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輿氏曰:夫蚓上食稿壤,下飲黃泉。東坡曰:蝸涎不滿殼,聊足以自濡。所謂知要也。又,《野語》曰:蝮蛇有一種小而甚智。巫流操其法術欲取之,必誦咒語于洞穴之口。蝮一聞之,即以尾塞其耳,拒其聲而弗聽。巫術窮,而蝮得安于蜇。所謂知忌也。又曰:夜飛之蛾,赴燈燭光而撲之,始以為快,卒以焚身。蚊睫朗于暗,避火而遠囗焉。所謂知傷也。夫人靈于物,終其身昧昧然,不知所謂有要有忌有傷者,或致枯于貪,或罹患于誘,或焚身于快。予為就日之所習,最要最忌最傷之事,臚列而瑣陳之,使由是推類引伸,以保其生,庶幾不智出微蟲下也。
十要
面要常擦 如前擦面之功,能使容顏光澤,故要常擦。道家謂之修神庭。
目要常揩 每靜時能常閉目,用兩大指背,兩相磨擦,揩眼使去火,永無目疾,故要常揩。
耳要常彈 即鳴天鼓。可免耳患,故要常彈。
齒要常叩 齒喜動,故要常叩。
背要常暖 肺系近背,暖則不受風寒,故要常暖。
胸要常護 胸即心窩,故要常護。
腹要常摩 歌云:食后徐行百步多,手摩臍腹食消磨。故要常摩。
足要常搓 如前足功,搓腳底涌泉穴,能去風濕,健步履,故要常搓。
津要常咽 如前舌功,常取津液滿口,囗聲咽之,能宣通百脈,故要常咽。
睡要常曲 仰面伸足睡,恐失精,故宜側曲。又曰:睡則氣滯于百節,養生家睡宜縮,覺宜伸。
十忌
忌早起科頭早多風露之氣,科頭則寒邪入腦,故忌之。
忌陰室貪涼 無陽照之室,陰氣重,傷人,故忌之。
忌濕地久坐 潮濕氣主生瘡毒,故忌之。
忌冷著汗衣 汗衣濕后必冷,著之則侵背傷肺,故忌之。
忌熱著曬衣 久曬之衣,有熱毒,未經退熱即著在身,必受毒,故忌之。
忌出汗扇風 汗出時毛竅俱開,扇則風邪侵入,故忌之。
忌燈燭照睡 神不安,故忌之。
忌子時房事 陽初生而頓滅,一度勝十度,故忌之。
忌夏月涼水抹簟,冬月熱火烘衣 冷水受濕,熱火受毒,取快一時,久必生病,故忌之。
忌久觀場演劇 久視久聽,則神與精俱傷,故忌之。
十八傷
久視傷精 目得血能視,精由血化,故傷精。
久聽傷神 神滋于腎,腎通竅于耳,故傷神。
久臥傷氣 臥時張口散氣,合口壅氣,故傷氣。《混元經》曰:睡則氣滯于百節(覺與陽合,寐與陰并,覺多則魂強,寐久則魄壯,魂強者生之人,魄壯者死之徒也)。
久坐傷脈 脈宜運動,坐則不舒展,故傷脈。
久立傷骨 立以骨干為用,故傷骨。
久行傷筋 行以筋力為用,故傷筋。
暴怒傷肝 肝屬木,怒如暴風動搖,故傷肝。又,肝主血,肝傷則血不榮,必筋痿。
思慮傷脾 思慮時,脾必運動,太過則脾倦,故傷脾。
極憂傷心 心屬火,于味主苦,憂則苦甚,故傷心。
過悲傷肺 肺屬金、主聲音,悲苦久則聲啞,故傷肺。
過飽傷胃 飽食運化難消,故傷胃。
多恐傷腎 腎屬水,主北方黑色,人受驚恐則面黑,故傷腎。
多笑傷腰 笑時必腎轉牽腰動,故傷腰。
多言傷液 言多則口焦舌苦,故傷液。
多唾傷津 津生于華池,散為潤澤,灌溉百脈,唾則損失,故傷津。又,《訓典》曰:津不吐,有則含以咽之,使人精氣留而自光。
多汗傷陽 汗多亡陽,陽隨汗出,故傷陽。
多淚傷血 血藏于肝,哭泣多則肝損目枯,故傷血。
多交傷髓 人之陽物,百脈貫通,及欲火動而行事,撮一身血髓至于命門,化精以泄。不知節欲,致骨髓枯竭,真陽無寄,如魚之失水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