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后牙疳(《啟玄》)蠶繭出過蛾的一個,入明礬一塊, 灰搽之。
走馬牙疳。
地虱(即小草鞋蟲,瓦焙七分) 人中白( 三分)研細搽之。
齦疳蝕爛宣露臭敗。(《急救須知》)胡黃連(五分) 膽礬 孩兒茶(各五厘)研細搽之。
又方(《普濟》)零陵香(洗炙) 蓽茇(炒,各等分)研末摻之。
又方(《圣惠》) 細辛煮濃汁,熱含冰吐。
又方(《衛生》)桔梗 茴香(各等分)燒研敷之。
又方(《急救》) 芥菜稈燒存性,研末頻敷。
又方(時珍。) 瓦苔煎水入鹽漱口。
又方(《海上》)絲瓜藤陰干,臨時 成性,研搽即止。
又方(《集簡》)五倍子(炒黑一兩) 枯礬 銅青(各一錢)研細,先以米泔漱凈摻之。
又方(《惠生》)絲瓜藤(一握) 川椒(一撮) 燈心(一大把)水煎濃汁漱吐,其痛立止如神。
走馬牙疳。(《簡便》)北棗(一枚去核)將鴨嘴膽礬入內,紙包 赤,出火毒,研敷出涎。
又方(《經驗》)雞內金(不落水者五枚, ) 枯礬(五錢)研搽。
又方(《便覽》)五倍子 青黛 枯礬 黃柏(各等分)研末,先以鹽湯漱凈摻之,立愈。
又方(《保幼》) 楊花燒存性,入麝香少許搽之。
走馬疳蝕透骨穿腮(《經驗》)生南星一個,當心剜空,入雄黃一塊面裹燒,候雄黃作汁,以盞子合定,出火毒去面為末,入麝香少許,拂瘡數日甚效。
又方(《試效》) 綠礬入銅勺,炭火 紅,以醋拌勻,如此三次為末,入麝香少許,溫漿水漱凈摻之。
小兒牙疳牙宣腫爛(《簡便》) 白礬打碎裝入五倍子內,燒成性為末摻之。
小兒齒疳(《活幼》) 鴨嘴膽礬一錢,匙上 紅,麝香少許研勻敷齦上。
又方(《神效》)干姜 白礬 棗子共燒存性為末,搽之。
又方 婦女戴舊通草花,不拘何色,燒灰搽之。
又方(《錢氏》) 人中白 研末擦之。
初起走馬牙疳。
人中白(溺壺內者佳,火 紅二兩) 兒茶(一兩) 青黛 薄荷葉 黃柏(各六錢) 冰片(五分)各研細和勻。先用溫湯漱凈,吹藥疳上,日用六七次,吹之,涎從外流為吉,涎毒內收為兇。
煎方(周鶴仙)專治牙疳,雖穿腮破唇神效。
蘆薈 銀柴胡 玄參 川黃連 升麻 胡黃連 石膏 羚羊角 桔梗 黑山梔甘草 蘇薄荷 牛蒡(各五分) 淡竹葉(十片)煎六分,食后服。
走馬牙疳(《家秘》)鰉魚牙齒,陰陽瓦 存性,研細末,每一錢加冰片一錢,乳細搽之,神效。
煉毒丹(《劉氏秘方》) 治走馬牙疳屢驗。
熟石膏(一兩) 白砒(二錢)同研末和勻,用面包好火 ,煙盡為度,又乳極細,每次用一錢,以滾水沖,用筷子急攪澄清,候溫取上面清水漱之;先微痛再換第二次漱之,即生皮全愈。
牙疳第一神方 端午收蟾一只,將 過人中白一錢五分入肚內,吊到次年,陰干、焙脆為末,加建青黛、血余 凈各一錢,枯礬一分,冰片、麝香各五厘,竹葉上繭蠶焙干數分。共乳細末,每用一分吹患處立愈。如牙齦上生黑肉加輕粉一錢急疳蝕口鼻欲死 海中文蛤燒灰,臘月豬脂和涂。
牙疳潰爛,穿唇破鼻并口瘡胡黃連(五分) 膽礬 兒茶(各五厘)研末搽。
又方 三四年陳醬茄子,炙黃燒灰存性,吹之牙疳滿口牙齒潰爛動搖川椒(炒,一錢五分) 銅青 硼砂(各一錢)共研乳細搽之,立愈。
走馬疳 大黑棗數枚去核,入明雄填滿,以苧麻扎好浸麻油內,在燈頭燒,以盞在燈下候滴下雄黃珠,為細末,搽患處。
齒鼻疳。拖尾糞蛆 灰一錢,大紅氈衣片 灰五分,和勻搽之。
牙疳牙痛口瘡齒衄喉痹生石膏(一兩) 硼砂(七錢) 冰片(三分) 白僵蠶(一錢, )研極細搽。
走馬牙疳及口舌糜爛。
