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修養宜四時調理

  • 壽世傳真
  • 徐文弼
  • 1624字
  • 2015-12-26 23:41:59

延壽之法,惟自護其身而已。冬溫夏涼,不失時序,即所以自護其身也。故前人云:知攝生者,臥起有四時之早晚,興居有至和之常制,調養筋骨有偃仰之方,節宣勞逸有予奪之要,溫涼合度,居處無犯于八邪,則身自安矣。真西山先生四時調理春月歌云:嘗聞避風如避箭,春風多厲須防患,況因陽發毛孔開,風才一入成癱瘓。夏月歌云:四時惟夏難調理,陽神在外陰在里,心旺腎衰何所防,特忌貪歡泄精氣。秋月歌云:時到秋來多瘧痢,浣漱沐浴宜暖水,瓜茄生菜不宜餐,臥冷枕涼皆勿喜。冬月歌云:伏陽在內三冬月,切忌汗多陽氣泄,陰霧之中勿遠行,凍雪嚴霜宜早歇。春夏秋冬歷一年,稍知調護自無愆,安然無病稱真福,莫恃身當壯盛年。細玩五歌,語雖淺而法實周,欲護其身者,故當書紳三復。

春三月

《攝生消息論》曰:春陽初升,萬物發萌,人有宿疾,春氣攻動,又兼去冬以來,擁爐薰衣,積至春月,因而發泄,致體熱頭昏,四肢倦怠,腰腳無力,皆冬所蓄之疾,是務調理。

調理法勿多食酸味,減酸以養脾氣。(春,肝木正旺,酸味屬木,脾屬土,恐酸味助木克土,令脾受病)宜常食新韭,大益人。過春后勿食,多昏神。

飲屠蘇酒于元旦,免一年疾患。酒方:大黃(一錢) 川椒(一錢五分) 桂心(一錢八分)烏頭(炮,六分) 白術(一錢八分) 茱萸(一錢一分) 桔梗(一錢五分) 防風(一兩)。

元旦寅時,酒煎飲之。宜先幼后長。

乍寒乍暖,不可頓去綿衣,漸漸減之。稍寒莫強忍,即仍加服。

春夜臥時,間或用熱水,下鹽一撮,洗膝下至足,方臥。能泄風邪香港腳。

三月三日,上巳節,宜臨水宴飲,修禊事以祓除不祥。

夏三月

《保生心鑒》曰:暑氣酷烈,煉石流金于外,心火焚熾于內,古人于是時獨宿、淡味,節嗜欲,定心息氣,兢兢業業,保身養生。諺云:度過七月半,便是鐵石漢。因一歲惟夏,乃生死關也。

試看草枯木落,其汁液盡消竭于夏。危乎危乎,其此時乎。

調理法勿多食苦味,減苦以養肺氣。(夏,心火正旺,苦味屬火,肺屬金,恐苦味助火克金,令肺受病)雖大熱,勿食凍水、冷粉、冷粥等物,雖取快一時,冷熱相搏,多致腹疾。

勿食煎炒炙囗等物,以助熱毒。多發癰疽。

勿枕冷石。損目。

勿睡熟扇風,或露臥取涼。多成風痹癱瘓之病。

陰房破窗,防賊風中人最暴。

勿用冷井水洗面,伏熱在身。

烈日曬熱之衣,不可便穿。

宜每日早起,以受清明之氣。

五月五日,用枸杞煎水沐浴,可卻除災疾。

又,是日午時,可合平安散存用。(凡五月五日午時宜修合藥餌者,因斗柄決。以月月常加戌,戌時天罡指午,亥時指未,自未輪轉,五日午時正指艮宮,為塞鬼戶也,故用此時合藥最效)平安散方雄黃 火硝 明礬 朱砂(各二錢) 冰片 麝香(各三分) 蓽茇(五厘) 真金三十張共研為末。

防疫氣流行,用貫仲一味,置廚房水缸內,合家食之,不染。

調烏梅湯解暑。方用烏梅,不拘多少,搗爛,加蜜,調滾水,待溫飲之。或用砂糖代蜜亦可。

秋三月

《養生論》曰:秋風雖爽,時主肅殺,萬物于此凋傷。順時調攝,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調理法勿多食辛味,減辛以養肝氣。(秋,肺金正旺,辛味屬金,肝屬木,恐辛味助金克木,令肝受病)勿食生冷,以防痢疾。

勿食新姜,大熱,損目。

勿貪取新涼。(凡人五臟俞穴,皆會于背。酷熱之后,貪取風涼,此中風之源也。故背宜常暖護之)八月一日,用絹展取百草頭上露,拭兩目,倍光明。柏樹露尤妙。

九月九日,佩茱萸,飲菊花酒,卻疾益人。

冬三月

《律志》曰:北方,陰也,伏也。陽伏于下,于時為冬。當閉精養神,以濃斂藏。如植物培護于冬。至來春方得榮茂。此時若戕賊之,春升之際,下無根本,枯悴必矣。

調理法勿多食咸味,減咸以養心氣。(冬。腎水正旺,咸屬水,心屬火,恐咸味助水克火,令心受病)不宜多出汗,恐泄陽氣。

勿多食蔥,亦恐發散陽氣。

不宜沐浴。陽氣在內,熱水逼而出汗。(汗出而毛孔開,最易感寒。冬傷于寒,春必病瘟)不宜早出犯霜,或略飲酒以沖寒氣。

不宜犯賊邪之風。(冬月,東南風為賊邪風,宜謹避之)冬至日,用赤小豆煮粥,合宅啜之,可免瘟疫時癥。

宜積貯雪水,烹茶飲之,能解一切熱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宁县| 武胜县| 剑河县| 阳东县| 榆林市| 灵石县| 鄂州市| 林芝县| 澜沧| 清远市| 永顺县| 吴忠市| 榆中县| 连城县| 玉溪市| 邢台县| 探索| 怀远县| 长垣县| 丽水市| 南平市| 孟连| 合山市| 类乌齐县| 棋牌| 延津县| 容城县| 明星| 德兴市| 望谟县| 项城市| 汉沽区| 吐鲁番市| 农安县| 武清区| 武安市| 太湖县| 错那县| 茶陵县| 恩平市| 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