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 乳香(去油) 陳皮 甘草節(jié) 穿山甲 金銀花 沒藥(去油) 連翹 黃天花粉 皂角刺 川貝母 當歸 白芍 射干 白芷(各八分) 廣木香(四分)水酒各一碗,煎至八分,甚者加大黃二錢,量病上下食前后服。
飛騰神駿膏(《壽世保元》) 治癰疽、發(fā)背、瘰 專門之方,初起至破潰時,皆可服,捷如奔馬。
杏仁(熱水泡去皮尖,用砂缽擂開,再入水同擂,澄去濁渣,用清汁) 地骨皮(去骨凈) 防風(fēng)(去蘆凈) 甘草(各四兩) 黑鉛(一塊) 木鱉子(去殼,十四個) 麻黃(二斤,去節(jié)取一斤凈) 燈草(一大把) 頭發(fā)(一大把,溫水洗凈)上藥熬時,不用柴草,用炭五十斤,大鐵鍋一口,將藥入鍋內(nèi),注清水二三桶,煮至五六分,看藥水濃時,濾去藥渣,將汁另放缸注,又將前渣入鍋內(nèi),再入水二三桶,又熬至五六分藥汁,又注前汁內(nèi),如前法三次去渣,將前二次汁并作一鍋,熬至干,去黑鉛、頭發(fā)、燈草,其味香甜,瓷罐收貯,五年不壞。凡遇前證,每服三錢,熱酒調(diào),臨臥服,濃被蓋出大汗為度。徐徐去被,不可被風(fēng)吹,汗后恐致虛人。次早煨豬蹄以補之,以復(fù)元氣。好酒調(diào)服,隨人酒量,以醉為度,汗出立愈。
國老膏 一切癰疽將發(fā),預(yù)期服之,能消腫逐毒,使毒瓦斯不內(nèi)攻。大甘草有粉者二斤,捶碎,河水浸一宿,揉令漿汁濃,去渣,慢火熬成膏,每服一二匙,不拘時無灰酒下。
立效散(《錦囊》)治癰疽瘰 。
皂角刺(半斤,炒赤) 粉甘草(二兩) 黃栝蔞(五個,連皮研碎) 乳香(去油另研) 沒藥(去油另研,各一兩)每服一兩,好酒煎服。
神效栝蔞散 癰疽乳癰瘰 ,與立效散相間服。
黃栝蔞(一枚,杵碎) 沒藥(去油,另研一錢) 當歸尾 甘草節(jié)(各五錢)酒三碗,煎至一碗,分三次服,未成即消,已成即潰。
神仙截法(《集驗》)癰疽發(fā)背,一切惡瘡,預(yù)服毒不內(nèi)攻,可保無虞。真麻油一斤,銀器內(nèi)煎數(shù)十沸,傾出候冷,入無灰酒兩盅,約五大盅,重湯稍熱,通口急服,一日飲盡為妙。如患數(shù)日者,亦宜急服之。(此法傳之于吳安世云∶吾家三世用之,無不奇驗。又聞獵者云∶凡誤中藥箭,急飲麻油,則藥毒不行,后果于西山,親觀人被虎箭穿股者,號叫不忍聞,急以麻油灌之,良久遂定。又聞鄭學(xué)諭德甫云∶矩尊人曾用之有驗)如意酒(潘佩候) 一切癰疽瘡毒服之,解毒消腫止痛。
新鮮大如意草(《綱目》名夜叉頭草,又名犁尖草。)每用一兩搗爛,滾酒沖入,少頃擠汁溫服,渣敷腫上縛住,三服愈。
如無新鮮者,取葉陰干,為末。為丸服亦可。
癰疽未成即消,已成即潰,已潰即斂。(凌秘)蛇蛻(不拘多少,用陰陽瓦 存性)研細,每早晚俱用米糕蘸食。
保安萬靈丹(《正宗》) 癰疽疔毒,對口發(fā)背,發(fā)頤,風(fēng)濕風(fēng)溫,濕痰流注,附骨陰疽,鶴膝風(fēng)證,左癱右瘓,口眼 斜,半身不遂,氣血凝滯,遍身走痛,步履艱辛,偏墜疝氣,偏正頭風(fēng)頭痛,破傷風(fēng),牙關(guān)緊閉,截解風(fēng)寒,無不應(yīng)驗。
