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火候論

沖虛子曰:“天仙是修命元神,仙由性命而證性。故初關是修命,中關是修性。不得金丹,不能復至性也。而為證金丹是真陽精炁,不得火候,不能采取烹煉而為丹。”故曰:“全憑火候成功。”

昔虛庵真人云:“饒得真陽決志行,若無火候志難成。周天煉法須仙授,世人說者有誰真?”

古云:“若教愚輩皆知道,天下神仙似水流。”

及見薛道光云:“圣人傳藥不傳火”,我故曰:“火候誰云不可傳?(即不可傳,何故有《火記》六百篇之說?)隨機默運入玄玄。達觀往昔千千圣,呼吸分明了卻仙。”

豈不見陳虛白云:“要知火候囗訣之妙,尤當于真息中求之。”

曹仙姑《靈源大道歌》云:“我為諸君說端的,命蒂從來在真息。”此又明明指出火候只是真息,真息者,乃真人之呼吸,非囗鼻之呼吸。

陳致虛云:“火候囗訣最秘,非可一概而論,中有逐節事條。”

自祖祖相傳以來,所云采藥之候,封固之候,起小周天之候,進退顛倒之候,沐裕之候,火足止火之候,采大藥之候,得大藥服食之候,大周天之候,神全之候,出神之候等,可不明辨之乎?

紫陽真人云:“始于有作人難見,乃至無為眾始知。但信無為為要炒,孰知有作是根基。”有作者,小周天也。無為者,大周天也。蓋火候行于真人呼吸處,此處本無呼吸。自無呼吸以交會神氣,久煉而成大藥者,必用有為也。不如是,則道不真。無人見者,秘傳之天機,而密行之也。古仙圣真誡人曰:“知之不要向人夸”是也。所謂傳藥不傳火者,不輕傳此也。此以前,皆從無入有也。此以后,皆從有歸無也。然火候呼吸,本一身之所有也。先自外而歸于內,則內為有,故大周天之火,必欲至于無。然無者,非不用火而至于無,乃是火候行之妙于無者。此火危險甚大,因有為之火易行,無為之火難行也。不能無火,是危險。而或少有一毫雜于有,亦是危險。無之而或間斷不行,亦是危險。故紫陽真人亦囑之曰:“世之愚人俗子,但聞無為,便猜為不用火。遂其所好,安心放曠者有之。或猜無為,始終只用一無為而已,不求所以當有為于始者有之。故曰:“但信無為,孰之有作?”紫陽真人直言“有無雙修”之旨也。

純陽老祖云:“一陽初動,中霄漏永。”(此一段以下,皆直言活子時之火候。)

魏伯陽真人云:“晦至朔旦,震來受符。”此以一月為喻也。晦者,喻身中陰極之時。晦而至于次月朔旦者,故初一也。震,一陽初動于下爻,以喻身中真氣之生。蓋藥生,即火當生。震陽既動而來,即當受火符,以采取烹煉之也。

上節純陽之說,以一日為喻者。中霄為夜半之時,即子時之義。漏永者,火符之刻漏等數也。古云:“或以日喻,或以月喻,或以年喻,無所不喻。”借易見者,以發明火之不可言者。學者但不可以喻者認真,皆恍惚喻身中之理,而猶非實似也。

陳朝元曰:“凡煉丹,隨子時陽氣生而起火,則火力全。余時起火不得,無藥故也。”無藥便是“水火煮空鐺”是也。

瑩蟾子云:“常將半夜子時起,天道人心周復始。煉性修真要此時,自強不息真君子。勞我生,逸我死,面壁經行為何事?”

