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 釋氏稽古略
  • 覺岸
  • 4809字
  • 2015-12-26 23:42:13

釋迦文佛舍利寶塔 東天竺國阿育王碎七寶末造八萬四千寶塔。盡收西域及龍宮所藏世尊舍利。一一塔之。命耶舍尊者舒指放光八萬四千道令捷疾鬼各隨一光盡處安置一塔。遍娑婆界。震旦國者一十九所。至西晉武帝太康三年。有劉薩訶者。病死入冥見梵僧。指往會稽育王塔處。讖悔得蘇。出家名慧達。至會稽遍求不見。偶一夜聞地下鐘聲。即誠懇經三日。忽從地涌寶塔。高一尺四寸廣七寸。佛像悉具。達既見塔精勤禮懺。廣瞻瑞像。今明州阿育王山廣利禪寺佛舍利塔是也。育王造塔之時。當此周厲王共和之世也(阿育王山塔傳)。

宣王

靜。厲王子。周公召公輔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遺風。王命召公伐平淮夷。申伯仲山甫順天下。更失理喻德教舉遺士。海內翕然向風。諸侯復宗周。周道中興。尹吉甫作詩美之。王在位四十六年。

詩 宣王詩二十篇。

小雅 十四篇。六月采芑車攻吉日鴻雁庭燎沔水鶴鳴祈父白駒黃鳥我行其野斯于無羊。

大雅 六篇。云漢崧高烝民韓奕江漢常武。

衛國風 武公一篇。鄘柏舟。

陳風 厘公三篇。衡門東門之池東門之揚。

宣王二十二年。封弟友于鄭(今汴梁路鄭州郡名榮陽豫州之域。初管叔之國也)二十二主四百三十二年韓滅之。

周宜王二十二年 桓公友元年  平王元年 武公掘突元年  平王二十八年 莊公寤生元年

桓王二十年 厲公突元年  莊王元年 昭公忽元年  莊王三年 子亹元年

惠王五年 文公捷元年  襄王二十五年 穆公蘭元年  定王二年 靈公夷元年

定王三年 襄公堅元年  定王二十一年 悼公費元年  簡王二年 成公踚元年

簡王十四年 僖公輝元年  靈王七年 簡公嘉元年  景王十六年 定公寧元年

敬王七年 獻公蠆元年  敬王二十年 聲公勝元年  貞定王七年 哀公易元年

貞定王十五年 共公丑元年  威烈王三年 幽公已元年  威烈王四年 儒公駘元年

安王七年 康王乙元年  烈王元年鄭康王 二十年也為韓滅

嬴姓。其先出高陽氏。顓帝裔孫女修子大業生柏翳曰大費。佐禹平水土。其后造父御穆王。得幸封于趙(今陜西[(工*凡)/車]昌路秦州也。雍州之域。本西戎之地)。大費十九世生非子。為孝王主馬。蕃息賜邑之號嬴秦為附庸至秦仲。宣王授命作大夫。始有車馬禮樂之好。秦仲之孫襄公。值幽王為西戎所敗。平王東遷將兵救周有功。平王元年賜之地。始命為諸侯聘。享平王六年秦文公都隴州(隸[(工*凡)/車]昌路)始孝王賜邑之。赧王九年昭襄元年也。三十君合五百六十三年。昭襄王并周。赧王崩。

秦風始變詩一篇 車[粼*ㄑ]美秦仲也。

周共和元年 秦仲四年  宣王七年 莊公元年  幽王五年 襄公元年

平王六年 文公元年都隴  桓王五年 寧公元年  桓王十七年 出子元年

桓王二十三年 武公元年  惠王二年 宣公元年  惠王十四年 成公元年

惠王十八年 穆公任郟元年  襄王三十二年 康公罃元年  [匚@干]王五年 共公和元年

定王四年 桓公元年  簡王十年 景公后元年  景公九年 哀公元年

敬王二十年 惠公元年  敬王三十年 悼公元年  元王元年 厲共公元年

貞定王二十七年 躁公元年  考王十三年 懷公元年  威烈王二年 靈公元年

威烈王十二年 簡公悼子元年  安王二年 惠公元年  安王十六年 出公元年

安王十八年 獻公元年  顯王五年獻公敗晉 師王賜公黻攜之服  顯王八年 孝公元年

顯王三十二年 惠文王元年  赧王五年 武王元年  赧王九年 昭襄王元年

顯王十九年。秦商鞅筑冀闕宮庭于咸陽。徙都之。并諸小鄉聚集為一縣。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廢井田。開阡陌。平斗桶方斛權衡丈尺。

