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匯考二十二(4)
- 明倫匯編皇極典登極部
- (清)陳夢雷
- 3442字
- 2015-12-27 00:19:42
膏來護視十二月進封原王判大興府事入以國語
謝世宗喜且為之感動謂宰臣曰朕嘗命諸王習本
朝語惟原王語甚習朕甚嘉之諭旨曰朕固知汝年
幼服制中未可付以職然政事亦須學京輦之任姑
試爾才其勉之二十六年四月詔賜名璟五月拜尚
書右丞相世宗謂曰宮中有輿地圖觀之可以具知
天下遠近厄塞又謂宰臣曰朕所以置原王于近輔
者欲令親見朝廷議論習知政事之體故也十一月
詔立為皇太孫稱謝于慶賀殿世宗諭之曰爾年尚
幼以明德皇后嫡孫惟汝一人試之以事甚有可學
之資朕從正立汝為皇太孫建立在朕保守在汝宜
行正養德勿近邪佞事朕必盡忠孝無失眾望則惟
汝嘉二十七年三月世宗御大安殿授皇太孫冊赦
中外丁巳謁謝太廟及山陵始受百官箋賀二十八
年十二月乙亥世宗不豫詔攝政聽授五品以下官
丁亥受攝政之寶二十九年春正月癸巳世宗崩即
皇帝位于柩前丙申詔中外賜內外官覃恩兩重三
品以上者一重免今歲租稅并自來懸欠系官等錢
鰥寡孤獨人絹一匹米兩石己亥遷大行皇帝梓宮
于太安殿癸卯以皇太后命為令旨甲辰以大理卿
王元德等報哀于宋高麗夏乙卯白虹貫日亙天丁
巳參知政事崇浩罷山東統軍裔以私過都城不赴
哭臨笞五十降授彰化軍節度使戊午名皇太后宮
曰仁壽設衛尉等官二月癸亥始聽政追尊皇考為
皇帝尊母為皇太后 按徒單克寧傳十二月乙亥
世宗不豫甲申克寧率宰執入問起居上曰朕疾殆
矣謂克寧曰皇太孫年雖弱冠生而明達卿等竭力
輔之又曰尚書省政務權聽于皇太孫克寧奏曰陛
下幸上京時宣孝太子守國許除六品以下官今可
權行也上曰五品以下亦何不可乙酉詔皇太孫攝
行政事注授五品以下官詔太孫與諸王大臣俱宿
禁中克寧奏曰皇太孫與諸王宜別嫌疑正名分宿
止同處禮有未安詔太孫居慶和殿東廡丙戌詔克
寧以太尉兼尚書令封延安郡王平章政事襄為右
丞相右丞張汝霖為平章政事戊子詔克寧襄汝霖
宿于內殿二十九年正月癸巳世宗崩于福安殿是
日克寧等宣遺詔立皇太孫為皇帝是為章宗
章宗泰和八年十一月衛王即皇帝位
按金史衛紹王本紀衛紹王諱永濟小字興勝更諱
允濟章宗時避顯宗諱詔改允為永世宗第七子母
曰元妃李氏衛王長身美髯須天資儉約不好華飾
大定十一年封薛王是歲進封滕王十七年授世襲
猛安二十五年加開府儀同三司二十六年為秘書
監明年轉刑部尚書又明年改殿前都點檢二十九
年世宗崩章宗即位進封潞王起復判安武軍節度
使五月至冀州以到任表謝賜詔優答明昌二年進
封韓王四年改判興平軍五年改沁南軍承安二年
改封衛王三年改昭義軍泰和元年改判彰德府事
五年改判平陽府初章宗誅鄭王永蹈趙王永中久
頗悔之七年下詔追復舊封仍賜謚而永蹈無后乃
以衛王子按陳為鄭王后賜衛王詔曰朕念鄭王自
棄天常以千國憲囗瘞曠野忽諸不祀歷歲既久深
用愴然親親之情有懷難置已詔追復舊爵改葬如
儀稽考古禮以卿之子按陳為鄭王后謹其祭祀卿
其悉之已而改武定軍節度使八年十一月自武定