銅綠(醋制) 杏仁(各等分) 人中白(加倍) 冰片(少許)研極細搽。 (古方有人中白七分,枯礬三分同用者。又有蜜炙黃柏與人中白同用者。皆可師之法。)走馬牙疳速效神方水銀(一錢,入錫五分化成粉) 紅舊氈(燒灰) 五倍子(燒焦各一錢二分)共乳細,用真麻油調藥一二茶匙,分二次搽。宜少少用,不可多用。搽在牙齦患處,有涎即張開口流出,不可咽入肚內。能去腐生肌,立刻止痛,兩三日即收功。外用冬青葉煎湯漱口。
青腿牙疳門主論
《醫宗金鑒》云∶青腿牙疳,此證自古方書罕載,其名僅傳。雍正年間北路隨營醫官陶麟起頗得其詳,略云∶軍中凡病腿腫色青者,其上必發牙疳;凡病牙疳腐血者,其下必發青腿。二者相因而至,推其原皆因上為陽火炎熾,下為陰寒閉郁,以至陰陽上下不交,各自為寒為熱,各為凝結而生此證也。相近內地間亦有之,邊外雖亦有,不甚多,惟內地民眾初赴邊外,得此證者十之八九。蓋中國之人,本不耐邊外苦寒風冷,況坐臥濕地,故寒濕之痰生于下,致腿膝青腫,其病形如云片,色似烏茄,肉體頑硬,所以步履艱難也。又緣邊外缺少五谷,多食牛羊等肉,其肥膩腥膻,瘀滯于胃,毒火上熏,致生牙疳,牙齦腐爛出血。若穿腮破唇,腐爛色黑,即為危候。邊外相傳有令服馬乳之法,麟初到軍營診視青腿牙疳之證,亦僅以馬乳。閱歷既久,因悟其馬腦之溫,不如易之馬乳,為效倍速,令患者服之,是夜即能發出,諸證減矣。蓋腦為諸陽之首,其性溫暖,且能流通故耳,兼服活絡流氣飲,加味二妙湯,宣其氣血,通其經絡,使毒不得凝結,外用砭法,令惡血流出以殺毒勢,更以牛肉片貼敷以拔積毒,不數日而愈。蓋黑血出則陰氣外泄,陽氣即隨陰氣而下降,兩相交濟,上下自安矣。由是習為成法,其中活者頗多。因不敢自私,著之于書,以公于世。
又曰∶形氣衰敗,飲食不思者,不治。牙齒俱落,紫黑血流,腐潰穢臭者,不治。
腿大腫腐爛,或細而干枯者,不治。
青腿牙疳門主方
服馬乳法(陶麟起。) 治青腿牙疳。
用青白馬乳(如無青白馬,即雜色馬亦可用。)每日早、午、晚,隨擠隨服。甚效。
服馬腦法馬腦子(一個,用竹刀挑去筋膜,放在碗內)用滾熱黃酒一斤或半斤沖服。倘一次不能服完,分作兩次沖服亦可。
活絡流氣飲(一名和中既濟湯。)蒼術 干姜 枳殼 生附子 黃柏 懷牛膝 山楂 麻黃 羌活 宣木瓜 獨活 烏藥 檳榔甘草 引加黑豆四十粒,生姜三片。
如牙疳盛,減去干姜、生附子,加胡連、龍膽草。如牙疳輕而腿疼重,加肉桂。如寒熱已退,減去麻黃、羌活,加五加皮、威靈仙。
加味二妙湯蒼術 黃柏 檳榔 懷牛膝 澤瀉 宣木瓜 烏藥 當歸尾引加黑豆四十九粒,生姜三片,煎服。
砭法 用三棱扁針形如錐鋌者,向腿上青黑處,勿論穴道,量黑之大小,針一分深,或十針二十針皆可,務取黑血流出;外以牛肉切薄片,貼針眼并黑處。次日再看,如黑處微退,仍針仍貼。如無牛肉,當頂刺破,用罐拔法亦可。
牛黃青黛散西牛黃 青黛(各五分) 硼砂(二錢) 朱砂 人中白 龍骨(各一錢) 冰片(二分)研細末。用甘草湯漱凈吹。
洗法 煮馬肉湯洗。
又方 割羊肝片貼黑處。
又方 芥菜子搗細,燒酒調敷。
鉆齒疳門主論
陳實功曰∶鉆齒疳乃小兒牙根尖穿出齒根肉外,芒刺嘴唇作痛。用披針挑破牙傍好肉,以手取出本牙;出血不止,以涼水濕紙換貼二三次,其血自止。必兼戒濃味,其牙復生如舊。(《正宗》)
齒踞門主論
申斗垣曰∶齒齦上長出如雞足踞,長一二寸,不痛,誤觸之則痛連心,乃足陽明胃經之毒。當用芫花線系之,二日自落。如齦下是手陽明大腸經,亦用芫花線系,用藥則當分經泄毒。(《啟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