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漢大租(12)

同立永杜賣斷根田厝契人李喬基,同胞侄穆魁、秀華等公置萬寶莊吳連登四十張犁內埔地二張,又承買饒彌昭埔地一張,又承買劉朝仕埔地一張,總墾成田。繼又買賴提兄水田一段,上下相連,土名石頭埔,共丈原田二十一甲五分,每甲全年納大租粟八石正。至乾隆三十二年,韓縣主奉憲經丈溢田四甲四分六厘零,原溢共田二十五甲九分六厘零,全年共納原溢租粟二百七石七斗二升。今因乏銀別創,自情愿將此田厝上下兩截對分,抽出下截田厝并魚池杜賣,東至小水圳,西、南俱至陰溝,北至石埒;四至界址明白。原溢田共計經丈一十三甲,全年共納原溢租粟一百四石,帶媽耶圳水灌耕,托中引就向與洪員國、洪萍祖官出首同買,三面議定時值價銀四千大元正。其銀即日憑中交收足訖;其下截田厝、魚池,隨即踏明界址,付與銀主掌管,永為己業,不敢異言阻擋生端。保此田厝、魚池系基與胞侄公置物業,亦無重張典過他人及來歷交加不明等情;如有不明等情,基等一力抵擋,不干銀主之事。其田厝、魚池從茲杜賣,永斷葛藤,日后不敢異言找、贖等情。此系二比甘愿,各無反悔,今欲有憑,同立永杜賣田厝、魚池契一紙,并上手官給印批二紙,共三紙,送執為照。

即日同中實收過杜賣田厝、魚池契內銀四千大元正,再照。

乾隆四十一年十月日。

批明:乾隆四十三年八月,北投社番業主會同公議,愿將此十三甲番大租粟全年一百四石正,招與洪員國、洪萍祖承買,時值價佛銀四百十六大元,其番大租一切付銀主執掌,永不得異言生端,批照。

番業主通事郎斗六

喬喜相舉

知見堂兄弟喬學,侄,侄孫名淑

喬隕恭超

華秀

立杜賣田厝契人李喬基,同胞侄

魁穆

(二○)

立遵憲再給佃批字北投祖番業戶余啟章、通事郎斗六、土目總三甲等,有遺草地萬寶莊,于乾隆八年間,前土目萬買奕議請漢人吳連倘包開水圳,因工資訴控,前縣主陸堂斷:犁份四十張付倘招佃給批,收佃底銀作工資。又三十二年,蒙縣主韓臨莊遶埒親丈佃人李喬基份下原田二十一甲五分,年納大租一百七十二石;溢田四甲四分六厘四毫七絲六忽,溢租三十五石七斗一升八合零八撮;原溢共田二十五甲九分六厘四毫七絲六忽,共納原溢租粟二百零七石七斗一升八合八撮,在莊交納清楚,不得少欠升合,亦不得虛濕抵塞;如有少欠,任業主呈追。倘有社餉諸事,系番業主抵擋。番莊中作陂修圳等費,佃人支理。此系業佃甘愿,今欲有憑,立遵憲再給佃批字一紙,付執為照。

乾隆三十七年十月日。

土目大霞記

立遵憲再給佃批字番通事郎斗六記

余啟章記

(二一)

立根盡退契人虎仔山楊全老、楊貢老兄弟,有自己置隆恩莊園一所,土名坐在羊寮莊尾牛埔墘。園三分抽出二分,四至:北至車路,東至車路為界,西至圳,南至侖仔下為界;四至明白。今因家中乏銀費用,先問與房親叔兄侄弟各不欲承受,外托中引就與羊寮洪鴨叔邊出手承買,三面言議時價銀七十大員正。其銀即日同中收訖;將園即付銀主照界管耕。其大租一九五抽的,不敢阻擋。將園永為己業,日后并無反悔取贖,并無增添契尾及插花等情之事。此系兩愿,日后并無反悔。園并無交加不明;如有不明,賣主抵擋,不干銀主之事。恐口無憑,立根盡退契為照。

