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匯考二(3)
- 明倫匯編官常典勛爵部
- (清)陳夢雷
- 4105字
- 2015-12-26 18:33:45
姓嬴今其后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邑之
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亦不廢申侯之女子為
駱適者以和西戎秦嬴生秦侯
按路史皋陶有子三人長伯翳次仲甄次封偃為匽
姓伯翳封費生大廉若木恩成大廉事夏后啟為鳥
俗氏后有孟虧仲衍仲衍臣太戊其裔戎胥軒內酈
山氏生仲潏仲潏生處父處父健步是為蜚廉生革
暨季勝革五世曰非子孝王封之秦谷使復嬴氏
平王元年命秦為諸侯賜以岐豐之地復封其子于
梁
按史記秦本紀襄公元年以女弟繆嬴為豐王妻襄
公二年戎圍犬丘世父世父擊之為戎人所虜歲余
復歸世父七年春周幽王用褒姒廢太子立褒姒子
為適數欺諸侯諸侯叛之西戎犬戎與申侯伐周殺
幽王酈山下而秦襄公將兵救周戰甚力有功周避
犬戎難東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
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
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與誓封爵之襄公于是始
國與諸侯通使聘享之禮乃用駒黃牛羝羊各三
祠上帝西畤
按路史非子五世襄公勤于平王錫之岐豐以為侯
王功秦仲既國襄而復錄其少子康使有夏陽為梁
伯
惠王十年冬王使召伯廖賜齊侯命
按春秋莊公二十七年按左傳二十七年冬王使
召伯廖賜齊侯命且請伐衛以其立子頹也
按史記周本紀惠王十年賜齊桓公為伯
惠王二十四年封郳來為小邾子
按春秋莊公五年注郳附庸國也東海昌慮縣東北
有郳城來名未受爵命為諸侯傳發附庸稱名例
也其后數從齊桓以尊周室王命以為小邾子按
僖公七年注小邾子來朝始得王命而來朝也邾之
別封故曰小邾
威烈王二十三年命韓趙魏為諸侯
按史記周本紀云云按韓世家韓之先與周同姓
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晉得封于韓原曰韓武子武子
后三世有韓厥從封姓為韓氏韓厥晉景公之三年
晉司寇屠岸賈將作亂誅靈公之賊趙盾趙盾已死
矣欲誅其子趙朔韓厥止賈賈不聽厥告趙朔令亡
朔曰子必能不絕趙祀死不恨矣韓厥許之及賈誅
趙氏厥稱疾不出程嬰公孫杵臼之藏趙孤趙武也
厥知之景公十一年厥與郄克將兵八百乘伐齊敗
齊頃公于獲逢丑父于是晉作六卿而韓厥在一
卿之位號為獻子晉景公十七年病卜大業之不遂
者為祟韓厥稱趙成季之功今后無祀以感景公景
公問曰尚有世乎厥于是言趙武而復與故趙氏田
邑續趙氏祀晉悼公之十年韓獻子老獻子卒子宣
子代宣子徙居州晉平公十四年吳季札使晉曰晉
國之政卒歸于韓魏趙矣晉頃公十二年韓宣子與
趙魏共分祁氏羊舌氏十縣晉定公十五年宣子與
趙簡子侵伐范中行氏宣子卒子貞子代立貞子徙
居平陽貞子卒子簡子代簡子卒子莊子代莊子卒
子康子代康子與趙襄子魏桓子共敗知伯分其地
地益大大于諸侯康子卒子武子代武子二年伐鄭
殺其君幽公十六年武子卒子景侯立景侯虔元年
伐鄭取雍丘二年鄭敗我負黍六年與趙魏俱得列
為諸侯
按趙世家襄子姊前為代王夫人簡子既葬未除服
北登夏屋請代王陰擊殺之遂興兵平代地以代封
伯魯子周為代成君伯魯者襄子兄故太子太子蚤
死故封其子襄子娶空同氏生五子襄子為伯魯之
不立也不肯立子且必欲傳位與伯魯子代成君成
君先死乃取代成君子浣立為太子襄子立三十三
年卒浣立是為獻侯獻侯少即位治中牟襄子弟桓
子逐獻侯自立于代一年卒國人曰桓子立非襄子
意乃共殺其子而復迎立獻侯十三年城平邑十五
年獻侯卒子烈侯籍立烈侯六年魏韓趙皆相立為
諸侯追尊獻子為獻侯按魏世家魏文侯元年秦
靈公之元年也與韓武子趙桓子周威王同時六年
城少梁十三年使子擊圍繁龐出其民十六年伐秦
筑臨晉元里十七年伐中山使子擊守之趙倉唐傅
之西攻秦至鄭而還筑雒陰合陽二十二年魏趙韓
列為諸侯