陳泥丸云:“十二時中須認子。”

丹道一周天之用,須用真活子時而起火。天道十二時,本有半夜子時之時也。丹道雖喻子而未可執按其子者,于十二時中,皆可有陽生火發之子時,故稱曰“活子時”,為其不拘于午夜之死子時也。修丹者當于天時中,認取當生火之活子時也。所謂當生當照,本命元神星君者是也。若不知活,則謂之當面錯過。白玉蟾云:“月圓月缺明明語,時子心傳果不訛。”

彭鶴林云:“火藥原來一處居,看時似有覓時無。”藥本先天元炁,本無形,我則信其無之至真,亦以無之妙用,而采取烹煉,便是真正虛無之仙道也。火本呼吸之有形、若即以有形用之,則長邪火。不以有形,而用之似無。火藥一處居,但于無中得有之妙,所以謂之似有似無。

予老師云:“一陽動處初行火,卯酉封爐一樣紅。”一陽動同純陽之說,但曰采取封固,曰沐浴溫養,無有雙忘,同于太虛。此皆言藥生即是火生,以明采藥起火之候也。

此是沖虛子總結上一大段之說者。采藥者,子時火之前也。起火者,子時火之事也。二者必要分明。所以達摩云:“二候采牟尼,四候別神功”是也。正陽翁云:“結丹火候有時刻。”(此下皆言起火于子也。)行十二時小周天火候,正是烹煉金丹之時。故曰:“結丹有時刻。”

蕭紫虛云:“乾坤橐龠鼓有數。”橐龠者,鼓風吹火之具,喻呼吸往來之炁,即干呼而坤,坤吸而干之義。有數者,即干用九,坤用六之數也。“離坎刀圭來有時。”離是心中之神,曰己土。坎是腎中之氣,曰戊土。上下二土成圭字。戊己二土合一者稱刀圭,以喻神炁合一者。刀圭由得二土合煉而成,亦必先知采取二土之時,方能成二圭。如若不知,必不能成二土之圭也。

玉鼎真人云:“入鼎若無刻漏,則靈芽不生。”

真陽曰:“入鼎者,真陽之精用既還炁穴,必要刻漏之火以烹煉之,則黃芽方生。有刻漏者,則如一時已完,當用二時。六陽(子,丑,寅,卯,辰,巳)用升,六陰(午,未,申,酉,戍,亥)用降,方合正理。又能會神炁二者,皆半斤八兩,又如用一時之刻漏,當升當降,不當升降者,方有定理。”

《玄學正宗》云:“刻漏者,出入息也。”(此直言刻漏是出入總之別號也。)刻漏者,是晝夜十二時各有刻數,每有幾點漏滴之聲,以應一刻。再至多漏,以應一時。古云:“周天息數微微數,玉露寒聲滴滴符。”今言此,以喻呼吸之息也。以漏數定刻者,即于丹道中,以真息數字時數也。

廣成子曰:“人之反復,乃呼吸徹于蒂耳。一吸則天炁下降,一呼則地氣上升,我之真炁相接也。”反復者,上中下三田旋轉之義。呼吸者,真人之呼吸(非囗鼻之呼吸)。徹于蒂者,通于炁穴之處。呼吸升降者,似于反說。(上田返中田,中田返下田,下田復返上田,上田返入炁海,接著真炁。三事共濟,謂之周天火候。)大抵丹書反說者甚多,我以理及事詳究之,皆呼降吸升,合于自然,方得可有可無之妙。

于師還陽真人云:“子卯午酉定真機,顛倒陰陽三百息。”子,卯,午,酉者,《入藥鏡》所言在脫胎,大周天之火候也。《火藥鏡》所謂“終脫胎,看四正”,即此四時也。《入藥鏡》所言大周天之候,此言小周天之候也。大小事不同而用同,何也?《心印經》云:“三品一理”是也。

紫陽真人云:“刻刻調和,真炁凝結。”刻刻者,言三百六十息皆要調和合自然,一刻不調,則不能入定而成胎基。

白玉蟾云:“火本南方離卦。”離屬心,心者神也。炁則藥也,神不亂,炁歸神。以火煉藥而成丹者,即是以神馭炁而成道也。

陳虛白云:“火候囗訣之要。猶當于真息中求之。”蓋息從心起,心靜息調,息息歸根,金丹之母。《心印經》所云“回風混合,百日功靈”之語者是也。

薛道光云:“火候抽添思絕塵,一爻過著一爻生。”抽添即進退。絕塵者,念不著于思慮,塵幻,妄魔。爻通爻生者,即綿綿無間斷也。

陳泥丸云:“百刻之中切忌昏迷。”或昏睡,或散亂,皆錯失真侯,故曰切記。

陳希夷云:“子午工是火候,兩時活取無昏晝。一陽復卦子時生,午時一陰生于姤。三十六又二十四(干用九,四九三十六。坤用六,四六二十四)周天度數同相似,卯時沐浴酉時同,火候足時休恣意。”崔公《入藥鏡》云:“火候足,莫傷丹。”言不宜恣意行火而不知止也。