批明:契內銀完足,再照。

一、批明:千古萬年,叔兄弟侄無干,再照。

一、批明:立根盡退契人并繳契,上手司單,并胡家契,又并葉家契共紙四張,再照。

乾隆四十一年十月日。

知見人(叔)府叔

楊全老

立根盡退契人

楊貢老

作中人(兄)榮老

代筆人郭對老

(二二)

立杜賣佃底田契人徐玉瑟、徐玉琴、徐玉簫,同侄秀升,于乾隆十九年,明買有佃底水田犁份半張,坐址土名楓樹腳德滕莊界內,東至徐、黃二宅田埤直透為界,西至大圳溝為界,南至徐宅田為界,北至徐宅田為界;四至明白。經官丈過田甲二甲五分正,帶大小圳路分汴水額原配通流灌溉,并帶牛車路直透到田,遞年納業戶吳課租二十石。今因內地創置會議,情愿付玉瑟來臺,將此田盡根變價,先問兄弟叔侄房親族戚人等不欲承受,即托中引就賴六合出首承買,三面議定盡根價銀二百八十大員正,折紋銀庫陀一百八十四兩八錢。即日同中交收足訖;其田盡界并帶各等項踏明,付買主掌管招耕,收稅納租,永為己業。一賣千休,永不得言找、言贖。保此田果系玉瑟兄弟明賣歷掌已久,未曾鬮分,與兄弟叔侄房親人等毫無干涉,并無重張典掛他人財物,來歷不明,及拖欠課租各項等情;如有此情,系賣主抵擋明白,不干買主之事。此系兩愿,各無抑勒,今欲有憑,立杜賣佃底田契一紙,并連上手契一紙,又買圳車路契一紙,共三紙,付執為照。

即日同中親收過契內銀一百八十四兩八錢完足,再照。

業主批:四十五年以前,課科圳車清楚。

乾隆四十五年八月日。

陳秀昆

在場人

陳云漢

陳定蒼

為中人

會云裕

元韶

侄楓

在見房親堂弟必禮福

侄孫昌元

代筆胞侄秀元

莊甲玉管男秀升

徐玉瑟

立杜賣田契人徐玉琴

徐玉簫

(二三)

立杜賣契人陳便官,明買有水田一段,土名坐落樂好莊,即二份埔西勢尾鬮,經丈原額五甲,溢額四甲三分。全年載納吳業主早冬大租四十石,晚冬溢額租三十四石四斗,車工照例,配大甲埤水份五甲,分汴單圳到田灌溉。東至水溝,四至大水圳,南至賴家田;北至吳家界。又帶土地廟邊竹圍一列,連秧積一小段,東至伯父廟,西至大溝,南至吳家田;北至車路田頭。并帶本莊內瓦厝一座,坐北向南,連兩邊護厝共十八間,并竹圍、曠地在內。厝前登帶水堀三個,東至車路,西至塘岸石丁,南至水溝,北至邱家店滴水;四至界址俱各明白。今因欲創別業,自情愿將田盡根變賣,先盡問族內人等不愿承交,外托中引就與賴三捷等兄弟出首承買,三面言定時值盡根價銀一千四百大員,折紋銀庫陀九百二十四兩。即日憑中交收足訖;其田厝等項盡界踏付銀主前去居住,掌管耕作,收稅納課,永遠為業。一賣千休,寸土不留,永絕找贖,日后不敢生端反悔。保此田系便明買之業,與他人無干,并無上手來歷不明,亦無重張典掛別人財貨,以及拖欠大租雜費等弊;如有此等,賣主一力抵擋,不干買主之事。此系二比甘愿,各無迫勒,今欲有憑,立杜賣契一紙,并上手繳連契共五紙,付執存照。