按路史造父七世叔帶隸晉九世而武立又六世籍
始命復再世而析晉三世主父益大又五世邯鄲沒
秦諸大夫立嘉于代
安王十六年命田和為齊侯
按史記齊太公世家康公十九年田常曾孫田和始
為諸侯遷康公海濱二十六年康公卒呂氏遂絕其
祀田氏卒有齊國為齊威王強于天下按田敬仲
完世家陳完者陳厲公佗之子也完生周太史過陳
陳厲公使卜完卦得觀之否是為觀國之光利用賓
于王此其代陳有國乎不在此而在異國乎非此其
身也在其子孫若在異國必姜姓姜姓四岳之后物
莫能兩大陳衰此其昌乎厲公者陳文公少子也其
母蔡女文公卒厲公兄鮑立是為桓公桓公與佗異
母及桓公病蔡人為佗殺桓公鮑及太子免而立佗
為厲公厲公既立娶蔡女蔡女淫于蔡人數歸厲公
亦數如蔡桓公之少子林怨厲公殺其父與兄乃令
蔡人誘厲公而殺之林自立是為莊公故陳完不得
立為陳大夫厲公之殺以淫出國故春秋曰蔡人殺
陳佗罪之也莊公卒立弟杵臼是為宣公宣公十一
年殺其太子御寇御寇與完相愛恐禍及己故奔齊
齊桓公欲使為卿辭曰羈旅之臣得免負擔君之惠
也不敢當高位桓公使為工正齊懿仲欲妻完卜之
占曰是為鳳凰于蜚和鳴鏘鏘有媯之后將育于姜
五世其昌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與京卒妻完完
之奔齊齊桓公立十四年矣完卒謚為敬仲仲生稚
孟夷敬仲之如齊以陳字為田氏田稚孟夷生愍孟
莊田愍孟莊生文子須無田文子事齊莊公晉之大
夫欒逞作亂于晉來奔齊齊莊公厚客之晏嬰與田
文子諫莊公弗聽文子卒生桓子無宇田桓子無宇
有力事齊莊公甚有寵無宇卒生武子開與厘子乞
田厘子乞事齊景公為大夫其收賦稅于民以小斗
受之其粟予民以大斗行陰德于民而景公弗禁由
此田氏得齊眾心宗族益強民思田氏晏子數諫景
公景公弗聽已而使于晉與叔向私語曰齊國之政
卒歸于田氏矣晏嬰卒后范中行氏反晉晉攻之急
范中行請粟于齊田乞欲為亂樹黨于諸侯乃說景
公曰范中行數有德于齊齊不可不救齊使田乞救
之而輸之粟景公太子死后有寵姬曰芮子生子荼
景公病命其相國惠子與高昭子以子荼為太子景
公卒兩相高國立荼是為晏孺子而田乞不說欲立
景公佗子陽生陽生素與乞歡晏孺子之立也陽生
奔魯田乞偽事高昭子國惠子者每朝代參乘言曰
始諸大夫不欲立孺子孺子既立君相之大夫皆自
危謀作亂又紿大夫曰高昭子可畏也及未發先之
諸大夫從之田乞鮑牧與大夫以兵入公室攻高昭
子昭子聞之與國惠子救公公師敗田乞之眾追國
惠子惠子奔莒遂反殺高昭子晏孺子奔魯田乞使
人之魯迎陽生陽生至齊匿田乞家請諸大夫曰常
之母有魚菽之祭幸而來會飲會飲田氏田乞盛陽
生橐中置坐中央發橐出陽生曰此乃齊君矣大夫
皆伏謁將盟立之田乞誣曰吾與鮑牧謀共立陽生
也鮑牧怒曰大夫忘景公之命乎諸大夫欲悔陽生
乃頓首曰可則立之不可則已鮑牧恐禍及己乃復
曰皆景公之子何為不可遂立陽生于田乞之家是
為悼公乃使人遷晏孺子于駘而殺孺子荼悼公既
立田乞為相專齊政四年田乞卒子常代立是為田
成子鮑牧與齊悼公有悼公齊人共立其子壬
是為簡公田常成子與監止俱為左右相相簡公田
常心害監止監止幸于簡公權弗能去于是田常復
修厘子之政以大斗出貸以小斗收齊人歌之曰嫗
乎采歸乎田成子齊大夫朝御鞅諫簡公曰田監
不可并也君其擇焉君弗聽子我者監止之宗人也
常與田氏有郄田氏疏族田豹事子我有寵子我曰
我欲盡滅田氏適以豹代田氏宗豹曰臣于田氏疏
矣不聽已而豹謂田氏曰子我將誅田氏田氏弗先
禍及矣子我舍公宮田常兄弟四人乘如公宮欲殺
子我子我閉門簡公與婦人飲檀臺將欲擊田常太
史子余曰田常非敢為亂將除害簡公乃止田常出
聞簡公怒恐誅將出亡田子行曰需事之賊也田常
于是擊子我子我率其徒攻田氏不勝出亡田氏之
徒追殺子我及監止簡公出奔田氏之徒追執簡公
于徐州簡公曰早從御鞅之言不及此難田氏之徒
恐簡公復立而誅己遂殺簡公簡公立四年而殺于
是田常立簡公弟驁是為平公平公即位田常為相
田常既殺簡公懼諸侯誅己乃盡歸魯衛侵地西約
晉韓魏趙氏南通吳越之使修功行賞親于百姓以
故齊復定田常言于齊平公曰德施人之所欲君其
行之刑罰人之所惡臣請行之行之五年齊國之政
皆歸田常田常于是盡誅鮑晏監止及公族之強者
而割齊自安平以東至瑯邪自為封邑封邑大于平
公之所食田常乃選齊國中女子長七尺以上為后
宮后宮以百數而使賓客舍人出入后宮者不禁及
田常卒有七十余男田常卒子襄子盤代立相齊常
