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 釋氏稽古略
- 覺岸
- 4474字
- 2015-12-26 23:42:13
劉恕周外紀曰。文武其先祖后稷名棄。其母有邰(音臺)氏女曰姜原。為帝嚳元妃。出野見巨人跡。說而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辟之不踐。徙置林中。多人遷之。又棄于渠中水上。飛鳥以翼覆之。姜原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初因棄之故曰棄。好耕農相地之宜谷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帝堯聞之舉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封于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后稷卒不窟立。不窟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劉立。公劉雖在戎狄之間。復修后稷之業。百姓懷之。多從而保焉。周道之興。實由此。始公劉卒子慶節立國于豳(今陔西路佛州)。慶節卒子皇仆立?;势妥渥忧几チ?。羌弗卒子毀隃(容朱切)立。毀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亞圉立。亞圉卒子公叔祖立。公叔祖卒子古公亶父立(大王也)。古公亶父復修后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國人戴之。獯鬻戎狄攻焉。古公遂去豳。渡漆水逾梁山。止于岐山之下(山在扶風。今陜西風翔府)。豳人舉國扶老攜弱。歸古公于岐下(皇甫謚曰。邑于周地故始改國曰周)。古公有長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其妃大姜生少子曰季歷。季歷娶太任皆賢婦人。太任生子曰昌。昌生有圣瑞。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歷以傳昌。乃亡如荊蠻。文身斷發以讓季歷。古公卒子季歷立。季歷篤于仁義。諸侯順之。王季卒子昌立(西伯)。
文王
姬姓昌名。受殷命為西伯。凡九年卒。壽九十七歲。高辛氏之后也。伯夷叔齊者孤竹君之子。讓國不仕。聞西伯善養老歸焉。太顛閑夭散宜生鬻子辛甲之徒皆歸之。呂望年八十余釣渭水。西伯獵載之歸。尊為太公。虞苪爭田質于西伯。入境見耕者讓畔行者讓路。慚而還。以所爭之田讓而不取。漢南諸侯聞而歸者四十余國。西伯卒子發嗣位。
孤竹君之國今遼西之地周封箕子于朝鮮者是也隸遼陽省古肅慎地。
武王
諱發。西伯昌之子。既嗣位。以太公望為師。以弟周公且為輔。召公奭畢公高皆左右東觀(音貫)。兵至于盟(音孟)津(今懷孟路孟州)。諸侯不期而會者八百。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未也。乃還師而歸。居二年紂暴虐滋甚。殺王子比干囚箕子。紂之兄微子乃抱其樂器而奔(音奔)周。于是武王遍告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伐。乃東伐紂。十二月戊午師畢渡盟津。諸侯咸會陳師牧野(即紂之都今河東山西道衛輝路也)。紂發兵七十萬人拒武王。眾倒戈無戰心而潰。紂乃登于鹿臺之上。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武王斬紂頭。懸大白之旗。于時諸侯尊武王為天子。己卯武王元年殷初定。乃使其弟管叔鮮蔡叔度相紂之子武庚治殷。命召公奭釋箕子之囚。畢公釋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間。命南宮括散鹿臺之財。發鉅橋(今廣平路)之粟。以拯貧弱氓隸。命閎夭封比干之墓(衛輝路庸城也)。命宗祝饗祠于軍。乃罷兵西歸。武王追思先圣。褒封神農之后于焦(今毫州)。黃帝之后于祝。帝堯之后于蘇(隸幽州)。帝舜之后于陳。大禹之后于杞。封功臣謀士。師尚父為首于營丘曰齊。周公于曲阜曰魯。召公于薊曰北燕。畢公高于畢。弟叔鮮于管(鄭州)叔度于蔡。叔振鐸于曹。叔武于郕。叔處于霍。康叔封衛。聃季載皆少未封。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封兄弟之國十有五人。姬姓之國四十人。