金谷野人云:“周天息數微微數,玉露寒聲滴滴符。”

真詮曰:“火候本只寓一氣,進退之節,非有他也。火候之妙,在人若用意緊,則火燥;用意緩,則火寒。勿忘勿助。非有定則。最怕意散,不升不降,不結大丹。”此是開明初學之說,雖未明大道之人,其言亦可示學者人道之門也。

王果齊云:“囗不呼,鼻不吸,(囗鼻不呼吸,則循真人呼吸之法而呼吸之。)橐天龠地徐停息。巽風離火鼎中烹,直使身安命乃立。

陳泥丸云;“行坐寢食總如如,唯恐火冷丹力遲。”行坐者,坐而行工也,非行路。有寢,有食,尚未脫凡夫,只是煉精化炁,筑基內事。若十月胎神之工,則忘寢忘食矣。如如者,入定之妙。總如如者,則火合玄妙。火不冷,丹力不遲也。

純陽老祖云:“安排鼎爐煉玄根,進退須明卯酉門。”鼎爐行,炁穴也。玄根者,即元陽精炁歸于根而烹之。鼎爐,玄根皆言用火之處。言人不可只用進陽火,退陰符。調和進退而不沐浴,則進退成虛幻。沐浴而不進退,則沐浴不得沖和。故曰須明。禪家馬祖云:“未有常行而不住,未有常住而不行。”

正陽老祖云:“且暮寅申知火候”,本卯酉二時以行沐浴,純陽翁已直言之矣。其師正陽翁曰:“寅申者,寅之下即卯,申之下即酉。或修之至寅申之候,不可忘失卯酉之沐浴也。”又曰:“沐浴脫胎分卯酉。”脫胎之沐裕曰分者,前似有而后似無也。人人不泄煉炁化神之功,惟正陽翁于此泄萬古之秘。又云:“沐浴潛藏總是空。”沐浴而成真空,曰仙機。不能真空,則墮旁門外道。強制而亦成大病。《悟真篇注疏》云:“子進陽火,息火謂之沐浴。午退陰符,亦謂之沐浴也。”又云:“果然百日防危險。”小周天有進退之火,有不進不退之火。若進退不合進退之數,不合進退之機,不由進退所當行之道,不合進退之所當起止已合,已由不知火足之所當止者,皆危險之所當防者也。

蕭紫虛云:“防火候之差失,忌夢寐之昏迷。”

《天尊得道了身經》云:“調息綿綿,似有似無。”紫陽翁云:“謾守藥爐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神息任天然,似大周天之火。其實上句守藥爐,則是言小周天之火。但煉藥爐中之火雖屬有為,必竟要合天然自在為妙。不如是,則非真火,真候,乃外道邪說之火也。

杏林真人去:“寂心行火候,定息覓真鉛。”杏林之師紫陽翁云:“惟定可以煉丹,不定而丹不結。”此真正至妙,至要之語。

紫陽翁云:“火候不用時,冬至不在子。及其沐浴時,卯酉時虛比。”虛比二字,總貫串四句。不用時者,不用歷書十二時,是用心中默運十二時而虛比也。冬至者,是人身中陽生時候,必要起子時之火,即稱陽生之時為子,不用仲冬子月之子也。凡一日十二時,陽生皆可言子。在沐浴時,虛比于卯酉。卯在六陽時之中,酉在六陰時之中,調息每至于六時之中,可以沐浴矣。

又曰:“不刻時中分子午,無爻卦內別乾坤。”一日每時有八刻,不刻之時,是心中默運之時,虛分子午,不用有刻之時也。每卦有六爻,《易》也,身中借乾坤虛比鼎器,故言無爻。

此皆言煉藥行火,小周天之候也。此一句,是沖虛子總結上文眾圣其所言百日所用之火也。

門人問曰:“古來眾圣真言火多,何以分別此名小周天為百日煉精化炁之用?”

