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9章

初六不正在下、故為泥。六四正而在上、故為甃。甃所以禦泥達泉、閑邪存誠之功。故曰修井。三之渫、修于內以致潔。四之甃、修于外以禦污。內外交修、濟物及人之本也。又四大臣近君、修井以儲九五之寒泉。

能盡臣下之職、可因君以成井養之功矣。

九五。井冽。寒泉食。

三居甃下、未汲之泉也。五居甃上、已汲之泉也。陽剛中正、功及于物、有井冽寒泉食之象。冽、潔也。渫、潔之也。渫已可食、至此乃食。

蓋渫與洌性也、食不食命也。未有渫而不冽者。至此則井養之德已具、井養之功可行矣。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居中得正、故六爻唯五曰泉。雖未收上出之功、井之德已盡善矣。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收、成也、即小象之大成也。幕、蔽覆也、蓋井之具也。有孚者、其出有源而用不窮也。上六雖非陽剛、而井之功用在上。坎口不揜、故有井收勿幕之象。濟人澤物、元吉可知。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他卦至終則變、井至上功乃大成也。按、水之大者不一、而圣人畫卦有取于井者。凡水皆水之下流、故他卦言水、皆以險言之。獨井泉在冬而溫、乃天一之真性也。是以古者建國、必先卜井泉之便而居之。井之為用大矣。時解專就治道養民言之。然養德民治己治世、皆可觀象于井。隨其所處、以占其吉兇也。

革革卦、下離上兌。火燃則水涸、水決則火滅。又二女同居、志不相得。

有變革之義、故為革。革卦次井。按、序卦、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于革。

井之為物久則污、易之則潔。不可不革、革所以次井也。全彖以改革之事、不信于初而信于后、其占可以大亨、而必利于正固、見革之不可輕也。六爻下三爻有不輕于革之意。上三爻則革之善者。而上革道已成、又不可過有所更。此全卦六爻之大畧也。

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

革卦澤上火下、火燃水乾、水決火滅。又中少二女、合為一卦。少上中下、志不相得。故卦為革。日為離象。日入澤、有巳日象。民可與樂成、難于慮始。故不信于方革之時、而信于已革之日。內有文眀之德、外有和說之氣、占可大亨。然而改革之事、非可妄舉[文瀾本“舉”作“取”]。

必得其正、則所革皆當而悔可亡。若不貞、則不孚而有悔矣。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以卦象釋卦名義、與睽相似。相違背為睽、相滅息為革。二女不同行、離而去之而已。不相得則相克矣、故為革。

巳日乃孚、革而信也。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

眀則燭事理、能見于已革之先。說則順人情、能孚于已革之后。大亨者。除弊興利、一事之大亨。伐暴救民、興世之大亨。正者、順天理合人心也。又亨以正、則革之當。革當而悔乃亡、見革之不可輕也。

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

天地帝王之革、皆視其時。先時后時[文瀾本“先時后時”作“后時先時”]、皆不可也。

象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歷明時。

四時之變、革之大者。歷之因時修改、革之義也。

初九。鞏用黃牛之革。

黃、中色。牛、順物。離得坤之中、皆有牛象。雖當革時而居初位卑、無可革之權。無應、無共革之人。未可有為、當堅固以守、不可輕有所革。

如用牛皮以束物者。故其鞏固、有用黃牛之革之象。當以中順自固也。初變為艮止、故有此象。

象曰。鞏用黃牛、不可以有為也。

時位不可。

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無咎。

六二柔順中正、文眀之主。有應于上、可以革矣。猶必巳日乃革、則征吉而無咎。彖言巳日、已革之日也。爻言巳日、日已至然后革也。蓋德與位皆可革、猶俟其時也。

象曰。巳日革之、行有嘉也。

行、將然之辭。革必俟時、將有嘉美。

九三。征兇貞厲。革言三就。有孚。

應兌互乾為口為言、離居三、革言三就之象。中實、有孚之象。九三過剛不中、居離之極。自恃剛眀、躁于革[文瀾本“革”作“進”]者。故戒以征則兇、雖貞亦厲也。然時當可革、爻位居三。審量所革再三、已有成說、亦可見信于人、而在所當革矣。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至于再、至于三、無所待矣。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以陽居陰、有悔之象。然卦已過中。水火之際、乃革之時。剛柔不偏、又革之用。故有悔亡之象。然必有孚則改命而吉矣。下三爻猶不輕革、至此則已革而改為新矣。三議革而后孚、四有孚而始改、革之序也。

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謂上下信九四之志也。

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變、希革、毛毨。毛落更生、潤澤鮮好[文瀾本“好”作“明”]也。

乾以純陽為龍、以剛健亦為虎。五互乾有虎象。九五陽剛中正、當革之時而居尊位。湯武之順天應人者也、故有大人虎變之象。有孚在未占之先、則致此者有素矣。

象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炳者、如火日之光眀也、改正朔、易服色、制禮作樂皆是也。即彖所謂文眀以說也。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兇。居貞吉。

虎文疏而著、故曰炳。豹文密而理、故曰蔚。九五皆陽、大人虎變之象。上六皆陰、君子豹變之象。兌說見于上、有革面象。君子小人、以位則有上下、以德則有邪正。上六處革之極、革道已成。君子變革其外而有文、小人變革其外而順君、復何所求哉。若他有所往、則梗化之民兇矣。