改正朔以建子月為正月。色尚青。服以冕。王木德。以居鎬。武王問箕子。以天道作洪范(尚書篇名)。封箕子于朝鮮(今遼西地)。而不臣也。余各以次受封。武王將營居于洛邑??v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河南府路陜西)。偃干戈振兵釋旅。王二年有疾。周公為壇告太王王季文王。請代武王之死。武王遷都于鄗。文王之廟在酆(并今陜西安西路也)。武王作樂曰大武。在位七年。壽九十三。初舜肇十二州以冀州南北廣大分燕北地為幽州夏殷并幽為冀。周襄王二十八年。北燕伯朝晉稱北燕。蓋有南燕故也。堯之后其南燕乎。北燕姬姓召公之后也。南燕姞姓后稷妃家也。
詩 初殷紂命西伯昌典治南國。江漢汝旁之諸侯作邑于酆。西伯命岐邦周召之地。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地。至武王定天下。巡狩述職陳誦諸侯之詩。以觀民風。得周召二公之德教尤純。屬之太師。分而國之。曰周南國風召南國風。周公作樂。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
文王時詩三十六篇。
周南 十一篇。關睢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苜漢廣汝墳麟之趾。
召南 十二篇。鵲巢采蘩草蟲采蘋行露羔羊殷其雷標有梅小星江有氾野有死麇騶虞。
小雅 八篇。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伐水天保采薇出車杈杜。
大雅 五篇。棫樸思齊皇矣靈臺旱麓。
武王時詩六篇。
召南 二篇。甘棠何彼秾矣。
小雅 四篇。魚麗南陔白華華黍。
頌 四篇。時邁桓賚般。
陳
帝舜之后虞幕裔孫閼父之子胡公滿。武王克殷。以元女太姬妻之封諸陳。賜姓媯氏。媯蕩是也。國陳(今汴梁路陳州)。自滿五世至慎公年不可考。慎公圉成之子幽公立而后可紀。二十四君。合六百四十五年。始武王元年己卯終敬王四十二年癸亥。
周共和元年 陳幽公寧十四年 共和十一年 僖公孝元年 宣王三十三年 武公靈元年
幽王囗年 夷公說元年 幽王五年 平公燮元年 平王十七年 文公圉元年
平王二十三年 桓公鮑元年 桓王十四年 厲公佗元年 桓王二十四年 利公躍元年莊公楚元年
莊王五年 宣公杵臼元年 襄王五年 穆公款元年 襄王二十一年 共公朔元年
頃王六年 靈公平國元年 定王九年 成公午元年 靈王四年 哀公弱元年
景王三十六年 惠公吾元年 敬王十五年 懷公柳元年 敬王十九年 閔公越元年
敬王四十二年 陳為楚滅
齊
太公望生冀州。其先出于神農氏。嘗為四岳伯益佐禹治水有功。賜姓姜氏封于呂。至太公望為文王武王師。號尚父。封于齊。都營丘(今山東益都路古青州也)。武王命太公曰。五侯九伯汝得征之。齊由此得征伐為上國。自尚父七世至獻公年不可考。獻公子武公立年始可紀。始武王元年己卯至安王二十三年壬寅。康公薨于海上。國為田氏。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庚辰王建降于秦。通三十一主合七百四十四年國亡。初陳敬仲十一世孫完。周惠王五年奔齊。以陳氏為田氏。五世生桓子。始大于齊。又三世成子得齊政。田常生襄子盤。盤生莊子白。白生太公和。相齊。齊康公淫于酒色不聽政。安王十一年田和遷康公于海上。使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安王十三年田和會魏文侯楚人衛人于濁澤求為諸侯。魏文侯為之請于王及諸侯。王許之。十六年王命和為侯王十七年和薨。子桓公午立。王二十三年。齊康公薨于海上無子。田氏遂并齊而國之。是歲桓公午亦薨子。威王田齊立。田氏冒齊入戰國。
周共和元年 武公壽十年 宣王四年 厲公無忌元年 宣王十三年 文公赤元年
宣公二十五年 成公說元年 宣王三十四年 莊公[日*冓]元年 平王四十一年 僖公祿父元年
桓王二十三年 襄公諸兒 元年無知 莊王十二年 桓公小白 元年始霸 惠王十年賜命 齊為侯伯無詭
襄王十年 孝公昭元年 襄王二十年 昭公潘元年 [匚@干]王元年 懿公商人元年
[匚@干]王五年 惠公元元年 定王九年 頃公無野元年 簡王五年 靈公環元年
靈王十九年 莊公光元年 靈王二十五年 景公杵臼元年 敬王三十一年 孺子茶元年
敬王三十二年 悼公陽位元年 敬王三十六年 簡公壬元年 敬王四十年 平公驁元年
貞定王十四年 宣公積元年 威烈王二十二年 康公貸元年 安王十一年田和 遷康公于海上
安王十三年 田和求為諸侯 安王十六年王命 太公田和為諸侯 安王十七年和薨 桓公午元年