答曰:“小周天有進有退,有沐浴,有顛倒,有周天度數。凡言煉藥,煉丹,守護,看鼎,藥熟,丹成,皆百日小周天之事。故據此法而分別言后之圣真,善學者,凡是《大藏經》中所未見者一一集之,以為后人之證驗者。

《心印經》云:“回風混合,百日功靈。”回風者,回旋其呼吸,氣之喻也。混合者,因元神在心,元炁在腎,本相隔遠。及炁生而向外馳,神雖有知,而不能用,無混合之法也。故此經云人用呼吸之氣而回旋也,方得神炁歸根,(上至泥丸)復命(下至命蒂),而混合之,方得神宰于氣而合一。倘無回風之妙用,則神雖宰炁,亦不知炁會受宰否。此為煉金丹至秘之至要。用之至于百日功夫,則靈驗已顯。(童體百日,破體者十年,不足一年補之,以完此先天之炁也。)炁以足而可定,神以習久而可定,故小周天回風法之當所止也。自此而下,皆言小周天火足當止之景。

正陽翁云:“丹熟不須行火候,若行火候必傷丹。”火足而藥熟不用火矣,故有正火之景。遇止火之候一到,即不須行火矣。若用行火、亦無益。傷丹者,丹熟則必可出鼎,而換入別鼎。若不取入別鼎,則出無所歸,豈不傷丹乎?精化炁于炁穴。炁化神于神室,故曰別鼎。

崔公《入藥鏡》云:“受炁足,防成兇。火候足,莫傷丹。”煉得黃芽漏鼎,白雪漫天,嬰兒成象,故火候足矣。火候既足,只宜沐浴溫養,若不知止足,委意行火,反傷丹矣。丹成之后,天地混合、神炁自靈,仙師所謂“虛空生白、神明自來”,故曰,天地靈也。

紫陽翁云:“未煉還丹須急煉,煉了還須知止。足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

了真子云:“切忌不須行火候,不知止足必傾危。”

此外注疏,載有邱、曹功按二條。昔邱真人曰:“因長安都統齋,未及止火,至晚走失三番,謂之走丹,前功廢矣。須重新再煉,后成天仙。”曹真人初煉精時,得景而不知,猛吃一驚而已。及再靜,而景再至。猛醒曰“師言當止火也。可惜,可借,當面錯過。”及后再煉,不誤景初。而止火之速,不待景至四而止火。不速不遲之中。而止火,得藥,征關,而點化陽神。凡其修圣真,千辛萬苦。萬般可憐,煉成金丹,豈可輕忽,令至傾危哉?況凡圣關頭第一大事。此皆言丹成,止火之景,天仙九還丹火宜此,宜此。練精化炁之侯備矣。沖虛子總結前采取,烹煉,止火等百日關內事,至此,令學者知參究前圣之說,此已下予故曰,起之舍也,句止。

又沖虛子自言百日關內之火候等秘機,而總言之者,于故曰:“自知藥生而采取,封固,運火,周天,其中進退、顛倒、沐浴、呼噓,行住,起止工法雖殊,真機至妙,在乎一氣貫真炁而不失于二緒,一神馭二氣而不少離于他見。三百周天猶有分余象潤等,一候玄妙機同于三百候,方得炁歸一炁,神定一神,精住炁凝,候足止火,以為人藥之基址,存神之宅舍也。

此一段是沖虛子列言百日煉精,用火細微條目,而精言實悟之旨也。蓋小周天是煉精時火候之一總名也,其中事理固多,前圣固有各言。其采藥是一候,而封固又一候。達摩亦只言二候。采藥者,并采封二候而混言之也。又有四候,別有妙用者,此乃小周天三百內之候也,我今遵仙翁而二言之。及周天時言進退候者,若不似進退而亦虛擬之為進退。鉛汞丹法言進退者,進則用火入爐,退則不用火而離爐,此實可據而易言。我以多為進,以減為退,亦可據而易言。煉精者則不似此說,我今亦只強勉而虛比,不似以為似。意調六陽時,以干用九,數之增多為進。六陰時,以坤用六,數之減少為退。既在周天之內進陽火,退陰符,非多少為言則不可。若以用為言,則甚遠矣。