況上六之才亦不可有為、惟有居貞靜守則吉耳。蓋革非得已之事。初未可革、當中順以自守。上既已革、當靜正以自居。蓋九五湯武之事、上六則伊呂之事也。

象曰。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

蔚者、隱然有文之謂。上六柔故也。全卦言變革之事、皆不得已而為之。初用黃牛、不敢輕于未革之先也。上言居貞、不敢擾于已革之后也。

二之征吉、必俟巳日。三已三就、猶戒征兇。當革之時、必孚以信乎人心、當以合乎天理。乃可言四之改命、為五之虎變也。革豈易言哉。

鼎鼎卦、下巽上離。取其象、亦取其義。取象有二。以全體言之。下植為足、中實為腹、對峙于上為耳、橫亙于上為鉉。以二體言之。中虛在上、下有足以承之。皆鼎象也。取義則以木從火、烹飪之義。故為鼎。鼎卦次革。按、序卦、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水火不可同處、能使相合為用而不相害。易堅為柔、變生為熟、能革物也。鼎所以次革也。全彖以內巽順而外文明、柔進居尊、得中應剛、可以大亨。而六爻之義則以上出為功。初幸其出否。二幸其遠仇。三不知六五之君則為失義。四不知應于初六之小人則為失信。唯五之中實、與上剛柔之節、有吉占焉。蓋井與鼎、皆以上出為功故也。此全卦六爻之大畧也。

鼎。元吉、亨。

吉字衍文。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養圣賢。

象、卦畫取鼎之象也。亨飪、以二體言鼎之用也。亨飪不過祭祀賓客。

祭之大者莫過于上帝、賓之大者莫過于圣賢。享帝貴誠、用犢而已、故言亨。圣賢備饔飱牢醴之盛、故言大亨。此以卦體釋卦名義也。

巽而耳目聰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元亨。

以卦象言、則內巽而五為鼎耳、離為目。此心順巽[文瀾本“順巽”作“巽順”則入乎義理、耳目聰明則審乎事幾、有其德矣。以卦綜言、則革下卦之離二、上行居五、有其位矣。以卦體言、則五有虛中之君、而二應以剛中之臣、有其輔矣。明良道合、治化大成、宜占為元亨也。柔進上行得中應剛與睽同。而占不同于睽之小事、反同于大有之元亨、其時與德之異也。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離為聽政之位。巽為命令。天之命、亦命也。恭已以正其位、而凝因[文瀾本“因”作“固”其所受于天之命。蓋鼎為重器、故有正位凝命之象。

初六。鼎顚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無咎。

初居鼎之下、趾象。上應九四、有顚趾之象。然當卦初、鼎未有實。

舊有否惡之積、因顛而出去之、有利出否之象。六以陰居初不正、有妾之象。趾不宜顛而利以出否、妾得不足貴而以得子。蓋因敗以為功、因賤以致貴也。故占可無咎。

象曰。鼎顚趾、未悖也。利出否、以從貴也。

顚趾悖矣。可以出否、則未悖。從貴、去鼎中否之可賤、以從珍羞之可貴者也。

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以剛居中、有實之象。我仇、謂初。陰陽相求而不相得、所謂怨耦曰仇也。二以剛中自守、初雖近而顛趾、不能就之。有我仇有疾、不我能即之象、故吉。

象曰。鼎有實、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終無尤也。

雖有實而不愼所之、則為仇所即而有尤矣。不暱于初、上從六五之正應、所以有吉無尤。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

革、變革也。九三以陽居鼎腹之中、本有美實者也。然與五不相應。

五為鼎耳。鼎耳方革、不可舉移、故有鼎耳革、其行塞之象。上卦離為雉。

三變為坎為膏。互兌三變則兌口不成。承上卦文明之腴而不見應于五。有雉膏不為人所食之象。又變坎為雨。陰陽和剛雨。三以陽居陽為得其正。

然以正自守而五將求之、如陰陽之和而雨、悔可虧而終得吉矣。

象曰。鼎耳革、失其義也。

仕以行義。三不應五而應上、失君臣之義。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

九四居上任重、有實之鼎也。而下應初六之陰、大臣信任匪人、敗壞國事、傾覆天祿、享上帝養圣賢之用皆廢矣。初在下、足象。互兌為毀折、折象。四變為震、震動顚覆、有折足而覆公餗之象。形渥作刑、謂重刑也。周禮所謂不于市而以適甸師氏者也。不勝任而被重刑也。初否未出、顛之、猶可舍舊而求新。四鼎有實、折之、則鼎毀而用廢。吉兇所以異也。

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才不勝任、無以自信、亦失君上信任之意矣。

六五。鼎黃耳。金鉉。利貞。

五有耳象。黃中色。五居中、有黃耳象。金、剛物。鉉、貫耳以舉鼎者。五變乾、金鉉象。五以柔中下應九二之剛中、有黃耳金鉉之象。六五非正、故勉以利貞。蓋以柔中之君下用剛中之臣、即彖所謂得中而應乎剛者也。或以鉉為上九、則與玉鉉重復、且失象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浪县| 原阳县| 游戏| 翼城县| 封丘县| 宣恩县| 咸阳市| 景东| 双流县| 盐边县| 汉寿县| 亚东县| 璧山县| 万载县| 静乐县| 同德县| 囊谦县| 武鸣县| 拉孜县| 汶川县| 峡江县| 壶关县| 白河县| 吴旗县| 长沙市| 云林县| 湘阴县| 河津市| 虞城县| 娱乐| 荆州市| 苏尼特左旗| 图片| 平泉县| 漳州市| 梁河县| 旅游| 宣城市| 满城县| 广丰县| 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