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論
夫六識之中。雙眸為上。所以稱為日月。喻若驪珠。 二曜而辨玄黃。藏四氣而通瞻視。
故臟節(jié)所貴五于凋上是取決于膽。會氣于心。而主于目。目者五臟之精氣也。五臟有病。皆形于目。目色赤病在心。目色白病在肺。目色青病在肝。目色黃病在脾。目色黑病在腎。不可名者。病在胸中。陽氣失則目瞑。陰氣絕則目盲。肝氣通于目。肝氣通和。則辨五色。肝有病則目奪精而眩。肝中寒則目昏而瞳子痛。邪傷肝則目青黑。瞻視不明。肝實熱則目痛如刺。肝虛寒則目KTKT諦赤痛生肝不利則息肉。故應于五臟通于目。
輪相輔也也。血輪己土也。
肺者在臟肉輪之下水輪也。
于風輪。
聯(lián)。此是沾睛。兩頭澀痛宜治脾也蠅相趁。
一物而見地清凈。
所通萬目生患任情年。
向日諸有
眼鉤刺針鐮法
夫眼。若兩 頭有赤脈。及息肉者。宜鉤起。以鈹針割取令盡。如未全盡。重取之。以盡為割須審細療之。絕濃者入水輪。即以曲頭篦子折起。勿使掣損瞳人。切須穩(wěn)審。不得粗心。瞳人甚薄。不宜傷損。凡鉤割及用針不得在旦。旦則腹空。五臟皆虛。即暈悶便倒。亦須著人扶頭。若有此候。皆是虛弱之人。切宜緩緩調(diào)理。大凡鉤割。不得一時急速取之。唯在斟量。
漸次鐮洗。免有暈悶之慮也。若有赤脈 肉。宜針鐮者。并可依此法矣。
治眼赤諸方
夫眼目者。一身之精明。五臟之日月。若肝氣通和。則諸疾不生也。若臟腑壅滯。不能宣通 治肝臟久積風熱。兩眼赤痛。上焦壅滯。頭重心煩。四肢不利。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分) 茯神(三分) 車前子(三分) 甘菊花(三分) 決明子(三分)防風(三分麻(三分)梔子草(三分炙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眼赤。風淚出。癢及胎赤障。翳瞼急痛。梔子散方。 梔子仁(半兩) 秦皮(三分) 蔓荊子(三分) 白芷(三分) 細辛(三分) 玄參(三分)決明枳殼(三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后。煎竹葉湯調(diào)下一錢。忌炙爆油膩生果熱面。
治肝臟熱極。目赤。澀痛淚不止。風濕癢。心膈壅滯。頭目常疼。宜服石決明丸 方。 石決明(一兩搗細研水飛過) 黃連(三分去須) 玄參(三分) 地骨皮(三分) 防風(三分去分) 車前子(三分) 決明子黃(三分銼碎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二十丸。
治眼赤澀痛方。 蜜(四兩) 黃丹(二兩) 黃連(一兩去須別搗羅為末) 膩粉(半兩) 蕤仁(半兩湯浸去皮細七日用絹濾上件藥。除龍腦麝香外拌和令勻。入瓷瓶中。用油單密封。以重湯煮一日。入麝香龍腦。
以 治眼赤及風赤眼腫痛方。 黃連(一兩去須別搗羅為末) 杏仁(二七枚湯浸去皮尖雙仁細研) 膽子礬(半分細研)膩粉上件藥。都研令勻。入少許粟米粥和稀稠得所。涂于瓷合子中。別用艾一兩。燒令煙出。
合眼 治熱毒眼赤生翳。黃連煎水藥方。 黃連(半兩去須) 蕤仁(半兩湯浸去赤皮研) 杏仁(四十九枚湯浸去皮尖雙仁研) 黃柏(半上件藥。除龍腦外。并搗細羅為散。入生絹袋盛。用雪水二大盞。浸藥二七日。取出袋子。
出。
