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過大過、下巽上兌。澤以潤木、乃至滅木、有大過之象。陽大陰小。中四陽極盛、初上二陰不能勝。大者過也、故名大過。大過次頤。按、序卦、頤者、養(yǎng)也。不養(yǎng)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凢物養(yǎng)成、而后所動者大。
非常之事、大過于人、由于所養(yǎng)者大、大過所以次頤也。又六十四卦次序多由相綜。惟乾與坤錯、坎與離錯。此則澤風(fēng)與山雷相錯、下經(jīng)則以風(fēng)澤與雷山相錯也。全彖以四陽雖過、而二五得中。內(nèi)順外說、其道可行。故所往皆亨。六爻則以剛?cè)嵯酀邽樯啤6^剛過柔者皆兇。二四爻剛而位柔、故二利而四吉。初爻柔而位剛、故無咎。三五重剛而三又不中者也、故三兇而五丑。至上則以柔居柔、過于柔者也、故兇。大抵剛?cè)嵯酀t有大過人之才、行大過人之事。否則、過于剛過于柔、皆失之于過者也。
此全卦六爻之大旨也。
大過。棟橈。利有攸往。亨。
大、陽也。四陽居中過盛、故為大過、上下二陰不能勝。又卦之大象坎。坎為棟又為矯揉、故有棟橈之象。然二五得中、內(nèi)巽外說、有可行之道、故所往皆亨也。既有棟橈之象、而又利于往而可亨者。有陽剛之才、則雖當甚危之時、無不可為之事。此所以大過乎人也。
彖曰。大過、大者過也。
謂陽過也。此以卦體釋卦名義也。
棟橈、本末弱也。
本謂初。末謂上。弱謂陰柔也。此又以卦體釋卦辭也。
剛過而中、巽而說行、利有攸往。乃亨。
以卦體言之、剛雖過而二五得中。以卦德言之、巽順而和悅以行。如此則不激于意氣、不拂于物情。調(diào)劑合宜、委曲盡善。所往皆利、乃可亨也。乃者、難之之辭。
大過之時義大矣哉。
以大過人之材、立非常之大事、創(chuàng)不世之大功、成絕俗之大德、唯其時為之。無其時、不可過。有其時無其才、不能過也。
象曰。澤滅木。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遯世無悶。
澤以潤木。而今滅沒之、大過之象也。君子之行、不求同俗而求同理。
天下非之而不顧、獨立不懼也。不求人知而求天知。舉世不知而不悔、遯世無悶也。此皆大過人之行也。
初六。藉用白茅。無咎卦以棟橈為象、初則本之弱者。然但以棟橈為言、則天下事付之不可為矣、故又因爻取象。巽為木、有茅象。初在下、以柔承剛、有藉用白茅之象。初六以陰居陽、雖弱猶愈于上。又大過之初、居事之始。茍能過于謹慎、猶可自全。如木中剛本柔、茍錯于地、或致缺折。藉以白茅、庶幾無傷。以其能畏懼、故得無咎也。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下柔承剛、當過于慎也。
九二。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
稊、根之榮于下者。女妻、年之少者。九二陽之過、有枯楊象。二三四互純乾、有老夫象。初陰在下、有女妻象。既處于陰、又與初比、得陰之滋。有稊根復(fù)秀、女妻得遂生育之象。其占無不利也。此剛資于柔以成務(wù)者也。
象曰。老夫女妻、過以相與也。
二剛之過、得初陰以相與、以成天下之事也。
九三。棟橈、兇。
三四居卦之中、三又變坎、皆有棟象。全卦弱在初上、乃于三言棟橈者。蓋以剛居剛、又與上應(yīng)。上以柔居柔、既不能勝。三過剛必折、是故橈者在三。此大臣之過于剛、而不勝其任者也。
象曰。棟橈之兇、不可以有輔也。
剛強之過、不能取于人、人亦不能輔之。
九四。棟隆。吉。有他。吝。
九四在三之上、以剛居柔。上與初應(yīng)、以柔居剛。剛?cè)嵯酀⒁猿商煜轮畡?wù)者也。故其棟橈有隆起之象、而占則吉也。有他吝、反言以決之。
謂當大過之時、必剛?cè)嵯酀⑷缢哪丝伞2蝗欢蚴е畡偂⒒蚴е帷⒔粤叩酪病?