謚為成子田襄子既相齊宣公三晉殺知伯分其地
襄子使其兄弟宗人盡為齊都邑大夫與三晉通使
且以有齊國襄子卒子莊子白立田莊子相齊宣公
宣公四十三年伐晉毀黃城圍陽狐明年伐魯葛及
安陵明年取魯之一城莊子卒子太公和立田太公
相齊宣公宣公四十八年取魯之郕明年宣公與鄭
人會西城伐衛取毋丘宣公五十一年卒田會自廩
丘反宣公卒子康公貸立貸立十四年淫于酒婦人
不聽政太公乃遷康公于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
明年魯敗齊平陸三年太公與魏文侯會濁澤求為
諸侯魏文侯乃使使言周天子及諸侯請立齊相田
和為諸侯周天子許之康公之十九年田和立為齊
侯列于周室紀元年齊侯太公和立二年和卒子桓
公午立
按通鑒綱目安王十六年初命齊田和為諸侯
秦
秦制設爵二十等以賞功勞
按通典秦制爵二十等以賞功勞二十徹侯
注
后漢志曰徹侯金印紫綬功大者食縣小者食
鄉亭得臣其所食吏民后避漢武帝諱改曰通侯
或曰列侯
十九關內侯
注
顏師古曰言有侯號而居京畿無國邑也荀綽
百官表注曰時六國未平將帥皆家關中故以為
號劉昭曰關內侯無土寄食在所縣民租多少各
有戶數為限如淳釋曰列侯出關就國也但爵其
身有家累者與之關內之邑食其租稅又有倫侯
建成侯趙亥昌武侯馮無擇是也但有封名而無
食邑
十八大庶長
注
劉昭曰自左庶長以上至大庶長皆將軍也所
將庶人更卒故以為大庶長即大將軍也左右庶
長即左右偏裨也
十七駟車庶長
注
言乘駟馬之車而為眾庶之長
十六大上造
注
言皆主上造之士
十五少上造十四右更
注
言主令領更卒部其役事
十三中更十二左更十一右庶長
注
言為眾列之侯
十左庶長九五大夫
注
大夫之尊者也劉昭曰自公士至五大夫皆軍
吏也
八公乘
注
言得乘公家之車也劉昭曰自吏民爵不得過
公乘過者得貰與子若同產然則公乘者軍吏之
爵最尊者
七公大夫
注
與下同
六官大夫
注
加官公者示稍尊也亦謂之國大夫
五大夫
注
列位從大夫
四不更
注
言不預更卒之事
三簪裊
注
以組帶馬曰裊簪裊者主飾此馬
二上造
造成也言有成命于上
一公士
注
言有爵命異于士卒劉昭曰步卒之有爵為士
者也戰國之際秦項之間權設班寵有加賜邑君
者蓋假其位號或空受其爵耳則田嬰為靖郭君
白起為武安君魏冉弟為華陽君秦昭王弟為涇
陽君及高陵君蔡澤為剛成君其后項梁為武信
君陳余為成安君李左車為廣武君之類是也至
漢尤多蓋在封爵之外別加為美號也
始皇帝二十六年始罷封建之制分天下為三十六
郡
按史記始皇本紀二十六年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
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鎮之請立諸子唯上幸
許始皇下其議于群臣群臣皆以為便廷尉李斯議
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
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
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
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
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戰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
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
哉廷尉議是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更
名民曰黔首
按通鑒綱目始皇帝二十六年初并天下更號皇帝
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銷兵器一法度徙豪杰于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