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列傳三(1)
- 明倫匯編閨媛典閨藻部
- (清)陳夢雷
- 4250字
- 2015-12-27 00:16:39
南唐
昭惠后周氏
按十國春秋南唐后主昭惠后周氏小字娥皇司徒
宗之女十九歲歸皇宮通書史善歌舞尤工琵琶嘗
為壽元宗前元宗嘆其工以燒槽琵琶賜之蓋元宗
寶惜之器也后嘗雪夜酣燕舉杯請后主起舞后主
曰汝能創為新聲則可矣后即命箋綴譜喉無停音
筆無停思俄頃譜成所謂邀醉舞破也又有恨來遲
破亦后所制故唐盛時霓裳羽衣最為大曲亂離之
后絕不復傳后得殘譜以琵琶奏之于是開元天寶
之遺音復傳于世未幾后疾革親取元宗所賜琵琶
及平時約臂玉環為后主別越三日殂于瑤光殿之
西室時年三十有九
韓續姬
按全唐詩南唐仆射韓續請韓熙載撰父神道碑奉
一歌妓潤筆文成但敘譜系品續姬乞改竄熙載還
其所贈姬因題詩泥金雙帶而去詩云風柳搖搖無
定枝陽臺云雨夢中歸他年蓬島音塵絕留取尊前
舊舞衣
后周
梁意娘
按梁意娘本傳五季周時瀟湘梁公女名意娘與李
生有姑表李往來甚熟因中秋玩月與意娘潛通戀
戀不去久之事露舅怒逐之繇是阻隔三霜時遇秋
日意娘寄歌曰落花落葉落紛紛終日思君不見君
腸欲斷兮腸欲斷淚珠痕上更添痕我有一寸心無
人對君說愿風吹散云訴與天邊月攜琴上高樓樓
高月華滿相思彈未終淚滴冰弦斷人道湘江深未
抵相思半江深終有底相思無邊岸君在湘江頭妾
在湘江尾相思不相見共飲湘江水夢魂飛不到所
欠惟一死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
憶短相思兮無盡極早知如此絆人心悔不當初莫
相識李生得歌悲咽因托人進公曰令愛才華賢甥
文藻天生佳偶幸未議婚不若妻之以塞外議公乃
許焉
按意娘宋詩以為妓也今琴曲
有湘妃怨其文即所寄李生歌
遼
邢簡妻陳氏
按遼史列女傳邢簡妻陳氏營州人父陘五代時累
官司徒陳氏甫笄涉通經義凡覽詩賦輒能誦尤好
吟詠時以女秀才名之年二十歸于簡有六子陳氏
親教以經后二子抱樸抱質皆以賢位宰相統和十
三年卒睿智皇后聞之嗟悼贈魯國夫人
耶律氏
按遼史列女傳耶律氏太師適魯之妹小字常哥幼
爽秀有成人風及長操行修潔自誓不嫁能詩文不
茍作讀通歷見前人得失歷能品藻咸雍間作文以
述時政其略曰君以民為體民以君為心人主當任
忠賢人臣當去比周則政化平陰陽順欲懷遠則崇
恩尚德欲強國則輕徭薄賦四端五典為治教之本
六府三事實生民之命淫侈可以為戒勤儉可以為
師錯枉則人不敢詐顯忠則人不敢欺勿泥空門崇
飾土木勿事邊鄙妄廢金帛滿當思溢安必慮危刑
罰當罪則民勸善不寶遠物則賢者至建萬世盤石
之業制諸部強橫之心欲率下則先正身欲治遠則
始朝廷上稱善時樞密耶律乙辛愛其才屢求詩常
哥遺以回文乙辛知其諷己銜之太康三年皇太子
坐事乙辛誣以罪按無跡獲免會見適魯謫鎮州常
哥與俱嘗布衣蔬食人問曰何自苦如此對曰皇儲
無罪遭廢我輩豈可美食安寢及太子被害不勝哀
