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漢大租(10)

同立贌埔種茶認納稅銀合約字人業(yè)主林本源、佃戶林清泉等。緣本業(yè)主有自置埔地,址在桃澗堡八塊厝下莊仔。此埔高旱之區(qū),水源難通,不能成田。于光緒六年,有佃戶林清泉到本業(yè)主酌議贌種茶欉,當日送銀二元,付業(yè)主收入;即踏明埔地及茶寮地四段毗連一所,東、西、南、北均至本源田及埔為界,其中橫直曲折,繪圖可據(jù),交付佃戶林清泉自備工本,栽種茶欉。于今三年滿限,前來請業(yè)主到地點明:北畔及南畔并中大段,計植茶三萬三千九百八十七株。作三萬四千株算,言定每萬株年連大租應納稅銀一十元,自乙酉年起,全年應納稅銀三十四元,訂約至秋間納清。贌限不拘年,若將來年久,茶褫敗壞,茶頭枯槁,無可收成,佃人應將埔地并茶寮盡行送還本業(yè)主掌管;業(yè)主即將前送無利定銀二元,仍付還佃人收回。其茶寮或貼稅到時商議,不得異言。此乃業(yè)佃相依,信義相接,同堂明約,各無反悔??诳譄o憑,合同立贌埔種茶認納銀合約字一樣二紙,各執(zhí)一紙為照。

批明:佃人交過業(yè)主字內無利定銀二元正足訖,再照。

再批明:界內佃起蓋茶寮居住,宜守份經營,不準聚賭窩匪;如違察出,聽業(yè)主革逐,將茶欉充公,不得違約,合此聲明,再照。

再批明:該大租每萬株年應納銀三元,議歸本業(yè)主自完,與佃無干,此照。

光緒十年十二月日。

代筆人蘇錫茲

業(yè)主林本源

同立贌埔種茶認納銀合約字人

佃戶林清泉

(二八)

立承耕水田字人傅關爵,茲因乏田耕作,前來向得仙師祀內人楊阿慶、張阿宗、邱錦榮等先年贌仔贌山下仙師祀置有水田一處,四至界址分明,當日言定全年贌有大小租榖二十三石六斗正,水榖、隘榖系佃人自理,不干祀內之事。即日爵實備到字內無利磧地銀六元正,其租榖按作早、晚二季均納,年有豐荒,租無加減,不得濕冇抵塞,亦不得少欠升斗;如有少欠,即將磧地銀抵扣。其田自壬辰春起,至丙申冬止,限滿之日,銀完田完。此乃二比仁義交關,兩相甘愿,兩無相強,口恐無憑,立承耕字二紙,各執(zhí)一紙為照。

即日批明:傅關爵實備到字內無利磧底銀六大員。

再批明:正月初七,仙師祀割出田租榖三石六斗;其余正月十六,仙師祀租榖二十石,批照。

光緒十八年(壬辰)月日。

代筆人印躍鄉(xiāng)

立承耕水田字人傅關爵

(二九)

立承開墾字人黃克實,綠炮珠坑內余地頗多,前來向得墾戶廣泰成劃出該處山場余地一所,四至界址面踏分明,自備工本筑塘開田。當日三面言定十年限贌囗〈目朿〉,自癸巳年冬起,至癸卯年冬止。始五年一九抽收,次年二八抽收,后二年業(yè)六佃四。此皆早冬一季在埕供納,所有界內埔地出息苧薯、雜果,概無抽的。當即備出過定磧地佛洋二元正,限滿之日,銀還田還。此系二比歡悅,恐口無憑,今欲有憑,立承開荒字付執(zhí)為照。

即日批明:實備出過定佛洋二大元正足訖,立批。

光緒十九年(癸巳)十一月日。

依口代筆邱云章

立承開荒字人黃光實

(三○)

親立佃批字人彰化廳東螺東堡鼻仔頭莊陳生財,自置水田一段,坐落番仔寮東勢苦苓腳莊頂,東、西、南、北四至界址明白。今因乏工、種子耕作,問到同莊陳成出首承贌,同堂議定愿出壓地銀十大員正,即日親收足訖。其田言約逐年小租榖二十石,分作早、晚二季照期完納,不敢少欠;如有少欠者,將壓地銀扣抵,不敢異言。限耕自光緒二十一年起,至二十九年,共八年為滿,生財備足佃批字內壓地銀送還佃人,取出原字,各不刁難;如無銀還,仍舊再耕。此系二比甘愿,各無抑勒反悔,口恐無憑,親立田批字一紙,付執(zhí)為照。

