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7章 匯考十二(27)

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

說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

賤而后尊貴者乎咸后曰不然茍無歲何有民茍無

民何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乃進而問之曰

齊有處士曰鍾離子無恙耶是其為人也有糧者亦

食無糧者亦食有衣者亦衣無衣者亦衣是助王養

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也葉陽子無恙乎是其為

人哀鰥寡恤孤獨振困窮補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

也何以至今不業也北宮之女嬰兒子無恙耶撤其

環瑱至老不嫁以養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

也胡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業一女不朝何以王

齊國子萬民乎于陵子仲尚存乎是其為人也上不

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諸侯此率民而出于

無用者何為至今不殺乎

甲子年齊王入朝于秦

是年為秦王政十

年齊王建二十八年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王建二十八年王入朝秦秦

王政置酒咸陽

按通鑒綱目齊王二十八年齊趙入秦置酒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秦襲齊滅之

按戰國策或謂齊王曰周韓西有強秦東北有趙魏

秦伐周韓之西趙魏不伐周韓為割韓卻周害也及

韓卻周害之后趙魏亦不免與秦為患矣今齊應秦

伐趙魏則亦不果于趙魏之應秦而伐周韓令齊入

于秦而伐趙魏趙魏亡之后秦東面而伐齊齊安得

救于天下乎國子曰秦破馬服君之師圍邯鄲齊

魏亦佐秦伐邯鄲齊取淄澠魏取伊氏公子無忌為

天下循便計殺晉鄙率魏兵以救邯鄲之圍使秦弗

有而失天下是齊入于魏而救邯鄲之功也安邑者

魏之柱國也晉陽者趙之柱國也鄢郢者楚之柱國

也故三國與秦壤界秦伐魏取安邑伐趙取晉陽伐

楚取鄢郢矣覆三國之軍兼二周之地舉韓氏取其

地且天下之半今又劫趙魏疏中國封衛之東野兼

魏之河內絕趙之東陽則趙魏亦危矣趙魏危則非

齊之利也韓魏趙楚之志恐秦兼天下而臣其君故

專兵一志以逆秦三國之與秦壤界而患急齊不與

秦壤界而患緩是以天下之勢不得不事齊也故秦

得齊則權重于中國趙魏楚得齊則足以敵秦故秦

楚趙魏得齊者重失齊者輕齊有此勢不能以重于

天下者何也其用者過也齊閔王之遇殺其子法

章變姓名為莒太史家庸夫太史&;#女奇法章之狀

貌以為非常人憐而常竊衣食之與私焉莒中及齊

亡臣相聚求閔王子欲立之法章乃自言于莒共立

法章為襄王襄王立以太史氏女為王后生子建太

史&;#曰女無媒而嫁者非吾種也污吾世矣終身不

睹君王后賢不以不睹之故失人子之禮也襄王卒

子建立為齊王君王后事秦謹與諸侯信以故建立

四十有余年不受兵秦昭王嘗遣使者遺君王后玉

連環曰齊多智而解此環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

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謝秦使曰謹以解矣及

君王后病且卒誡建曰群臣之可用者某建曰請書

之君王后曰善取筆牘受言君王后曰老婦已忘矣

君王后死后后勝相齊多受秦間金玉使賓客入秦

皆為變辭勸王朝秦不修攻戰之備齊王建入朝

于秦雍門司馬前曰所為立王者為社稷耶為王立

王耶曰為社稷司馬曰為社稷立王王何以去社稷

而入秦齊王還車而反即墨大夫聞雍門司馬諫而

聽之則以為可為謀即入見齊王曰齊地方數千里

帶甲數十萬夫三晉大夫皆不便秦而在阿鄄之間

者百數王收而與之十萬之眾使收三晉之故地即

臨晉之關可以入矣鄢郢大夫不欲為秦而在城南

下者百數王收而與之十萬之師使收楚故地即武

關可以入矣如此則齊威可立秦國可亡矣舍南面

之稱制乃西面而事秦為大王不取也齊王不聽秦

使陳馳誘齊王內之約與五百里之地齊王不聽即

