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匯考五(2)
- 明倫匯編官常典勛爵部
- (清)陳夢雷
- 3458字
- 2015-12-26 18:33:45
軍張合后將軍費曜征蜀護軍戴凌雍州刺史郭淮
等討亮張合勸帝分軍住雍郿為后鎮(zhèn)帝曰料前軍
獨能當之者將軍言是也若不能當而分為前后此
楚之三軍所以為黥布禽也遂進軍渝糜亮聞大軍
且至乃自帥眾將芟上邽之麥諸將皆懼帝曰亮慮
多決少必安營自固然后芟麥吾得二日兼行足矣
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塵而遁帝曰吾倍道疲勞
此曉兵者之所貪也亮不敢據(jù)渭水此易與耳進次
漢陽與亮相遇帝列陣以待之使將牛金輕騎餌之
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鹵城據(jù)南北二山斷
水為重圍帝攻拔其圍亮宵遁追擊破之俘斬萬計
天子使使者勞軍增封邑
青龍元年封公孫淵樂浪公
按三國志魏明帝本紀青龍元年冬十二月公孫淵
斬送孫權(quán)所遣使張彌許晏首以淵為大司馬樂浪
公
青龍二年錄征孫權(quán)諸將功封賞各有差
按三國志魏明帝本紀二年夏四月諸葛亮出斜谷
屯渭南司馬宣王率諸軍拒之五月孫權(quán)入居巢湖
口向合肥新城又遣將陸議孫韶各將萬余人入淮
沔六月征東將軍滿寵進軍拒之寵欲拔新城守致
賊壽春帝不聽敕諸將堅守將自往征之秋七月帝
親御龍舟東征權(quán)攻新城將軍張穎等拒守力戰(zhàn)帝
軍未至數(shù)百里權(quán)遁走議韶等亦退群臣以為大將
軍方與諸葛亮相持未解車駕可西幸長安帝曰權(quán)
走亮膽破大將軍以制之吾無憂矣遂進軍幸壽春
錄諸將功封賞各有差
景初二年增封司馬懿等爵邑
按三國志魏明帝本紀景初二年冬十一月錄討公
孫淵功太尉宣王以下增邑封爵各有差
齊王正始九年孫資劉放衛(wèi)臻各遜位以侯就第位
特進
按三國志魏齊王本紀正始九年春二月衛(wèi)將軍中
書令孫資癸巳驃騎將軍中書監(jiān)劉放三月甲午司
徒衛(wèi)臻各遜位以侯就第位特進
嘉平元年司馬懿奏免曹爽等以侯就第
按三國志魏齊王本紀嘉平元年春正月太傅司馬
宣王奏免大將軍曹爽爽弟中領(lǐng)軍羲武衛(wèi)將軍訓(xùn)
散騎常侍彥官以侯就第
嘉平五年追封郭修長樂鄉(xiāng)侯使其子襲爵
按三國志魏齊王本紀五年秋八月詔曰故中郎西
平郭修砥節(jié)礪行秉心不回乃者蜀將姜維寇鈔修
郡為所執(zhí)略往歲偽大將軍費祎驅(qū)率群眾陰圖窺
道經(jīng)漢壽請會眾賓修于廣坐之中手刃擊祎勇
過聶政功逾介子可謂殺身成仁釋生取義者矣夫
追加褒寵所以表揚忠義祚及后引所以獎勸將來
其追封修為長樂鄉(xiāng)侯食邑千戶謚曰威侯子襲爵
加拜奉車都尉賜銀千鉼絹千匹以光寵存亡永垂
來世焉
嘉平六年追賜劉整鄭像關(guān)中侯使其子襲爵
按三國志魏齊王本紀六年春二月己丑鎮(zhèn)東將軍
毋丘儉言昔諸葛恪圍合肥新城城中遣士劉整出
圍傳消息為賊所得考問所傳語整曰諸葛公欲活
汝汝可具服整罵曰死狗此何言也我當必死為魏
國鬼不求茍活逐汝去也欲殺我者便速殺之終無
他辭又遣士鄭像出城傳消息或以語恪恪遣馬騎
尋圍跡索得像還四五人的頭面縛將繞城表敕語
像使大呼言大軍已還洛不如早降像不從其言更
大呼城中曰大軍近在圍外壯士弩力賊以刀筑其
