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匯考三(4)
- 明倫匯編皇極典登極部
- (清)陳夢雷
- 3509字
- 2015-12-27 00:19:42
怯不能殺身報德臣寧負王不敢負社稷愿王自愛
臣長不復見左右光涕泣而去群臣奏言古者廢放
之人屏于遠方不及以政請徙王賀漢中房陵縣太
后詔歸賀昌邑賜湯沐邑二千戶昌邑群臣坐亡輔
導之誼陷王于惡光悉誅殺二百余人出死號呼市
中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光坐庭中會丞相以下議
定所立廣陵王已前不用及燕刺王反誅其子不在
議中近親唯有衛太子孫號皇曾孫在民間咸稱述
焉光遂復與丞相敞等上奏曰禮曰人道親親故尊
祖尊祖故敬宗太宗亡嗣擇支子孫賢者為嗣孝武
皇帝曾孫病己武帝時有詔掖庭養視至今年十八
師受詩論語孝經躬行節儉慈仁愛人可以嗣孝昭
皇帝后奉承祖宗廟子萬姓臣昧死以聞皇太后詔
曰可光遣宗正劉德至曾孫家尚冠里洗沐賜御衣
太仆以軨獵車迎曾孫就齊宗正府入未央宮見皇
太后封為陽武侯已而光奉上皇帝璽綬謁于高廟
是為孝宣皇帝光自后元秉持萬幾及上即位乃歸
政上謙讓不受諸事皆先關白光然后奏御天子
宣帝黃龍元年十二月癸巳元帝以皇太子即皇帝
位
按漢書元帝本紀孝元皇帝宣帝太子也母曰共哀
許皇后宣帝微時生民間年二歲宣帝即位八歲立
為太子壯大柔仁好儒見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
名繩下大臣楊惲蓋寬饒等坐刺譏辭語為罪而誅
嘗侍燕從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
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
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
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嘆曰亂我家者太子也
由是疏太子而愛淮陽王曰淮陽王明察好法宜為
吾子而王母張倢尤幸上有意欲用淮陽王代太
子然以少依許氏俱從微起故終不背焉黃龍元年
十二月宣帝崩癸巳太子即皇帝位謁高廟尊皇太
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元帝竟寧元年六月己未成帝以皇太子即皇帝位
按漢書成帝本紀孝成皇帝元帝太子也母曰王皇
后元帝在太子宮生甲觀畫堂為世嫡皇孫宣帝愛
之字曰太孫常置左右年三歲而宣帝崩元帝即位
帝為太子壯好經書寬博謹慎初居桂宮上嘗急召
太子出龍樓門不敢絕馳道西至直城門得絕乃度
還入作室門上遲之問其故以狀對上大說乃著令
令太子得絕馳道云其后幸酒樂燕樂上不以為能
而定陶恭王有材藝母傅昭儀又愛幸上以故常有
意欲以恭王為嗣賴侍中史丹護太子家輔助有力
上亦以先帝尤愛太子故得無廢竟寧元年五月元
帝崩六月己未太子即皇帝位謁高廟尊皇太后曰
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按史丹傳元帝即位詔
丹護太子家是時傅昭儀子定陶共王有材藝子母
俱愛幸而太子頗有酒色之失母王皇后無寵建昭
之間元帝被疾不親政事留好音樂或置鼙鼓殿下
天子自臨軒檻上隤銅丸以擿鼓聲中嚴鼓之節后