墨大夫而聽陳馳遂入秦處之共松柏之間餓而死

先是齊為之歌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王建四十四年秦兵擊齊齊

王聽相后勝計不戰以兵降秦虜王建遷之共遂滅

齊為郡天下壹并于秦秦王政立號為皇帝始君王

后賢事秦謹與諸侯信齊亦東邊海上秦日夜攻三

晉燕楚五國各自救于秦以故王建立四十余年不

受兵君王后死后勝相齊多受秦間金多使賓客入

秦秦又多予金客皆為反間勸王去從朝秦不修攻

戰之備不助五國攻秦秦以故得滅五國五國已亡

秦兵卒入臨淄民莫敢格者王建遂降遷于共故齊

人怨王建不蚤與諸侯合從攻秦聽奸臣賓客以亡

其國歌之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疾建用客之

不詳也

按通鑒綱目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王賁襲齊王建降

遂滅齊

勛爵部匯考二十二

周八

楚一

成王始封鬻熊之后熊繹于楚

按史記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

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

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

帝嚳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

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后

復居火正為祝融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坼剖

而產焉其長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

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姓楚其后也昆吾氏夏之

時嘗為侯伯桀之時湯滅之彭祖氏殷之時嘗為侯

伯殷之末世滅彭祖氏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熊其

后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紀其世周文王之

時季連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

熊麗熊麗生熊狂熊狂生熊繹熊繹當周成王之時

舉文武勤勞之后嗣而封熊繹于楚蠻封以子男之

田姓氏居丹陽楚子熊繹與魯公伯禽衛康叔子

牟晉侯燮齊太公子呂伋俱事成王

按漢南記荊華二山絕漢水而南至江西距劍閣盡

其地也古楚子國

昭王十六年伐楚

按竹書紀年昭王十六年伐楚涉漢過大兕

昭王十九年伐楚

按竹書紀年昭王十九年春有星孛于紫微祭公辛

伯從王伐楚天大曀雉兔皆振喪六師于漢

穆王十四年王帥楚子伐徐戎克之

按竹書紀年十三年春祭公帥師從王西征次于陽

紆秋七月西戎來賓徐戎侵洛冬十月造父御王入

于宗周十四年王帥楚子伐徐戎克之

穆王三十五年荊人入徐毛伯遷帥師敗荊人于泲

按竹書紀年云云

穆王三十七年荊人來貢

按竹書紀年云云

夷王七年楚子熊渠伐庸自立其三子皆為王

按史記楚世家熊繹生熊艾熊艾生熊熊生熊

勝熊勝以弟熊楊為后熊楊生熊渠熊渠生子三人

當周夷王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

江漢間民和乃興兵伐庸楊粵至于鄂熊渠曰我蠻

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乃立其長子康為句亶王中

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蠻之

按竹書紀年夷王七年楚子熊渠伐庸至于鄂

厲王元年楚人自去其王號獻龜貝于周

按史記楚世家及周厲王之時暴虐熊渠畏其伐楚

亦去其王后為熊毋康毋康早死熊渠卒子熊摯紅

立摯紅卒其弟弒而代立曰熊延

徐廣曰毋康即渠之長子索隱曰如此史意摯

紅即上鄂王紅也譙周以為熊渠卒子熊翔立卒

長子摯有疾少子熊延立此云摯紅卒其弟弒而

自立曰熊延欲會此代系則翔亦毋康之弟熊渠

者既卒毋康又早卒其摯紅立而被延弒故史考

