳枝凈揩齒。以新汲水漱口。更以鹽水蘸 治齒黃黑令白凈。揩齒朱砂散方。 朱砂(一兩細研) 海蛤(二兩細研) 石膏(一兩) 細辛 川升麻 防風(去蘆頭各二兩)寒上件藥。搗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日早晨。夜臨臥時。先以暖水漱口三五度。用藥揩齒。
或 又方。 鹽(四兩燒過)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上件藥。都研成膏。每用揩齒甚佳。
又方。 上取桑根白皮。擘作片子。如指大。以醋浸三日。常用兩頭揩齒。甚效。
治牙齒動搖諸方
夫手陽明支脈入于齒。足太陽之脈。又遍于齒。為骨之所終。髓之所養。若經脈虛。風邪乘 治齒根出露。搖動疼痛。宜含柳枝湯方。 柳枝(一握切) 地骨皮 細辛 防風(去蘆頭)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 蔓荊子(以上各一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用一兩。以水一大盞。酒一盞。同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就于患處 治風沖牙齒動搖方。 李根白皮(三兩) 蒼耳子(三合)上件藥。搗碎。分為五度用。每度用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之。
治牙齒動搖疼痛。芎 散方。 芎 薏苡仁(各二兩) 細辛 防風(去蘆頭) 地骨皮 柳枝(銼各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半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吐之。
治牙齒動搖疼痛。齒齦宣露。吃物不得。宜用此方。 細辛〔一(二)兩〕 柳枝皮(四兩)上件藥。細切。于鐺中炒令黃。納大豆一升。和柳枝皮更炒。候爆聲絕。于瓷器中盛。
用好 治齒風動搖。捍齒牢牙方。 臘月豬脂(三兩) 朱砂(一兩細研) 青礬(一兩) 綠礬(一兩) 白礬(一兩燒令汁盡)馬牙(二兩炒)當上件藥。搗羅為末。先煎油令沸。次下豬脂及蠟。次下藥末。煎三上三下止。每夜臥時。
濃 治牙齒動搖。吃食不穩。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一兩) 當歸(一兩) 川升麻(半兩) 寒水石(半兩) 桂心(半兩) 芎(半兩)黃上件藥。搗羅為末。用貼齒根。重者以綿裹含如彈子大。日二三丸。
治牙齒疼痛。搖動欲落。疳蟲膿血。臭氣黑惡。不能食。細辛散方。 細辛 莽草(微炙) 曲頭棘針 垣衣(燒灰各一兩) 鹽花(一兩半) 蕎麥面(三兩)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釅醋和蕎麥面。裹上件藥。以炭火燒令赤。又以醋淋。更燒如此三遍用十 治牙齒風毒動搖。宜用牢牙駐齒。五靈膏煎方。 五靈脂(半兩) 松脂(一兩) 黃蠟(一兩) 黃丹(一分) 蟾酥(少許)上件藥。同于瓷器中。以慢火煎成膏。用白熟絹。上攤候冷。剪作片子。每夜貼于齦上。
吐 治牙齒根搖動宣露。生肌胡桐淚散方。 胡桐淚(一兩) 波斯鹽綠(一分) 石膽(半兩) 丁香(一兩) 生干地黃(二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字。涂敷齒根下。神效。
治牙齒挺出諸方
夫手陽明支脈。入于齒頭面。有風冷傳入其脈。令齒間津液化為膿汁。血氣虛竭。不能榮于 治齒根宣露挺出。皆由風熱所為。宜服郁李根皮丸方。 郁李根白皮 熟干地黃(各二兩) 防風(去蘆頭) 獨活 青葙子(各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牙齒宣露挺出。皆由風熱毒瓦斯所為。疼痛不可忍。宜用此方。 蔓荊子 桑寄生 郁李根白皮(銼) 生干地黃 防風(去蘆各二兩) 獨活 青葙子 當歸(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用半兩。以水二大盞。入鹽一錢。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日 治牙齒齦宣露。膿血口臭。枸杞根散方。 枸杞根 槐白皮(各二兩) 胡桐淚 細辛(各一兩) 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半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宣露。挺出齒齦。腫痛癢。當歸散方。 當歸 細辛 川升麻(各半兩) 防風(去蘆頭) 本 莽草 芎 (各一分) 白楊枝(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根宣露挺出。皆是積熱風毒所為。蔓荊子散方。 蔓荊子 生干地黃 地骨皮 角蒿(各一兩) 郁李根皮(二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用半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 治牙齒根宣露挺出。膿血口氣方。 枸杞根(一升切) 胡桐淚(一兩)上件藥。和勻。分為五度用。每度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宣露。齒根挺出。疼痛疳 。藜蘆散方。 藜蘆(半兩去蘆頭) 細辛(半兩) 莽草(半兩) 青鹽(一兩) 生地黃(一兩) 牛膝(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用蕎面溲作餅子。可藥末裹之。燒令通赤。于醋中略淬。過濾出后。
曝后用熱水漱口。日三四度用之。
治牙齒根宣露挺出。爛肉。黑血不止。疼痛搖動。臭氣。欲脫落。龍齒散方。 龍齒 黃礬 白石脂(各二兩) 桂心(一分) 芎 (半兩) 皂莢刺(一兩銼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不津器中盛之。每食后。用少許貼之。甚效。有津勿咽。
治牙齒宣露。齒根挺。時出膿血不止。地黃膏方。 生地黃(一斤取汁) 胡桐淚(半兩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白礬(半兩燒灰細研)上件藥。先于銀器中煎地黃汁。欲凝。下諸藥。攪勿住手。膏成。于瓷盒中盛。每用少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