即日憑中收過契內銀一千四百大員,折紋銀庫陀九百二十四兩完足,再照。

批明:登帶本莊前牛埔放牛飼草有份。

乾隆五十年八月日。

孫泉

在場知見人

孫德

為中人賴燕

蔡得

在場知見人(堂侄)刊

代書人何伯晉

立杜賣契人陳便官

(二四)

立賣盡根契人二林堡胡仔內莊頂寮李老叔,有承買顏家水田一段,又園一所,又竹圍一所,及厝一座共三間,并園內樹木。田經丈四分五厘,園七厘,年載張業主大租粟二石九斗六升,坐落土名十八索,東至溪,西至胡家園,南至胡家田,北至謝家田;四至明白為界。今因欠銀別置,愿將田園、厝地、竹圍先問房親叔侄不就,托中送賣與洪屘官出首承受,當日同中三面議定時價劍銀七十大員正。即日同中文完;其田園、竹圍、厝地即付與銀主起耕居住,掌管為業,不敢阻擋。并無重張典掛他人,亦無拖欠大租水銀為礙。保此物業系是李老己置,與至親無干。一賣千休,永為子孫己業,日后無貼、無贖。此系二比甘愿;如有不明,賣主一力抵擋,不干銀主之事。口恐無憑,立賣契一紙,并繳上手愿契二紙,共三紙,付執為照。

即日收過契內銀完足,再照。

乾隆五十二年八月日。

代筆人李日升

為中人汪綿叔

顏生叔

立賣盡根契人李老叔

(二五)

立退田埔契人楊昆玉,先年承得漢人有田埔一所,坐落土名阿妹長埔子對門窩,東至山頂分水為界,西至山頂分水為界,南至……,北至甲水坑為界;四至界址同中面踏分明;歷年該納大租榖六斗正。今因自己無力開墾耕作,盡問房親伯叔兄弟俱各不能承領,情愿托中引就于溫志壽、溫阿智出首承退,當日憑中三面言定時值田埔價銀五十大元正。即日同中銀、字兩交收清足訖,并無債貨準折等情,亦無重復典當等弊。其田埔原系自己物業,并無保退他人之田埔。其田埔自退之后,即交承退人任從耕種,掌管為業,有玉兄弟叔侄人等不得異言生端滋事等弊;如有異言滋事,系玉一力抵擋,日后不得言增,亦不得言贖。一退千休,永斷葛藤。此系二比甘愿,兩無反悔,恐口無憑,立退田契一紙,永遠付執為照。

即日批明:實領到田埔契內價銀五十大元正足訖,立批。

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三十日。

(兄)欽寅

在場

(弟)阿盛

在場(男)佛恩

為中人馮如山

代筆人李德隆

在見人黃上迎

在見人伊燕友

立退田埔契字人楊昆玉

(二六)

立杜賣佃底契人鍾登進,同胞侄輝英等,承兄登瑞、登璉于乾隆四年,承買徐常奕田屋物業,坐落土名三分埔莊東勢,東至賴宅田,西至莊邊大圳溝,南至車路,北至帶竹圍一列,至大圳溝;四至界址分明。原田六甲,經官丈過溢田一甲零七厘,帶水分六甲,大小圳路通流灌溉,年納業主張課租早、晚五十六石五斗六升,并車工榖照例配完。今因欲回內地創置,兄弟叔侄商議,愿將田屋物業盡根變價,先問房親人等不承受,托中引就賴應芳、賴應庶出首承買,三面議定盡根價銀一千二百大員,折紋銀庫陀七百九十二兩正。即日同中交收足訖;將田屋帶竹圍盡界所有,寸土不留,付與買主掌管招耕,收稅納租,水為己業。一賣千休,永絕找贖。保此物業并無重張典掛他人財物,來歷交加不明,及拖欠課租各諸事;如有此等情,系進、英叔侄出首抵擋明白,不干買主之事。此系二比甘愿,各無抑勒,欲口有憑,立杜賣佃底田屋契一紙,并繳買契一紙,又坐歸登瑞賣契一紙,付執為照。

