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4章

  • 瘍醫大全
  • 佚名
  • 4740字
  • 2015-12-26 19:08:39

跌打部

自跌打損傷以及人咬、破傷風等證,俱匯于本部中,以便檢閱參治。

跌打損傷門主論

陳遠公曰∶有跌傷骨折,必用杉木或杉板將骨折湊合端正,以繩縛定,勿偏斜曲,再以布扎。切不可因疼痛,心軟少致輕松,反為害事。后用內服藥,如皮破血出,須用外治藥。但骨折而外邊之皮不傷,即不必用外治藥,然內外夾攻,未嘗不更佳耳。內治法宜活血祛瘀為先,血不活則瘀不去,瘀不去則骨不能接也。續骨神丹∶當歸二兩,大黃五錢,生地、敗龜版末、白芍各一兩,丹皮三錢,桃仁三十個,續斷、牛膝、乳香末、沒藥末、紅花各二錢,羊躑躅一錢,水煎服。一劑瘀去新生,骨即合也,又二劑去大黃,再服四劑全愈。外治膏藥加末藥摻傷處為妙。全體神膏∶當歸、生地、紅花各二兩,牛膝、續斷、劉寄奴、地榆、茜草、木瓜、小薊、人參、川芎、白術、黃 各一兩,甘草五錢,桑木枝四兩,杏仁、皂角、柴胡、荊芥各三錢。

麻油三斤熬數沸,以麻布濾去渣再煎,滴水成珠,加入水漂過黃丹一斤四兩,收為膏,勿太老。再用自然銅醋浸燒七次,海螵蛸、乳香、花蕊石各三錢,沒藥二錢,麒麟竭五錢,白蠟一兩為末,乘膏未冷,投入膏中,以桑木棍攪勻,取起以瓦器盛之。

臨時以火燉攤,大約每張重一兩,攤畢再入勝金丹∶麝香、花蕊石、象皮各三錢,血竭三兩,乳香、海螵蛸、沒藥、樟腦、人參、木耳灰、三七根、兒茶各一兩,古鍛石、紫石英各二兩,自然銅、冰片、干地虱、干大糞、琥珀各一錢,生甘草五錢,土狗十個,研細和勻,瓷瓶密貯。每膏一張用末藥三錢摻膏上貼之。凡接骨不須二個也,重則二個,此乃絕奇絕異之方;倘骨未損傷,只貼膏藥,不必用勝金丹。內外治法三方,有不可形容之妙,內外兼治,旦夕奏功,得此三方,無折骨之不救也。(《冰鑒》)跌打損傷《丹心》曰∶凡金瘡及折傷,不可飲冷水,血見寒則凝,入心則死。

蔣示吉曰∶跌打損傷,筋斷血流不止者,獨勝散主之。(《說約》)馮魯瞻曰∶胎前如有跌撲所傷,須逐污生新為主,佛手散最妙。腹痛加益母草服,如痛止則母子俱安;若胎已損,則污物并下,再加童便制香附、益母草、陳皮煎濃汁飲之。如從高墜下,腹痛、下血、煩悶,加生地、黃 補以安之。如因跌撲腹痛下血,加參、術、陳皮、白茯苓、炙甘草、砂仁末以保之。如胎下而去血過多,昏悶欲絕,脈大無力,用濃濃獨參湯沖童便服之。小產本由氣血大虛,今當產后,益虛其虛矣,故較正產,尤宜調補。

《素問》云∶人有所墜墮,惡血留內,腹中滿脹,不得前后,先飲利藥,此上傷厥陰之脈,下傷少陰之絡,刺足內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脈出血,刺足跗上動脈,不已,刺三毛上各一 ,見血則已。左刺右,右刺左。善悲驚不樂,刺如右方。(繆剌論。)《靈樞》云∶有所墜墮,惡血留內,有所大怒,氣上而不行,下積于脅下則傷肝。

