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退居(1)
- 千金翼方
- 孫思邈
- 2726字
- 2015-12-27 00:00:05
內容:論曰∶人生一世,甚于過隙,役役隨物,相視俱盡,不亦哀乎。就中養衛得理,必免夭橫之酷。若知進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喪,嗜欲煎其內,權位牽其外,其于過分內熱之損,胡可勝言,況乎身滅覆宗之禍,不絕于世哉。念撰退居養志七篇。庶無禍敗夭橫之事,若延年長生則存乎《別錄》。高人君子,宜審思之。
<篇名>擇地第一
內容:山林深遠,固是佳境,獨往則多阻,數人則喧雜。必在人野相近,心遠地偏,背山臨水,氣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如此得十畝平坦處便可構居。若有人功可至二十畝,更不得廣。廣則營為關心,或似產業,尤為煩也。若得左右映帶崗阜形勝最為上地。地勢好,亦居者安,非他望也。
<篇名>締創第二
內容:看地形向背,擇取好處,立一正屋三間,內后牽其前梁稍長,柱令稍高,椽上著棧,棧訖上著三四寸泥。泥令平,待干即以瓦蓋之。四面筑墻,不然塹壘,務令濃密,泥飾如法。
須斷風隙,拆縫門窗,依常法開后門。若無瓦,草蓋令濃二尺,則冬溫夏涼。于檐前西間作一格子房以待客,客至引坐,勿令入寢室及見藥局,恐外來者有穢氣損人壞藥故也。若院外置一客位最佳。堂后立屋兩間,每間為一房,修泥一準正堂,門令牢固,一房著藥。藥局更造一立柜高腳為之,天陰霧氣,柜下安少火,若江北則不須火也。一房著藥器,地上安濃板,板庫內東墻施一棚,兩層,高八尺,長一丈,闊四尺,以安食物。必不近正屋,近正屋則恐煙氣及人,兼慮火燭,尤宜防慎。于廚東作屋二間,弟子家人寢處于正屋西北,立屋二間通之,前作格子,充料理曬曝藥物,以籬院隔之。又于正屋后三十步外立屋二間,椽梁長壯,柱高間闊,以安藥爐。更以籬院隔之,外人不可至也。西屋之南立屋一間,引檐中隔著門。安功德,充念誦入靜之處。中門外水作一池,可半畝余,深三尺。水常令滿,種囗荷菱芡,繞池岸種甘菊。既堪采食,兼可悅目怡閑也。
<篇名>服藥第三
內容:人非金石,況犯寒熱霧露,既不調理,必生疾癘,常宜服藥,辟外氣和臟腑也。平居服五補七宣丸、鐘乳丸,量其性冷熱虛實,自求好方常服。其紅雪三黃丸、青木香丸、理中丸、神明膏、陳元膏、春初水解散、天行茵陳丸散,皆宜先貯之,以防疾發,忽有卒急,不備難求。臘日合一劑烏膏楸葉膏,以防癰瘡等。若能服食,尤是高人。世有偶學合煉又非真好,或身嬰朝紱心迫名利,如此等輩亦何足言。今退居之人,豈望不死羽化之事,但免外物逼切,庶幾全其天年。然小小金石事,又須閑解神精丹,防危救急所不可缺耳。伏火丹砂,保精養魂,尤宜長服;伏火石硫黃,救香港腳,除冷癖,理腰膝,能食有力;小還丹愈疾去風。伏火磁石,明目堅骨;火煉白石英、紫石英,療結滯氣塊,強力堅骨;伏火水銀壓熱鎮心;金銀膏養精神、去邪氣。此等方藥,固宜留心功力,各依《本草》。其余丹火,以冀神助,非可卒致。有心者亦宜精懇,倘遇其真。
<篇名>飲食第四
內容:身在田野,尤宜備贍,須識罪福之事,不可為食損命。所有資身,在藥菜而已。料理如法,殊益于人。枸杞、甘菊、術、牛膝、苜蓿、商陸、白蒿、五加,服石者不宜吃。商陸以上藥,三月以前苗嫩時采食之。或煮,或蒸,或炒,或囗,悉用土蘇咸豉汁加米等色為之,下飯甚良。蔓荊作蒸最佳。不斷五辛者,春秋嫩韭,四時采薤,甚益。曲雖雍熱,甚益氣力,但不可多食,致令悶憒。料理有法,節而食之。百沸、蒸餅及糕索餅起面等法在《食經》中。白粳米、白粱、黃粱、青粱米,常須貯積支料一年,炊飯煮粥亦各有法,并在《食經》中。綠豆、紫蘇、烏麻亦須宜貯,俱能下氣。其余豉醬之徒,食之所要,皆須貯蓄。
