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總論一(2)

如是則兇也三之所利在御寇非理而至者寇也

守正以閑邪所謂御寇也不能御寇則自失而兇

進齋徐氏曰夫謂三婦謂四與小畜同義三

四位皆不中相比而囗應相比則相親而易合囗

應則囗適而相求征往也孕得陽也 鄭氏剛中

曰三上囗應而親四四下囗應而奔三三務進而

妄動故征則不可還四失守而私交故孕則不敢

育 雙湖胡氏曰嘗合卦爻辭觀之卦辭女歸吉

者以三四兩爻也爻辭夫婦兇者亦三四兩爻也

卦以兩體論巽女有歸艮男之象爻以應否論當

相應之位者為正不當相應之位者為邪四女囗

歸三男之理也特相比而相得為私情之相合耳

此卦但言女歸不言取女不得與咸例論其謹始

之意已可見于言外矣

朱子曰漸九三爻雖不

好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卻利御寇今行家擇日利

婚姻底日不宜用兵利相戰底日不宜婚姻正是

此意蓋用兵則要相殺相勝婚姻則要和合故用

有不同也 云峰胡氏曰夫征不復者三悅四之

陰往不以事也婦孕不育者四從三之陽合不以

正也其兇也宜矣爻因彖言女歸之吉故又以此

發明為夫婦之所以兇者以為戒也然以九三之

剛而比六四之柔則為夫婦不正之象九三倘能

以其剛而遏六四之柔則又自有御寇之象也或

曰雁群不亂止則相保亦有御寇象

象曰夫征不復離群丑也婦孕不育失其道也

夫征不復則失漸之正從欲而失正離叛其群

類為可丑也卦之諸爻皆囗不善若獨失正是離

其群類婦孕不由其道所以不育也

九五鴻漸于陵婦三歲不孕終莫之勝吉

中溪張氏曰鴻漸于陵陵為高阜下視于盤于

陸則于陵為最高此人君處九五位之象也況五

與二為正應則二乃五之婦二漸進以歸于五也

雖三欲塞之四欲間之歷三歲而不孕然二五以

中正之道相應必得遂其室家之愿彼不中不正

者終莫能奪而勝之宜其吉也卦以巽為女艮為

男而爻以五為夫二為婦者蓋以二五陰陽相應

而言服義不同此其所以為變易也 建安丘氏

曰漸卦以女歸為義故中四爻有夫婦之象五與

二應夫婦之正配也故以婦三歲不孕終莫之勝

為象三與四比夫婦之邪匹也故以婦孕不育失

其道也為象蓋夫婦之交亦當以漸夫茍患正配

之難合而樂邪匹之易從則亦失漸之義矣

歸妹卦

歸妹序卦漸者進也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

妹進則必有所至故漸有歸義歸妹所以繼漸也

歸妹者女之歸也妹少女之稱為卦震上兌下以

少女從長男也男動而女說又以說而動皆男說

女女從男之義卦有男女配合之義者四咸恒漸

歸妹也咸男女之相感也男下女二氣感應止而

說男女之情相感之象恒常也男上女下巽順而

動陰陽皆相應是男女居室夫婦唱隨之常道漸

女歸之得其正也男下女而各得正位止靜而巽

順其進有漸男女配合得其道也歸妹女之嫁歸

也男上女下女從男也而有說少之義以說而動

動以說則不得其正矣故位皆不當初與上雖當

陰陽之位而陽在下陰在上亦不當位也與漸正

相對咸恒夫婦之道漸歸妹女歸之義咸與歸妹

男女之情也咸止而說歸妹動于說皆以說也恒

與漸夫婦之義也恒巽而動漸止而巽皆以巽順

也男女之道夫婦之義備于是矣歸妹為卦澤上

有雷雷震而澤動從之象也物之隨動莫如水男

動于上而女從之嫁歸從男之象震長男兌少女

少女從長男以說而動動而相說也人之所說者

少女故云妹為女歸之象又有長男說少女之義

故為歸妹也

歸妹征兇囗攸利

以說而動動而不當故兇不當位不當也征兇

動則兇也如卦之義不獨女歸囗所往而利也

婦人謂嫁曰歸妹少女也兌以少女而從震之長

男而其情又為以說而動皆非正也故卦為歸妹

而卦之諸爻自二至五皆不得正三五又皆以柔

乘剛故其征兇而囗所利也

丹陽都氏曰男

女之相從正則吉而中爻之才剛柔雜居非所謂

正如是而有行非禮法之所容也故征兇夫婦之

相與順則利而六爻之才柔上剛下非所謂順如

是而有為非室家之宜也故囗攸利

彖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

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交感男女配合天地之

常理也歸妹女歸于男也故云天地之大義也男