顯王三十年。秦入戰國。顯王四十五年秦惠文王改其國之十四年為元年。赧王五十九年。秦昭襄王五十一年也。并周遷九鼎(西周滅)。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摩突羅國人也。亦名舍那婆斯。姓毗舍多。父林勝。母嬌奢耶。在胎六年而生。梵語商諾迦此云自然服。即西域九枝秀草名也。若圣降生則此草生于凈潔之地。和修生時瑞草斯應。持法行化尋于吒利國。得優波鞠多以為給侍。祖問之曰。汝年幾耶。鞠多曰。我年十七。祖曰。汝身十七性十七耶。多曰。師發已白。為發白耶心白耶。祖曰。我但發白。非心白也。多曰。我身十七非性十七。后三載遂為剃落授具。至是付以正法偈曰。非法亦非心。無心亦無法。說是心法時。是法非心法。付法已隱于罽賓國南象白山中。后于三昧中見弟子鞠多有五百徒眾常多懈慢。乃往彼現龍奮迅三昧以調伏之。而說偈曰。通達非彼此。至圣無長短。汝除輕慢意。疾得阿羅漢。五百比丘依教奉行。尊者乃現十八變火光三昧。用焚其身。鞠多收舍利。葬于梵迦羅山。當此宣王之世也(正宗記)。

幽王

宮涅。宣主子。嬖于褒姒。信虢石父之譖。廢申后。放太子宜臼于申。以褒姒為后生子余。王寵信褒姒。西戎之兵殺王驪山下虜褒姒。王在位十一年虢公立王子余。國人不順。立未經年晉文侯殺余。是曰攜王。諸侯即申國。立故太子宜臼。是曰平王(已上之年月春秋前)。

詩 幽王之詩。

小雅 四十三篇。節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無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谷風蓼莪四月。北山無將大車小明鼓鐘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瞻彼洛矣裳裳者華。桑扈鴛鴦頗弁車牽青蠅賓之初筵魚藻采菽角弓苑柳。都人士采綠黍苗隰桑白華綿蠻瓠葉漸漸之石苕之華何草不黃。

大雅 二篇瞻印召旻。

平王

宜臼。幽王子。在位五十一年。幽王既被害。酆鄗逼近戎狄。不可居。乃東遷都于洛邑。王室微弱。號令不行。政由方伯。齊楚秦晉漸大。

詩 平王桓王莊王詩通十篇。

貶為王國風 平王(六篇)黍離君子于役君子陽陽揚之水中谷有蓷葛藟桓王(三篇)兔爰采葛大車。莊王一篇。丘中有麻。

衛風 四篇。淇奧綠衣考槃碩人。

鄭風始變 一篇緇素。

唐風 晉也七篇。山有樞楊之水椒聊綢繆林杜恙裘[(上/矢)*烏]羽。

秦風 四篇。駟鐵美襄公也。始受命為諸侯有佃狩園囿焉。小戎兼葭終南。

陳風僖公一篇。墓門。

四祖優波鞠多尊者 吒利國人也。姓首陀。父善意。年十七出家。二十證果。隨方行化。魔宮震動。魔波旬俟尊者定。密持纓絡縻于祖頸。祖出定知魔所為。乃以人狗蛇三尸化為華鬘。酬奉波旬尸蛆臭穢。波旬厭惡。盡己神力不能去。乃趨梵王求去尸穢。梵王曰。此十力弟子所作。我不可釋。汝須歸心尊者。為說偈曰。若因地倒。還因地起。離地求起。終無是理。波旬乃哀露懺悔。尊者謂曰。汝可口自唱言歸依三寶。魔王合掌三唱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華鬘悉除。波旬大喜作禮說偈曰。稽首三昧尊。十力圣弟子。我今愿回向。勿令有劣弱。作禮而去。尊者每度一弟子。以一籌置于石室。其室縱十八肘。廣十二肘。充滿其間。以法付提多迦偈曰。心自本來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付法已踴身虛空作十八變。卻復本座。跏趺而逝。提多迦以室內籌用焚師軀。收舍利建塔供養。當此周平王之世也(正宗記)今住持以方丈曰籌室者取此。

