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0章

  • 瘍醫(yī)大全
  • 佚名
  • 4983字
  • 2015-12-26 19:08:39

痘疹部(下)

自痘疹主治諸方,以及痘疔、痘癰,皆匯于此部中,以便檢閱參治。

痘疹門主方

夾熱見痘,大小便紅,血熱甚者。(《邵公一百三方》)當(dāng)歸 白芍 牛蒡子 升麻 黃連 熟地 枳殼 山梔 地骨皮 木通 水煎服。

痘上面收完,足下收遲,聲音不亮。

天花粉 桔梗 甘草 訶子肉 防風(fēng) 陳皮 白茯苓 葛根 石膏 燈心引煎。

痘滿面連肉一片紅者。

升麻(少許) 陳皮 紫草 紅花 枳殼 甘草 黃連(炒) 黃芩(炒) 生地 木通 蘇木 水煎服。

痘頂陷稠密者。

人參 桔梗 川芎 白茯苓 白術(shù)(土炒) 甘草 白芷 生黃 紫草 防風(fēng) 穿山甲(炮) 水煎服。

痘內(nèi)中有大紫泡者。

紅花 淫羊藿 白術(shù) 白羊糞 甘草 水煎服。

痘口鼻中并出蛔蟲者。

防風(fēng) 當(dāng)歸 黃連 直僵蠶 木通 熟地 牡蠣 牡丹皮 水煎服。

痘飲食挫喉痰涎盛者。

桔梗 熟地 防風(fēng) 陳皮 川貝母 麥門冬 栝蔞仁 濃樸 北五味 杏仁 牛蒡子 天花粉水煎服。外用山豆根磨水漱口。

痘灰白全無血色者。

人參 白術(shù) 當(dāng)歸 甘草 黃 白芍 熟地 肉桂 川芎 穿山甲(炮) 水酒各半煎服。

痘泄瀉不止者。

人參 白術(shù) 廣木香 訶子肉 麥門冬 肉豆蔻(面包煨去油) 烏梅棗引煎,加人牙, ,乳酒調(diào)服。

痘胸腹脹悶亂氣促者。

赤茯苓 川芎 當(dāng)歸 熟地 山楂肉 麥門冬 檳榔 枳實 木通 枳殼 大腹皮 澤瀉 水煎服。

痘初出血點皮肉白者。

生地 黃連(炒) 枳殼 牡丹皮 陳皮 紫草 木通 川芎 甘草棗引煎半熟時,加當(dāng)歸。

痘黑陷成斑,摸不礙手者。

升麻 紫草 陳皮 牛蒡子 熟地 枳殼 紅花 穿山甲 黃豆(四十粒) 生地 糯米引煎服。

痘自首至尾熱不除者。

地膚子 連翹 當(dāng)歸 柴胡 地骨皮 甘草 牛蒡子 前胡 防風(fēng) 紫草 黃芩 生石膏 水煎服。

痘遍身作癢者。

人參 川芎 生地 何首烏 白芍 淫羊藿 生黃 穿山甲 白茯苓姜棗引煎服。如不止宜燒燈火。

痘后泄瀉不止者。

人參 白茯苓 白術(shù) 廣木香 川芎 白豆蔻 肉桂 訶子肉 山藥 香附 姜棗引煎服。

痘狂亂語言不正者。

人參 遠(yuǎn)志肉 茯神 天門冬 山楂石菖蒲燈心十四根,用水煎服。(若還不愈,用滑石、辰砂各三分,冰片五厘,燈心湯服。)痘將收厭遍身黑陷膿臭濕爛者。

防風(fēng) 羌活 桔梗 荊芥 柴胡 黃柏 木通 甘草 水煎服。

痘如十二三朝不能靨者。

人參 何首烏 黃 (各一錢)水煎,入象牙,炒黃色一錢研,調(diào)服。

痘初起吐瀉不止者。

陳皮 半夏 直僵蠶 山楂 白茯苓 黃豆(七粒)姜棗引,煎服。

痘初出大熱稠密半隱肌膚者。

牛蒡子 防風(fēng) 升麻 白術(shù) 白芍 水煎服。

又方荷葉 絲瓜穣 麻黃 肉桂 甘草 紫草 蟬蛻 水煎服。

神燈照 解痘靨轉(zhuǎn)兇為吉歌。(痘不起兮怎奈何?我有神燈通竅多,照動干坎方為主,次照大處太陽窩,一日三次周流照,其痘中間定發(fā)窠,此法上仙留下世,醫(yī)家少會照沉 。)紫草(上) 白芷(上) 沉香(中) 北細(xì)辛(中) 三奈(中) 乳香(中) 檀香(中) 肉桂(下)共乳細(xì)末。將藥擲入紙條內(nèi),用麻油、黃蠟各五錢熬化,將藥捻拖之,燃照痘兒面部周身,一日數(shù)照,以解其靨。

