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田四坵,東至陳向田,西至林研田,南至葉斗田,北至溝;四至明白。
一段田二坵,東至葉斗田,西至卓闕園頭,南至楊賢田,北至車路;四至明白。
一段田一坵,東至中厝,西至陳向厝,南至王鳳田,北至陳坦田;四至明白,再照。
(七)
立賣田契人林文研,先年有自墾過楊業主水里新盛莊有水田一段,原丈五甲九分九厘,年載大租粟四十七石九斗二升,東至江叔田頭,西至賢叔田頭,北至溝,南至斗叔田頭;四至明白為界。茲無拖欠頭家租粟。今因欠銀費用,托中送就與楊宅智叔出頭承買,三面言議時值銀六十九兩正。其銀即日同中收訖;其田即付銀主起耕掌管,永為己業,不敢阻擋,日后叔兄弟侄不得言貼言贖。保此田系是自墾,并無來歷不明,又無重張典掛他人;如有不明,賣主抵擋,不干銀主之事。此系二比甘愿,各無反悔,今欲有憑,立賣契一紙,付執為照。
即日收過契內銀完足,再照。
乾隆元年九月日。
知見林懷弼
中人楊思悟
立賣契林文研
(八)
立退埔契人周珍全,有贌業主蒲氏悅生埔一處,坐落土名是木,明丈二甲;另西勢熟田一甲,共三甲。今因不能自耕,一問房親不受,自情愿出退,托中引就與林宅出頭承買,當日三面言埔價銀一共一十三兩七分正。其銀即同中交訖;其埔即日同中踏過四至明白,付與林宅前去水遠耕管,內外人等不敢妄行阻擋。并無上手來歷不明;如有不明,系全自擋,不甘承受人之事。恐口無憑,立退埔契一紙,付執為照。
乾隆元年二月日。
為中人江爵官
立退契埔人周珍全
(九)
立合支分人叔元登、侄阿大,先年同借有工本銀前來承退陳光禮、唐九生二家田分共一處,坐落土名武鹿溝坡下,奉丈四甲二分七厘,遞年完納頭家租粟二十六石三斗一升。其田請到家長叔侄同議,其田登坐六分,大坐四分,又帶房屋、家貨、禾埕、牛只、菜園,系二家均分,日后叔侄不得生端異言。此系二家甘愿,今欲有憑,特立合支分一紙,付執為照。
乾隆七年十二月日。
家長(叔)儒珍
元德內批:水田水分四六均分;登坐六分,大坐四分,不得混爭。房長(叔)仁財
仁亮
仁萬
頭家租粟系登納六分,大納四分。其屋登坐左張,大坐右張。
代筆見人林永瑞
(叔)元登
立合支分
(侄)阿大
(一○)
立繳賣契人歐愧武,前年有用銀明買得歐家千張、登選承買薄升燦等草地一所,戶名簿升燦,坐落彰邑布嶼稟保虎尾溪墘南勢底,土名埔姜侖。其四至課額登載原契內作十股,愧武承買歐家千張、登選,共得六股,先盡問房親人等不愿承受,外托中引就賣與張宅承買,三面言議時價番銀三百兩正。銀即日同中收訖;其草地隨即到莊對佃,踏付與張宅前去掌管,收租完課,永為己業,日后不敢言贖、言貼等情。其八年分終止以前,租額課項系愧武自己之事;至九年起以后,所有課項租額,系張宅之事。今欲有憑,合立繳賣契一紙,并繳上手契共五紙,及各合約、墾單、告示統共九紙為照。
即日同中收過契內番銀三兩正,再照。
此草地系愧武己置物業,與房親叔兄弟侄無干,亦無重張典掛交加來歷不明等情。
乾隆九年二月日。
呂爾璞
為中人陳遜長
周友卿
立繳賣契人歐愧武
知見(長男)歐廷俊
(一一)
立賣盡園契人番婆莊鄭祖生,有自置侖園一段,坐落土名后壁湖,東至何宅,西至曾本宅園,南至藩宅,北至藺宅;各有四至明白。今因乏銀湊用,問到至親不就,自愿托中引就與曾囗出首承買,當日三面言議出得時值價二十員劍正。其銀即日同中交過完足;其園隨即付與銀主前去掌管耕作,永為己業。一賣千休,日后再不敢言貼、言贖。保此園系是自置物業,與房親叔兄弟侄無干,亦無重典不明為礙;如有不明,賣主抵擋,不干銀主之事。其上年大租,賣主自當完納,不涉買人之事。此系二比甘愿,各無反悔,今欲有憑,立賣契付執為照。
即日收過契內銀完足,再照。
乾隆十六年十一月日。
為中代筆人吳子禧
在見管事囗囗囗
立賣盡園契人鄭祖生
(一二)
立為蒸嘗合同文約字人鍾復興,先年買有水田一處,坐落土名萬連福興莊濫底。中心大小六坵,田甲一甲三分七厘正,業主施每年每甲供納大租八石,運港交納。今因我夫妻年邁,并及弟復盛奈無嗣后,即將此田預立為蒸嘗,以重永遠之計。經請族戚莊中老大等商議,總要遺下與弟瑞若兄弟管守耕作,方可放落之意,日后年年有祀典之儀,而無至我等墳墓有腐草之飛螢。當日三面言定,供納小租一十二石,大租系瑞弟耕作之事。寸思此田,生則飲食之需無欠,死則殯葬、追薦、洗骸、掃墳之費有賴,親疏人等日后不得異言生端混爭;如有生端混爭,執守據憑,投明族戚鄰右呈明官究治。此系二比甘愿,兩無逼勒,恐口無憑,立為蒸嘗合同文約字一樣四張,付于瑞弟收存一張,付于劉萬連收存執照一張,付于羅云章收存執照一張,付于吳元來收存執照一張。雖千秋萬世,而子子孫孫引常勿替,遠近之精神已通,親疏之血脈畢貫,則幽明胥悅,人鬼咸歡,億萬斯年,俾我蒸嘗之事存者更奕世而彌熾,夫豈偶然之遭哉!