十力 是處非處力。知業力。三昧力。知根力。知欲力。知性力。至道力。宿命力。天眼力。無漏力。

春秋 魯史也。孔子作春秋。始魯隱公元年。平王四十九年也。孔子以平王為東周之始王。隱公讓國之賢君。始起此者。蓋寓褒貶賞罰。以正一王之法(劉恕外紀)。

桓王

林平王孫。太子泄早世乃立在位二十三年。初平王東遷。晉鄭來輔。諸侯賓從。王奪鄭伯政鄭不朝。王乃伐鄭。師敗王傷。自是天子威令弱矣。

詩 王國風三篇見平王下。

衛風 州吁宣公惠公二十六篇。

衛 竹竿伯兮有狐芃蘭河廣。

[邱-丘+比] 燕燕日月終風擊鼓凱風雄雉匏有苦葉谷風式微旄丘簡兮泉水北門北風靜女新臺二子乘舟。

鄘 君子偕老墻有茨桑中鶉之奔奔。

魏風 七篇葛屨汾沮洳園有桃陟岵十畝之間伐檀碩鼠。

邶鄘附衛。

莊王

佗。桓王子。在位十五年。

詩 王國風一篇。見平王下。

齊風 襄公六篇。南山甫田盧今敝筍載馳猗嗟。

鄭風 六篇。將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恙裘遵大路女曰雞鳴。又二篇。褰裳湊洧。

五祖提多迦尊者 摩伽陀國人也。未詳其姓。初名香眾。梵語提多迦此云通真量。初香眾從鞠多尊者求出家。鞠多問之曰。汝身出家心出家耶。香眾曰。我來出家非為身心。鞠多曰。不為身心。復誰出家。曰。夫出家者無我我故。無我我故即心不生滅。心不生滅。則是常道諸佛亦常。心無形相。其體亦然。鞠多曰。汝當大悟心自通達。宜依佛法僧紹隆圣種。即為剃落受具足戒。名之曰提多迦。授以大法。提多迦得法已。行化至中印度。其國有大仙者八千人。其首曰彌遮迦。師眾詣尊者而禮之。遂求出家。其徒仙眾從之而俱求出家。尊者受之。須發自除。袈裟著體。尊者命遮迦曰。昔如來以大法眼密付大迦葉。展轉而至于我。我今付汝。汝當傳持勿絕。聽吾偈曰。通達本心法。無法無非法。悟了同未悟。無心亦無法。偈已尊者起身大虛作十八變。用火光三昧而自焚之。彌遮迦與眾收其舍利。建塔于班茶山供養之。當此周莊王之世也(正宗記)。

厘王

胡齊。莊王子。在位五年。齊桓公始霸會諸侯為盟主用管仲為政。號曰仲父。四民不使雜處。制國為二十一鄉。作內政而寄軍令。謹正鹽筴。

詩 唐風晉也。武公二篇。無衣有杖之杜。

鄭風 十一篇。有女同車山有扶蘇籜兮狡童豐東門之墠風雨出其東門子衿揚之水野有蔓草。

惠王

閬。厘王子。在位二十五年。初莊王愛少子子頹。欲立為太子不克。惠王二年秋。邊伯五大夫怨惠王。召燕衛伐周。王出奔溫居于鄭。燕衛及諸大夫立頹為王。四年鄭伯虢公帥師伐王城。殺子頹及五大夫。奉惠王歸周。二十四年惠王崩。襄王不敢發喪。畏叔帶也。告難于齊。二十五年諸侯謀王室。既定而后發喪(史記)。

