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續(xù)補

登州海市,魚龍百怪,漁者不敢近,好事者畫為海市圖。

荊邸魚軒上元日卒,徹樂,教坊伶人戲為撲燈蛾。

吳春卿為臨安宰三日,謁廟廨后土地稱屬國侯者,視之,乃十馀歲小兒。故老云:錢尚文不使閹奴,但用小豎一,以揮扇誤觸臂一,以睡時以水添沸湯,使無聲,悉令誅之,揮箑者甘死,止沸者稱冤,乃赦揮箑者,曰:“吾睡,方欲以水添沸湯,使無聲,此豎已先知之矣,不可赦。”后忽見形於前,錢嘆曰:“我戮人無數(shù),此小兒乃敢現(xiàn)身,封汝為屬國侯,永為臨安土地,受彼血食。”遂不見。

解賓王作利漕,將代還,凡有行衙所在竹,皆代賣之,時人呼為“解子猷”。

錢若水謁華山陳摶,曰:“目如點漆,黑白分明,當作神仙。”有紫閣老僧曰:“不然,他日但能富貴,急流中勇退耳。”

王君貺除宣猷,封三代,魚軒封郡夫人,尋罷,宣猷恩命不追,時謂“渡金夫人”。

唐制:坐宣政殿,宰臣立侍紫宸殿,奏事畢,賜坐。

唐制:自前殿喚仗入便殿為入閣,唐末五代出御前殿為入閣。

沖卿戲發(fā)白者木鑷時“皤然一翁”,鑷盡時“公然一婆”。

梅圣俞至寧陵寄余詩云:“獨護慈母裘,淚與河水流。河水東有竭,淚泉常在眸。”彥猷、持國譏作詩早,余應(yīng)之以《蓼義》及傅咸《贈王何二侍中詩》亦如此。

陳亞卿嘲楊州使廳食卓作謎語:四腳指天,四腳指地,上面光光凈凈,不識脂脂膩膩。又謎歷日:都來三尺長,上頭總是節(jié),兩頭寒,中間熱。

凡文章造語難,襲舊易。若昌黎云:“播播流水”、“其鼓駭駭”、“內(nèi)外漸漸”之類。

張文公學士院不了,翌日,再請赴院,補,續(xù)成。

吳長文使虜詩:“奚車一牛駕,胡馬兩人騎。”

秘書丞宋飛卿云:士大夫著毛衫,已為徐常侍所譏,近年內(nèi)臣或班行,制褐紬為涼衫,士大夫亦服。俄而兩府亦服之,今正郎署中免靴者服之尤眾,持國輩非之,不肯服。

山陽豪民邵某者,指紳來貸借者云:乞與二百緡,便可作驢騎,腰金拖紫,不為豪子,以長且視之者鮮矣。

楊大年主文,舉子上請堯舜是一事為復(fù)兩事,答曰:“如此疑事,不須使也得。”

邵興宗嘗作彌封官,試卷紕繆者以穢物為號。

南京有女子目重瞳,丐于路,沈文通視之,目有兩童子相并。

黑鯉首有七星,夜必北向化。沈文通外家人嘗夢黑衣道士乞命,明日外舍見黑鯉,如夢之數(shù),放之,復(fù)夢來謝。

于騑剃須迎婦,廛俗喜剃須,鑷工有“邪排雁翅”、“雙立凍蠅”之目。

謝卷啟有“常如今日,永秘巾絹,一有不周,編呈知識”之句。

潘閬有“紅塵三尺途,中有是非波”之句。

一善醫(yī)維取本草白字藥用之,多驗。蘇子容云:“黑字是后漢人益之。”

梅摯知滑州,創(chuàng)三亭:曰陪、曰象、曰申,取陪京象,曰申晝郊折之義,人笑其迂。

內(nèi)法酒始自柴世宗破河中,李守正得匠人,至今用其法。

沈文通云:糟,熊白予云:“糟,阿膠。”韓持國云:“黃雀嘽。”

歐永叔少時見一物如蛇,四足,有斑錦文,《白澤圖》云:“是刀之精。”

羅蔔煮雄黃三日,如丹砂。

唐玄宗《實錄》疏略最甚,若使獨孤及、顏魯公作,必不至此,元載蔽賢之罪也。

藝祖誕日,滿營皆香,三日不歇,至今洛人呼應(yīng)天院為“香孩兒營”。

啄木鳥舌,好事者引之,令長,作穿拍扳繩。

夏英公墳,初開,乃馬令公墓,有志文,其家竟葬,不知也。

歐永叔自云:嘗夢鸜鵒飛在樹上,意甚恬怏,聞榆囗香特異。

永叔知舉,太學生劉幾試卷鑿紕繆,俄有聞歲詔,幾懼,改名輝,暨試,永叔在詳定所,升作狀元,劉原甫云:“永叔有甚憑據(jù)?”