異功散 治痘風(fēng)寒,滋氣血,和陰陽,救表里。

人參 廣木香 陳皮 肉豆蔻 官桂 白茯苓 當(dāng)歸 熟附子 濃樸 母丁香 半夏 白術(shù)姜棗引煎服。(若還用之不當(dāng),只消一服即亡。)小異功散 治痘喘嗽。

人參 麥門冬 杏仁 北五味 陳皮 白術(shù) 水煎服。

溫中湯 治痘三朝,身涼不渴,口氣冷,痘淡白,二便清利。

陳皮 濃樸 人參 白茯苓 黃官桂 半夏 當(dāng)歸 川芎 熟地姜引煎服。泄瀉加白術(shù)、澤瀉;再不止加訶子肉、肉豆蔻,能保脾胃,助氣血,數(shù)劑必灌稠漿。

托里湯 人參 黃 當(dāng)歸 防風(fēng) 青皮 生地水煎服。痘不起速服,莫待痘苗枯。

內(nèi)托均氣散(《十二仙方》)。治痘初熱。

蘇葉(八分) 干葛(七分) 廣木香(六分) 黃 川芎 甘草(各五分) 桔梗(四分) 白芍紫草(各三分)筍七片引煎服。

蘇發(fā)散 治小兒感冒,傷寒傷風(fēng),咳嗽流涕。

蘇葉 陳皮(各一錢) 蒼術(shù) 甘草(各七分) 濃樸 枳殼(各三分) 蔥引煎服。

灌膿起頂湯 治痘不起發(fā)。

人參(七分) 黃 (二錢) 白芷 甘枸杞(各一錢) 淫羊藿 川芎 甘草(各五分) 黃豆(七粒)姜棗引,煎服。

結(jié)靨散 治痘不收作癢。

白芷(一錢) 何首烏(七分) 川芎 甘草(各五分) 木通 蟬蛻(各三分) 白術(shù) 荷葉(各二分) 水煎服。

堅腸湯 治痘泄瀉黃 白術(shù) 肉豆蔻(各一錢) 山楂肉(七分) 川芎(五分) 升麻(三分) 棗引煎服。

鎮(zhèn)胃散 治痘嘔吐不止。

藿香 砂仁 白術(shù)姜、棗、糯米七粒引,煎服。

利咽散 治痘咽喉疼痛,難進飲食。

山豆根(一錢) 桔梗(七分) 甘草(一分) 元參(一分五厘) 綠豆(十粒) 水煎服通腸湯 治痘大小便秘結(jié)如神。

黑芝麻(三錢) 大黃 滑石 枳殼(各一錢) 當(dāng)歸(五分) 綠豆(七粒)水煎服。加牛膝一錢引經(jīng)易下。

滑利散 治痘小便不通。

木通(三分) 茯苓(七分) 澤瀉(五錢) 燈心(二十根) 水煎服。

定疼散 治痘肚疼或冷氣。

神曲 山楂 當(dāng)歸 熟附子 良姜 甘草 棗引煎服。

斬關(guān)散 痘鼻血不止。

生地 牡皮 黃芩(各五分) 茅根 升麻(各三錢) 藕節(jié)(一錢)綠豆五十粒引,煎服之。

奪命丹 治小兒風(fēng)搐痰氣,急慢二驚如神。

犀牛黃 青黛 甘草(各一錢) 郁金 明天麻 白僵蠶 白附子 全蝎(去頭、足)茯神 蟬蛻(去頭、足) 陳膽星(各二錢) 鉤藤鉤 桔梗 朱砂(各五分)研細(xì)蜜丸芡實大,金箔三十張為衣。每服一丸,金銀花煎湯調(diào)服。