即日批明:后有兄弟叔侄親疏他姓背簽名字,背典、背當、背賣,日后查出莊中長老合同四紙,呈明官究治。
再批:興百年歸壽,殯葬乃系耕人調理。除去一年小租可消,殯葬掛掃乃系耕人之事。
當天稟明:欺死瞞生,全靠天理人心出現。
又批明:興并弟妻呂氏三人百年歸壽之日,修齊還庫錢除去二年小租榖可消,乃是耕田人之事。
乾隆十八年歲次(癸酉)正月日。
管事黃亨元
淑珍
侄
展杰
在場見(叔)廷現
中見人劉萬連
羅云章
羅日輝
吳元來
林至彬
依口秉筆弟發奕
立蒸嘗合同文約字人鍾復興
(一三)
同立賣退佃底人楊子賢、楊子贊、楊子貴,有承父同胞叔富叔合墾得大霞佃埔園一所八甲,作四股均分,叔得一股,贊等得三股。坐貫番雅溝小中湖,并東畔大中湖西畔溝上,東至侖,西至侖,南至番雅溝墘;北至……。每年每甲配大租粟四石,又每年每甲配吳楊升水租粟四石。又另自己竹圍及厝地一所,蓋瓦厝一座三間帶披屋二間,坐西向東,東至侖,西至……,南至……,北至本家厝;各四至明白為界,與叔無干。今因乏銀費用,將四股得三之田園及自己之厝等項托中引就退還業主族兄諱志申邊,盡出時價銀七百四十大元折紋銀庫戥四百八十八兩四錢正。即日同中收訖;其田園并竹圍、瓦厝及余地一盡付族兄前去管掌,永為己業,日后不敢言貼、言贖等情。保此田園厝地及竹圍系父自置之業,與他人無干,亦無重張典掛及來歷不明等情;如有不明,系贊等同抵擋,不干族兄之事。此系甘愿,并無抑勒,恐口無憑,立盡賣退契一紙,付執為照。
即日收過契內銀四百八十八兩四錢紋銀庫戥完足,再照。
批明:墾字、司單、印契經繳在族兄志申戶下,無從繳連,再照。
乾隆十八年四月日。
代書人爾桂叔
總叔
知見人
富叔
楊玉衡
中人
趙有才
楊子賢
同立賣退佃底人楊子贊
楊子貴
(一四)
立杜根絕賣契人鄭氏同侄葉阿貴,有承夫叔葉廷在日,自墾有水田并帶青埔一處,坐落土名南崁虎茅莊河底里,原帶私坡二坐,并無他人均水均汴,東至大河為界,西至陰溝為界,南至加冬溪自己圳為界,北至黃永棟田為界;四至分明。其田業未曾經丈甲聲,租粟照抽的供納。今因別創,情愿出賣與人,盡問親房伯叔人等俱各不愿承領,托中引就與黃振奎前來出首承買,當早憑中三面言斷時值田價銀圓銀八百個正。即日契價兩交明白,中間并無積欠準折短少等情,亦無重復典當與人。其田委系自墾物業,并不曾包賣兄弟叔侄他人田地。自賣之后,交于買人永遠耕管為業,并無上手來歷不明;如有,系賣主一力抵擋,不干買主之事。一賣千休,永斷葛藤,日后永不得言贖,亦不得言增。二比甘愿,兩無逼勒,今欲有憑,立杜根絕賣契,付執為照。
即日實領到契內田價銀員銀八百個足訖,所批是實。
乾隆二十年九月日。
立杜根絕賣人婦鄭氏
同侄阿貴
(一五)
立杜賣田園契字人徐士、徐建兄弟,先于乾隆十一年內,向業主林佃墾本莊犁份一張,坐落奶笏侖山仔頂麻加武祿莊。下段墾成水田,上段仍系埔園,東至車路,西至彭宅田圳溝,南至林宅屋側車路,北至水溝,四至分明為界。原帶大埤圳水半股,又帶林三貴屋后左邊水坑水流下自筑坡塘一口,共二路水灌溉。又帶屋地一所,并菜園、禾埕在內,遞年輸納大租,照依莊例抽的。今因乏銀湊用,自情愿將此田園出賣,先問族親人等不受,后托中送與翁宅澄初、先友、斌友、偉章叔侄四股承買,當日憑中言斷時值盡價共紋銀二百兩正。其銀即日憑中過付足訖;其田園隨交買人入手管耕,永為己業。其田園等項,乃系士、建兄弟自己佃墾之業,與族親朋伙無寸土干涉,亦無少欠業主埔底水分銀兩、抽的租榖等項,以及典當他人銀粟,來歷不明等情;倘有此情,俱系士、建兄弟一力自抵,不干買人之事。自今出賣,并無寸土留存,時值價足,永遠不敢言贖、言增。此系正行交易,不是貨債準折之故。二比甘愿,兩無抑勒,今欲有憑,用立杜賣契一紙,并佃批繳連,付執為照,行。