劉輝榜,一經(jīng)生名大祥,御改名天祥;又一生穆曜,御改名照。俚語詆樸魯者為木鷂。

張師德試知制誥,屬詞稽緩,丞相將上馬,猶未畢,王沂公傳語,令且封起,來日撰既成,奏:“此人有德行,宜備顧問。”遂除三字。

張玄惑為淮南轉(zhuǎn)運使,鬼撓其家,一監(jiān)當使臣自贊能禁術(shù),即語鬼曰:“運使,尊官,朝廷重任,爾何小鬼,輒敢無禮?”鬼大笑云:“喚做似你班行取奉上司求舉薦耶?”

蘇州司理解昉不孝,又有朝士,有善馬,以淅粳米飯飼之,并為雷擊死。

解昉嘗作一曲云:“風暖鶯嬌,酒濃花重。”人多歌之。

王原叔在外制,托蔡君謨代行轉(zhuǎn)官制,中書令史檢舊本,適得一歸明制,云:“生於遐陬。”彼人訴于中書,因命改換,更無所問。

一朝士,五日起居,衣紗公服,為臺司所糾。三司使包拯亦衣紗公服,閤門使白易之,詰曰:“有何條例?”答曰:“不見舊例,只見至尊御此耳。”乃易之。

衿享,政府議上尊號,請舍人分撰五表,劉原甫草云,表數(shù)刻而就。

教舞鱉者,燒地,置其上,忽拊掌,使其跳梁。既慣習,雖冷地,聞拊掌亦能跳梁。教龜鶴舞,亦用此術(shù)。

章囗箠犬,為所憾,伺睡,將噬其喉,驚起,自執(zhí),又噬其子,十馀瘡。

黃宗旦差點殿前諸科試卷,鑿五通六粗。真宗詔曰:“十道義,如何卻五通六粗?”宗旦謝罪云:“臣在科場,臣亦苦心,今充三司判官,管錢谷,所以廢忘。”既退,上顧左右曰:“猶稱錢谷吏,卻是解法筭。”

中使出外勾當,皆責知委狀,敢妄奏他事,皆伏軍令,祖宗舊制也。

春秋大宴,中允與醫(yī)卜問坐館中,同舍恥之,多不赴,謂之“左覓藥,右問命”。

杜相苦痰嗽,性嗜蟹,人或止之,答云:“嗽痰發(fā),猶有時,螃蟹過卻便沒。”

孝武六年初作誥。

梅圣俞說:曲名《鹽角兒令》者,始教坊家人市鹽,於紙角子中得一曲譜,翻之,遂以名焉。

丁正臣赍玉腴來館中,沈景休云:“福州人謂之羹魚也。”

韓持國問李端明駕頭何物,曰:“講座之一。《仁王經(jīng)》。”原甫訪王原叔,原叔云:“此座傳四世矣。乃初即祚所坐。”

《山海經(jīng)》云:象膽在在四足。魚,秋分后不食。

肥壤裁柳蒸殺。鹵地宜種林禽,不宜裁桃。

文德殿漏刻房司天生云:冬月,故水澀,旋汲新水,滑,夏月相反。

蘇大舜元為浙憲,登杭州黃皮塔,索溷床,溷於其顛,群僧惡之。

蘇子容云:唐誥初用紙,肅宗朝有用絹者,貞元后始用綾。又云:家有徐浩自寫為除左丞誥。

真宗禁銷金,自東封回,杜婕妤者,昭憲太后侄女,迎駕服之,真宗見之,怒,送太和宮,令出家為道士,是以天下無敢犯禁者。

蝟毛順者雄,逆者雌,都下造濫縑帛者用之。

徐縝廷評監(jiān)廬州稅,河次得一小兒手,無血,懼,埋之。案:白澤圖所謂封食之多力。

契丹鴨淥水出牛魚,鰾制為魚形,贈遺婦人貼面花。”