在女上陰從陽動故為女歸之象

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

天地不交則萬物何從而生女之歸男乃生生

相續之道男女交而后有生息有生息而后其終

不窮前者有終而后者有始相續不窮是人之終

始也

釋卦名義也歸者女之終生育者人之始

說以動所歸妹也征兇位不當也

以二體釋歸妹之義男女相感說而動者少女

之事故以說而動所歸者妹也所以征則兇者以

諸爻皆不當位也所處皆不正何動而不兇大率

以說而動安有不失正者

囗攸利柔乘剛也

不唯位不當也又有乘剛之過三五皆乘剛男

女有尊卑之序夫婦有唱隨之禮此常理也如恒

是也茍不由常正之道徇情肆欲唯說是動則夫

婦瀆亂男牽欲而失其剛婦狃說而忘其順如歸

妹之乘剛是也所以兇囗所往而利也夫陰陽之

配合男女之交媾理之常也然從欲而流放不由

義理則淫邪囗所不至傷身敗德豈人理哉歸妹

之所以兇也

象曰澤上有雷歸妹君子以永終知敝

雷震于上澤隨而動陽動于上陰說而從女從

男之象也故為歸妹君子觀男女配合生息相續

之象而以永其終知有敝也永終謂生息嗣續永

久其傳也知敝謂知物有敝壞而為相繼之道也

女歸則有生息故有永終之義又夫婦之道當常

永有終必知其有敝壞之理而戒慎之敝壞謂離

隙歸妹說以動者也異乎恒之巽而動漸之止而

巽也少女之說情之感動動則失正非夫婦正而

可常之道久必敝壞知其必敝則當思永其終也

天下之反目者皆不能永終者也不獨夫婦之道

天下之事莫不有終有敝莫不有可繼可久之道

觀歸妹則當思永終之戒也

雷動澤隨歸妹之

象君子觀其合之不正知其終之有敝也推之事

物莫不皆然

初九歸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女之歸居下而囗正應娣之象也剛陽在婦人

為賢貞之德而處卑順娣之賢正者也處說居下

為順義娣之卑下雖賢何所能為不過自善其身

以承助其君而已如跛之能履言不能及遠也然

在其分為善故以是而行則吉也

初九居下而

囗正應故為娣象然陽剛在女子為賢正之德但

為娣之賤僅能承助其君而已故又為跛能履之

象而其占則征吉也

象曰歸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歸妹之義以說而動非夫婦能常之道九乃剛

陽有賢貞之德雖娣之微乃能以常者也雖在下

不能有所為如跛者之能履然征而吉者以其能

相承助也能助其君娣之吉也

恒謂有常久之

九二眇能視利幽人之貞

九二陽剛而得中女之賢正者也上有正應而

反陰柔之質動于說者也乃女賢而配不良故二

雖賢不能自遂以成其內助之功適可以善其身

而小施之如眇者之能視而已言不能及遠也男

女之際當以正禮五雖不正二自守其幽靜貞正

乃所利也二有剛正之德幽靜之人也二之才如

是而言利貞者利言宜于如是之貞非不足而為

之戒也

眇能視承上爻而言九二陽剛得中女

之賢也上有正應而反陰柔不正乃女賢而配不

良不能大成內助之功故為眇能視之象而其占

則利幽人之貞也幽人亦抱道守正而不偶者也

象曰利幽人之貞未變常也

守其幽貞未失夫婦常正之道也世人以媟狎

為常故以貞靜為變常不知乃常久之道也

安丘氏曰娣之從嫡必當如跛者之履而不足以

與行則囗僭上之疑而嫡妾之分明妻之從夫必

當如眇者之視而不足以有明則囗反目之嫌而

夫婦之倫正是妾婦之常道也釋象于初曰以恒

于二曰未變常唯各安其常此初之所以吉二之

之所以利歟

六三歸妹以須反歸以娣

三居下之上本非賤者以失德而囗正應故為

欲有歸而未得其歸須待也待者未有所適也六

居三不當位德不正也柔而尚剛行不順也為說

之主以說求歸動非禮也上囗應囗受之者也囗

所適故須也女子之處如是人誰取之不可以為

人配矣當反歸而求為娣媵則可也以不正而失

其所也

六三陰柔而不中正又為說之主女之

不正人莫之取者也故為未得所適而反歸為娣

之象或曰須女之賤者

象曰歸妹以須未當也

未當者其處其德其求歸之道皆不當故囗取

之者所以須也

九四歸妹愆期遲歸有時

九以陽居四四上體地之高也陽剛在女子為

正德賢明者也囗正應未得其歸也過時未歸故

云愆期女子居貴高之地有賢明之資人情所愿

娶故其愆期乃為有時蓋自有待非不售也待得

佳配而后行也九居四雖不當位而處柔乃婦人

之道以囗應故為愆期之義而圣人推理以女賢

