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 大方等大集經
  • 佚名
  • 10388字
  • 2015-12-26 18:10:38

瓔珞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往古諸佛本所住處大塔之中。諸大菩薩之所贊嘆。其地潔凈微妙最勝諸佛法座。諸天龍鬼乾闥婆等常行稱詠。又能增長無量善根。常有諸佛微妙光明。成就無量無邊功德。具足諸佛所行之處。如來得成菩提道已。轉妙法輪。調伏無量無邊眾生。于一切法而得自在。世尊逮得一切法中無礙智慧。能善分別一切眾生諸根利鈍。永斷一切煩惱習氣。不待莊嚴了知諸法。與大比丘僧六萬八千。一切調伏斷煩惱習氣。皆是佛子善解深義。悉是福田能斷諸有。得凈戒果不生不滅。復有無量諸菩薩僧。具無礙智甚深智無知智。大慈大悲降注法雨。能施一切甘露法味。于諸眾生等心如地。增長成就助菩提法。智慧光明能破黑闇。悉能照明善惡之道。能開眾生善心蓮華。能令眾生善根成熟。增長善芽干煩惱海。具智慧翼游空無礙。喻之如日。善能增損眾生善惡。喻之如月。為諸善本如須彌山。至心寂靜修行梵行。不為世論之所動轉。安住無上出家之法。能見諸佛一切世界。積善法藏猶如大海。具足成就諸陀羅尼。寂靜圣行及大慈悲。清凈莊嚴定慧二目。久已遠離深法怖畏。無量劫中所修菩提。未畢竟者終不休息。成就菩薩所有功德。其名曰慧光無礙眼菩薩摩訶薩。見一切田莊嚴瓔珞菩薩摩訶薩。不斷如來性出世意菩薩摩訶薩。為諸眾生示現細行神足菩薩摩訶薩。無量樂說無礙神足幢名稱菩薩摩訶薩。凈眾光(丹云生)自在王菩薩摩訶薩。善能論解字義廣說論義神足菩薩摩訶薩。無量功德智慧莊嚴住菩薩摩訶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常與如來同止共住。如來常為分別宣說菩薩所行法門之法。爾時如來成得佛道。始十六年廣知眾中多修梵行悉來大集。堪任受持菩薩法藏。爾時如來即作是念。我今當于如是無量象王眾中宣說菩薩所行之法。先當示現諸佛如來大神通力。為諸菩薩令知諸佛深境界故。爾時世尊即入三昧。其三昧名佛境神通實見眾生。以佛功德威神力故。于欲色天二界中間出大坊庭。猶如三千大千世界。定慧二力之所成就。其處堪任佛所游居。復出大光其明清凈。遍照十方諸佛世界。能令眾生得知足心。于諸天宮最為殊勝。能勸十方放逸菩薩。其坊四匝白琉璃樹真金為墻。功德寶室馬瑙垂檐。雜寶欄楯。白真珠網以覆其上。種種幡蓋以為莊嚴。眾香涂地燒散雜香。十方世界眾生所有上妙莊嚴悉于中現。安置無量百千萬億師子法座。其座各有無量雜色柔軟敷具。能令眾生歡喜愛樂。諸四天下各以七寶作四梯梐。金剛階蹬廣十由旬。如其行時出微妙音。如四天下三千大千世界亦復如是。爾時世尊從三昧起。大千世界六種振動。亦放無勝最大光明。即與聲聞菩薩大眾。前后圍繞欲往彼坊。一切諸天尊重贊嘆。香花伎樂涂末燒香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曼殊沙花摩訶曼殊沙花等以為供養。能動無量無邊世界。光明遍照無不大明。示現諸佛神通福德。當爾之時耆阇崛山一切大眾忽然不現。蹬中階節上升虛空。時無量億諸天龍等及不護神。伎樂神。非天神。金翅鳥舞神。腹行神。嗜肉神。善餓鬼神。甕耳鬼神。住廁羅剎。厭人鬼。能狂鬼。影鬼。產乳羅剎。持發鬼。常醉鬼。如是等眾悉侍從佛。以天香花微妙天樂而供養之。爾時四天王合掌長跪以偈贊佛