批明:業主抽的大租,附在士、建兄弟上分水田一并共納,故業主改給收租完單仍在士、建兄弟收執,照,行。
即日收過契內價銀足訖,再照,行。
乾隆二十一年閏九月日。
代筆李存寬
業主在場見林克老
為中人張宗興
張士
杜賣田契人
張建
(一六)
立杜賣盡根契字人大武郡東堡挖仔莊何正,有承父應份鬮分湳底洋水田一段,經丈八分,東至大路界,西至中溝界,南至水路界,北至張家田界;四至界址明白。并連竹圍厝地一所,全年配納陳、郭業主大租粟各四分。今因乏銀則置,欲將此田出賣,托中招與房親功侄何欣官出首承買,三面言議時值田價銀八十大員正。其銀即日交收足訖;其田及厝地隨即踏明界址,付銀主前去掌管耕作,永為己業,正不敢阻擋。自此一賣千休,永刈瓜藤,日后即價值千金,亦系銀主造化,正子孫不敢言贖、言找,滋生事端。又保此田系正承父物業,與別房人等無干,亦無重張典掛他人財物不明等情;如有此弊,正出首抵擋,不干銀主之事。此系二比甘愿,各無反悔,今欲有憑,立杜賣盡根契字一紙,付執為照。
即日同中親收過盡根契字內佛銀八十大員正完足,再照。
再批明:上手墾單及大契共二紙,于先年間厝屋失火焚毀,并被燒滅,不得繳粘,日后如有此契取出爭較,正亦當出首抵擋,再照。
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日。
代筆人施保業
為中人張田興
知見人(房親)何中
立杜賣盡根契字人何正
(一七)
立賣杜根田契劉阿猷,同侄阿智,有先年叔侄承買水田犁份二甲五分正,坐落土名馬崗莊前,東至莊前為界,西至黃宅公田為界,南至江頭家圳溝為界,北至黃宅圳溝為界;四至分明。業主經丈明二甲五分正,帶水二甲五分,遞年實納大租粟二十石正。今因別創,情愿出賣,先問房親叔侄不愿承交,前來托中引送于宗弟喜孟出前承買,當日憑中議定出得時值足色價銀一百七十八兩二錢正。即日同中契、銀兩相交訖,中間并無債貨準折,重復交關典當等情。此田委系阿猷、阿智叔侄之業,與伯叔兄弟并無干涉,亦無拖欠大租來歷不明情弊;如有此情,系賣人一力抵擋,不干買主之事。自賣之后,即交銀主掌耕輸租,永遠管業。一賣千休,永無增贖。此系二比甘愿,兩無迫勒,今欲有憑,立賣杜根契一紙,并付上手老契俱一在內,存為執照。
乾隆三十一年十一月日。
說合中人張五秀
代筆人黃永昌
在見人陳廷輝
劉阿猷
立賣杜根
劉阿智
(一八)
立杜退田契人陳朝俊,有自己續退水田三甲,坐落土名馬崗莊頭車路下,東至劉家田為界,西至大溝為界,南至賴家田為界,北至車路為界;四址分明。今因乏銀應用,情愿出退與人,盡問房親伯叔兄弟人等俱各不顧承領,托中引就于大溪頭福德爺會內出首承退,當日憑中三面言定時值田價銀三百四十八員正。即日契價兩交明訖,并無債貨準折短少等情,亦無重復典當,包退他人田產;倘有上手來歷不明,并上年租粟不清,不干會內之事,系退主一力抵擋。自退之后,交于福德爺會內人等永遠管業。一退千休,永斷葛藤。二比甘愿,兩無迫勒,今欲有憑,立杜退田契一紙,付執為照。
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日。
在場見代筆侄上達
說合中人黃娘賜
江浦清
立杜退田契人陳明俊
(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