顛倒者,除藥物配合顛倒則不必言,但言火候中之顛倒。呂仙翁云:“大關鍵,在顛倒。”初,老師言六陽時,火專主進升,而退后隨之而已。六陽時,符專于退降,而進又隨之而已。日專者,專以進升,主于采取。專于退降,主于烹煉而已。曰隨后者,順帶之義,以其往來之不可無,亦不可與專主并重用也。此前圣秘機之顛倒也。

沐浴者,干,丑,寅,卯……十二支次第之位,凡世法有五行,故內丹有五行之喻,各有長生之位,寅申巳亥是也。火生于寅,水生于申,金生于巳,木生于亥。卯,酉,子,午之位,是沐浴之位,故丹道活于時之火,歷丑寅至卯,借沐治之位而稱火工,曰沐浴。酉亦如之。舉世愚人邪說,尚不知沐浴何以得名,何以知沐浴之義之用哉?今此只略言捷要耳。便詳于《仙佛合宗》語錄中觀此者,可自查語錄中,以考其全機。

行住起止者,行則仙佛二宗之喻也。住則仙佛二宗之喻也。起則采封二候之后,小周天之所起也。止則小周天候足而止火也。

一氣者,呼吸之氣貫串真炁,自采至止不相離,離則間斷復貫,則二頭緒矣。此由昏沉散亂之心所致,甚則二三四緒,皆無成之火矣。戒之,戒之。然以息氣貫串真炁,必主宰于一神而不離,若內起一他見,則離。若外譽一他見,則離。離則無候,無火矣,焉能氣足生氣?

三百六十度?故曰周一天,猶曰五度四分度之一。所謂天度之分余為閏位者,非耶?知有閏,則知天之實周矣。能實周,則炁易定,丹易成,而初生之藥亦易生矣。

玄妙機者,不傳之秘也。火候—一皆要如此,若不用此,則火必不能如法呼吸,則滯于真息而近凡夫之囗鼻重濁而為病。不用此,則神亦不能馭二炁,而使之行住得其自然,一息如是,三百息亦皆如是。此古先圣真皆隱然微露而不敢明言者,亦不敢全言者。不如是,雖曰已周天,近于邪說之周天矣,亦無用也。所以玄妙機三字,又百日煉精化炁之樞紐耳。采封,煉,止等候,俱不可少者。于一炁之外馳欲界,為淫媾之精。著視聽言動,為淫媾之助者。不外馳而復歸一,神能直入大定,所謂候足火止而基成。如此,永為入藥之基址,為存神人定之宅舍。此所謂“先取白金為鼎器”者是也。

而道光薛真人乃有定息用其鉛之旨,既得真鉛,大藥服食。正陽翁謂之抽鉛。

大藥者,即陽精化炁之金丹也。果從何而得?亦從丹田炁穴出中。當未化炁之先所生也,出丹田,但無形之氣微,附外體為形。昔曹老師因后有大藥之名,便稱此為小藥之名,以其氣小故也。及煉成金丹,即化炁之后所生也,所出也,亦在丹田中出,曰大藥,實有形之其氣,如火珠,亦是從無而入有也。黃帝曰“赤水玄珠”,一曰其一之水,一曰其一之情,曰真一之炁,曰華池,曰蓮池,曰地涌金蓮,曰天女獻花,曰龍女獻珠,曰地涌寶塔,曰刀圭,曰黃芽,曰真鉛,如是等仙佛所說異名,不過只丹田所生之真炁。既成自有之形,所以不附外形,而惟生于內,用于內,亦我神覺之,可知,可見者。及渡二橋,過三關,皆可知,可見,此所謂脫生死之果,從此便得真驗矣。

即行火候煉神,謂之添汞。此火候,是大周天也。添汞者,心中之無神曰汞,凡人之神,半動于晝而陽明,半靜于夜而陰昏。陽如生,陰如死。修煉之士,必以昏昧而陰者,漸消去之。故消一分明,添得一分陽。去二分,三分,四分,五分陰,則添足二分,三分,四分,五分陽。漸漸逐分掙到消盡十分陰,添足十分陽,謂之純陽。純陽到無陰睡,謂之胎全神全。所以古人云:“分陰未盡則不仙”,此皆添汞之說也。然所謂添者,必由于行大周天之火,有火則能使元炁培養元神,元神便不離二炁,而皆空皆定,直至陽神果滿。