治眼赤痛不開。黃連膏點眼方。 黃連(一兩去須) 黃柏(半兩) 川升麻(半兩) 蕤仁(一兩去赤皮研) 細辛(一兩) 石膽(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綿濾去滓。入白蜜四兩相和。煎令汁稠入研了石 治眼赤痛。晝夜不開。點眼枸杞煎方。 枸杞葉(半斤研取汁) 杏仁(七枚去皮尖研) 黃連(一分去須搗羅為末) 膩粉(一錢)青鹽上件藥。除枸杞汁外。以新綿裹納凈瓷合中。將枸杞汁。浸一復時后。絞捩去滓。以銅箸頭 治肝熱眼赤痛。點乳汁煎方。 人乳汁(半合) 古字錢(十枚)以乳汁。于銅器中。磨錢令變色。煎稀稠成煎即住。納瓷瓶中盛。每以銅箸頭。取少許點 治眼赤痛。點竹葉煎方。 竹葉(二握洗凈切) 大棗(五枚擘碎) 古字錢(七枚) 黃連(半兩去須搗為末)上件藥。令和。納銅器中。以水一盞。煎至五分。綿濾去滓。又重煎取三分。納瓷瓶子中盛 治眼赤痛。點黃連煎方。 黃連(半兩去須) 馬牙硝(一分) 蜜(半匙)上件藥。取大梨兩枚。剜作坑子。留蒂作蓋子。用綿裹諸藥末。內(nèi)和梨中。以蓋子覆之。
冬 治眼赤痛。魚膽貼眼膏方。 鯉魚膽(七枚) 黃連(半兩去須搗為末) 川大黃(半兩搗羅為末)上件藥。取魚膽汁調(diào)藥末。以瓷瓶盛。于飯下蒸之。飯熟為度。取出。如干。即入少許熟水 治眼赤痛。拓地龍糞餅子方。 地龍糞(半兩研) 梔子仁(半兩末) 牛蒡根(三兩生者)上件藥。搗令熟。硬軟得所。捏作餅子。閉目臥。以拓眼上。時時易之。
治眼赤痛。洗眼竹葉湯方。 淡竹葉(凈洗三握) 黃連(一兩去須) 青錢(二十文) 大棗(十枚擘破去核) 梔子仁(半兩)上件藥。都銼。以水三升。煎取一半。濾去滓。微熱。淋洗眼。冷則重暖不勒度數(shù)。以瘥為 治眼赤痛。槐皮洗眼湯方。 槐子(皮)〔一(二)兩銼〕 秦皮(一兩) 黃連(半兩去須) 淡竹葉(一握) 蕤仁(半兩湯浸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用藥一兩。以水三大盞。入古字錢十四文。煎至兩盞。去滓。
每暖 治眼赤腫疼痛不可忍。洗眼方。 黃連(一兩去須) 秦皮(一兩) 大棗(七枚)上件藥。銼。用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放溫。日三度洗眼。
治眼赤痛點眼方。 鵝梨(一枚大者搗絞取汁) 黃連(半兩搗為末) 膩粉(一字)上以綿裹黃連膩粉。納梨汁中。浸一日。每取少許點之。
又方。 黃連(半兩去須搗羅為末)上以生竹筒。一個留節(jié)。可長六七寸。以水二大合。將黃連末用新綿裹。納竹筒中。著青錢少許 又方。 上以硝石研令極細。每夜臨臥。以銅箸取如黍米大。點目 頭。至明旦以鹽漿水洗。
又方。 上取野狐漿草。搗取汁。點之立瘥。
治眼風赤諸方
夫肝氣通于目。目者肝之竅。若血氣壅滯。風熱相并。伏留于心肝二臟。心生于血脈。
其肝 治眼風赤痛。生障翳。乍好乍惡。多有淚出。見日不得。澀腫疼痛。心神煩熱。宜 服玄參散玄參(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防風(一兩去蘆頭) 地骨皮(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川兩) 細辛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風赤眼澀痛。淚出。睛疼。心膈煩熱。四肢不利。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羚羊角屑(三分) 車前子(三分) 川升麻(三分)蔓荊分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羅為散。都研令勻。每于食后。煎麥門冬湯。調(diào)下一錢。
治眼風赤。昏暗。淚出。青葙子丸方。 青葙子(一兩) 決明子(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人參(一兩去蘆頭) 苦參(一兩銼)防風前子(一兩)(一兩去苗) 茯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以溫漿水。下二十丸。