口使不得言像遂大呼令城中聞知整像為兵能守
義執(zhí)節(jié)子弟宜有差異詔曰夫顯爵所以褒元功重
賞所以寵烈士整像召募通使越蹈重圍冒突白刃
輕身守信不幸見獲抗節(jié)彌厲揚六軍之大勢安城
守之懼心臨難不顧畢志傳命昔解楊執(zhí)楚有隕無
貳齊路中大夫以死成命方之整像所不能加今追
賜整像爵關(guān)中侯各除士名使子襲爵如部曲將死
事科
高貴鄉(xiāng)公正元元年冬十月甲辰命有司論廢立定
策功封爵增邑進位班賜各有差
按三國志魏高貴鄉(xiāng)公本紀云云
甘露二年進龐會為鄉(xiāng)侯封路蕃為亭侯孫壹為吳
侯
按三國志魏高貴鄉(xiāng)公本紀甘露二年夏五月己卯
詔曰諸葛誕造構(gòu)逆亂迫脅忠義平寇將軍臨渭亭
侯龐會騎督偏將軍路蕃各將左右斬門突出忠壯
勇烈所宜加異其進會爵鄉(xiāng)侯蕃封亭侯六月乙巳
詔吳使持節(jié)都督夏口諸軍事鎮(zhèn)軍將軍沙羨侯孫
壹賊之枝屬位為上將畏天知命深鑒禍福翻然舉
眾遠歸大國雖微子去殷樂毅遁燕無以加之其以
壹為侍中車騎將軍假節(jié)交州牧吳侯開府辟召儀
同三司依古侯伯八命之禮袞冕赤舄事從豐厚
甘露三年夏六月辛卯大論淮南之功封爵行賞各
有差
按三國志魏高貴鄉(xiāng)公本紀云云
陳留王景元元年封司馬昭晉公
按三國志魏高貴鄉(xiāng)公本紀甘露三年夏五月命大
將軍司馬文王為相國封晉公食邑八郡加之九錫
文王前后九讓乃止五年夏四月詔有司率遵前命
復(fù)進大將軍司馬文王位為相國封晉公加九錫五
月己丑高貴鄉(xiāng)公卒辛卯群公奏太后曰殿下圣德
光隆寧濟六合而猶稱令與藩國同諸自今殿下令
書皆稱詔制如先代故事癸卯大將軍固讓相國晉
公九錫之寵太后詔曰夫有功不隱周易大義成人
之美古賢所尚今聽所執(zhí)出表示外以章公之謙光
焉按陳留王本紀景元元年夏六月丙辰進大將
軍司馬文王位為相國封晉公增封二郡并前滿十
加九錫之禮一如前奏諸群從子弟其未有侯者皆
封亭侯賜錢千萬帛萬匹文王固讓乃止二年秋八
月甲寅復(fù)命大將軍進爵晉公加位相國備禮崇錫
一如前詔又固辭乃止四年春二月復(fù)命大將軍進
位爵賜一如前詔又固辭乃止冬十月甲寅復(fù)命大
將軍進位爵賜一如前詔
咸熙元年晉公司馬昭進封王奏復(fù)五等爵詔封夏
侯和等為侯
按三國志魏陳留王本紀咸熙元年春三月己卯進
晉公爵為王封十郡并前二十夏五月庚申相國晉
王奏復(fù)五等爵癸未追命舞陽宣文侯為晉宣王舞
陽忠武侯為晉景王六月鎮(zhèn)西將軍衛(wèi)瓘上雍州兵
于成都縣獲璧玉印各一印文似成信字依周成王
歸禾之義宣示百官藏于相國府八月庚寅命中撫
軍司馬炎副貳相國事以同魯公拜后之義癸巳詔
曰前逆臣鍾會構(gòu)造反亂聚集征行將士劫以兵威
始吐奸謀發(fā)言桀逆逼脅眾人皆使下議倉卒之際
莫不驚懾相國左司馬夏侯和騎士曹屬朱撫時使
在成都中領(lǐng)軍司馬賈輔郎中羊琇各參會軍事和
琇撫皆抗節(jié)不撓拒會兇言臨危不顧詞指正烈輔
語散將王起說會奸逆兇暴欲盡殺將士又云相國
已率三十萬眾西行討會欲以稱張形勢感激眾心
起出以輔言宣語諸軍遂使將士益懷奮勵宜加顯
寵以彰忠義其進和輔爵為鄉(xiāng)侯琇撫爵關(guān)內(nèi)侯起
宣傳輔言告令將士所宜賞異其以起為部曲將九
月辛未詔曰吳賊政刑暴虐賦斂無極孫休遣使鄧
句敕交址太守鎖送其民發(fā)以為兵吳將呂興因民
心憤怒又承王師平定巴蜀即糾合豪杰誅除句等
驅(qū)逐太守長吏撫和吏民以待國命九真日南郡聞