如來光明勝一切  能壞三惡道黑闇

今我歸依樂依止  薩婆悉達無上尊

時四天王與諸天人。偈贊佛已尋侍佛后。爾時帝釋與忉利天人。于其界次階上見佛。以天香華微妙伎樂而供養之。以偈贊佛

如來具足六神通  所得大悲無能勝

以佛功德嚴十方  我今敬禮無與等

時帝釋與忉利天。偈贊佛已尋侍佛后。爾時夜摩天王與夜摩天子。于其界次階上見佛。以天香花微妙伎樂而供養之。以偈贊佛

無礙智慧無有邊  善解眾生三世事

一心能知無量心  是故稽首禮無上

時夜摩天王與夜摩天子。偈贊佛已尋侍佛后。爾時兜率天王與兜率天子。于其界次階上見佛。以天花香微妙伎樂而供養之。以偈贊佛

佛知諸法如幻炎  無受無作無字說

愍眾故說不可說  記說無我知法性

時兜率陀天王與兜率天子。偈贊佛已尋侍佛后。爾時化樂天王與善化樂天子。于其界次階上見佛。以天花香微妙伎樂而供養之。以偈贊佛

如來具足得十力  知諸法界如虛空

無色哀愍示形色  其心平等視眾生

如來常行世尊行  為眾生故行世行

開無分別諸法界  我今敬禮非天人

時化樂天王與諸天子。偈贊佛已尋侍佛后。爾時他化自在天王與他化自在天子。于其界次階上見佛。以天香花微妙伎樂而供養之。以偈贊佛

如戒而住寂靜地  修集無上三昧定

其智無礙無有邊  我禮畢竟解脫者

大慈大悲微妙語  真實能知道非道

勇健精進力無勝  我今敬禮無能動

常能修集三解脫  無能稱贊盡其德

烏雖不同金鳥飛  亦能任力而游翔

我今如烏任力贊  唯愿哀愍受微嘆

不種不收其果實  不贊如來無解脫

憐愍為葉智慧花  三昧為須解脫敷

菩薩蜂王食甘露  我今禮佛法蓮花

大悲智慧光圓滿  能破眾生無明闇

其戒清凈眾樂見  我今敬禮佛法月

其心平等如虛空  香涂割刺心無二

能凈無量眾生垢  我今敬禮佛法河

時他化自在天王與諸天子。偈贊佛已即尋佛后。諸天各各贊嘆佛已。爾時如來示現無量神通道力。漸漸至彼七寶坊中。如四天下見佛上升。三千大千世界所見亦復如是。爾時世尊。至寶坊中升師子座。聲聞菩薩各各次第坐于寶座。爾時世尊入佛三昧。其三昧名無礙解脫。一一毛孔放大光明。其數無量如恒沙等。照于東方無量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地獄蒙光眾苦得息。其余眾生除貪恚癡。慈心相向如父如子。爾時以佛功德力故其光明中說如是偈。為勸放逸諸菩薩故

如來精進無量邊  精進力過無量劫

誰能贊佛光明德  唯有十方諸世尊

為勸十方諸菩薩  樂于放逸不修禪

釋迦如來放是光  召諸菩薩集此界

成就具足佛十力  能破世界諸魔王

世法不污如蓮花  是其光明無有量

如來轉此無上輪  諸天世人所不能

為諸眾生轉法輪  如本十方佛所轉

如來今者集大會  難見猶如優曇花

若有信心成就者  悉為聽法至佛所

是光明中所說偈頌遍告十方。勸喻一切諸菩薩等。振動一切世界大地。普施一切眾生安樂。能凈一切眾生煩惱。破壞眾生無明癡闇。能蔽一切天魔宮殿。光遍十方還從頂入。爾時東方有佛世界。名無量功德寶聚神通。有佛世尊號凈大凈光七菩提分寶花無斷光王。彼有菩薩名諸法自在功德花子。遇斯光已。與十恒河沙等諸大菩薩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大寶坊中。見釋迦牟尼佛。頭面禮敬右繞萬匝。以妙香花而供養佛。即于佛前以偈贊曰

一切功德到彼岸  常為十方佛所稱

無礙名號遍十方  大慈大悲釋師子

如來法界無差別  為鈍根者說差別

宣說一法為無量  如大幻師示眾事

時諸菩薩偈贊嘆佛頭面禮已。以己神力于佛東邊化作床座次第而坐。爾時南方有佛世界名曰佛光。有佛世尊號無量功德寶。彼有菩薩名曰寶杖。遇斯光已。即與十恒河沙等諸菩薩眾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大寶坊中。見釋迦牟尼佛。頭面禮敬右繞萬匝。以妙香花而供養佛。即于佛前以偈贊曰