軍入朝是時章宗已感嗽疾衛王且辭行而章宗意
留之章宗初年雅愛諸王置王傅府尉官以傅導德
義及永中永蹈之誅由是疏忌宗室遂以王傅府尉
檢制王家苛問嚴密門戶出入皆有籍而衛王乃永
蹈母弟柔弱鮮智能故章宗愛之既無繼嗣而諸叔
兄弟多在章宗皆不肯立惟欲立衛王故于辭行留
之無何章宗大漸元妃李氏黃門李新喜平章政事
完顏匡定策章宗崩匡等傳遺詔立衛王衛王固讓
乃承詔舉哀即皇帝位于柩前明日群臣朝見于大
安殿詔各府州縣為大行皇帝服七日 按元妃李
氏傳承御賈氏及范氏皆有娠未及乳月章宗已得
嗽疾頗困是時衛王永濟自武定軍來朝章宗于父
兄中最愛衛王欲使繼體立之衛王朝辭是日章宗
力疾與之擊球謂衛王曰叔王不欲作主人遽欲去
邪元妃在傍謂帝曰此非輕言者十一月乙卯章宗
大漸衛王未發元妃與黃門李新喜議立衛王使內
侍潘守恒召之守恒頗知書識大體謂元妃曰此大
事當與大臣議乃使守恒召平章政事完顏匡匡顯
宗侍讀最為舊臣有征伐功故獨召之匡至遂與定
策立衛王丙辰章宗崩遺詔皇叔衛王即皇帝位詔
曰朕之內人見有娠者兩位如其中有男當立為儲
貳如皆是男子擇可立者立之衛紹王即位大安元
年二月詔曰章宗皇帝以天下重器于眇躬遺旨
謂掖庭內人有娠者兩位如得男則立為儲貳申諭
多方皎如天日朕雖囗菲實受付托思克副于遺意
每曲為之盡心擇靜舍以俾居遣懿親而守視欽懷
皇后母鄭國公主及乳母蕭國夫人晝夜不離昨聞
有爽于安養己用軫憂而弗寧爰命大臣專為調護
今者平章政事仆散端左丞孫即康奏言承御賈氏
當以十一月免乳今則已出三月來事可未度知范
氏產期合在正月而太醫副使儀師顏言自年前十
一月診得范氏胎氣有損調治迄今脈息雖和胎形
已失及范氏自愿于神御前削發為尼重念先皇帝
重屬大事豈期聞此深用怛然今范氏既已有損而
賈氏猶或可冀告于先帝愿降靈禧默賜保全早生
圣嗣尚恐眾庶未究端由要不匿于播敷使咸明于
吾意四月詔曰近者有訴元妃李氏潛計負恩自泰
和七年正月章宗暫嘗違豫李氏與新喜竊議為儲
嗣未立欲令宮人詐作有身計取他兒詐充皇嗣遂
于年前閏月十日因賈承御病嘔吐腹中若有積塊
李氏與其母王盻兒及李新喜謀令賈氏詐稱有身
俟將臨月于李家取兒以入月日不偶則規別取以
為皇嗣章宗崩謀不及行當先帝彌留之際命平章
政事完顏匡都提點中外事務明有囗旨我有兩宮
人有娠更令召平章左右囗聞斯語李氏并新喜乃
敢不依囗旨欲喚喜兒鐵哥事既不克竊呼提點近
侍局烏古論慶壽與計因品藻諸王議復不定知近
侍局副使徒單張僧遣人召平章已到宣華門外始
發勘同平章入內一遵遺旨以定大事方先帝疾危
數召李氏李氏不到及索衣服李氏承召亦不即來
猶與其母私議先皇平昔或有幸御李氏嫉妒令女
巫李定奴作紙木人鴛鴦符以事魘魅致絕圣嗣所
為不軌莫可殫陳事既發露遣大臣按問俱已款服
命宰臣往審亦如之有司議法當極刑以其久侍先
帝欲免其死王公百僚執奏堅確令賜李氏自盡王
盻兒李新喜各正典刑李氏兄安國軍節度使喜兒
弟少府監鐵哥如律仍追除復系監籍于遠地安置
諸連坐囗依律令施行承御賈氏亦賜自盡蓋章宗
崩三日而稱范氏胎氣有損章宗疾彌留亦無完顏
匡都提點中外事務囗旨或謂完顏匡欲專定策功