興去逆即順亦齊心響應(yīng)與興協(xié)同興移書日南州
郡開示大計兵臨合浦告以禍福遣都尉唐譜等詣
進乘縣因南中都督護軍霍弋上表自陳又交址將
吏各上表言興創(chuàng)造事業(yè)大小承命郡有山寇入連
諸郡懼其計異各有攜貳權(quán)時之宜以興為督交址
諸軍事上大將軍定安縣侯乞賜褒獎以慰邊荒乃
心款誠形于辭旨昔儀父朝魯春秋所美竇融歸漢
待以殊禮今國威遠震撫懷六合方包舉殊裔混一
四表興首向王化舉眾稽服萬里馳義請吏帥職宜
加寵遇崇其爵位既使興等懷忠感悅遠人聞之必
皆競勸其以興為使持節(jié)都督交州諸軍事南中大
將軍封定安縣侯得以便宜從事先行后上策命未
至興為下人所殺冬十月丁亥詔曰昔圣帝明王靜
亂濟世保大定功文武殊涂勛烈同歸是故或舞干
戚以訓(xùn)不庭或陳師旅以威暴慢至于愛民全國康
惠庶類必先修文教示之軌儀不得已然后用兵此
盛德之所同也往者季漢分崩九土顛覆劉備孫權(quán)
乘間作禍三祖綏寧中夏日不暇給遂使遺寇僭逆
歷世幸賴宗廟威靈宰輔忠武爰發(fā)四方拓定庸蜀
役不浹時一征而克自頃江表衰弊政刑荒暗巴漢
平定孤危無援交荊揚越靡然向風(fēng)今交址偽將呂
興已帥三郡萬里歸命武陵邑侯相嚴等糾合五縣
請為臣妾豫章廬陵山民舉眾叛吳以助北將軍為
號又孫休病死主帥改易國內(nèi)乖違人各有心偽將
施績賊之名臣懷疑自猜深見忌惡眾叛親離莫有
固志自古及今未有亡征若此之甚若六軍震曜南
臨江漢吳會之域必扶老攜幼以迎王師必然之理
也然興動大眾猶有勞費宜告喻威德開示仁信使
知順附和同之利相國參軍事徐紹水曹掾?qū)O彧昔
在壽春并見虜獲紹本偽南陵督才質(zhì)開壯彧孫權(quán)
支屬忠良見事其遣紹南還以彧為副宣揚國命告
喻吳人諸所示語皆以事實若其覺悟不損征伐之
計蓋廟勝長筭自古之道也其以紹兼散騎常侍加
奉車都尉封都亭侯彧兼給事黃門侍郎賜爵關(guān)內(nèi)
侯紹等所賜妾及男女家人在此者悉聽自隨以明
國恩不必使還以開廣大信丙午命撫軍大將軍新
昌鄉(xiāng)侯炎為晉世子
咸熙二年賜張倚爵關(guān)內(nèi)侯進晉王車服儀秩王薨
以太子炎襲位
按三國志魏陳留王本紀二年春二月庚戌以虎賁
張修昔于成都馳馬至諸營言鍾會反逆以至沒身
賜修弟倚爵關(guān)內(nèi)侯夏五月命晉王冕十有二旒建
天子旌旗出警入蹕乘金根車六馬備五時副車置
旄頭云樂舞八佾設(shè)鍾虡宮縣進王妃為王后世
子為太子王子王女王孫爵命之號如舊儀秋八月
辛卯相國晉王薨壬辰晉太子炎紹封襲位總百揆
備物典冊一皆如前
吳
大帝黃龍元年以即帝位將吏皆進爵加賞
按三國志吳主權(quán)傳黃龍元年夏四月丙申即皇帝
位將吏皆進爵加賞
會稽王建興元年以即尊號諸文武在位皆進爵班
賞
按三國志吳嗣主亮傳太元二年四月權(quán)薨太子即
尊號改元閏月諸文武在位皆進爵班賞
建興二年以破魏大行封賞
按三國志吳嗣主亮傳建興元年冬十月太傅諸葛
恪率軍遏巢湖城東興使將軍全端守西城都尉留
略守東城十二月朔丙申魏將軍諸葛誕胡遵等步
騎七萬圍東興將軍王昶攻南郡毋丘儉向武昌甲
寅恪以大兵赴敵戊午兵及東興交戰(zhàn)大破魏軍殺
將軍韓綜桓嘉等二年春正月庚午王昶等皆退二
月軍還自東興大行封賞
景帝永安元年詔加輔導(dǎo)定策有功者爵位尋以圖
孫綝功封張布弟惇為侯
按三國志吳嗣主休傳永安元年十月詔曰夫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