象曰。棟隆之吉、不橈乎下也。
四以剛居柔、初亦以柔遇剛、則其下不致橈折矣。本義以應(yīng)初為有他、以不係于初為不撓。然細觀全卦、以陽之過而有棟橈之象。蓋凡物以過剛而遇過柔、必有橈折也。三四皆棟象、而三獨言橈、以三之過于剛也。初上本末皆弱、而上獨最兇、以上之過于柔也。三以應(yīng)上得兇、則四以應(yīng)初得吉可知矣、故不必以應(yīng)初嫌也。
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無咎無譽。
九五亦陽之過、有枯楊象。陰爻在上、以五變?yōu)檎稹⒄馂椤⒂腥A生于枯楊之象。五陽爻、變?yōu)檎稹⒂稚儆谏稀⒂惺糠蛳蟆1扔谏狭⒂袨槔蠇D所得之象。蓋陽爻為夫、陰爻為婦。又以爻之上下分老少、取象不可易也。陰雖過極、得陽不為無益、故亦無咎。蓋陰欲陽、非陽之咎也。然二之老夫女妻、以剛為主而柔輔之。五之老婦士夫、則以柔為主、而剛反輔之矣、何譽之有。
象曰。枯楊生華、何可久也。老婦士夫、亦可丑也。
枯楊生華、旋即枯矣。老婦雖得士夫、安能成生育之功乎。
上六。過涉滅頂。兇。無咎。
兌為澤、涉水之象。一變?yōu)榍榭病⒂志幼钌稀⒂羞^涉于水、滅沒其頂之象。其兇甚矣、而得無咎者。四陽方過盛、上以陰爻居位。陰不敵陽、自其分也。如棟之橈、必自其最弱之處橈折。理勢固然、無足怪者。
以人事言之。則當大過之時、才弱不能自濟。然理窮勢極、殺身成仁、于義為無咎也。
象曰。過涉之兇、不可咎也。
事雖無濟、理勢當然、不可咎之也。全卦以陽過乎陰、取棟橈之象。
大過不能無橈。卦中二五、陽皆在中、故猶可亨。六爻皆欲其剛?cè)嵯酀⒁赃m乎中。然后當大過之時、不至于有過。大抵剛中有柔、柔中有剛者吉、偏剛、偏柔者兇。陽剛在上為主而陰柔輔之者宜、陰柔在上為主而陽剛輔者否。初上本末皆弱。然上以柔居柔、又居最上、故兇。初以柔居剛、又所處下、故無咎。三四皆象于棟。然四以剛居柔、以居上而下取初之輔、故吉。三以剛居剛、以自下而附上之柔、故兇。五以剛居剛、又自下而上比于上、故丑。二以剛居柔、在上而取初之比、故利。人當大過之時、必以剛為主、以柔為輔。非剛無以任天下之重、非柔無以成天下之功。在下位、則當柔而能剛、敬以承[文瀾本“承”作“成”]上、庶幾白茅之義。
身上上位、則當剛而能柔、求賢自輔、得棟隆之吉、老夫之利矣。若以剛居剛、反上附于陰、不兇必丑。若柔弱已極、而居最上、唯有取兇而已。
坎坎卦、一陽陷于二陰之中。陽實陰虛、上下無據(jù)、為坎陷之義、故卦名坎。坎次大過。按、序卦、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
理無過而不已、過極必陷、坎所以次大過也。坎為險陷。全彖取一陽在中、以為內(nèi)實有常。剛中可以有功、時世有險而此心無險、故雖險而亨。此全卦之大旨也。六爻皆不言吉。二五雖剛中、而皆在險中。五得位而二不得位、故五既平而二僅小得也。四陰爻亦皆從陽爻起義。三四在陽爻之中、猶愈于初上在陽爻之外。三以失位乘陽而無功、四以得位承陽猶得無咎。
若初上則在兩陽之外。初居險之下、而上居險之極、故兇為最甚。此六爻之大略也。
習(xí)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習(xí)、重習(xí)也。坎、險陷也、水象。陽陷陰中、外虛內(nèi)實、險陷之象。
此卦上下皆坎、是為重險、故言習(xí)。乾坤六爻同一爻、可不言習(xí)。坎卦序在六子之先、此言習(xí)、而他皆以重習(xí)起義可知矣。坎卦中實而水內(nèi)明、有有孚心亨之象。世可險而心不可險、身可陷而心不可陷。誠信在中、則安于義命而不僥倖茍免。此心有主、不為利害所動而心亨矣。心亨則洞察時勢、取必于理、而行自必有功、此所以為處坎之道也。
彖曰。習(xí)坎、重險也。
危難洊至、險而又險也。此釋卦之名義。
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
水流足此通彼、無有盈溢。雖奔突險阻、專赴于壑、而不失不盈之信。
蓋水性趨下、不盈即趨下也。此以卦象釋有孚之義也。
維心亨、乃以剛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
二五以剛在中、實心無累、何往不通。如是而行、必有功也。蓋坎以能行為功。若止而不行、則常在險中矣。
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shè)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