詩 唐風二篇。葛生采苓。

鄭風 一篇。清人。

曹風 一篇。蜉蝣。

衛風 二篇。定之方中載馳。

魯頌 魯僖公在位三十三年。至是季孫行父請命于周。而史克作頌四篇。稱僖公也。[馬*冏]有駜泮水閟宮史克魯之史官也。

襄王

鄭惠王子。在位三十三年。初惠王少子叔帶有寵。惠后欲立之而不克。至是叔帶欲與戎狄伐周。王知之將誅叔帶。叔帶奔齊。王元年齊桓公會諸侯于葵丘(今汴梁路雍州古匡城。論語子畏于[匚@干]者是也。豫州之域)八年王以戎難告齊。齊桓公使諸侯戍周。襄王九年齊桓公卒。王十七年狄人奉叔帶伐周。襄王奔鄭。狄人立叔帶為王。是時晉文公避驪姬之難始返國。襄王告急于晉。晉文公帥諸侯伐周。而殺叔帶。奉襄王歸周。王賜文公為侯伯。

詩衛風 文公三篇。螮蝀相鼠于旄。又一篇。木瓜。美齊桓公也。

陳風 宣公二篇。防有鵲巢月出。

秦風 穆公一篇。黃鳥。康公四篇。晨風無衣渭陽權輿。

六祖彌遮迦尊者 中印度人也。未詳姓氏。一日至北天竺國。市中一人持酒器逆祖曰。尊者何方而來。欲往何所。祖曰。從自心來。欲往無處。曰識我手中物否。祖曰。此是觸器而負凈者。曰尊者其識我否。祖曰。我即不識。識即不我。祖復謂之曰。汝可自道姓氏。其人遂說偈曰。我今生此國。復憶昔時日。本姓頗羅墮名字婆須密。祖攝受為其剃度。以圓戒德。尋命之曰。我方老邁將般涅槃。如來正法眼藏今以付汝。汝當傳之無使斷絕。聽吾偈曰。無心無可得。說得不名法。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偈已。尊者即入獅子奮迅三昧。騰身太虛高七多羅木。卻復本座化火自焚。婆須密收靈骨舍利。以七寶函貯之。建塔置其上層供養。當此周襄王之世也(正宗記)。

頃王

壬臣襄王子。在位六年。

詩曹風 共公三篇。候人鴖鳩下泉。

陳風 靈公二篇。株林澤陂。

匡王

班。頃王子。在位二十一年。

定王

瑜。匡王子。在位二十一年。

老子 姓李氏。名聃。字伯陽。聃謚也。定王三年丁巳九月十四日生楚國陳郡苦縣賴鄉曲仁里。聃之生也。釋迦文佛入滅已三百四十六年矣。簡王四年己卯。伯陽年二十三。仕周為守藏吏。十三年遷柱下史。自是五十四年不遷時人目為吏隱。敬王元年壬午。老子年八十六歲。去周與散關(今陜西興元路鳳州)。令尹喜西游流沙。而死于扶風郡。葬槐里(今陜西安西路興平縣也)。

七祖婆須蜜尊者 北天竺國人也。姓頗羅墮。遇彌遮迦出家受法。行化至迦摩羅國。忽有智有來前。稱名佛陀難提。今與尊者論義。須蜜曰。仁者論即不義。義即不論。若擬論義終非義論。難提以其義勝遂求度。須蜜特命四果圣人。為其授戒。未幾乃命之曰。如來正法眼藏今以付汝。汝其傳之。慎無斷絕。聽吾偈曰。心同虛空界。示等虛空法。證得虛空時。無是無非法。已而須蜜起身作十八變。乃入慈心三昧。時梵王帝釋及諸天眾俱來作禮。而說偈言。賢劫眾圣祖。而當第七位。尊者哀念我。請為宣佛地。須蜜從三昧起。示眾曰。我所得法而非有故。若識佛地離有無故。語已還入三昧。示涅槃相。難提即于本座起七寶塔。秘其全體。當此周定王之世也(正宗記)。

列祖葬全身者始此。

簡王

夷定王弟。在位十四年。

靈王

泄心。簡王子。在位二十七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汽车| 犍为县| 台南县| 沭阳县| 射阳县| 长汀县| 万年县| 广德县| 灵宝市| 华安县| 土默特右旗| 嵩明县| 湘西| 巴里| 黑河市| 视频| 澄城县| 上饶市| 外汇| 唐河县| 昌吉市| 乳山市| 清镇市| 建瓯市| 酒泉市| 盐城市| 尼勒克县| 卢湾区| 兴业县| 西城区| 东海县| 峨眉山市| 寻甸| 闸北区| 龙游县| 十堰市| 云浮市| 万荣县| 大兴区| 松原市| 沙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