痛年七十卒于家
宋
孟蜀后主妃花囗夫人
按十國春秋孟蜀后主慧妃徐氏青城人幼有才色
父國璋納于后主后主嬖之拜貴妃別號花囗夫人
又升號慧妃常與后主登樓以龍腦末涂白扇扇墜
地為人所得蜀人爭效其制名曰雪香扇后主與避
暑摩訶池上為作小詞以美之國中傳誦徐氏長于
詩詠仿王建作宮詞百首時人多稱之國亡入宋
按囗圍山叢談花囗夫人蜀王建妾也后號小徐妃
者大徐妃生王衍而小徐妃其女弟王衍時二徐坐
游燕污亂亡其國莊宗平蜀后二徐隨王衍歸中國
半途遭害焉及孟氏再有蜀傳至昶則又有一花囗
夫人作宮詞者是也國朝降下西蜀而花囗夫人又
隨昶歸中國昶至且十日召花囗夫人入宮而昶遂
死昌陵后亦惑之嘗造毒屢為患不能遂太宗在晉
邸時數諫昌陵而未克去一日從上獵苑中花囗夫
人在側晉邸方調弓矢引滿擬走獸忽向射花囗夫
人一箭而死所傳多偽不知蜀有兩花囗夫人皆亡
國且殺其身
按三家宮詞蜀主王建納徐耕二女姊為淑妃妹為
貴妃俱善為詩有藻思妹生衍衍即位冊貴妃為順
圣太后淑妃為翊圣太妃或即以順圣為花囗夫人
如詩話所稱小徐妃者是也及唐莊宗平蜀后孟知
祥再有蜀傳孟昶青城女費氏能屬文尤長于詩事
昶得幸賜號花囗夫人然則花囗夫人果有二耶陶
宗儀以孟昶納徐匡璋女拜為貴妃別號花囗夫人
而以費氏為誤蓋未詳王建之有徐妃孟昶之有費
妃也意蜀主有前后之異而世傳夫人為蜀主妃不
及考其為王為孟為徐為費為順圣為花囗耶今宮
詞百首實孟昶妃費氏作不聞小徐妃云宋太祖平
蜀花囗夫人以俘見問其所作口占一絕云君王城
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
一個是男兒楊用修云宮詞之外尤工樂府蜀亡入
汴書葭萌驛壁云初離蜀道心將碎離恨綿綿春日
如年馬上時時聞杜鵑書未畢為軍騎催行后人續
之云三千宮女如花貌妾最嬋娟此去朝天只恐君
王寵愛偏花囗見宋祖猶作更無一個是男兒之句
焉有隨昶行而書此敗節之語乎真狗尾續貂矣
按后山詩話費氏蜀之青城人以才色入蜀宮后主
嬖之號花囗夫人效王建作宮詞百首國亡入宋太
祖召使陳詩誦其國亡詩云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
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按中山詩話孟蜀花囗夫人號能詩而世不傳王平
父因治廢書得一軸八九十首而存者三十余篇
按江行雜錄王平甫云花囗宮詞三十二首今考王
簡續成初集記纔二十八首盡筆于此庶真贗了然
五云樓閣鳳城間花木長新日月閑三十六宮連內
苑太平天子坐昆山會真廣殿約宮墻樓閣相扶接
太陽靜甃玉階橫水岸御爐香燕撲龍床龍池九曲
遠相通楊柳絲牽兩岸風長似江南好春景畫船來
去碧波中東內斜將紫禁通龍池鳳苑夾城中曉鐘
聲斷嚴妝罷院院紗海日紅殿名新立號重光島
上池臺盡放張但是一人行幸處黃金閣內鎖牙床
安排諸院接行廊水鑒周回十里強青錦地衣紅繡
毯盡鋪龍腦郁金香夾城門與內門通朝罷巡游到