若不添汞行火,以神馭火,則神不陽明,如何行得火?添得三分,五分陽明,方行得三分,五分火。惟陽明則得二炁,而培養元神,助成長覺。

若真炁斷而不生正是不定而藥不生之說,此時乃證長生不死之果也。

若不煉神,則陽明不就,終于尸解而已。

煉神者,煉去神之明而至純陽,全無陰睡,火足炁定而神俱定,方是陽神成就。煉神之法,全由二炁靜定,同之入滅。但二氣少有些兒不如法,則神不煉,陽不純,不能出神。但于十月之內,不曾出定者,僅是尸解之果。何故?但有凡夫之呼吸,即有凡夫之生死。最怕水火刀兵,分解形神為二。

所謂尸解者,有生死之道也,不行大周天之過也,二炁及神皆不入定之故也。丹既成,生既長,安可不入一大定哉?后學圣真勉之。

故《九轉瓊丹論》云:“又恐歇氣多時,即滯神丹變化。”

此三句是沖虛子引足上五句之意,自而道至,變化止十三句,又沖虛子于此承上起下分別圣凡至要天機。

歇氣者,歇周天火候之氣,或得坎中實來而點離中之陰,勤勤點化離陰為純陽,既得坎實,而點離明矣。不即行大周天之火候,則坎實亦不勤生以點離。或行大周天火候,而不合玄妙天機,猶之乎不行也,亦不能勤生坎實,以點離陰,便遲滯離陰之神,為純陽之變化。

神丹者,即坎實,曰金丹。即點離,則二炁漸化神。二炁漸無,獨有神之靈覺在,故亦曰煉炁化神。

純陽祖師云:“從今別鼓沒弦琴。”

別鼓者,另行大周天也(明說與小周天不同)。沒弦琴者,無形聲之義。然大小固不同行火者,必先曉得清曰,而后可以言行火。

紫陽真人云:“大凡火候只此大周天一場,大有危險,切不可以平旦火候例視之也。”

廣成子曰:“丹灶河車休矻矻,鶴胎龜息自綿綿。”

言不用河車者,是百日小周天之事已過,故不必用。今當十月大周天之功,只用鶴胎龜息綿綿然之火也。《上清玉真胎息訣》云:“吾以神為車,氣為馬,終日御之而不倦”。前百日,以陽精轉河運車,此胎息則以轉神入定,以神為車,以氣為馬,以御神車。是喻煉炁化神,后學亦須分辨著。

白玉蟾云:“心入虛無行火候。”

人虛無著,是神炁入定而不著相,邱真人所說真空是也。雖行大周天,不見有大周天之相,便是虛無之妙。

范德昭曰:“內炁不出,外氣不人,非閉氣也。”

世人言閉氣者,強制也。仙道別有天機,不與旁門強制同。雖內不出,外不入,非強忍也、有真息合自然之妙運者,所以入定。白玉蟾云:“上品丹法無卦爻。”蓋小周天化炁,是有卦爻,小成之火。大周天者,是無卦爻,大成之火。以其化神,故曰上品。

彭鶴林曰:“若到丹成須沐浴。”

丹成是前金丹之成,沐浴者是大周天之喻。言丹成不必用小周,既入十月之首,必須用大周。

正陽老祖云:“一年沐浴防危險。”

伍真陽曰;“沐浴在小周天固為喻,今言于大周天亦為喻。在小周天,曰二時二月之喻,此言大周天,言一年之喻。在小周天,可以小喻。在大周天,可以大喻。防危險者,防一定必有之危險也。若仙機有出入,則不定其沐浴。若佛法不久住,亦不定其沐浴。沐浴最貴有定心,防危險者,正防其心不定,防其沐浴不如法。”

又云:“不須行火候。爐里自溫溫。”

此言十月不必用有候之火。當用溫溫然無候之火,不寒不燥,不有不無,方是溫溫的真景象。

王重陽老祖云:“圣胎既凝,養以文火。安神定息,任其自然。”

道光曰:“一年沐浴防危險,十月調和須謹節。”