即日親收過佃批字內銀十大員,平重七兩正足,再照。

光緒二十一年十月日。

親立佃批字人陳生財

(三一)

立出贌字人林建春,清因承祖父遺下有埔地一所,坐落土名吊成牌莊,東至河崁為界,西至黃家埔毗連為界,南至阿帝埔毗連為界,北至河崁為界;四至界址契內載明。今因乏力耕作,前來招得家兄旺興出首承贌,即日言定興備出無利磧地銀四大元正,交于春親收足訖;愿將此埔地概行交于興前去栽種樹木。其年限系丁酉年冬起,至丙辰年冬止,二十年為限,限滿之日,銀還埔還,兩不得刁難。口恐無憑,即立出贌字一紙,付執(zhí)為照。

即日批明:春實收入無利磧地銀四大員正,親收足訖,立批。

又批明:其四界內原有香薷,不計欉數(shù),概行照交于興掌管砍伐,春不敢異言,立批。

光緒二十三年(丁酉歲)六月日。

在場見人種富郎

代筆人(侄)阿生

立出贌字人林建春

(三二)

立招開辟山埔水田字人黃錦章等,情因承先父遺下之業(yè),原系向官墾給地方一所,坐落土名大屋坑莊,原帶本坑水通流灌囗〈氵蔭〉。今因乏力耕作,前來招佃人廖阿仁、甘古、宋阿華、周阿龍、蕭添丁、朱阿丁、陳鼎興、林金鳳、蘇古等前去自備農器耕作。當日兩面言定,佃人備出無利磧地銀十八大圓正,即日與業(yè)主親收足訖。其埔地開成水田,限三年前無租利,三年后,一石榖業(yè)主得二斗;至六年后,一石榖業(yè)主得三斗。計共九年為期:其年限自戊戌年冬起,至丁未年冬止。限滿之日,田還業(yè)主,磧地銀交還佃人;若要轉贌,另行商酌。此乃二比允悅,口恐無憑,立招開辟山埔水田字一紙,付執(zhí)為照。

即日批明:章實收到字內無利磧地銀一十八圓正,批照。

又批明:界內無論余埔園地可以成田者,務要速急開辟成田;如有遲延,立即起耕,另招別佃,而佃人不得異言,立批,再照。

光緒二十五年一月日。

在場(侄)黃裕甫

代筆(侄)黃蘊郎

立招開辟山埔水田字人黃錦章

(三三)

立招耕水田字人黃錦章,緣因有水田一處,坐落土名大屋坑自己乏力耕作,招得佃人邱天來、傅阿錦二人前來承耕,四至界址業(yè)佃面踏分明,原帶本坑泉源圳水通流灌囗〈氵蔭〉充足。當日言定磧地銀二十大員正,每年應納租榖二十二石正,早季應納十五石正,晚季應納七石正,計共二十二石,分作早、冬二季在埕量清,不得濕冇抵塞,亦不得少欠升合等情。其限自己亥年冬起,至甲辰年冬止,計共五年為期,限滿之日,田還銀還,兩無異言生端。此乃仁義相交,口筆有憑,立招耕字一紙,付為執(zhí)照。

即日批明:章實收到字內磧地銀二十大元正,立批。

又批明:另有埔地任憑佃人開辟成田,初三年無租無利;到三年后,業(yè)主得二,佃人得八,作為二八抽租的利,兩無反悔異言,批照。

再批明:自今以后,或當作坡,乃系業(yè)主料理,不干佃人之事,立批。

光緒己亥年八月日。

在場(侄)全郎

代筆人宋軒

立招耕水田字人黃錦章

(三四)