若肉食者,必不得害物命,但以錢買,猶愈于殺。第一戒慎勿殺。若得肉必須新鮮,似有氣息則平旦點心飯訖,即自以熱手摩腹。出門庭行五六十步,消息之。中食后,還以熱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緩緩行,勿令氣急,行訖還床偃臥,四展手足,勿睡,頃之氣定,便起正坐。
吃五六顆煎棗,啜半升以下人參、茯苓、甘草等飲,覺似少熱,即吃麥門冬、竹葉、茅根等飲。量性將理,食飽不得急行。及饑,不得大語遠喚人嗔,喜臥睡覺,食散后隨其事業。不得勞心勞力。覺肚空,即須索食,不得忍饑。必不得食生硬粘滑等物,多致霍亂。秋冬間暖裹腹,腹中微似不安,即服濃樸生姜等飲。如此將息,必無橫疾。
<篇名>養性第五
內容:雞鳴時起,就臥中導引,導引訖櫛漱即巾。巾后正坐,量時候寒溫,吃點心飯若粥等。
若服藥者,先飯食服吃藥酒。消息訖,入靜燒香靜念,不服氣者亦可念誦,洗雪心源,息其煩慮。良久事訖,即出徐徐步庭院間散氣,地濕即勿行。但屋下東西步令氣散,家事付與兒子,不得關心,所營退居,去家百里五十里,但時知平安而已。應緣居所要。并令子弟支料頓送。勿令數數往來憒鬧也。一物不得,在意營之,平居不得嗔,不得大語、大叫、大用力、飲酒至醉,并為大忌。四時氣候和暢之日,量其時節寒溫,出門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為佳,量力行,但勿令氣乏氣喘而已。親故鄰里來相訪問,攜手出游百步,或坐,量力,宜談笑簡約其趣,才得歡適,不可過度耳。人性非合道者,焉能無悶。悶則何以遣之,還須蓄數百卷書。《易》《老》《莊子》等,悶來閱之,殊勝悶坐。衣服但粗縵可御寒暑而已,第一勤洗浣,以香沾之,身數沐浴,務令潔凈,則神安道勝也。浴法具《養生經》中。所將左右供使之人,或得清凈弟子,精選小心少過謙謹者,自然事閑,無物相惱,令人氣和心平也。
凡人不能絕嗔,得無理之人易生嗔喜,妨人道性。
<篇名>種造藥第六
內容:種枸杞法∶揀好地,熟加糞訖,然后逐長開,深七八寸令寬,乃取枸杞連莖銼長四寸許,以草為索慢束,束如羹碗許大,于中立種之。每束相去一尺。下束訖,別調爛牛糞稀如面糊,灌束子上令滿,減則更灌。然后以肥土擁之滿訖。土上更加熟牛糞,然后灌水。不久即生,乃如剪韭法,從一頭起首割之。得半畝,料理如法,可供數人。其割時與地面平,高留則無葉,深剪即傷根。割仍避熱及雨中,但早朝為佳。
又法∶但作束子作坑,方一尺,深于束子三寸。即下束子訖,著好糞滿坑填之,以水澆糞下,即更著糞填,以不減為度。令糞上束子一二寸即得。生后極肥,數鋤擁,每月加一糞尤佳。
又法∶但畦中種子,如種菜法,上糞下水,當年雖瘦,二年以后悉肥。勿令長苗,即不堪食,如食不盡,即剪作干菜,以備冬中常使。如此從春及秋,其苗不絕。取甘州者為真,葉濃大者是。有刺葉小者是白棘。不堪服食,慎之。
又法∶枸杞子于水盆令散訖,曝干地作畦。畦中去卻五寸土作,縛草作囗以臂長短,即以泥涂囗上令遍,以安中。即以子布泥上,一面令稀稠得所,以細土蓋上令遍,又以爛牛糞蓋子上令遍。又布土一重,令與畦平。待苗出,時時澆溉。及堪采,即如剪韭法。
更不要煮煉,每種用二月,初一年但五度剪,不可過此也。凡枸杞生西南郡谷中及甘州者,其子味過于蒲桃。今蘭州西去鄴城、靈州、九原并多,根莖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