茅蒼術(shù)(半斤) 全蝎 何首烏 川烏(泡去皮尖) 荊芥穗 草烏(泡去皮尖) 炙甘草川芎 釵石斛 羌活 明天麻 麻黃 北細辛 防風(fēng) 全當歸(各一兩) 明雄(六錢)上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每藥一兩,分作四丸,一兩作九丸,一兩作六丸,三樣做下,以備年歲老壯,病勢緩急取用,預(yù)用朱砂六錢,乳細為衣,瓷罐收貯。如惡瘡初起二三日之間,或癰疽已成至十朝前后,但未出膿者,狀若傷寒,頭痛煩渴,拘急惡寒,肢體疼痛,惡心嘔吐,四肢沉重,恍惚悶亂,坐臥不寧,皮膚壯熱,又治傷寒,四時感冒,傳變瘟疫,但惡寒身熱,表證未盡者,俱宜用之。用連須蔥白九根煎湯一茶盅,將藥一丸,乘熱化開,通口服盡,被蓋出汗為效。如服后汗遲,再用蔥白湯催之,后必汗如淋洗,漸漸褪下覆蓋衣物,其汗自收自斂,患者自然爽快,其病如失。但病未成時,隨即消去,已成者,隨即高腫。如潰膿諸疾,無表證相兼,不必發(fā)散者,只用熱酒化服。此方原載內(nèi)科諸風(fēng)癱瘓門中。
陳實功先生用以發(fā)散瘡毒,其功甚捷,詳觀此方,乃治腫瘍之神丹也。
澄按∶此方固乃發(fā)散腫瘍之神丹,然藥性猛烈,只宜于強壯藜藿之人。凡無憎寒壯熱,及平日表虛氣弱,素多痰火,并有孕婦人,臨經(jīng)女子,均宜禁服。
太乙紫金丹(即紫金錠,又名玉樞丹。)解諸毒,療瘡腫,利關(guān)竊,通治百病,立建奇功,真能起死回生。凡居家出入,興大兵,動大工,不可無之。
山慈姑(洗凈,二兩) 五倍子(捶碎洗凈) 千金子(去殼去油凈,各一兩) 飛朱砂 明雄 當門子(各三錢) 紅芽大戟(去蘆根焙,一兩五錢)以上藥于凈室中各為細末,候端午七夕,或天德月德日合,以糯米濃粥湯和勻,杵千下。凡合藥,切忌婦人雞犬見。每錠一錢,每服一錠或半錠,開水磨服。病在上者必吐,在下者必利,吐利后以溫粥補之。
一、治飲食藥毒、菌毒、河豚毒,自死牛、馬、豬、羊等毒肉,誤食必脹悶昏臥,急用水磨一錠灌之,或吐或瀉,立蘇。
一、治癰疽發(fā)背、對口疔瘡、天蛇毒、楊梅瘡,每用無灰清酒磨服,外用水磨涂瘡上,日夜數(shù)次,覺癢自消。
一、治喉痹喉風(fēng)、喉疔乳蛾等證,并用薄荷湯磨服,一錠即見消散。
一、治絞腸痧、烏痧脹,通腹攪痛非常,用清水磨服一錠。
一、治婦人邪氣鬼胎,用石菖蒲煎湯,磨服一錠即消。
一、治自縊溺水,魘夢鬼魅迷人,但心頭微溫者,俱用姜汁磨服,立蘇。
一、治惡蛇瘋?cè)拘?,溪澗諸惡蟲傷人,隨即發(fā)腫,攻刺走痛,或悶絕喊叫,命在須臾,即用清酒磨下一錠,仍取他人口涎磨敷傷處,再服蔥湯一大碗,被蓋出汗,其人必活。
一、治天行時疫,延門傳染,用米湯磨濃涂鼻孔中,仍以白湯磨服少許,即不傳染。
一、治傳尸癆瘵,諸藥不效者,每用一錠,清水磨服,三日即下惡物。有女子患癆瘵,方士教服此錠,片時吐下小蟲十余條,后服藥合丸,其病頓愈。以此相傳,活人不記其數(shù),此真濟世衛(wèi)生之寶藥也。
萬病解毒丸(《錦囊》)癰疽發(fā)背,魚臍毒瘡,藥毒草毒,蛇毒獸毒,諸惡瘡病,解毒收功。
續(xù)隨子(取仁,去油取霜) 五倍子 全蝎(各五錢) 山豆根 山慈姑(各一兩) 朱砂 雄黃(各二錢) 麝香(一錢) 紅芽大戟(七錢)先將五倍子、全蝎、山豆根、山慈姑、大戟,入木臼搗成細末,次研續(xù)隨子、雄黃、朱砂、麝香,和勻,用糯米糊丸,分作三十五丸。端午、七夕、重陽、臘日凈室修合,每服一丸,生姜蜜水磨下,并水浸研敷患之處。
飛龍奪命丹(《正宗》)治惡疽發(fā)背,不痛或麻木,或嘔吐昏憒。
蝸牛(二十個,另研) 蟾酥 乳香(去油) 銅綠 輕粉 膽礬 沒藥(去油) 血竭 朱砂(各一錢) 明礬 雄黃(各一錢) 冰片 麝香(各三分)研細。將研爛蝸牛和丸如綠豆大,如丸不就,入些酒糊丸,每服七丸,或九丸,或十一丸,用蔥白三五寸,病患自嚼吐于男左女右掌中,包藥在內(nèi),用暖酒和蔥送下,如人行五里,汗出為度,無汗再用蔥研爛裹藥服之。此外科之圣藥也。