苑中每日中官祗候處滿堤紅艷立春風廚船進食
簇時新侍坐無非列近臣日午殿頭宣索鲙隔花催
喚打魚人立春日進內園花紅囗輕輕嫩淺霞跪到
玉階猶帶露一時宣賜與宮娃三面宮城近夾墻苑
中池水白茫茫亦從獅子門前入旋見亭臺繞岸旁
離宮別院繞宮城金板輕敲合鳳笙夜夜月明花樹
底傍池長有按歌聲御制新翻曲子成六宮纔唱未
知名盡將觱栗來抄譜先按君王玉笛聲旋移紅樹
囗青苔宣使龍池再鑿開展得綠波寬似海水心樓
殿勝蓬萊太虛高閣凌波殿背倚城墻面浸池諸院
各分娘子位羊車到處不教知修儀承寵往龍池掃
地焚香日午時等候大家來院里看教鸚鵡念宮詩
才人出入每相隨筆硯將來繞曲池常向彩箋書大
字忽防御制寫新詩六宮官職總新除宮女安排入
畫圖二十四司分六局御前頻見錯相呼春風一面
晚妝成偷折花枝傍水行卻被內監遙見故將紅
豆打黃鶯梨園弟子簇池頭小樂攜來候燕游旋把
銀笙先按拍海棠花下合梁州殿前排燕賞花開宮
女侵晨探幾回斜望花開遙舉袖傳聲先喚近臣來
小球場近曲池頭宣喚勛臣試打球先向畫廊排御
幄管弦聲動立浮油供奉頭籌不敢爭上棚專喚近
臣名內人酌酒纔宣賜馬上齊呼萬歲聲殿前宮女
總纖腰初學乘騎怯又嬌上得馬來纔欲走幾回拋
鞚抱鞍橋自教宮娥學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上棚
知是官家認遍遍長贏第一籌翔鸞閣外夕陽天樹
影花光水接連望見內家來去處水門斜過罨樓船
內人追逐采蓮時驚起沙鷗兩岸飛蘭棹把來齊拍
水并船相斗濕羅衣新秋女伴各相逢罨畫船飛別
浦中旋折荷花伴歌舞夕陽斜照滿衣紅月頭支給
買花錢滿殿宮娥盡數千遇著唱名都不應含羞急
過御床前世所傳百首蓋擬作也
按能改齋漫錄偽蜀主孟昶納徐匡璋女拜貴妃號
花囗夫人意花不足擬其色似花囗翾輕也又升號
慧妃以號如其性也王師下蜀太祖命別護送途中
作詞自解曰初離蜀道心將碎離恨綿綿春日如煙
馬上時時聞杜鵑三千宮女皆芳樹妾最嬋娟此去
朝天只恐君王寵愛偏陳無已以夫人姓費誤也
宋綬母
按宋史宋綬傳綬外祖楊徽之無子家藏書悉與綬
綬母知書每躬自訓教以故博通經史百家文章為
一時所尚綬遷兵部尚書參知政事時母尚在
蒨桃
按侍兒小名錄拾遺寇萊公有妾曰蒨桃公因會贈
歌姬以束綾蒨桃作二詩呈公曰一曲清歌一束綾
美人猶自意嫌輕不知織女寒窗下幾度拋梭織得
成風勁衣單手屢呵幽窗軋軋度寒梭臘天日短不
盈尺何似妖姬一曲歌公和云將相功名終若何不
堪急景似奔梭人間萬事何須問且向樽前聽艷歌
盧氏
按墨客揮犀蜀路泥溪驛天圣中有女郎盧者隨父
往漢州作縣令替歸題于驛舍之壁其序略云登山
臨水不廢謳吟是羽移商聊舒羈思因成鳳棲梧曲
一闋聊書于壁后之君子覽者毋以婦人竊弄翰墨
為罪詞曰蜀道青天煙靄翳帝里繁華迢遞何時至
回望錦川揮粉淚鳳釵斜囗烏云膩鈿帶雙垂金縷
細玉佩玎珰露滴寒如水從此鸞妝添遠意畫眉學
得遙山翠
張愈妻蒲氏
按宋史隱逸張愈傳愈字少愚益州郫人雋偉有大
志游學四方屢舉不第隱于家文彥博治蜀為置青