神驗稀痘丹 預(yù)服可免痘瘡。

絲瓜蒂(燒存性五錢) 犀牛黃(一錢) 辰砂(七分) 蟬酥(乳化二錢)共為細(xì)末。一歲一分,砂糖湯調(diào)服。

大解散 黃 羌活(各二錢) 赤芍藥 桔梗(各七分) 白芷 黃連 甘草(各五分) 地膚子 川芎(各三分) 明天麻(二分) 水煎服。

紫草透肌湯 紫草(二錢) 防風(fēng) 荊芥 薄荷 山楂肉 梔子 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

笑逢散 山梔仁 蟬蛻(各等分) 水煎服。

七貞湯 治痘二三日可服。

升麻(六錢) 川芎(五分) 甘草(三錢) 薄荷(八分) 淫羊藿(一錢) 穿山甲(土炒二片) 水煎服。

牙托散 人牙(人乳制過,一個) 麝香(二分)研細(xì),生酒調(diào)服。

拔疔丹 治痘疔雄黃 朱砂 白芷(各等分)乳細(xì),油胭脂調(diào)用,銀針挑破搓之。

實腸湯 治痘泄瀉白術(shù)(土炒一錢) 赤石脂(五分) 甘草(四分) 龍骨(三分) 枯礬(二分) 水煎服。

淫羊補漿湯 治痘不灌漿。

淫羊藿 人參 白術(shù)(土炒) 穿山甲(炮,各二錢) 防風(fēng) 生地 甘草 川當(dāng)歸 黃豆(炒,各三錢) 官桂 廣木香 川芎 白芷 陳皮(各一錢) 白茯苓 黃 (各五分) 糯米(五錢)竹筍煎汁當(dāng)水煎,不拘時服。

益氣收漿湯 治痘不收靨。

何首烏 白芍 黃 桔梗(各二錢) 人參(七分) 白術(shù)(三錢) 陳皮 砂仁 甘草(各一錢) 山楂肉(一錢二分) 米泔水煎服。

升天散 杏仁 防風(fēng) 甘草 麻黃 梔子 干葛 干姜(各五分) 水煎服。

升麻劑 升麻 肉桂 豬苓 澤瀉 白茯苓 黃 甘草(各等分) 烏梅(一個) 水煎服。

清血退心湯 麻黃 山梔 官桂 姜黃 蒲黃 木通 連翹 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

獨活消痰飲 半夏 天南星 干葛 羌活 木通 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

解毒散 黃芩 梔子 連翹 烏梅 蘇薄荷 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

開關(guān)散 直僵蠶(炒去絲一錢) 陳膽星 麝香(各二分) 水煎服。

陰陽湯 黃 白茯苓 白術(shù) 山楂肉 甘草 木通 砂仁 杏仁(各等分) 水煎服。

化積止利湯 神曲 廣木香 檳榔 黃連 砂仁 麥芽 水煎服。

敗毒清涼飲 防風(fēng) 白芍 白術(shù) 羌活 黃 獨活 杏仁 甘草 梔子(各等分) 水煎服。

水楊柳湯 水楊柳(春冬用根,秋夏用枝葉,五斤)水一大鍋,煎五六沸,先用數(shù)杓于木盆內(nèi),以手探試,不可太熱,慢慢添湯洗之,拭干,然后以神燈照其周身,如陷塌處有暈?zāi)_起系,便是漿影也,后必滿足。倘若不滿,又如前法洗之。如虛弱者只洗頭面四肢;若洗照不起發(fā)者,則津液枯槁難治矣。

四味升葛湯 治痘三日前后可用。

升麻 葛根 芍藥 甘草 水煎服。

和勸湯 升麻 葛根 芍藥 甘草 人參 川芎 羌活 防風(fēng)(各等分) 水煎服。

四配清中飲 治痘七日前可用。

當(dāng)歸 芍藥 甘草 大黃 水煎服。

解毒三賢飲 治痘十四日前后可用。

鼠粘子 荊芥 甘草 水煎服。

連翹飲 治痘十四朝用。

連翹 荊芥 芍藥 鼠粘子 當(dāng)歸 木通 防風(fēng) 滑石 瞿麥 車前子 蟬蛻 梔子 黃芩 柴胡 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