立贌耕字人燕霧堡東山莊曹和尚,因北投堡北投埔莊林恒信有水田一段,分作二處,坐落東山洋,經丈一甲三分,配水份充足。因和尚自己乏田耕作,托保認人北投埔莊林明銳向田主林恒信懇贌,備出無利息七兌銀四十員,付田主為磧地。明約田頭大岸,佃人代為照顧修理;但遂冬附加稅,田主自己支理;余逐年地租、大租、水租,以及莊規(guī)等費,佃人代完納理清。全年尚剩實小租粟五十七石,分早、晚二季,用員林街米斗八石為一車,付田主收回,不敢濕有冇少欠;如有濕少欠,任從田主將磧地銀扣抵,起耕換佃。其田限贌三年為滿,至限磧地銀聽和尚收回,田付田主起耕,不敢異言。此系二比甘愿,口恐無憑,立贌耕字一紙,付執(zhí)為照。

光緒二十五年十二月日。

秉筆人林漢卿

保證人林明銳

立贌耕字人曹和尚

(三五)

立贌耕字人線東堡國姓井莊二十五番戶佃人王江霖,有向業(yè)主楊裕豐等贌出國姓井莊東勢洋田七分耕作,自愿備出無利磧地銀三十大員,明約全年納小租榖三十六石,早七晚三完納,不論豐歉,不敢濫用濕冇,短缺升合;如有短欠,聽業(yè)主就磧地銀扣抵起耕另贌。其田自光緒二十七年起,至三十四年止,當面收過磧地銀字一紙。合立贌耕字一紙,呈上業(yè)主收為執(zhí)照。

批明:再限六年,共十二年,批明,再照。

光緒二十七年六月日。

立贌耕字人佃戶王江霖

認耕人吳天來

第三節(jié)典賣字

(一)

立杜退青埔底契人金朝梁,于廈尾莊門首,向得業(yè)主李文煥手內贌墾青埔一分,東至大水圳,西至番仔大溝,南與劉壞道埔地為界,北與伯現(xiàn)埔地為界;四址分明,未經業(yè)丈甲數(shù)。今因自己欠乏本力,不能開墾成田,盡問房親人等俱各無力承退,三請托中送與何廷俊前來出首承退,當日憑中三面言斷時值埔地價銀二十兩零五錢正,銀、契兩交訖,并無短少等情。其埔地委系自己向贌,并無他人相共,自杜退之后,即交付承退主前去墾鑿耕作,永遠為業(yè),不得異言阻擋生端,亦不得于成田之后,言增找取贖等;倘有上手不明,不干承退主之事,系梁一力抵擋。此系二比甘愿,葛藤永斷,兩無抑勒成交。今欲有憑,立杜退埔契一紙,付執(zhí)為照。

即日批明:實領到契內青埔底價銀足訖,照。

雍正七年三月日。

依口代筆人林瑞麟

說合中人湯新河

立杜退青埔底契人金朝梁

(二)

立退佃契人承禹,今有自墾、自置水田帶園一所,坐落土名怪官莊,東至田僯黃與,西至吳儲,南至柴坑大圳,北至大渡溪為界;四至明白,經丈熟田七分五厘園五分八毫。今因不成片段,自情愿出退,托中引就劉宅前來出首承頂,當日三面言定出得鋤頭工資并倉廒水圳共銀十兩。即日同中秤收足訖,歸用其田即踏付銀主前去耕作管業(yè)。其田并無上手來歷不明,債折典當他人等情;如有此情,系賣主抵擋,不干銀主之事。雍正七年上,租粟系上手之事;七年之下,系是銀主之事。此田系盧承禹自置田園,內外人等不敢言及生端。此系二家甘愿,兩無相迫,恐口無憑,立退佃契一紙,付執(zhí)為照。

即日收完足。

雍正八年月日。

在見人盧文左

代筆人黃際賴

中見人吳開承

立退佃契人盧承禹

(三)

立賣田契人楊文達,有自墾南大肚業(yè)主楊秦盛主內贌出埔田一段,坐落土名轆遇,墾成田二甲七分,東至關志英田為界,西至溝為界,南至自己埔園為界,北至圳溝為界;四至分明,愿托中送與張破損,當日三面言議出得時值價銀五十四兩正。其銀即憑中秤交足訖;其田隨即交付破損前去掌管,耕作納租,永為己業(yè)。此田系達自墾之業(yè),與房親叔侄兄弟人無干,日后不得生端異言等情,并無典掛他人財物,亦無拖欠租粟為礙等情;如有不明等情,系賣主一力抵擋,不干銀主之事。賣之后,再不敢言贖。二家甘愿,兩無反悔,口恐無憑,立賣契一紙,付執(zhí)為照。