景德中,天下萬五千寺,今三萬九千寺,陳襄判祠部云。

胡武中在真州,常見火雹子墜地,火滅。劉原甫云:龍火,水沃俞熾,以人火撲之即滅。

昔執(zhí)政有詩云:“躁因修賀剌,懶為答空書。”又有省判者云:“省府舊例不答空書。”

封時卿為湖州軍倅,與同年李大諫詩酒唱酬,以疾阻歡,及愈,有詩曰:“已負數(shù)條紅畫燭,更尋雙帶繡香毬。白洲上風煙好,扶病須拚到后籌。”后有《難別詞》:“佛許眾生愿,心堅石也穿。今朝難送別,會卻有明年。”座無不凄愴。

僖宗幸蜀,有北省官,忘其名,避地江左,元昆扈蹕在蜀,因寄詩曰:“涉江今日恨偏多,援筆長吁欲奈何?倘使淚流西去得,便宜添作錦江波。”后有朝士同在外地,《睹野花追思京師舊游》云:“曾過街西看牡丹,牡丹才謝便心闌。如今變作村園眼,古子花開也喜歡。”

令狐楚《宮人斜》詩云:“唯應(yīng)四仲祭,使者暫悲嗟。”又《白時詩序》云:“自刑部員外郎出得累歷方鎮(zhèn),攜挈隨逐。”又有《菰花》、《芹花》詩,亦唐賢所罕詠者。

李郢嘗與賈島、僧無可游,島沒長江,僧亦返初,郢感嘆題曰:“卻到京師事事傷,惠林歸寂賈生亡。何人收得文章篋,獨我來經(jīng)苔蘚房。一命未霑為逐客,萬緣初盡別空王。蕭蕭竹塢斜陽在,葉覆閑階雪擁墻。”

南郊賞給,舊七百萬,今一千二百萬。官人俸,皇囗中四千貫,今一萬二千貫。合同司歲會,支左藏庫錢八、九萬貫,近歲至三十五、六萬貫。初令皇太子料錢千貫,無公主料錢例。宋次道云:李長主在宮中請十千,晚年增至七百千。福康出降后,月給千貫。

本朝景德中,天下二萬五千寺;嘉間,三萬九千寺。陳襄述古判祠部日說云。

中書舍人視事,閣老壓角,江鄰幾雜志謂:立於褥東北角。以唐書考之,故事:舍人初詣省視事,四丞相送之。施一榻堂上,壓角而坐,則壓角者,丞相為之,非閣老也。又坐於榻,非立於褥也,見裴坦傳。

太宗自并幸幽,乘敵無備。契丹主方獵,遁歸牙帳,議棄燕、薊,以兵守松亭虎北口而已。裕越時為舍利郎君,契丹國中親近無職事呼為舍利郎君,請兵十萬救幽州并西方,薄幽陵,人夾持兩炬,朝舉兩旗,選精騎三萬,夜從他道,自官軍南席卷而北。又先以弱兵五千守幽州,望風遁去,我?guī)煻糁坏萌ィ靾允亍<拔規(guī)熞淹耍騽褚u之,裕越曰:“受命救幽、薊,已得之矣。”遂不甚爭利。

太宗、涪陵各相去十數(shù)歲生。

真宗初即位,禹偁謁畢相于開封,云某事某事,舊僚宜有規(guī)諷,出知黃州。

上在南衙,嘗召散樂伶丁香畫,承思幸,楊、劉在禁林作宣曲詩,王欽若密奏,以為寓諷,遂著令戒僻文字。

欽若說旦乞厚賻宗諤家,上顧曰:“宗諤大欠卿債。”旦乃知為欽若所賣,遂邑邑至薨。

辛卯,大理寺丞壬雍上其父旦文集,擢雍為太子中允。丁酉,以資政殿大學士司空王欽若為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初,欽若與丁謂善,援引至兩府,及謂得志,稍叛欽若,欽若恨之。時上不豫,久事多遺忘,欽若先以太子太保在東宮位三少上,謂不若,因改授司空,欽若晏見,上問:“卿何故不之中書?”對曰:“臣不為宰相,安敢之中書?”上顧都知,送欽若詣中書視事,謂令設(shè)饌以待之,曰:“上命中書設(shè)饌耳。”欽若既出,使都知入奏,以無白麻,不敢奉詔。因歸私第,有詔學士院降麻,謂乃除欽若使相,為西京留守,上但聞宣制,亦不之寤也。