言摯有疾而此言弒未詳正義曰譙周言摯有疾

此言弒未詳宋均注樂緯云熊渠嫡嗣曰熊摯有

惡疾不得為后別居于夔為楚附庸后王命曰夔

子也

按竹書紀年厲王元年楚來獻龜貝

按通鑒前編厲王元年楚子自去其僭號

厲王三十一年楚子延薨子勇立

按史記楚世家熊延生熊勇熊勇六年而周人作亂

攻厲王厲王出奔彘

按通鑒前編厲王三十一年楚熊延卒子熊勇嗣

厲王四十一年楚子勇薨弟嚴立

按史記楚世家熊勇十年卒弟熊嚴為后

厲王五十一年楚子嚴薨子伯霜立

按史記楚世家熊嚴十年卒有子四人長子伯霜中

子仲雪次子叔堪少子季徇熊嚴卒長子伯霜代立

是為熊霜

宣王六年楚子伯霜薨弟季徇立

按史記楚世家熊霜元年周宣王初立熊霜六年卒

三弟爭立仲雪死叔堪亡避難于濮而少弟季徇立

是為熊徇

宣王二十八年楚子徇薨子咢立

按史記楚世家熊徇十六年鄭桓公初封于鄭二十

二年熊徇卒子熊咢立

宣王三十七年楚子咢薨子儀立

按史記楚世家熊咢九年卒子熊儀立是為若敖

平王七年楚子儀薨子坎立

按史記楚世家若敖二十年周幽王為犬戎所弒周

東徙而秦襄公始列為諸侯二十七年若敖卒子熊

坎立是為霄敖

平王十三年楚子坎薨子眴立

按史記楚世家霄敖六年卒子熊眴立是為蚡冒(

眴音舜)

平王二十九年楚子眴薨弟熊通弒其君之子而自

按史記楚世家蚡冒十三年晉始亂以曲沃之故蚡

冒十七年卒蚡冒弟熊通弒蚡冒子而代立是為楚

武王

桓王十年秋蔡侯鄭伯會于鄧

按春秋桓公二年按左傳二年秋蔡侯鄭伯會于

鄭始懼楚也

楚國今南郡江陵縣北紀南城也楚武王始僭

號稱王欲害中國蔡鄭姬姓近楚故懼而會謀

桓王十四年楚子侵隨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桓公六年楚武王侵隨使薳

章求成焉軍于瑕以待之隨人使少師董成斗伯比

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漢東也我則使然我張吾

三軍而被吾甲兵以武臨之彼則懼而協以謀我故

難間也漢東之國隨為大隨張必棄小國小國離楚

之利也少師侈請羸師以張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

何益斗伯比曰以為后圖少師得其君王毀軍而納

少師少師歸請追楚師隨侯將許之季梁止之曰天

方授楚楚之羸其誘我也君何急焉臣聞小之能敵

大也小道大淫所謂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

民忠也祝史正辭信也今民餒而君逞欲祝史矯舉

以祭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豐備何

則不信對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

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碩肥腯謂民力之普存

也謂其畜之碩大蕃滋也謂其不疾瘯蠡也謂其備

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潔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而

民和年豐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謂其上下皆

有嘉德而無違心也所謂馨香無讒慝也故務其三

時修其五教親其九族以致其禋祀于是乎民和而

神降之福故動則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

雖獨豐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親兄弟之國庶免

于難隨侯懼而修政楚不敢伐

按史記楚世家楚武王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

罪楚曰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

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隨人為之周

請尊楚王室不聽還報楚

桓王十六年楚子稱王夏楚子伐隨敗之秋隨及楚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桓公八年隨少師有寵楚斗