即日收過契內銀完足,再照。

雍正十三年十一月日。

代筆人關志英

為中人楊或

立賣田契人楊文達

(四)

立給佃批人業(yè)主楊秦盛,有買置草地一所,坐落南大肚山腳轆遇。今有楊文達前來認佃開墾,給出犁份一張,配埔五甲,收過銀十二兩。其埔好歹照配,付佃自備牛犁、種子前去耕作,年照莊例,凡耕種雜籽,一九五分抽,不得少欠;如開水灌溉成田,議定首年每甲納租四石,次年每甲納租六石,三年清丈,每甲納租八石,俱是滿斗,無論豐歉,不得增多減少。其開筑坡圳工費,每甲議貼水銀囗兩囗錢,本莊內田頭水尾承接疏通上下水圳,系佃等之事,及交納租粟,經風干凈,到港入倉,永為定例。逐年修理埤,系佃等自己工力。如佃等欲回內地,抑或則業(yè),將田底頂退,須擇誠實守分之人同來業(yè)主家對過清租認佃分明,業(yè)主查無短欠租粟,及新頂之佃果系誠實,方許頂耕納租……,收回田底…………。凡在莊居住,不得有違憲禁,不遵莊規(guī),勾通匪類,騷擾莊中等情;如有此情,被莊主查出,立刻稟逐出莊,不許藉稱田底,聽業(yè)主配佃別耕,不得異言生端。今欲有憑,立給佃批一紙,付執(zhí)為照。

批明:并配厝后宅一所,坐宅茅屋安居,永為己業(yè)。

雍正十一年三月日。

知見人囗囗囗

立給田批人囗囗囗

(五)

立退佃契人巫日,今有自置犁份半張,坐落土名外快官莊,東至田僯劉溢士田界,西至田僯劉陸士田界,南至柴坑仔大圳為界,北至大肚溪為界;四至明白分經丈熟田六分五厘,熟園一甲七分。大、小等坵因銀湊用,自情愿出退,托中引就劉宅前來出首承受,當日三面言議出得鋤頭工資并水圳時值價銀共計一十四兩五錢。其銀即日同中秤收足訖;歸用其田園,即踏付銀主前去耕作,永為己業(yè),收租掌管。其田園并無上手不明、典當債折等情;如有此情,系賣主一力抵擋,不干承人之事。其租粟,雍正十一年之上如有不明,系上手之事;以下年系承人自納。此系二家甘愿,兩無迫勒,內外人等不得異言生端??谟袘{,立退佃契并上手契付執(zhí)為照。

即日收過銀十四兩五錢。

雍正十一年十月日。

為中人巫翰

立退人巫日

(六)

立賣田契人水里社林筵任,有自墾水田三段,共七坵,受種四石,共田四甲零五厘,年載大租粟完納。其坐址貫在本莊,及東西四至登載契后明白。今因乏銀費用,托中送就與楊宅長江邊出首承買,三面言議時價番銀四十四兩正。其銀即日同中收訖;田即踏付銀主前去耕種,永為己業(yè),日后不敢言貼言贖等情。其租粟從前來至本年份,系任完納明白。此田系是自墾,與房親叔兄弟侄無干,亦無重張典掛他人為礙;如有此情,任自抵擋,不干銀主之事。今欲有憑,立賣田契一紙,付執(zhí)為照。

即日同中收過契面銀完足,再照。

雍正十三年十二月日。

代書中見人林懷弼

立賣田契人林筵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族自治县| 当阳市| 图片| 图片| 锡林郭勒盟| 乐平市| 来宾市| 海兴县| 行唐县| 乌兰浩特市| 邻水| 德阳市| 冕宁县| 双峰县| 化州市| 建始县| 额尔古纳市| 福清市| 根河市| 武山县| 莎车县| 青铜峡市| 平乡县| 贵定县| 南城县| 永和县| 巴中市| 偏关县| 桂平市| 林口县| 岚皋县| 专栏| 永丰县| 田林县| 萝北县| 克东县| 竹溪县| 新河县| 东海县| 云梦县| 开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