宮及左右習知音者莫能為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數
稱其材丹進曰凡所謂材者敏而好學溫故知新皇
太子是也若乃器人于絲竹鼓鼙之間則是陳惠李
微高于匡衡可相國也于是上嘿然而笑其后中山
哀王薨太子前吊哀王者帝之少弟與太子游學相
長大上望見太子感念哀王悲不能自止太子既至
前不哀上大恨曰安有人不慈仁而可奉宗廟為民
父母者乎上以責謂丹丹免冠謝上曰臣誠見陛下
哀痛中山王至以感損向者太子當進見臣竊戒屬
毋涕泣感傷陛下罪乃在臣當死上以為然意乃解
竟寧元年上寢疾傅昭儀及定陶王常在左右而皇
后太子希得進見上疾稍侵意忽忽不平問尚書以
景帝時立膠東王故事是時太子長舅陽平侯王鳳
為衛尉侍中與皇后太子皆憂不知所出丹以親密
臣得侍視疾候上間獨寢時丹直入臥內頓首伏青
蒲上涕泣言曰皇太子以適長立積十余年名號系
于百姓天下莫不歸心臣子見定陶王雅素愛幸今
者道路流言為國生意以為太子有動搖之議審若
此公卿以下必以死爭不奉詔臣愿先賜死以示群
臣天子素仁不忍見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
然太息曰吾日困劣而太子兩王幼少意中戀戀亦
何不念乎然無有此議且皇后謹慎先帝又愛太子
吾豈可違指駙馬都尉安所受此語丹即卻頓首曰
愚臣妄聞罪當死上因納謂丹曰吾病寖加恐不能
自還善輔道太子毋違我意丹噓唏而起太子由是
遂為嗣元帝崩成帝即位擢丹為長樂衛尉
成帝綏和二年夏四月丙午哀帝以皇太子即皇帝
位
按漢書哀帝本紀孝哀皇帝元帝庶孫定陶恭王子
也母曰丁姬年三歲嗣立為王長好文辭法律元延
四年入朝盡從傅相中尉時成帝少弟中山孝王亦
來朝獨從傅上怪之以問定陶王對曰令諸侯王朝
得從其國二千石傅相中尉皆國二千石故盡從之
上令誦詩通習能說他日問中山王獨從傅在何法
令不能對令誦尚書又廢及賜食于前后飽起下囗
系解成帝由此以為不能而賢定陶王數稱其材時
王祖母傅太后隨王來朝私賂遺上所幸趙昭儀及
帝舅驃騎將軍曲陽侯王根昭儀及根見上亡子亦
欲豫自結為長久計皆更稱定陶王勸帝以為嗣成
帝亦自美其材為加元服而遣之時年十七矣明年
使執金吾任宏守大鴻臚持節征定陶王立為皇太
子謝曰臣幸得繼父守藩為諸侯王材質不足以假
充太子之宮陛下圣德寬仁敬承祖宗奉順神祇宜
蒙福佑子孫千億之報臣愿且得留國邸旦夕奉問
起居俟有圣嗣歸國守藩書奏天子報聞后月余立
楚孝王孫景為定陶王奉恭王祀所以獎厲太子專
為后之誼綏和二年三月成帝崩四月丙午太子即
皇帝位謁高廟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
后大赦天下 按外戚傳孝成趙皇后本長安宮人
屬陽阿主家學歌舞號曰飛燕成帝嘗微行出過陽
阿主作樂上見飛燕而說之召入宮大幸有女弟復
召入俱為倢許后廢立倢為皇后弟為昭儀姊
弟顓寵十余年卒皆無子末年定陶王來朝王祖母
傅太后私賂遺趙皇后昭儀定陶王竟為太子明年
春成帝崩哀帝立尊趙皇后為皇太后封太后弟侍
中駙馬都尉欽為新成侯趙氏侯者凡二人
哀帝元壽二年九月辛酉平帝以中山王入即皇帝
位
按漢書平帝本紀孝平皇帝元帝庶孫中山孝王子
也母曰衛姬年三歲嗣立為王元壽二年六月哀帝
崩太皇太后遣車騎將軍王舜大鴻臚左咸使持節
迎中山王九月辛酉中山王即皇帝位謁高廟大赦
天下帝年九歲太皇太后臨朝大司馬莽秉政百官
總已以聽于莽
平帝元始五年十二月太皇太后詔征宣帝元孫嬰
嗣皇帝位安漢公莽居攝踐祚
