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校正后序

按此經國本宋本。皆六十卷。凡十七品。丹藏中。三十卷十一品。又經初首。國宋兩本則有瓔珞品名。丹藏所無。其虛空藏品。兩本在不可說后。丹藏在無言品前。又于寶髻品后。兩本有無盡意品四卷。丹藏即無。而有日密分三卷。如是不同者何耶。今以開元錄前后文。括而統之。此經凡有六本。錄云。按梁沙門僧祐大集記云。有十二段說。共成一經。第一瓔珞品。二陀羅尼自在王品。三寶女品。四不眴品。五海慧品。六無言品。七不可說品。八虛空藏品。九寶幢品。十虛空目品。十一寶髻品。十二無盡意品。按云。此則第一本也。今以品次驗之。是兩本六十卷中。前分三十卷矣。又云。今撿經本。與祐記不同。第一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二寶女品。三不眴品。四?;燮?。五虛空藏品。六無言品。七不可說品。八寶幢分。九虛空目分。十寶髻品。十一日密分。按云。此則第二本也。今以品次驗之。則今丹藏經三十卷者是矣。又云。隋朝僧就合大集經。乃以明度五十校計經。題為十方菩薩品。編月藏后。及無盡意成五十八卷者。按云。此則第四本也。又云。其合大集經。亦有六十卷成者。三十一二兩卷。重有寶髻品。足成六十卷。其寶髻品在日密前。二十六七卷是。此復重編。未詳何意。又日密日藏梵本不殊。重重編載誤之甚矣。按云。此則第五本也。今以品次驗之。則今兩藏本經六十卷者是矣。但不重載寶髻品。斯為小異耳。即于前第四本五十八卷經中。分彼日藏分十卷。為十二卷。足成六十耳。其第三第六兩本。今以諸藏所無。故不煩敘。經本如是不同。藏中致斯有異耳。謹按開元錄前后文相。今此兩藏本經六十卷者。有六失故不可依行。錄云。亦有經本。分為瓔珞品者不然。此是一段不合分二。按云。此經分之一失也。又云。僧祐記中無日密分。有無盡意品者不然。今以無盡意經。雖大集別分。非無讖譯。又非次第不合入中。按云。此經入中。又為無讖譯。二失也。又云。其虛空藏品。祐在不可說后。未詳所以。按云。此經在彼。三失也。又云。日密日藏梵本不殊。重重編載。誤之甚矣。按云。此經重載。四失也。又云。明度五十校計經。題為十方菩薩品。編月藏后者非也。既無憑準故不依彼。按云。此經依之。五失也。又明度經安世高譯。而云那連提耶舍譯。按云。此亦誤人。六失也。不獨如是。其十方菩薩品。即下難函中。明度五十校計經二卷耳。無盡意品。即下最函中。無盡意經六卷耳。而于此中并重編之。是亦雜沓難依者也。是則理須正之。正之如何。略則如開元錄及丹藏經。為三十卷乃正矣。合則如開元錄中第六本。為八十卷方備矣。然今不能即正者。以此六十卷本是本朝芬皇宗選行經。行來已久久。則難變耳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金霍洛旗| 勐海县| 闽清县| 贵溪市| 英超| 霞浦县| 南江县| 睢宁县| 泾阳县| 卓资县| 河池市| 克什克腾旗| 玉环县| 南皮县| 阜南县| 新安县| 衡山县| 丰城市| 昌黎县| 晋中市| 无极县| 电白县| 闻喜县| 新晃| 建水县| 灵山县| 潜山县| 玉树县| 柳江县| 古田县| 乌兰县| 修水县| 河东区| 巨鹿县| 安陆市| 阳高县| 含山县| 醴陵市| 两当县| 泰兴市| 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