大慈法云降法雨  常說無常空無義

以八正水滅結火  能長眾生諸善根

佛光能破無明闇  能誨放逸諸菩薩

能焦三有諸愛種  能示真實道非道

時諸菩薩偈贊嘆佛頭面禮已。以己神力。于佛南邊化作床座次第而坐。爾時西方有佛世界名曰光明。佛號普光。彼有菩薩名稱力王。遇斯光已。即與十恒河沙等諸菩薩眾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大寶坊中。見釋迦牟尼佛。頭面禮敬右繞萬匝。以妙香花供養于佛。復于佛前以偈贊曰

于無量劫發善愿  是故得身凈無漏

如來行業如虛空  無礙音聲遍十方

如來梵聲如雷音  此聲無業非因出

無聽無受無眾生  大悲何故音聲說

時諸菩薩偈贊嘆佛頭面禮已。以己神力。于佛西邊化作床座次第而坐。爾時北方有佛世界名寶莊嚴。佛號無量功德莊嚴。彼有菩薩名大海智。遇斯光已。即與十恒河沙等諸菩薩眾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大寶坊中。見釋迦牟尼佛。頭面禮敬右繞萬匝。以妙香花供養于佛。復于佛前以偈嘆曰

如來無上金光明  能壞一切世間闇

若有眾生遇斯光  遇者悉能壞煩惱

設身高出大千界  神通道力無邊際

是人不能見頂相  大悲曠世造何業

時諸菩薩偈贊嘆佛頭面禮已。以己神力。于佛北邊化作床座次第而坐。爾時東南方有佛世界名曰無憂。佛號能壞一切闇。彼有菩薩名無勝光。遇斯光已。即與十恒河沙等諸菩薩眾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大寶坊中。見釋迦牟尼佛。頭面禮敬右繞萬匝。以妙香花供養于佛。復于佛前以偈贊曰

無量界入一毛孔  亦不嬈害諸眾生

如來境界無知者  是故神通難思議

能令一身作無量  而其真身無增減

雖為眾生現神變  然其內心無憍慢

時諸菩薩偈贊嘆佛頭面禮已。以己神力。于佛東南化作床座次第而坐。爾時西南方有佛世界名曰善見。佛號心平等。彼有菩薩名大悲心。遇斯光已。即與十恒河沙等諸菩薩眾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大寶坊中。見釋迦牟尼佛。頭面禮敬右繞萬匝。以妙香花供養于佛。復于佛前以偈贊曰

無量世中護禁戒  猶如牦牛愛其尾

見有毀戒生悲心  亦不憍慢贊己身

如來之心如須彌  十方邪見不能動

智慧甚深無得底  猶如大海難思議

佛自解脫一切有  亦令苦縛得解脫

所得解脫實無差  隨道行時有別異

時諸菩薩偈贊嘆佛頭面禮已。以己神力于佛西南化作床座次第而坐。爾時西北方有佛世界名曰壞闇。佛號大神通王。彼有菩薩名曰寶網。遇斯光已。即與十恒河沙等諸菩薩眾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大寶坊中。見釋迦牟尼佛。頭面禮敬右繞萬匝。以妙香花供養于佛。復于佛前以偈贊曰

如來世尊猶如幻  而為眾生說幻事

寶無真物故名幻  無有眾生說眾生

如人夢中見諸色  寤已真實無色相

為度眾生示世行  如來真實無世行

時諸菩薩偈贊嘆佛頭面禮已。以己神力于佛西北化作床座次第而坐。爾時東北方有佛世界名曰凈住。佛號心同虛空。彼有菩薩名無邊凈意。遇斯光已。即與十恒河沙等諸菩薩眾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見釋迦牟尼佛。頭面作禮右繞萬匝。以妙香花供養于佛。復于佛前以偈贊曰

佛知甚深諸法界  常樂寂靜修無想

及知眾生諸心想  亦說諸法如虛空

住一心中知三世  亦復能知種種業

不生心想眾生想  無量世修無相想

時諸菩薩偈贊嘆佛頭面禮已。以己神力于佛東北化作床座次第而坐。爾時下方有佛世界名曰樂光。佛號寶優缽花。彼有菩薩名莊嚴樂說。遇斯光已。即與十恒河沙等諸大菩薩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見釋迦牟尼佛。頭面禮敬右繞萬匝。以妙香花而供養佛。復于佛前以偈贊曰