城山白云溪杜光庭故居以處之喜奕棋樂山水遇
有興雖數千里輒盡室往杜門著書未就卒妻蒲氏
名芝賢而有文為之誄曰高視往古哲士實殷施及
秦漢余烈氛氳挺生英杰卓爾逸群孰謂今世亦有
其人其人伊何白云隱君嘗曰丈夫趨世不偶仕非
其志祿不可茍營營末途非吾所守吾生有涯少實
多艱窮亦自固困亦不顛不貴人爵知命樂天脫簪
散發眠云聽泉有峰千仞有溪數曲廣成遺趾吳興
高躅疏石通徑依林架屋麋鹿同群晝游夜息嶺月
破云秋霖灑竹清意何窮真心自得放言遺慮何榮
何辱孟春感疾閉戶不出豈期遂往英標永隔抒詞
哽噎揮涕汍瀾人誰無死惜乎才賢已矣吾人嗚呼
哀哉
唐氏
按鳳陽府志唐氏女子能書者梅圣俞有觀泗州唐
氏書詩曰唐氏能書十載聞誰知精絕向紅裙百金
競買蒲葵扇不必更求王右軍
陳安國妻謝希孟
按閩書陳安國妻謝希孟伯景妹也伯景母通經子
女皆自教希孟與兄并工詩賦所著詩百余篇歐陽
文忠稱其隱約深厚守禮不放有古幽閑淑女之風
曹禋妻周氏
按蓼花洲閑錄熙寧末洛中有人耕于鳳凰山獲石
碣方廣二尺余乃婦人撰夫志銘云君姓曹氏名禋
字禮夫世為洛陽人三十歲兩舉不第卒于長安道
中朝廷卿大夫鄉閭故老聞之莫不哀其孝友睦囗
篤行能文何其夭之如是耶唯兒聞之獨不然乃慰
其母曰家有南畝足以養其親室有遺文足以教其
子凡累乎陰陽之間者生死數不可逃夫何悲喜之
有哉丙子年三月十八日卒以其年十月十五日葬
于凰鳳山之原予姓周氏君妻也歸君室八載矣生
子一人尚幼以其恩義之不可忘故作銘焉銘曰其
生也天其死也天茍達此理哀哉何言其生也浮其
死也休終何為哉慰母之憂
延安夫人
按陽關三迭延安夫人有詞行于世其暫止樂昌館
寄姊妹蝶戀花云淚搵征衣脂粉暖四迭陽關唱了
千千遍人道山長山又斷蕭蕭風雨聞孤館惜別傷
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若有音書憑過雁
東萊不似蓬萊遠
(
按延安夫人墨莊漫錄以為曾子宣內子蘇氏而老學庵筆記及詞話則又以魏夫人為曾子宣妻
未知孰是并存之)
魏夫人
按詞話魏夫人曾子宣內子與朱淑真為詞友有春
恨江神子寄夫云別郎容易見郎難幾多般懶臨鸞
憔悴容儀陡覺縷衣寬門外紅梅將謝也誰信道不
曾看曉妝樓上望長安怯輕寒莫憑欄嫌怕東風吹
恨上眉端為報歸期須及早休誤妾一春閑
吳安持妻王氏
按冷齋夜話舒王女吳安持之妻蓬萊縣君工詩多
佳句有詩寄舒王曰西風吹入小紗秋色應憐我
憶家極目江山千里恨依然和淚看黃花舒王以楞
嚴經新釋付之有和詩曰青燈一點映紗好讀楞
嚴莫憶家能了諸緣如幻夢世間唯有妙蓮花
按墨莊漫錄王荊公女適吳丞相之子封長安縣君
能詩嘗見親族婦女有服者帶白羅系頭子者因戲
為詩云香羅如雪縷新裁惹住烏云不放回還似遠
山秋水際夜來吹散一枝梅其姑丞相魚軒李氏侍
從徐宥之女也亦能文有詩云絮如柳陌三春雨花
落梨園一笛風百尺玉樓簾半卷夜深人在水晶宮
皆婦人有才思者
張祺妻史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