安王二十四年 齊威王田齊元年 顯王三十七年 宣王 元年 赧王二年 湣王 元年
赧王三十二年 襄王法章元年 赧王五十一年 王建元年 秦始皇二十六年 五建降秦國亡
顯王四十三年。齊宣王以孟軻為上卿。赧王十七年。秦請齊孟嘗君田文為相。既而不用乃囚之得亡去。赧王二十九年。齊湣王既滅宋。欲并二周為天子。燕昭王謀伐齊。諸侯害齊王之暴。皆爭合謀赧王三十一年。燕以樂毅為上將軍。并將秦魏韓趙之兵伐齊。齊師大敗。齊王走莒。楚使淖齒弒之。赧王三十二年。齊亡臣王孫賈相與求湣王子法章立之。是為襄王。保莒三十六年。齊田單火牛復齊。始皇二十六年。秦攻齊。齊王建降秦。遷建于共(衛州共城)。餓而死。齊田氏一百八十二年。合尚父之初封共九百二十六年。
魯
周公旦。文王子。武王弟也。佐武王克殷。封于魯。都曲阜(而今山東濟寧路兗州九州之囗也)。周公留佐王。其子伯禽就受封之國。至獻公之子慎公濞年世乃可紀。始武王元年己卯。終秦孝文王元年辛亥。三十四君合八百七十三年。楚考烈王滅之。遷頃公為家人。
周共和元年 慎公濞七年 宣王十一年 武公敖元年 宜王十三年 懿公戲元年
宣王二十二年 伯御自立 宣王三十三年 孝公稱元年 平王三年 惠公不皇元年
平王四十九年 隱公息始元年 桓王九年 桓公允元年 莊王四年 莊公同元年
惠王十六年 閔公開元年 惠王十八年 僖公甲元年 襄王二十六年 文公興元年
[匚*干]王五年 宣公俀元年 定王十七年 成公黑肱元年 簡王十四年 襄公午元年
景王四年 昭公祠元年 敬王十一年 定公宋元年 敬王二十六年 哀公蔣元年
考王十一年 元公嘉元年 威烈王十七年 穆公衍元年 安王二十六年 共公奮元年
顯王十五年 康公毛元年 顯王二十四年 景公偃元年 慎靚王五年 平公旅元年
赧王十九年 湣公賈元年 赧王四十二年 頃公 元年 秦孝文王元年 國亡
惠王十四年魯莊公立叔孫氏
三桓 惠王十七年魯閔公立孟孫氏
惠王三十年魯僖公立季孫氏
北燕
召公奭。武王弟。武王克殷。封之于北燕(薊州冀州)。時自陜以西。召公主之。聽訟治民各得其所。公卒民懷之。以其嘗聽事甘棠樹下不敢伐。作甘棠詩以美之。召公下九世年不可考。惠侯立而后可紀。始武王元年己卯。顯王三十六年入戰國 周共和(元年)惠侯(元年)。
宣王二年 僖侯 元年 宣王二十八年 頃侯 元年 平王五年 哀侯 元年
平王七年 斳侯 元年 平王四十三年 穆侯 元年 桓王十年 宣侯 元年
桓王二十三年 桓侯 元年 莊王七年 莊公 元年 頃王二年 襄公 元年
定王六年 宣公 元年 定王二十一年 昭公 元年 簡王十二年 武公 元年
靈王十八年 文公 元年 靈王二十四年 懿公 元年 景王六年 惠公 元年
景王十年 悼公 元年 景王十七年 共公 元年 景王二十二年 平公 元年
敬王十六年 簡公 元年 敬王二十八年 獻公 元年 貞定王五年 考公 元年
貞定王二十年 成公 元年 考王八年 閔公 元年 烈王四年 僖公 元年
烈王七年 桓公 元年 顯王八年 文公元年 顯王三十四年 文公卒
顯王三十七年 易王 元年 慎靚王元年 王噲 元年 赧王四年 昭王平元年
赧王三十六年 惠王 元年 赧王四十四年 武成王元年 赧王五十九年 孝王 元年
秦昭襄王五十三年 王喜 元年 始皇帝二十五年 國滅
顯王三十四年。燕文公卒。合七百九十年。自后入戰國也。顯王四十六年。燕稱王。赧王三年燕王噲十年也。噲以國讓其相子之為王。燕人攻子之國大亂。齊王伐燕。取子之醢之殺燕王噲。燕人共立大子平。是為昭王。昭王筑臺置千金于臺上。以招延天下士。郭隗始應之。秦始皇二十五年。秦虜燕王喜國滅。燕入于戰國凡一百六年。合初封共八百九十六年。
蔡
叔度文王子。武王封之使之相武庚(殷紂王子)。與管叔流言作亂。周公相成王。放叔度于郭鄰。其子胡率德改行。復封于蔡(今汴梁路汝寧。有古蔡州豫州之域)。自叔度五世至厲侯年不可考。厲侯子武侯立而后可紀。始武王元年己卯。終貞定王二十二年甲午。二十五君合六百七十六年。楚惠王滅。
周共和元年 武侯二十三年 共和五年 定侯元年 宣王十九年 僖侯所事元年
平王十年 共侯與元年 平王十二年 戴侯元年 平王二十二年 宣侯楷父元年
桓王六年 桓侯封人元年 莊王三年 哀侯獻舞元年 惠王三年 穆侯盻元年
襄王七年 莊王田牛元年 [匚@干]王二年 文侯申元年 定王十六年 景侯同元年
景王三年 靈侯般元年 景王十六年 平侯盧元年 景王二十四年 悼侯東齒元年
敬王二年 昭侯甲元年 敬王三十年 成侯朔元年 貞定王十三年 聲侯產元年
貞定王十七年 元侯齊元年 貞定王二十二年 國亡
初莊王十五年。蔡哀侯為楚虜。在楚九年而卒。
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