參蘇飲 人參 紫蘇葉 半夏 陳皮 甘草 前胡 桔梗 枳殼 干葛(各等分) 水煎服。

四苓湯 止水瀉豬苓 澤瀉 白術(shù) 白茯苓 水煎服。

白螺散 治痘不收靨。

古土墻上白螺螄殼洗凈 ,乳細(xì)末,干摻。

金華散 治痘后肥瘡、疳瘡、疥癬,能涼肌解毒收水。

黃丹 黃柏 黃 黃連 大黃 輕粉 麝香共乳細(xì)。濕瘡干摻,燥瘡熬豬油調(diào)搓。

加味平胃散 治小兒吐乳吐食,泄瀉傷寒等證。

蒼術(shù)(八分) 芍藥(一錢) 白術(shù) 神曲 陳皮 濃樸(各五錢) 白芷 甘草(各三分)上為細(xì)末。人參湯調(diào)服。(吐瀉相兼,用木香湯下。飲食不思,山楂湯下。煩躁口渴,麥冬湯下。二便不利,木通湯下。夜間啼哭,元胡青皮湯下。諸般雜證,米湯下。肚痛不止,芍藥花粉湯下。)四仙湯 此為治痘之主宰,而君臣佐使,出入加減,全在慧心。

淫羊藿 陳皮 天門冬 甘草姜三片,棗三枚,水一盅煎七分服。(痘肚痛、渴泄、氣促,加天花粉二分、白茯苓三分。痘身熱見紅糞,加牡丹皮、赤芍、黃芩、黃連、甘草。痘身熱,大小便不利,加木通、燈草。痘身熱暴躁,心神不安,加棗仁、黃芩、天冬各三錢。痘根窠不紅,加人參、白術(shù)、黃芩,入人牙為佐。痘不紅潤,加人參、白術(shù)、當(dāng)歸、木香、地黃。痘前后吐瀉,加白術(shù)、藿香、白豆蔻。痘泄瀉不止,小便不利,加白豆蔻、陳皮、訶子、白芍。

痘飲食挫喉,加桔梗、貝母、僵蠶、上香。痘切牙寒戰(zhàn)加附子、桂枝、丁香少許。痘口裂,加生地、天門冬、枯芩、白茯苓、葛根。痘初熱驚風(fēng),加僵蠶、天麻、烏梅、朱砂。痘切牙,加人參、丁香三粒。痘頂陷,加紫草、蟬蛻去頭、足,糯米四十九粒。痘頭足冷,加附子二片,廣木香二分。痘手指冷,加附子、干姜各三分。痘鼻流清涕,加蘇葉、桔梗各一錢。痘泄瀉,加訶子、肉桂、麥冬。痘痰壅嘔吐,加藿香、生姜各五分,杏仁三分。痘鼻中出血,加犀角、赤芍、生地、天門冬。痘汗出不干,加黃 一錢,浮小麥四十粒。痘初出遍身黑色者,加丁香一粒,陳皮、白術(shù)、砂仁。痘唇口相連者,加麥冬、梔子酒炒用。痘前后舌疼者,加麥冬、石膏、知母。痘大小便結(jié),加木通、燈心、車前子。痘手足拘痙,加木瓜、牛膝、桑寄生,量日期加減。痘牙黑,加黃連、香白芷。

痘發(fā)疔毒,加荊芥、梔子、牛蒡子。痘后失音,加訶子皮、桔梗、麥冬、五味子。痘后夜啼,加麥冬、青皮、生地、茯神、朱砂。痘后中風(fēng)不語,加天南星、天麻、辰砂,春秋加麥冬、五味子。痘后腰痛,加地膚子、破故紙,量日期加此二味。痘吐蛔蟲,加附子一片,丁香一個,人參二分,再將蛔蟲燒灰,共研細(xì)末和服。孕婦痘,加苧根、砂仁各五分。)和中散 白術(shù) 陳皮(各一錢) 人參 藿香 白茯苓 甘草(各五分) 半夏(八分) 姜引煎服。

托里千金散 人參 當(dāng)歸(各一錢) 廣木香 濃樸 甘草 香附(各五分) 川芎白芍藥(各七分) 白芷(八分) 桔梗(四分) 糯米(四十九粒) 雞汁一盅,筍二兩,煎服。