伯比曰可矣讎有釁不可失也夏楚子合諸侯于沈

鹿黃隨不會使薳章讓黃楚子伐隨軍于漢淮之間

季梁請下之弗許而后戰所以怒我而怠寇也少師

謂隨侯曰必速戰不然將失楚師隨侯御之望楚師

季梁曰楚人上左君必左無與王遇且攻其右右無

良焉必敗偏敗眾乃攜矣少師曰不當王非敵也弗

從戰于速杞隨師敗績隨侯逸斗丹獲其戎車與其

戎右少師秋隨及楚平楚子將不許斗伯比曰天去

其疾矣隨未可克也乃盟而還

按史記楚世家武王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

熊文王之師也早終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

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為

武王與隨人盟而去于是始開濮地而有之

桓王十七年夏楚敗鄧師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桓公九年春巴子使韓服告

于楚請與鄧為好楚子使道朔將巴客以聘于鄧鄧

南鄙鄾人攻而奪之幣殺道朔及巴行人楚子使薳

章讓于鄧鄧人弗受夏楚使斗廉帥師及巴師圍鄾

鄧養甥聃甥帥師救鄾三逐巴師不克斗廉衡陳其

師于巴師之中以戰而北鄧人逐之背巴師而夾攻

之鄧師大敗鄾人宵潰

桓王十九年春楚敗鄖師于蒲騷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桓公十一年春楚屈瑕將盟

貳軫鄖人軍于蒲騷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莫敖患

之斗廉曰鄖人軍其郊必不誡且日虞四邑之至也

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我以銳師宵加于鄖鄖有虞

心而恃其城莫有斗志若敗鄖師四邑必離莫敖曰

盍請濟師于王對曰師克在和不在眾商周之不敵

君之所聞也成軍以出又何濟焉莫敖曰卜之對曰

卜以決疑不疑何卜遂敗鄖師于蒲騷卒盟而還

桓王二十年冬楚伐絞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桓公十二年冬楚伐絞軍其

南門莫敖屈瑕曰絞小而輕輕則寡謀請無捍采樵

者以誘之從之絞人獲三十人明日絞人爭出驅楚

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為

城下之盟而還伐絞之役楚師分涉于彭羅人欲伐

之使伯嘉諜之三巡數之

桓王二十一年春楚屈瑕伐羅敗績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桓公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羅

斗伯比送之還謂其御曰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

矣遂見楚子曰必濟師楚子辭焉入告夫人鄧曼鄧

曼曰大夫其非眾之謂其謂君撫小民以信訓諸司

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莫敖狃于蒲騷之役將自用

也必小羅君若不鎮撫其不設備乎夫固謂君訓眾

而好鎮撫之召諸司而勸之以令德見莫敖而告諸

天之不假易也不然夫豈不知楚師之盡行也楚子

使賴人追之不及莫敖使徇于師曰諫者有刑及鄢

亂次以濟遂無次且不設備及羅羅與盧戎兩軍之

大敗之莫敖縊于荒谷群帥囚于冶父以聽刑楚子

曰孤之罪也皆免之

莊王七年春楚子伐隨薨于師子貲立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莊公四年春王三月楚武王

荊尸授師孑焉以伐隨將齊入告夫人鄧曼曰余心

蕩鄧曼嘆曰王祿盡矣盈而蕩天之道也先君其知

之矣故臨武事將發大命而蕩王心焉若師徒無虧

王薨于行國之福也王遂行卒于樠木之下令尹斗

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營軍臨隨隨人懼行成莫敖

以王命入盟隨侯且請為會于漢汭而還濟漢而后

發喪

按史記楚世家武王五十一年周召隨侯數以立楚

為王楚怒以隨背己伐隨武王卒師中而兵罷子文

王熊貲立始都郢

莊王九年冬楚子伐申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莊公六年冬楚文王伐申過

鄧鄧祁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騅甥聃甥養甥請殺

楚子鄧侯弗許三甥曰亡鄧國者必此人也若不早

圖后君噬臍其及圖之乎此為時矣鄧侯曰人將不

食吾余對曰若不從三臣抑社稷實不血食而君焉

取余弗從還年楚子伐鄧十六年楚復伐鄧滅之

莊王十三年秋九月楚敗蔡侯于莘以蔡侯獻舞歸

按春秋莊公十年按左傳十年夏蔡哀侯娶于陳

息侯亦娶焉息媯將歸過蔡蔡侯曰吾姨也止而見

之弗賓息侯聞之怒使謂楚文王曰伐我吾求救于

蔡而伐之楚子從之秋九月楚敗蔡師于莘以蔡侯

獻舞歸

按史記楚世家文王六年伐蔡虜蔡哀侯以歸已而

釋之楚強陵江漢間小國小國皆畏之十一年楚始

僖王二年秋七月楚入蔡

按春秋莊公十四年按左傳蔡哀侯為莘故繩息

媯以語楚子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滅息以息媯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习水县| 宜宾县| 称多县| 辽宁省| 萨嘎县| 丽江市| 榕江县| 炎陵县| 江山市| 定边县| 新田县| 弋阳县| 政和县| 德钦县| 定襄县| 株洲县| 库车县| 邹平县| 新津县| 武邑县| 柳州市| 麦盖提县| 杭州市| 沙坪坝区| 邢台市| 青岛市| 项城市| 仁布县| 于田县| 辽源市| 横峰县| 仙游县| 会泽县| 甘肃省| 博客| 夏津县| 都江堰市| 甘孜| 辽中县| 南投市| 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