沐浴者,無候之火,即大周天也。謹節者,謹守沐浴之理也。防危者,防其沐浴而外馳不定也。若一年而得定之后,必時時在定,年年劫劫俱在定,又非止一年十月之說而已。

陳虛白云:“火須有候不必時,些子機關我自知。”

有候者,大周天之火,無候之候也,乃似有似無之妙。不須時者,不用十二時為候,故可入無為。些子機關,是似沐浴而非沐浴,常定而神常覺,故曰我自知。若不知,則昏沉火冷而丹力遲也。

紫虛云:“定意如如行火候。”

如如者,是如有不有,如無不無,定意如有如無之候中,方得大周天之真候,方是真行。

又云:“看時似有覓時無。”

大周天入定,本入于虛無,若陡然著無。則落空矣。故曰似有似無,不空而空,卻是無方是真空真定。

又曰:“不在呼吸并數息,天然子母自相親。”

有呼吸,數息,是言有為者之事。今既人定,不在有為,走任天然,以證無為。_

又云:“守真一,則不往來。”

真一者,在前煉精時,煉而所得真精,曰真一。此煉炁時,乃真精之炁得真神,用真息之炁守之,三者合還神,曰真一。俱定不動,是息已無息矣。焉有往來?

古云:“火記六百篇,篇篇相似采真鉛。”

昔《參同契》亦云:“火記六百篇,篇篇相似。”卻未說出采真鉛之妙旨。此言似采真鉛,則玄中又玄者盡于是矣。采真鉛者,薛道光所謂定息采真者是也。篇篇相似,總歸大定。

馬丹陽云:“工夫常不間,定息號靈胎。”

定息于空,神自守息,而為胎息。定無間斷,神亦常覺,而無間斷,而胎神始靈。

杏林云:“不須行火候,又恐損嬰兒。”

初入十月之關,必用火候煉炁化神,而成嬰兒之胎,嬰兒喻神之微也。及胎成,嬰兒亦成,將出現于外之時,則無用火矣。若再用火,是嬰兒未完成之事,豈不有損于嬰兒手?

《中和集》云:“守之即妄,縱之又非。非守非忘,不收不縱,勘這存存的誰。”

大周天入定,似有似無。似有即神炁之定,似無是神炁在定,而不見在定之相。若曰守,便著于有。著有,即起有之忘念。縱之而不照,則神炁離,而非定之理。但微有似存,若二炁存,則

神亦存。神存則二氣存,俱存在定,便俱虛無,無上之妙境在是矣。

鶴林子云:“及至打熬成一塊,試問時人會不會?不增不減何抽添?無去無來何進退?”

神炁合一,俱定入一塊,則無火矣。不似小周天之有增減,不增不減,不有抽添,息無往來,有何進退?此歸一而漸歸于無之說也。

張靜虛云:“真候全非九六爻也,非顛倒,非進退,機同沐浴又還非,定空久定神通慧。”

真候者,火候定而空矣,不用小周天之九六,不同其顛倒沐浴等,而惟定空。久定久空,神通慧照,朗然獨耀,同于世尊之涅盤,而滅盡定矣。

丘長春云:“息有一毫之不安,命非已有。”

有息則有生死,無息則生死盡矣。心定息自無,則命為我所自有,由我得無死之道也。若有一些息不盡定,則命在息,而不為我有矣,由天地陰陽閻君所主張矣。此皆言煉炁化神,十月養胎,大周天之火候也。此又沖虛子總上文眾圣真所言大周天火候一段而言之也。

予亦日:“大周天不計爻,固非有作,溫溫相續,又非頑無。初似不著有無,終則全歸大定。切不可為無,以為有了,則落小解之果。又不可住火,以為常行,則失大定之歸。將有還無,一到其定,則超脫出神、飛升沖舉之道盡之矣。”

又,沖虛子自言大周天之旨,又兼叮嚀勸誡,不計爻象者,乃無為之,異于小周天,有溫溫,非全無,是周天初之似有似無之實理也。大周天之初,正是一二三月之時,曰似存者,尚有有。曰似無者,未真無。所以猶有些子凡夫食性在,猶有些子息故也。乃至全歸大定,息無食性無、所以《金碧龍虎上經》云:“自然之要,先存后亡。”俞琰又注之曰:“先存神于氣穴,而后與之相亡。神自凝,息自定”是也。