又中風有所擊撲,若醉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又頭痛不可取于 者,有所擊墮,惡血在內,若肉傷痛未已,可側刺,不可遠取之也。(邪氣臟腑及厥陰篇。)《靈樞》曰∶身有所傷,出血多,反中風寒,若有所墜墮,四肢懈惰不收,名曰體惰。取小腹臍下之三結交陽明太陰也。臍下三寸,關元也。(三結交者,即關元穴是也。寒熱篇。)《內經》云∶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墮,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嘔逆。

《金匱》云∶寸口脈浮微而澀,然當亡血若汗出,設不汗者,其身有瘡被刀斧所傷,亡血故也。

《脈經》云∶從高顛撲內有血,腹脹滿,其脈堅強者生,小弱者死。

李東垣曰∶夫從高墜下,惡血留于內,不分十二經絡,醫人俱作中風,肝經留于脅下,以中風療之。血者,皆肝之所生,惡血必歸于肝,不問何經之傷,必留于脅下,蓋肝主血故也。痛甚則必有自汗,但人人有汗出,皆屬風證,諸風皆屬于肝木,況敗血凝泣,逆其所屬入于肝也。從高墜下逆其上行之血氣,非肝而何,非傷寒無汗,既曰汗必自風化之也。故以破血行經藥治之。凡寒涼之劑不可輕用。(《醫學發明論》)劉宗濃曰∶打撲金刃損傷,是不因氣動而病生于外,外受有形之物所傷,乃血肉筋骨受病,非如六淫七情為病,有在氣在血之分也。所以損傷一證,專從血論,但須分其有瘀血停滯而亡血過多之證。蓋打仆墮墜,皮不破而內損者,必有瘀血。若金刃傷皮出血,或致亡血過多,二者不可用同法而治,有瘀血者宜攻利之,若亡血者兼補而行之,又察其所傷有上下輕重深淺之異,經絡氣血多少之殊,唯先逐瘀血,通經絡,和血止痛,然后調氣養血,補益胃氣,無不效也。

《脈經》云∶金刃跌仆,脈病不相應者死。

戴院使云∶撲踣不知曰顛,兩手相搏曰撲,其為損一也。

又曰∶大法固以血之瘀失,分虛實之補瀉,亦當看損傷之輕重,輕者頓挫氣血,凝滯作痛,此當導氣行血而已。重者傷筋折骨,此當續筋接骨,非調治三四月不得平復;更甚者氣血內停,沮塞真氣不得行者必死,急瀉其血,通其滯,亦或有可治焉。

《傷損論》曰∶夫傷損必須求其源,看其病之輕重,審其損之淺深。凡人一身之間,自頂至足,有斫傷、打傷、跌傷及諸刃傷者皆有之。凡此數證,各有其說。有當先表里而后服損藥者,為醫者當循其理治之。然醫者意也,不知意者,非良醫也,或者稟性愚昧,不能觀其證之輕重,明其損之淺深,未經表里通利,先服損藥,誤人多矣。有因此痰涎上攻,有因此大小臟腑閉結,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所謂醫不三世,不服其藥,信哉。凡腦骨傷破不可見風著水,恐成破傷風候。凡腦骨傷碎在硬處可治,若傷在太陽不可治。如傷在發際,須剪剃去發,看皮破不硬,好用藥敷。凡腦、兩肩及后枕或兩眉有傷可治。眼睛傷瞳仁,不碎可治。頭頂心有損則難治。凡鼻兩孔傷凹者可治,血出無妨。齒破傷動者,用蒺藜根燒存性為末,??曛蠢?。結喉傷重,軟喉斷,不可治;以湯與之得入腸者可治;若并出者,不可治。凡手腳骨只一邊斷則可治,若兩手腳骨皆斷者,不可治。肚上被傷,肚皮俱破,腸出外,只腸全斷難醫;傷破而不斷者,皆可治療。凡腸出可令病患手搭在醫人肩,隨其左右收起,以麻油潤瘡口整入腹,卻以通關散吹鼻打噴嚏,令腸自入用桑白皮線同皮肉縫合后,以封口藥涂傷處,外以補肌散用雞子清調勻敷貼。若腸上有小損孔,以燈火照之,腸中有氣射燈不可治。凡傷損藥中不可缺少乳香、沒藥,此藥極能散血住痛,不可不知。凡傷損初次不可便用自然銅,久后方可用之,折骨者便宜用之,若不折骨、不碎骨,則不可用。修合諸損藥,皆要去了。如用自然銅必用火 ,方可服之。然新火者,其火毒與金毒相煽,挾香熱藥毒,雖有接骨之功,燥散之禍甚于刀劍,戒之。凡損傷妙在補氣血,俗工不知,惟要速效,多用自然銅,多成痼疾也。初傷只用蘇木活血,黃連降火,白術和中,童便煎服。在下者可下瘀血,但先須補托,在上者宜飲韭汁或和粥吃,切不可飲冷水,血見寒則凝,但一絲血入心即死。