蟾酥丸 諸惡瘡服之,微汗即消。
雄黃 乳香(去油,各一錢) 蟾酥(一分)用黃酒打面糊丸綠豆大,每服三丸,用蔥白湯下,不愈再一服。
忍冬圓(《集驗》)療渴疾,即愈之后,須防發(fā)癰疽,此圓大能止渴消毒,并治五痔癭瘤等證。
金銀花(根莖花葉俱可用,不拘多少)入瓶內(nèi),以無灰好酒浸,用糠火煨一宿,取出曬干入甘草少許,研為細末,以所浸酒打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不拘時,酒送下。
十寶丹(《濟生》)海蚌(二十一個) 朱砂 輕粉 寒水石( )雄黃 銅綠(各二錢) 血竭 蟾酥 膽礬(各一錢) 麝香(五分)研極細,酒丸桐子大,朱砂為衣,大人服七丸,小兒三丸,先嚼蔥白頭三根,吐男左女右手心包藥吞之,黃酒送下,盡醉,被蓋出汗。外用萬靈丹點之,內(nèi)服此丸,諸毒無不內(nèi)消,此外科之至寶也。救諸苦難,尤為便捷,有志者宜共珍之。
百效丸(金茂存)治一切大毒惡瘡,無論已潰未潰。
草烏頭(酒浸半日,刮去皮,切片炒) 馬前子(切薄片炒黃色,篩去毛,凈) 全當歸(切片,酒拌,曬干,炒) 麻黃(去節(jié),不見火,曬脆) 直僵蠶(酒洗、炒,去絲) 穿山甲(炒,去沙,各一兩)大甘草(不見火,曬干,研,五錢)上研細,蔥汁熬湯,水法為丸如芥子大,曬干,瓷瓶密貯。高年者五六分,中年者七八分,少年者三分,孕婦忌服。凡服俱用蔥汁白湯送下,務(wù)須避風(fēng)取汗,如出汗后,必須次日辰巳時方可起床見風(fēng),如不遵戒守,汗出見風(fēng),則手足堅硬。凡犯此者,即用甘草末,酒調(diào)服即解。
神仙一醉忍冬湯銀花藤 蒲公英(各一兩) 沒藥(去油) 乳香(去油) 雄黃(各二錢)上藥用酒一瓶,封固煮千余沸,再加白蜜四兩,生蔥七根,再煮數(shù)沸去蔥,盡量飲醉,以大蒜壓之,取汗即愈。
五香追毒丸 治一切無名腫毒,初起有余之證,疔瘡去毒定痛,內(nèi)消妙法。
乳香(去油) 血竭 巴豆霜 老君須 母丁香 連翹 沒藥(去油) 沉香 廣木香苦丁香(各一錢二分)上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朱砂為衣,每服一丸或二丸,空心食前酒送下,行二三次后,用冷粥補之。
小蟾酥丸 治一切疔瘡、腫毒、時毒,初起發(fā)汗。
蟾酥(一分) 明雄(三分) 蜈蚣(一條)研細,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丸,蔥酒送下,熱處發(fā)汗散之。
發(fā)背腫毒。 雄黃、牛蹄殼洗凈,火 存性,研細末,酒調(diào)服五錢,次日服四錢,酒調(diào)下。重者三服全愈,輕者或三四錢神效。
九流疽陰毒仙方蜘蛛(一個,用銀罐化存性) 川貝母(五錢,去心)共乳細末,分作二三服,甜酒調(diào)服,少刻周身作戰(zhàn),次日根據(jù)前,再服一次,其疽毒盡消,人若虛弱,其藥分三日服,恐擔不起。
初起發(fā)背無名腫毒疔瘡。
桃芽(三月采,陰干) 桑芽(三月采,陰干,各二錢) 鐵銹 雄黃 蟾酥(酒浸化,各一錢)研細,搗丸如紅豆大。每用一丸,入五寸長蔥頭內(nèi),濕紙包煨香,細嚼,熱酒送下,出汗自消。
舌化丹 治疔瘡、無名腫毒。
辰砂 血竭 硼砂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 雄黃 蟾酥(人乳浸化) 輕粉 冰片麝香(各等分)共乳細末,于凈室中至誠修合,勿令婦人、雞、犬見,用頭生乳搗和丸如小麥大,每用三丸,含舌下噙化,咽下,出汗自消,如無汗以熱酒催之。