然又當知火本欲自于無,若不知先似有之妙,而據執曰:“本無何必用似于有?”則必墮在全無而不能至真無,落于尸解之小解也。又當知火起于似有,而求必歸于無,若不知有非了手而據住于有,常行于有而不無則亦墮在全有,何以得大定之歸,經萬劫而不死?終止于守戶鬼子,亦為尸解之類,終歸生死之途。想當初,煉精補炁,受多少萬苦千辛,始得證千萬劫不傳之秘而得傳以至于小成,又安可惜忽其大成而不求必成哉?

我又囑之曰:“將有還無,一到真定,而能長定于虛無之境,則超脫出神,飛升沖舉之道盡之矣。此大周天之火所以為成仙,成佛,了道之總要也。”

我又以化炁化神而總言之,“前百日煉精化炁,必用有為之工,是從無而入有,即佛法中萬法歸一之義也。后十月煉炁化神,必從有自至無息,是從有而入無,即佛入四禪滅盡定也,是一歸于無之說也。此仙佛二宗之秘法,不可少之要機也。沖虛子今為后來圣真重宣明之,以接引后圣師,印證仙傳,并免后學執有為,執無為,執有候,執無候之爭立門戶而妄擬之者。

若此天機。

自此句至結尾句了又皆沖虛子總結火候全經之言,再指煉神還虛向上之秘機,以為后圣證。

群仙直語,以前群仙,皆有直言在世,而人不能悟。

固非全露。

從古至今,言火候者甚眾,并未全言,或一句,二句而已。既不全,后人如何作用?如何擬議?所以世之凡夫妄猜,唯有仙份者,自有仙人來度耳。

然散之則各言其略,集之則序言其詳。

完全火候不必盡出于予之齒頰,而此書出世,則為來劫萬真火經根本,從來見者,自能從斯了悟,不復疑墮旁門。

旁門者,有相之火,忍氣著相稱為行火,知此仙火自然之定,則不復為強制之邪火。

而陽神自就,劫運自超矣。

習定,入定,成定,皆為出神,超神之所必用,而必證果者,故于此歷年所證。

但于出神之后,煉神還虛,九年之妙,雖非敢言,而《中和集》云:“九年三載常一定。”便是神仙,亦直言之矣。

出陽神是初成神仙時,即母腹中初生的孩子一般,雖具人形,尚未具足之人形,故喻曰嬰兒。故古言曰:“孩兒幼小未成人,須籍坤娘養育恩。”乃喻為乳哺三年,前圣所言成就只一二年是也。

乳哺者,神炁已定,而又加定之慧,加至于常常在定而不必于出,便似乳而又乳,至于成大人一般。神既老成,若即行煉神還虛,九年之工,則此即為九年內之煉數。若有救世之愿未完,且不必煉九年,而權住世以救世。及欲超世,而上升虛無,則必從九年而還虛矣。

實非世學所能輕悟。輕用者,必俟了道之士以虛無實相而用之。

了道之士,是出定之神仙,惟得定,是得虛無之初基,而后可致虛無之極致處,方能悟此,用此。

第不可一乘既得,便稱了當,不行末后還虛,則于神通境界必竟住腳不得。

神通境在化神時,神也通靈而無礙。在還虛時,神也更加通靈而無礙。此言神通,是言初得之神通,尚未大成,故曰住腳不得,若住腳,則止于神仙。猶有還虛,而至于天仙者。

后來者,共勉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皇岛市| 宁津县| 西贡区| 成安县| 台北县| 西丰县| 上高县| 孝昌县| 大同市| 桐柏县| 陆丰市| 绥滨县| 铁岭市| 昔阳县| 汉沽区| 靖州| 阜新市| 舒城县| 阿克苏市| 南岸区| 淮安市| 福贡县| 南丹县| 伽师县| 新化县| 涞水县| 平原县| 青神县| 阿合奇县| 伊金霍洛旗| 色达县| 北海市| 富宁县| 喀什市| 罗甸县| 绍兴县| 咸丰县| 彭泽县| 嘉定区| 丽水市| 怀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