十不治證∶系顛撲損傷,或被傷入于肺者,縱未即死,二七難過一;左脅下傷透內者二;腸傷斷一半可醫,全斷者不可治三;小腹下傷內者四;證候繁多者五;脈不實重者六;老人左股壓碎者七;傷破陰子者八;血出盡者九;肩內耳后傷透內者,皆不必用藥。(《得效》)馮魯瞻曰∶凡跌撲損傷, 折挫閃,雖由外觸,勢必內傷,氣血凝滯,紅腫或青,痛不可忍,故始須用甘辛溫散,行氣破瘀則痛自退,腫自消,如獨活、白芷、荊芥、防風、川芎、當歸、沒藥、古文錢、鹿角灰、蘇木、赤芍、紅花之類,以水酒煎藥,沖入童便尤妙。及其外傷平復,猶宜滋補氣血筋骨之藥調之。(《錦囊》)又曰∶肢體全仗氣血,傷損必加補養。在上先消瘀血,在下先為補養,更審胃氣,蓋去血過多,脈微欲死,獨參湯加童便接住元氣為急;甚有肢冷脈微者,參、術、附子大劑挽之,勢與產婦同也。脈來和緩者生,急疾芤者死,宜虛細,不宜數實,切記避風。

陳實功曰∶跌撲者有已破、未破之分,亡血、瘀血之別。從高處墮未損皮肉者,必有瘀血流注臟腑,人必昏沉不醒,二便必難,當以大成湯通利二便,其人自蘇,不醒者獨參湯救之。(《正宗》)損傷大綱固用藥不可差,而整頓手法尤不可孟浪。今以人之周身,總三百六十五骨節開列于后∶人身總有三百六十五骨節,以一百六十五字都關次之,首自鈴骨之上為頭,左右前后至轅骨,以四十九字共關七十二骨。

巔中為都顱骨者一。(有勢,微有髓及有液。)次顱為髏骨者一。(有勢,微有髓。)髏前為頂威骨者一。(微有髓,女人無此骨。)髏后為腦骨者一。(有勢,微有髓。)腦左為枕骨者一。(有勢無液。)枕就之中附下為天蓋骨者一。(下為肺系之本。)蓋骨之后為天柱骨者一。(下屬脊窳有髓。)蓋前為言骨者一。(言上復合于髏骨,有勢無髓。)言下為舌本骨者左右各二。(有熱,無髓。)髏前為囟骨者一。(無勢無髓。)囟下為伏委骨者一。(俚人訛為伏犀骨者是也。無勢無髓。)伏委之下為俊骨者一。(附下即眉宇之分也。無勢無髓。)眉上左為天賢骨者一。(無勢無髓。)眉上右為天貴骨者一。(眉上直目睛也。無勢無髓。)左睛之上為智宮骨者一。(無勢無髓。)右睛之上命門骨者一。(無勢無髓。兩睛之下中為鼻。)鼻之前為梁骨者一。(無勢無髓。)梁之左為顴骨者一。(有勢無髓。)梁之右為 骨者一。(有勢無髓。)梁之端為嵩柱骨者一。(無勢無髓。)左耳為司正骨者一。(無勢無髓。)右耳為納邪骨者一。(無勢無髓。)正邪之后為完骨者左右共二。(無勢無髓。)正邪之上附內為嚏骨者一。(無勢少涎。)嚏后之上為通骨者左右前后共四。(有勢少液。)嚏上為 骨者一。(無勢多液,其 后連屬為頷也。)左頷為乘骨者一。(有勢多液。)右頷為車骨者一。(有勢多液。)乘車之后為轅骨者左右共二。(有勢有液。)乘車上下出齒牙三十六事。(無勢無髓。庸下就少則不滿其數。)復次,鈴骨之下為膻中左右前后至 ,以四十字關九十七骨。