冷水金丹 腫毒惡瘡,兼治痰痞老痰,翻胃噎食,傷寒發(fā)汗。
海浮石 飛羅面(各三兩)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 牛蒡子(各一兩) 冰片 麝香(各一錢)用蟾酥三錢七分五厘,酒浸化為丸綠豆大,以飛過辰砂五錢為衣。輕者冷水送下一丸,重者三丸,牙痛只用一丸。忌雞、魚、小米一日,戒怒郁憂悶,氣惱費心力。
神化丹(一名醉消散)癰疽疔毒,一切無名腫毒,初起服之立消,雙解表里,疏通經(jīng)絡(luò),以毒攻毒,削堅導(dǎo)滯如神。
黑丑(頭末) 母丁香 檳榔 何首烏 荊芥 荊三棱(醋炒) 熟地 蓬莪術(shù)(醋炒)巴豆 五靈脂 大黃 白豆蔻(去殼) 桂枝 穿山甲 當歸 赤芍藥 川烏 小茴香草烏 杏仁(炒) 全蝎(去足) 連翹 麻黃甘草 桔梗 斑蝥 雄黃 朱砂(各三錢)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各二錢) 麝香(五分) 大蜈蚣(一條)各乳細末,稱準和勻,水法為丸如蘿卜子大,朱砂為衣。每服三分,熱酒吞下,盡醉為度,被蓋出汗。孕婦忌服,體虛禁用。
梅花點舌丹(臨濟超真大和尚)白梅花(陰干,一錢二分) 冰片 犀牛黃 蟾酥 熊膽(各一錢) 珍珠 麝香(各六分) 朱砂硼砂 葶藶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 沉香 血竭 雄黃(各二錢)上乳細,將入乳浸蟾酥、熊膽為丸,每重三四厘,水飛金箔為衣,曬二日瓷瓶收貯。修合時預(yù)為齋戒三日,忌雞、犬、婦人見聞。
此丹專治對口癰疽、發(fā)背疔瘡、瘰 乳癤、一切無名腫毒,每用一丸,含于舌底,隨舌運動,不可停止,舌下化去一半時,用白酒盡量飲醉出汗。如重者,先用酒送下二丸,再噙化一丸。如七歲小兒,用酒化服一丸?;继幉挥梅笏幐嗨帲阅苌¢L肉,收口全愈。孕婦忌服。
一方減硼砂、珍珠、葶藶、血竭、熊膽,加輕粉、蝸牛、膽礬、銅綠。
秘授萬靈一粒九轉(zhuǎn)還丹(臨濟超字輩寶聚和尚)治一切危急等證。
真鴉片(三兩,冬研夏燉。看鴉片真?zhèn)畏ā谜嬲叱蓧K,視之如鴉毛片之色,研開加黃泥,嗅之如青草味而帶香,嚼之如黃連苦,此為真者。偽者,亦成塊,綠色或黑色,研開亦黑色并不香,雖賤無用) 犀牛黃真麝香(各一錢二分,去毛) 百草霜(九錢)上為細末研勻,然后將白米飯二兩四錢,研如糊,再下前四味,再研勻為丸,每丸重三厘,丸完用朱砂為衣,衣完入大封筒內(nèi)封固,放在翻轉(zhuǎn)腳爐蓋內(nèi),將包扎好草紙蓋好,微微炭火烘三柱香,每炷香搖動爐蓋三次,三三見九,名曰九轉(zhuǎn)還丹,香完移過爐蓋,待冷拆封,入瓷瓶內(nèi)聽用。凡用此丹,大人每服一丸,小兒八九歲一丸作二次服。四、五、六、七歲一丸作三次服。三歲未周一丸作四次服。無論大人小兒,倘誤多服,以濃茶飲之即解。孕婦忌服。修合時,務(wù)必三日前齋戒,忌婦女、雞、犬見之。
湯引開后∶一、傷寒頭痛發(fā)熱,生姜、蔥白湯下。
一、赤帶,滑石、甘草湯下。
一、傷風(fēng)無汗惡寒,麻黃、桂枝湯下。
一、陰證身冷自汗,干姜、肉桂湯下。
一、中風(fēng)口眼歪斜,天麻、膽星湯下。
一、小兒急慢驚風(fēng),薄荷湯下。
一、產(chǎn)后瘀血作痛,桃仁、紅花、山楂湯下。
一、婦女經(jīng)水不調(diào),香附、艾葉湯下。
一、偏正頭風(fēng),羌活、白芷湯下。
一、霍亂吐瀉,藿香、木瓜、生姜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