熱痘未出者。升麻 紫草 蘇葉 白芍 牛蒡子 甘草 山楂蔥白一根煎服。如表之仍不出,其痘勢重可加敗毒散,一歲用一分。

稀痘湯 看耳后紅筋枝葉者,乃兩經(jīng)齊發(fā)未出者。

升麻 葛根 芍藥 甘草(各等分)水煎服。如一經(jīng)發(fā)者加牛蒡子。

罩胎法 妊婦出痘,先護其胎,后再治痘。

人參 白術(shù) 當(dāng)歸 枳殼 赤茯苓 甘草 陳皮 防風(fēng) 白芍 條芩 荊芥桔梗 紫草 赤芍 白芷 柴胡 葛根 阿膠 砂仁 懷山藥 川芎 糯米(各等分)干柿蒂(七個) 野苧根(七寸) 甜瓜蒂(一個)金器一件為引。入罐內(nèi)以薄荷葉封口煎,空心服。如大熱加郁金。

換痘法 服之壞痘換為好痘,即痘之野狼狽時亦可服。

穿山甲(先以紫草汁煮過,再用甘草汁煮過,焙干研細(xì),每用一兩) 綠萼梅(凈瓣六錢) 西牛黃 麝香(各少許)共乳細(xì)末,瓷瓶貯。年長者每服八九分,小者服五六分,俱用綠豆、赤豆、黑豆、蔥姜煎湯服。

救痘不灌漿,一服即灌。粉甘草不拘多少,切片入青竹筒內(nèi),上留一孔,以竹針塞住,外以荷葉油紙包扎數(shù)層,冬至日放入糞坑內(nèi),至春取起,陰干掛風(fēng)頭,每用三錢,研細(xì),以參術(shù)湯調(diào)下,即發(fā)臭汗一身,其漿即灌。

換痘法 大田螺三兩,去殼取肉,入麝香三分,牛蒡子九分,搗爛用帛包裹數(shù)層,放在痘兒臍上,以熨斗熨臍,待其藥紙俱干為度,大便出如黑糖之狀,后用湯藥一二服可也。(湯藥方∶干葛、白芍、牛蒡子、槐花、檳榔、甘草煎滾,再投大黃服,量人虛實如何,再用紫草透肌湯治之。)換痘法 山甲不拘多少入罐內(nèi),以蠟固口,放地上三日,入微火炙七次,取出研末,每次服一分,姜湯調(diào)服。

痘收氣將絕。

胎元 人牙(人乳制) 鹿牙(人乳制) 雞蛋黃 人參 純陽草 白術(shù) 陳皮 甘草(各等分)共乳細(xì)末。用人乳姜汁調(diào)灌,即刻回生。

痘游移之間,初發(fā)熱之時用為主。

荔枝肉 元眼肉 大棗(各七枚) 糯米(七十粒)姜引煎服,其痘即發(fā)出。

化斑湯 痘瘡夾 。

黃連 何首烏 連翹 馬鞭草 木通 牡丹皮 蟬蛻 赤芍藥 山梔 片黃芩桔梗 牛蒡子 紅花 白茯苓 紫草 生地 荊芥 防風(fēng)水煎服。如大 口燥加石膏。初起夾 加葛根、升麻、浮小麥。初熱時可加純陽草。

眼中生痘瘡急用此方。

龍膽草 菊花 石決明 秦皮 甘枸杞 甘草 密蒙花 黃芩 木賊草 炒黃連綠豆殼 升麻 谷精草 當(dāng)歸 白蒺藜(炒,去刺) 豬肝(四兩) 純陽草 順流水煎服。

牙疳落齒 落蘇蒂燒灰入蠶繭內(nèi),以嫩松苗近水邊生者,搗汁浸透,焙研細(xì)末,搓之。

痘時喘急火證 白花地丁三錢,水煎服即解。

三合散 治痘敗痰火盛。四君子湯、四物湯、二陳湯各等分煎服。

犀角地黃湯 治痘血熱失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淄博市| 台东县| 苗栗县| 隆安县| 盘锦市| 余庆县| 通榆县| 来宾市| 高邑县| 博野县| 舒城县| 南安市| 周口市| 剑河县| 吐鲁番市| 辉县市| 株洲市| 蒲城县| 博爱县| 柘荣县| 临澧县| 繁昌县| 寿光市| 济宁市| 西丰县| 五家渠市| 麟游县| 柳江县| 常熟市| 阿拉善左旗| 崇义县| 平定县| 米脂县| 石阡县| 南城县| 华阴市| 泗水县| 金平| 纳雍县| 清水河县| 湛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