轅骨之下左右為鈴骨者二。(多液。)鈴中為會厭骨者一。(無勢無髓。)鈴骨之下為咽骨者左、中及右共三。(無髓。)咽下為喉骨者左、中及右共三。(無髓。)喉下為嚨骨者環次共十事。(無髓。)嚨下之內為肺系骨者累累然共十二。(無勢無髓。)肺系之后為谷骨者一。(無髓。)谷下為 道骨者左右共二。(無髓。)嚨外次下為順骨者八。(少液。)順骨之端為順隱骨者八。(少液。)順下之左為洞骨者一。(女人無此。)順下之右為棚骨者一。(女人無此。)洞棚之下中央為 骨者一。(無髓。俚人呼為鳩尾。) 直下為天樞骨者一。(無髓。)鈴下之左右為缺盆骨二。(有勢多液。)左缺盆之前為下厭骨者一。(無髓。)右缺盆前之下為分骨者一。(無髓。)厭善之后附下為倉骨者一。(無髓。)倉之下左右為 骨者共八。(有勢無液。) 之下左為胸骨者一。(男子此骨大者好勇。)之下右為蕩骨者一。(女人此骨大者則丈夫)胸之下為烏骨者一。(男子此骨滿者發早白。)蕩之下為臆骨者一。(此骨高多訛妄。)鈴中之后為脊窳骨者共二十二。(上接天柱,有髓。)脊窳次下為大動骨者一。(上通天柱,共二十四椎。)大動之端為歸下骨者一。(道家謂之尾閭。)歸下之后為篡骨者一。(此骨能限精液。)歸下之前為 骨者一。(此處薄者多處貧下。)復次,缺盆之下左右至襯骨,以二十五字關六十骨。(此下只分兩手臂至十指之端眾骨。)支其缺盆之后為傴甲骨者左右共二。

(有勢多液。)傴甲之端為甲隱骨者左右共二。(此骨長則至賢。)前支缺盆為飛動骨者左右共二。(此骨薄病痱緩。)次飛動之左為龍 骨者一。(有勢無髓無液。)次飛動之右為虎沖骨者一。(有勢無髓無液。)龍 之下為龍本骨者一。(有勢有髓。)虎沖之下為虎端骨者一。(有勢有髓。)本端之下為腕也。龍本上內為進賢骨者一。(男人此骨隆為名臣。)虎端上內為及爵骨者一。(女人此骨高為命婦。)腕前左右為上力骨者共八。(有勢多液。)次上力為駐骨者左右共十。(有勢多液。)次駐骨為搦骨者左右共十。(有勢多液。)次搦骨為助勢骨者左右共十。(右助外為甲,左助外為爪。)爪甲之下各有襯骨左右共十。(無勢無液。)復次, 之下左右前后至初步,以五十一字關一百三十六骨,此下至兩乳下分左右,自兩足心眾骨所會處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年县| 紫云| 革吉县| 香河县| 特克斯县| 德阳市| 吉林市| 开江县| 宿松县| 蒲江县| 师宗县| 大城县| 鹤岗市| 游戏| 抚顺县| 封丘县| 宜黄县| 邵东县| 双流县| 雷州市| 宣城市| 定远县| 黎川县| 广水市| 临朐县| 阜南县| 故城县| 同心县| 福贡县| 阳信县| 仪征市| 定襄县| 弥渡县| 济南市| 新和县| 长泰县| 徐水县| 韶关市| 广德县| 嘉禾县| 通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