即日同中收過各股分契內銀完足,再照。

業主:查明上手來歷,租課逐一清楚。

乾隆六十年十一月日。

說合中人羅俊清

張德新

鍾經漢

鍾登傳

依口代筆(侄)有振

在場見(侄)道敏

(表兄)何兆欽

(侄孫)舉亮

(侄)輝德

輝盛

(男)有良

輝華

立杜賣佃底契人鍾登進

(同胞侄)輝英

輝仕

(二七)

立杜賣盡根契字人陳俊,有自置水田并園一段,坐落二八水莊尾,土名五百步長埒仔。業主蕭經丈一甲四分三厘零七忽半,配納大租粟五石七斗二升三合,東至小圳,西至蕭家園,南至王家園,北至張家園;四至明白為界;并竹圍、厝地、茅屋六間,門窗、戶扇石埒、果子、雜物、浮沈、石珠。又帶東勢過溝水圳一條,任從銀主通流灌溉。今因乏銀費用,先盡問房親人等不能承受,外托中引就向與王石弁、王水、蕭光愛、陳旺、陳文、王葉、陳同寅七人同買,王石弁一份,王水一份,陳同寅一份,蕭光愛、陳旺合一份,王葉、陳文合一份,共五份,同出首承買,三面言議時值價銀五百七十五大員正。其銀即日同中交收足訖;其田并園隨即踏明,付與買主前去掌管耕作,永為己業。其園任從買主開筑成田,不敢異言。保此田并園系俊明買物業,與別房親人等無干,亦無重張典掛他人財物,并無拖欠大租以及上手交加來歷不明等情;如有此情,俊一力抵擋,不干買主之事。自此一賣終休,日后子孫不敢增添洗找。此系二比甘愿,各無反悔,口恐無憑,立杜賣盡根契一紙,并上手繳連三紙,合約水圳字一紙,共五紙,付執為照。

即日同親收過契字內銀五百七十五大員正完足,再照。

嘉慶四年正月日。

代筆并為中周志成

為中人沈義成

立杜賣盡根契字人陳俊

業主批:此項園額一甲四分三厘一毫二絲五忽,成田日,原佃陳俊經照田例納租一十一石四斗五升;茲王石弁等頂耕,亦當依甲完納,不得照契內園額減租榖,批。

(二八)

同立鬮分字兄弟希珍賢、希德孟,同胞侄六坤等,有承父祖遺下水田一段,坐落東勢莊,經丈四甲,帶水份灌溉,課納業主吳大租粟三十二石滿。今因丁口繁多,難以共爨,是以爰請房親家長,將父遺下物業憑公拈鬮,作五房均分,其大租榖照份完納。俱各拈鬮為定,自鬮分以后,各業各掌,各為成家致富,瓜瓞綿綿,日后兄弟各無異言生端。今欲有憑,同立鬮分字五紙,兄弟各人各執一紙,永為執照。

二份希孟鬮分份下水田一段,坐落厝后五節,大小六坵,納大租粟六石四斗,批照。

再批明:司單、印契、大鬮分共三紙,在此鬮分內批明,再照。

嘉慶八年五月日。

(堂兄)希周

公見人(家長)火

(房兄)文宗

代筆人林元祥

希珍

希德

同立鬮分字兄弟同胞侄六坤

希賢

希孟

(二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宁县| 阿坝县| 长汀县| 铁岭市| 芦溪县| 建始县| 奉节县| 岳池县| 漯河市| 庆元县| 鄂托克前旗| 景泰县| 金寨县| 榆树市| 涿州市| 柞水县| 东阿县| 游戏| 酒泉市| 郑州市| 军事| 麻城市| 北票市| 通江县| 永济市| 名山县| 民丰县| 东源县| 宜兰市| 常德市| 安宁市| 伊吾县| 丹凤县| 阜康市| 林口县| 芦山县| 安陆市| 蕉岭县| 班戈县| 斗六市| 迭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