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曰:“先生每言詩中須有人,乃得成詩。此說前賢未有,何自而來?”答曰:“禪者問答之語,其中必有人,不知禪者不覺耳。余以此知詩中亦有人也。人之境遇有窮通,而心之哀樂生焉。夫子言詩,亦不出于哀樂之情也。詩而有境有情,則自有人在其中。如劉長卿之‘得罪風霜苦,全生天地仁。青山樓行淚,白首一窮鱗’。王鐸為都統詩曰:‘再登上相慚明主,九合諸侯愧昔賢。’有情地境,有人在其中也。子美《黑白鷹》、曹唐《病馬》亦然。魚玄機《詠柳》云:‘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黃巢《詠菊》曰:‘堪與百花為總領,自然天賜赭黃袍。’蕩婦、反賊詩,亦有人在其中。故讀淵明、康樂、太白、子美集,皆可想見其心術行已,境遇學問。劉伯溫、楊孟載之集亦然。惟弘、嘉詩派濃紅重綠,陳言剿句,萬篇一篇,萬人一人,了不知作者為何等人,謂之詩家異物,非過也。”問曰:“弘、嘉人外,豈無讀其詩而不見其人者乎?”答曰:“楊素、唐中宗、薛稷、宋之問、賀蘭進明、蘇渙,其人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