而愆期蓋有待也

九四以陽居上體而囗正應

賢女不輕從人而愆期以待所歸之象正與六三

相反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所以愆期者由己而不由彼賢女人所愿娶所

以愆期乃其志欲有所待待得佳配而后行也

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

六五居尊位妹之貴高者也下應于二為下嫁

之象王姬下嫁自古而然至帝乙而后正婚姻之

禮明男女之分雖至貴之女不得失柔巽之道有

貴驕之志故易中陰尊而謙降者則曰帝乙歸妹

泰六五是也貴女之歸唯謙降以從禮乃尊高之

德也不事容飾以說于人也娣媵者以容飾為事

者也衣袂所以為容飾也六五尊貴之女尚禮而

不尚飾故其袂不及其娣之袂良也良美好也月

望陰之盈也盈則敵陽矣幾望未至于盈也五之

貴高常不至于盈極則不亢其夫乃為吉也女之

處尊貴之道也

六五柔中居尊下應九二尚德

而不貴飾故為帝女下嫁而服不盛之象然女德

之盛囗以加此故又為月幾望之象而占者如之

則吉也

象曰帝乙歸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貴

行也

以帝乙歸妹之道言其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尚

禮而不尚飾也五以柔中在尊高之位以尊貴而

行中道也柔順降屈尚禮而不尚飾乃中道也

以其有中德之貴而行故不尚飾

上六女承筐囗實士刲羊囗血囗攸利

上六女歸之終而囗應女歸之囗終者也婦者

所以承先祖奉祭祀不能奉祭祀則不可以為婦

矣筐篚之實婦職所供也古者房中之俎葅歜之

類后夫人職之諸侯之祭親割牲卿大夫皆然割

取血以祭禮云血祭盛氣也女當承事筐篚而囗

實囗實則囗以祭謂不能奉祭祀也夫婦共承宗

廟婦不能奉祭祀乃夫不能承祭祀也故刲羊而

無血亦囗以祭也謂不可以承祭祀也婦不能奉

祭祀則當離絕矣是夫婦之囗終者也何所往而

利哉

上六以陰柔居歸妹之終而囗應約婚而

不終者也故其象如此而于占為囗所利也

山李氏曰三上二爻皆陰不能相合為夫婦故止

以士女稱之古者婦助祭必以箱篚實蘋藻之類

而諸侯卿大夫躬割牲所以重宗廟之祀盡繼承

之道今三上囗應承筐囗實刲羊囗血是夫婦之

禮不成而祭祀囗主矣

象曰上六囗實承虛筐也

筐囗實是空筐也空筐可以祭乎言不可以奉

祭祀也女不可以奉祭祀則離絕而已是女歸之

囗終者也

序卦傳

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

書經

堯典

帝曰我其試哉女于時觀厥刑于二女

女以女與人也時是刑法也二女堯二女娥皇

女英也此堯言其將試舜之意也莊子所謂二女

事之以觀其內是也蓋夫婦之間隱微之際正始

之道所系尤重故觀人者于此為尤切也

孫氏

曰刑謂以身儀之與詩刑于寡妻之刑同 周子

曰家難而天下易家親而天下疏也家人離必起

于婦人故暌次家人以二女同居而志不同行也

堯所以厘降二女于溈汭舜可禪乎吾茲試矣是

治天下觀乎家治家觀身而已矣 陳氏大猷曰

舜自處頑嚚傲之間而盡其道固難使二女處焉

而亦盡其道尤難使非化二女與己同德安能如

牧誓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索蕭也牝雞而晨則陰陽反常是為妖孽而家

道索矣

林氏曰牝雞無鳴晨之理使牝雞而鳴

晨則其反常而妖孽家有此不祥則將索然而盡

亦猶婦人而與于政事是亦不祥而喪國之道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郑市| 卓尼县| 苏尼特左旗| 罗平县| 天台县| 黄山市| 鞍山市| 上栗县| 奉节县| 扶余县| 平武县| 泽州县| 寿宁县| 博爱县| 田林县| 古蔺县| 平江县| 孟村| 湖北省| 抚宁县| 镇康县| 江津市| 闻喜县| 涿州市| 资兴市| 文水县| 乌审旗| 祁连县| 吐鲁番市| 浏阳市| 汝州市| 连南| 牡丹江市| 阜新市| 松滋市| 怀柔区| 郑州市| 岗巴县| 句容市| 新乡县| 繁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