壬寅,以光祿寺丞尉氏馬季良家,本茶商劉美女婿也,于是召試館職,太后遣內(nèi)侍賜食,促令早了,主試者分為作之。

丙寅,詔:閤門自今入內(nèi)都知押班如昭皇使以上,即與客省使等為一班,皇城使副以下并在皇城使之前,別在一行。太祖朝,都知押班率供奉官為之,內(nèi)中祗應(yīng)裹頭巾、衣褐衫而已。宰相呂夷簡不考故事,輒升其班次,議者非之。

許公升都職押班,班頭不報,御史臺至今每遷官,必奏免正衙。

王仲儀帥平?jīng)觯龆奸T,長檐帽,四襏衫,金束帶鞍馬,稱是,子野赴甘棠,偕行,顧謂子弟輩:“不意仲儀壞到此個地位。”

丁未,開寶寺靈寶塔災(zāi),諫官余靖言:“臣伏見開寶寺塔為天火所燒,五行之占,本是災(zāi)變,朝廷宜戒懼以答天意。尋聞遣人於塔基掘到舊瘞舍利,內(nèi)廷看畢,送還本寺,許令士庶燒香瞻禮者。道路傳言,舍利在內(nèi)廷之時頗有光怪,臣恐巧佞之人因此推為靈異,惑亂視聽。先自內(nèi)廷外及四方鈔斂錢物,再圖營造。臣忝備諫職,見此事體,不可不言。臣聞帝王行事,但能勤儉修德,感動人心,則雖有急難,后必安濟。臣觀今天下自西陲用兵以來,國帑虛竭,民間十室九空。陛下若勤勞罪己,憂人之憂,則四方之民安,咸蒙其福矣。如其不恤民病,廣事浮費,奉佛求福,非所望於當今。且佛者,方外之教理,天下者所不取也。割黎民之不足,奉庸僧之有馀,且以侈麗崇飾甚,非帝王之事。或有戒臣者曰:若有營造,必不出於庫府,但用內(nèi)廷無用之物,準其直而與之,亦不誅求於民任,自僧徒化其愿施者,積歲累月而成之,庸何傷哉?臣應(yīng)之曰:天下之民皆厭賦役之煩,不聊其生,至有父子夫婦攜手赴井而死者,其窮至矣。陛下若恤民之病,取后宮無用之物、內(nèi)帑自馀之幣,出助邊費,勿收中民一年田租,明降詔書,而告中外,此則陛下結(jié)天下之心,感召和氣,雖造百塔,無以及此。若為無用浮侈之事,民益怨矣。又二年以來,減省后宮請給,皆言內(nèi)中煎迫,不似往前。今一日舍施,則財物無紀,何以取信四方哉!初緣市井之人有知者少,既見內(nèi)廷崇奉,則遽相扇動傾箱竭橐,為害滋深。若以經(jīng)火不壞便為神異,即本在土底,火所不及。若言舍利,能出光怪,必有神靈所憑,此言妄也。且一塔不能自衙,為火所毀,又何福可庇於民哉?今朽木腐草皆有光,水精及珠之圓者,夜亦有光,況舍利本胡中怪異之物,有光,亦非今日之瑞。昔梁武帝造長千塔時,舍利亦常有光,及臺城之敗,何能致福?視此可以監(jiān)矣。其開寶寺舍利塔,伏乞指揮更不營造,上以見陛下不惑之明,下以昭國家愛民之意,仍乞更不迎入內(nèi)中供養(yǎng)。且胡人軍校皆呼舍利,舍利入宮,不祥之語,尤宜戒之。其然頂爛臂之人,亦乞禁絕。”時盛暑,靖對,上極言靖素不修飾,上入內(nèi)云:“被一汗臭漢薰殺,噴唾在吾面上。”上優(yōu)容諫臣如此。

降新河東轉(zhuǎn)運使、刑部郎中、集賢校理李昭遘知澤州,坐奉使契丹,其從者嘗盜敵中銀杯也。昭遘從者既杖死,詔以銀杯送敵中,議者謂盜已正法,送銀杯,于體有損,判大名夏竦亦奏乞罷送,不聽。知雄州王仁旭直納軍資府,人稱其得體。