治眼風赤。冷淚。翳膜。龍腦膏點之方。 龍腦(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膩粉(一分) 郁李仁(一分湯浸去皮) 蕤仁(一分湯浸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以白蜜四兩。同入在一瓷瓶中。密封頭。于炊飯甑內(nèi)蒸。
治眼風赤痛爛。怕見風日。磣疼不可忍。胡黃連煎點眼方。 胡黃連(一分末) 黑豆(一分去皮) 黃柏(一分末) 龍腦(一錢細研) 麝香(一錢細研)熊膽(一分細研) 牛黃(一分細研) 鵝梨汁(一升)上件藥。先將前三味相和。于銀器中。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半。濾去滓。入梨汁。及研了藥少許 治眼風赤痛。青梅煎點眼方。 青梅(二十枚洗令凈拍碎三月三日取上好者) 古文錢(四十九文) 白鹽花(一兩) 川樸硝(上件藥。都以漿水二大盞。內(nèi)入新瓷瓶中盛。密密封頭。埋凈地一月后。取出可用。每點少 治風赤眼。垂柳枝煎。點眼方。 垂柳枝(長二寸七莖) 桃枝(長二寸七莖) 枸杞子(長二寸七莖) 馬牙硝(一分細研)桑枝錢細研)上件藥。除硝及龍腦外。以漿水二大盞。于銅器中。煎至一半。去滓。重以綿濾令凈。
入硝 治風赤眼。及癢痛。點眼銅綠膏方。 銅綠(半兩) 龍腦(半錢) 麝香(半錢) 烏賊魚骨(一分) 馬牙硝(一分) 蕤仁(一分湯浸上件藥。都研如粉。每用藥一字。入人乳汁中。調(diào)和如膏。每以銅箸頭。取少許點之。
日三 治風赤眼。點眼蕤仁膏方。 蕤仁(半兩湯浸去皮) 膩粉(二錢) 驢脂(一分)上件藥。先將蕤仁研細。又下膩粉。以驢脂勻調(diào)如膏。盛于瓷合內(nèi)。勿令風土入。每夜臥時 治眼風赤。熱淚。虛腫赤澀痛。繭鹵點眼煎方。 繭鹵(一升青香者) 青梅(二十七枚) 古文錢(二十一文)上件以新瓷瓶盛。密封。于湯中煮一炊久。取出。經(jīng)三日后。每以銅箸頭。取少許點目中。
治眼風赤磣澀。生赤脈。及膜熱淚出不止。洗眼槐枝湯方。 槐枝(一大握) 柳枝(青嫩如小指大者各一大握長三寸切) 青錢(三十文) 青鹽(半分)生樸硝(一分) 醋淡得所漿水(三升)上件藥。于銅器中。以慢火煎。不得令火急。常微沸。如魚眼。又別以槐柳枝如箸長十數(shù)莖中盛 洗風赤眼腫痛方。 青鹽(一分) 決明子(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秦皮(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蛇銜草(上件藥。細銼和勻。以水三大盞。煎取兩盞。濾過。每暖三合。洗眼了避風。即瘥。
又方。 膩粉(半分) 銅綠(一分細研)上件藥。以酥調(diào)如膏。每臨臥時。先用鹽湯洗眼。拭干。涂眼赤處。
治風赤眼方。 黃連(半兩去須搗為末) 豬膽(一枚取汁)上相和作團。都入在膽內(nèi)。于屋檐下懸令干。凈去塵土。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黃米大。
又方。 地龍(十條炙干)上搗細羅為散。夜臨臥時。以冷茶調(diào)下二錢。服之。
治眼胎赤諸方
夫胎赤者。是人初生。洗目不凈。令穢水浸漬于眼 。使瞼赤爛。漸至長大。終不能瘥。
故 治眼胎赤。風毒上攻。腫痛。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黃 (一兩銼) 犀角屑(一兩) 蕤仁(半兩) 玄參(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黃)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 治眼胎赤腫痛。上焦壅塞。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犀角屑(一兩) 旋復花(一兩) 川芒硝(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甘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溫服之。