構致如此自后天下不復稱元妃但呼曰李師兒及
胡沙虎弒衛王立宣宗請貶降衛王降為東海郡侯
其詔曰大安之初頒諭天下謂李氏與其母王盻兒
及李新喜同謀令賈氏虛稱有身各正罪法朕惟章
宗皇帝圣德聰明豈容有此欺紿近因集議武衛軍
副使兼提點近侍局完顏達霍王傅大政德皆言賈
氏事內有囗此時達職在近侍政德護賈氏所以知
之朕親臨問左證其事曖昧據當時被罪貶責者可
俱令放免還家由是李氏家族皆得還 按完顏匡
傳匡為樞密院章宗崩匡受遺詔立衛紹王其遺詔
略曰皇叔衛王承世宗之遺體鍾厚慶于元妃人望
所歸歷數斯在今朕上體太祖皇帝傳授至公之意
付寶祚即皇帝位于柩前載惟禮經有嫡立嫡無
嫡立庶今朕之內人見有娠者兩位已詔皇帝如其
中有男當立為儲貳如皆是男子擇可立者立之丁
巳衛紹王即位戊午章宗內人范氏胎氣有損大安
元年四月平章政事仆散端左丞孫即康奏承御賈
氏產期已出三月有人告元妃李氏令賈氏詐稱有
身詔元妃李氏承御賈氏皆賜死初章宗大漸匡與
元妃俱受遺詔立衛王匡欲專定策功遂構殺李氏
數日匡拜尚書令封申王
衛紹王至寧元年八月甲辰宣宗以升王入即皇帝
位
按金史宣宗本紀宣宗諱珣本名吾睹補顯宗長子
母曰昭華劉氏大定三年癸未歲生世宗養于宮中
十八年封溫國公加特進二十六年賜今名二十九
年進封豐王加開府儀同三司累判兵吏部又判永
定彰德等軍承安元年進封翼王泰和五年改賜名
從嘉八年進封邢王又封升王所至著祥異至寧元
年八月衛紹王被弒徒單銘等迎于彰德府既至京
親王百官上表勸進甲辰即皇帝位于大安殿以紇
石烈胡沙虎為太師尚書令兼都元帥封澤王九月
乙巳朔諭尚書省事有規畫者皆即規畫悉依世宗
所行行之丙午以駙馬雄名第賜胡沙虎丁未諭宰
臣曰朕即大位群臣凡有所見各直言勿隱臨奠于
衛紹王第有司奏舊禮當設座哭上命撤座伏哭盡
哀囗有司以禮改葬 按徒單鎰傳鎰墜馬傷足在
告聞胡沙虎難作命駕將入省或告之曰省府相幕
皆以軍士守之不可入矣少頃兵士索人于閭巷鎰
乃還第胡沙虎意不可測方猶豫不能自定乃詣鎰
問疾從人望也鎰從容謂之曰翼王章宗之兄顯宗
長子眾望所屬元帥決策立之萬世之功也胡沙虎
默然而去乃迎宣宗于彰德胡沙虎既殺徒單南平
欲執其弟知真定府事銘鎰說之曰車駕道出真定
鎬王家在威州河北人心易搖徒單銘有變朝廷危
矣不如與之金牌奉迎車駕銘必感元帥之恩胡沙
虎從之至寧貞佑之際轉敗為功惟鎰是賴焉宣宗
即位進拜左丞相封廣平郡王
宣宗元光二年十二月辛卯哀宗以皇太子即皇帝
位
按金史哀宗本紀哀宗諱守緒初諱守禮又諱寧甲
速宣宗第三子母曰明惠皇后王氏賜姓溫敦氏仁
圣皇后之女兄也承安三年八月二十三日生于翼
邸仁圣無子養為己子泰和中授金紫光祿大夫宣
宗登極進封遂王授秘書監改樞密使貞佑初莊獻
太子守忠薨立皇孫鏗為皇太孫尋又薨四年正月
己卯立守禮為皇太子仍控制樞密院事詔略曰子
以母貴遂王守禮地鄰冢嫡慶集元妃立為皇太子
其典禮有司條具以聞四月甲午用太子少保張行
信言更賜名守緒元光二年十二月庚寅宣宗崩辛
卯奉遺詔即皇帝位于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