戊戌,景福殿使、梓州觀察使、入內(nèi)都知王守忠領(lǐng)武信軍留后。尋詔守忠如正任班,他無得援例。如正任班,乃十二月戊子,今并書。守忠遂移閤門,欲綴本品坐宴,閤門從之。御史何郯言:“臣伏聞閤近進四日紫宸殿宴人使坐圖,入內(nèi)都知王守忠亦列在,楊景宗下預(yù)坐。臣訪聞得閤門儀制,內(nèi)外臣僚帶刺史至節(jié)度、觀察、留后,并系遙郡,不得正官班列,以至賜與、進獻,頗甚殊絕,唯正刺史已上,凡遇宴會,坐次方許列在殿上。今若以守忠?guī)墒沽艉螅阋勒倮铑A(yù)宴,即是自今內(nèi)外臣僚,凡帶遙郡,皆合殿上預(yù)坐,啟僭壞法,莫此之甚。且朝廷儀品,所以辨尊卑上下之分,不可輕棄舊章,以生紊亂。況祖宗典法未嘗有內(nèi)臣殿上預(yù)宴之事,此弊一開,所損不細,伏望指揮下閤門,速行改正,一遵舊制,仍令今后遇有宴會,臣僚職位不合預(yù)坐之人,不得妄有升進坐次。所冀示朝廷綱紀之正,戒人臣僭差之望。”初,西上閤門使錢晦亦言:“天子大朝會,令宦官齒士大夫坐殿上,必為四方所笑。”然竟為奏定坐圖,及御史有言,守忠自知未允,宴日辭而不赴。

守忠延福宮使、遂州留后,乾元節(jié)上壽,押正任觀察使,閤門不敢誰何。乞綴本品坐宴,閤門亦從之,自知未允,辭而不赴。

甲戌,召近臣及館閣省府官觀瑞竹于后苑,退而多為賦頌以獻者。舊制:群牧判官不與,時閤門使錢晦為群牧都監(jiān),殿中丞李復(fù)圭為群牧判官,復(fù)圭屬晦求與,因召之,后遂成例,嘉囗五年乃釐正之。復(fù)圭,淑子也。

永叔建言:兩制不許詣執(zhí)政第。

富、范建議建儲,王德用在密府,合掌加額云:“置這一尊菩薩何地?”永叔聞之,罵作“老衙官”,及為神道碑,頗溢美。

陳昭素勾當三司修造,案半年減十五萬,議者云可罷陜西買米一年。

送兵下獄,詰問,了不自知。

御廚自李象中得罪后,日宰四十羊已,前日宰二百八十羊。

雷簡夫判設(shè)案日,御廚日支面一萬斤,后點檢得,乃日剩支六千斤。

公主誕慶三日,宰臣以下包子有金銀、玳瑁、犀角、檀香、象牙、錢,三舍人,獨二人權(quán)修注得之,四待制,獨三講筵得之。劉敞、何郯不與,向侍郎亦不霑,臺中自獨坐至監(jiān)察一等受賜,館中惟吳及正得之,蓋內(nèi)官懼臺諫也。

陳相就史館,檢先君傳云:嘗為縣小史,因此進本入內(nèi),至今史館無。

壽星觀塑像,內(nèi)官以肖圣容,后差省判范寬之相度,別建一殿,謂之壽星神御殿,明年九月改名崇先殿。

本朝滎陽呂公希哲嘗言:凡與交游書,聞其父祖知名于世者,須避其名諱。凡作書,須先思,及書之于幾,然后作書。文潞公與故舊欸接一坐,未嘗犯其父祖名諱。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镇市| 昭苏县| 永寿县| 郁南县| 庐江县| 界首市| 安庆市| 蓝山县| 五华县| 扶余县| 桃园市| 黄梅县| 微山县| 巴林右旗| 新昌县| 介休市| 新余市| 万载县| 台湾省| 涿鹿县| 余江县| 固始县| 高清| 永新县| 交城县| 天全县| 永清县| 恩施市| 西昌市| 汉沽区| 巨鹿县| 鄄城县| 津市市| 罗定市| 兴国县| 昌乐县| 普洱| 阳泉市| 甘肃省| 梁山县| 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