治眼胎赤腫。杏仁膏方。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 秦皮(半兩) 細辛(半兩) 白芷(半兩) 黃柏(三分銼)當歸上件藥。搗篩為散。先于銀器中。熔豬脂五兩。酥三兩。入藥。煎令藥色赤。以綿濾過。
更入瓷合內(nèi)盛。三日后。取藥。不計時候。涂于赤處。即瘥。
治眼胎赤腫痛方。 人中白(一分) 郁李仁(一分湯浸去皮尖) 膩粉(一分) 定粉(一分) 龍腦(一錢) 鹽綠(上件藥。同研令細。于瓷合子內(nèi)盛。用蜜少許調(diào)勻。先凈洗眼后。藥少許敷一宿。不得洗卻 治眼胎赤及生瘡。怕見風日。點眼方。 蜜(半斤) 曾青(一分) 馬牙硝(一兩) 石膽(半錢) 乳香(一分) 蕤仁(一分湯浸去赤皮)上件藥。同研如粉。先將蜜傾在瓷瓶內(nèi)。便傾入藥末。其瓶口。用干柳木楔子勘定。上便以至日以銅 治胎眼赤。宜點梨汁煎方。 鵝梨汁(搗絞取汁一大盞) 古字錢(二七枚) 胡黃連(一兩末) 青鹽(半兩) 龍腦(半錢)上件藥。先將重重著鹽隔。每一重錢。著一重鹽。疊之填滿錢孔中。入火燒令通赤。去灰塵黃連 治眼胎赤。有障膜侵睛。不見物。宜點黃連煎方。 黃連(一兩去須) 蕤仁(二兩去赤皮) 地骨皮(一兩) 青鹽(一分) 古字錢(十文) 曾青(上件藥。搗碎。以蜜漬。安新瓷瓶中。以重湯煮一復時。后以重綿濾去滓。其藥汁復納瓶子 治胎眼赤。宜點龍腦膏方。 白龍腦(一錢細研) 蕤仁(一分去赤皮) 杏仁(七枚湯浸去皮尖雙仁)上件藥。都研如膏。同人乳汁調(diào)和令勻。瓷合中盛。每以銅箸點少許。著目 頭。日三兩度 治胎赤。兼生翳膜痛疼等。宜點朱砂煎方。 朱砂(一兩細研) 白蜜(半斤) 黃丹(一兩)上件藥。相和令勻。入有油瓷瓶內(nèi)。用柳木楔子。緊塞瓶口。又以生布一片。油單兩重。
密令出頭 治眼胎赤及風赤。先洗后點眼方。 釅漿水(一升) 青鹽(三兩)上件藥。用熟銅器中貯漿水。投青鹽在內(nèi)。浸七日后。即鹽綠出。以物刮入漿水中。數(shù)看之 又方。 秦皮(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 細辛(一兩) 黃芩(一兩)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上件藥。細銼和勻。每用藥一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放溫洗眼。每日三度。
洗 又方。 馬牙硝(半兩細研)上取臘月豬膽二枚。納硝入膽中。浸之。陰干。以少許龍腦同研。點之立瘥。
治眼胎赤。兼生翳膜。疼痛。獨圣還睛丸方。 苦葶藶(半斤凈去塵土)上件藥。用木杵臼搗爛如餳糖。取醋粟米飯。納凈布巾中。干捩。去水盡。少少入臼中。
與
治眼暴赤諸方
夫暴赤眼者。由肝臟風熱。心氣壅實。實則心熱。熱則血注于肝。肝受血而不已。熱與血相 治暴赤眼腫澀疼痛。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梔子仁(一兩) 木通(一兩銼) 子芩(三分)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蘧麥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溫 治眼暴赤。洗肝柴胡散方。 柴胡(二兩半去苗) 川升麻(一兩) 黃芩(一兩) 決明子(二兩) 羚羊角屑(一兩) 川大黃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