按漢書王莽傳元始五年十二月平帝崩大赦天下
莽征明禮者宗伯鳳等與定天下吏六百石以上皆
服喪三年奏尊孝成廟曰統宗孝平廟曰元宗時元
帝世絕而宣帝曾孫有見王五人列侯廣戚侯顯等
四十八人莽惡其長大曰兄弟不得相為后乃選元
孫中最幼廣戚侯子嬰年二歲托以為卜相最吉是
月前輝光謝囗奏武功長孟通浚并得白石上圓下
方有丹書著石文曰告安漢公莽為皇帝符命之起
自此始矣莽使群公以白太后太后曰此誣罔天下
不可施行太保舜謂太后事已如此無可奈何沮之
力不能止又莽非敢有它但欲稱攝以重其權填服
天下耳太后聽許舜等即共令太后下詔曰蓋聞天
生眾民不能相治為之立君以統理之君年幼稚必
有寄托而居攝焉然后能奉天施而成地化群生茂
育書不云乎天工人其代之朕以孝平皇帝幼年且
統國政幾加元服委政而屬之今短命而崩嗚呼哀
哉已使有司征孝宣皇帝元孫二十三人差度宜者
以嗣孝平皇帝之后元孫年在襁褓不得至德君子
孰能安之安漢公莽輔政三世比遭際會安光漢室
遂同殊風至于制作與周公異世同符今前光輝囗
武功長通上言丹石之符朕深思厥意云為皇帝者
乃攝行皇帝之事也夫有法成易非圣人者亡法其
令安漢公居攝踐祚如周公故事以武功縣為安漢
公采地名曰漢光邑具禮儀奏于是群臣奏言太后
圣德昭然深見天意詔令安漢公居攝臣聞周成王
幼少周道未成成王不能共事天地修文武之烈周
公權而居攝則周道成王室安不居攝則恐周隊失
天命書曰我嗣事子孫大不克共上下遏失前人光
在家不知命不易天應棐諶乃亡隊命說曰周公服
天子之冕南面而朝群臣發號施令常稱王命召公
賢人不知圣人之意故不說也禮明堂記曰周公朝
諸侯于明堂天子負斧依南面而立謂周公踐天子
位六年朝諸侯制禮作樂而天下大服也召公不說
時武王崩缞粗未除由是言之周公始攝則居天子
之位非乃六年而踐阼也書逸嘉禾篇曰周公奉鬯
立于阼階延登贊曰假王囗政勤和天下此周公攝
政贊者所稱成王加元服周公則致政書曰朕復子
明辟周公常稱王命專行不報故言我復子明君也
臣請安漢公居攝踐祚服天子韨冕背斧依于戶牖
之間南面朝群臣聽政事車服出入警蹕民臣稱臣
妾皆如天子之制郊祀天地宗祀明堂共祀宗廟享
祭群神贊曰假皇帝民臣謂之攝皇帝自稱曰予平
決朝事常以皇帝之詔稱制以奉順皇天之心輔翼
漢室保安孝平皇帝之幼嗣遂寄托之義隆治平之
化其朝見太皇太后帝皇后皆復臣節自施政教干
其宮家國采如諸侯禮儀故事臣昧死請太后詔曰
可明年改元曰居攝居攝元年正月莽祀上帝于南
郊迎春于東郊行大射禮于明堂養三老五更成禮
而去置柱下五史秩如御史聽政事侍旁記疏言行
三月己丑立宣帝元孫嬰為皇太子號曰孺子居攝
三年莽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號曰新始建國元
年策命孺子曰咨爾嬰昔皇天右乃太祖歷世十二
享國二百一十載歷數在于予躬詩不云乎侯服于
周天命靡常封爾為定安公永為新室賓于戲敬天
之休往踐乃位毋廢予命又曰其以平原安德漯陰
鬲重丘凡戶萬地方百里為定安公國立漢祖宗之
廟于其國與周后囗行其正朔服色世世以事其祖
宗永以命德茂功享歷代之祀焉以孝平皇后為定
安太后讀策畢莽親執孺子手流涕歔欷曰昔周公
攝位終得復子明辟今予獨迫皇天威命不得如意
哀嘆良久中傅將孺子下殿北面而稱臣百僚陪位
莫不感動改明光宮為定安館定安太后居之以故
大鴻臚府為定安公第皆置門衛使者監領囗阿乳
母不得與語常在四壁中至于長大不能名六畜后
莽以女孫宇子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