無量智者佛真子  數如十方微塵等

于無量劫咨問佛  不盡如來一字義

是故如來智無邊  功德總持亦如是

名稱力勢無邊際  猶如大海十方界

時諸菩薩偈贊嘆佛頭面作禮。以己神力于如來下方化作床座次第而坐。爾時上方有佛世界名瓔珞莊嚴。佛號大名稱。彼有菩薩名一切法神通王。遇斯光已。即與十恒河沙等諸菩薩眾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見釋迦牟尼佛。頭面禮敬右繞萬匝。以妙香花而供養佛。即于佛前以偈贊曰

佛身身業無邊際  心口及業亦如是

唯佛能知佛三業  余不知如虛空邊

如來無師無教者  是故眾生稱大師

諸佛法界叵思議  菩提法輪入涅槃

時諸菩薩偈贊嘆佛頭面禮已。以己神力于佛上方化作床座次第而坐。爾時一念中間十方無量諸大菩薩。一時云集大寶坊中。爾時世尊即從三昧安詳而起。謦欬之聲徹于十方。一切眾生悉得聞之。聞已即于佛法僧寶生信敬心。十方世界所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人非人聞佛聲已身心寂靜。以佛功德威神力故。悉得睹見寶階梯蹬。于一念頃悉蹬寶階至寶坊中。各隨其位次第而坐。諸梵天人亦聞其音。梵天。大梵天。梵師天。梵眾天。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凈天。少凈天。無量凈天。無云天。福德天。廣果天。無誑天。無熱天。善見天。樂見天。阿迦尼吒天。亦一念頃俱至寶坊。見佛世尊頭面禮已。次第而坐化作床座。爾時世尊。見諸大眾皆已集會。放眉間光。其光名曰示菩薩力。繞諸菩薩七匝已。于諸菩薩頂髻而入。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諸法自在功德花子。即入三昧。其三昧名瓔珞莊嚴。以三昧力故。于寶坊中出師子座。座高八萬億多羅樹。七寶莊嚴散種種花。為諸眾生之所樂見。能凈一切眾生之心。爾時諸法自在功德花子菩薩摩訶薩。化作如是師子座已。從其三昧安詳而起。合掌恭敬頭面作禮。即于佛前以偈贊曰

日月光明壞現冥  佛光能壞三世闇

如來具足神通力  勝于一切諸天光

佛了法界無覺知  如幻水月無去來

無生無受無作者  真實知已為眾說

知色心中無色心  方便為眾說色心

如來神通猶如幻  知諸法界亦復然

一切眾生心常凈  或時為客煩惱污

諸佛如來得解脫  示現神通等如幻

虛空無地無住處  如來之心亦如是

為眾故升師子座  如先諸佛說甘露

一切大眾無去來  亦無聽說無受者

諸法悉皆如虛空  唯愿開闡真實界

世尊受我師子座  愿為眾生師子吼

愍眾故演梵音聲  熾然智燈破癡闇

十方諸來聽法眾  悉來集會此寶坊

愿佛當施大法施  破無量世貧窮際

爾時世尊。以大慈悲憐愍諸法自在功德花子菩薩摩訶薩。升其所奉師子寶座。欲說一切諸菩薩行無礙法門。具足一切佛法。十力四無所畏。入一切法自在陀羅尼法門。入四無礙智法門。入大神通法門。不退轉法輪。不退住處。攝一切乘具一切法界無分別法界。善知一切眾生心根。法界真實堅固難沮。能壞一切四魔怨仇。調伏一切惡見煩惱。獲得不共善權方便。得大平等心無二故。一切諸佛等入之處無掛礙處。說一切法悉真實故。演說諸法非覺非非覺故。十二因緣平等相觀故。具足智慧大莊嚴故。莊嚴佛身佛音聲故。無盡念意行智慧故。演說真實四圣諦故。能令聲聞身心凈故。令辟支佛坐紹位床故。大乘菩薩得法自在故。廣宣諸佛所有功德故。解說宣示一佛法故。說諸菩薩大功德故。裂諸眾生疑網心故。摧滅一切惡邪論故。增長如來佛正法故。顯示眾生佛神力故。以如是等諸因緣故。如來升于師子寶座。爾時寶杖菩薩。承佛神力入佛瓔珞莊嚴三昧。以三昧力故。能令大眾悉得種種瓔珞莊嚴。時稱力王菩薩。復承佛神力入蓮花三昧。以三昧力故悉令大眾皆得妙花。供養于佛及諸菩薩。時大海慧智菩薩亦承佛神力入妙香三昧。以三昧力故能令大眾皆得妙香。供養于佛及諸菩薩。時寶網菩薩亦承佛力入光明三昧。以三昧力故悉令大眾身得光明。時悲心菩薩亦承佛神力入無瞬三昧。以三昧力故。悉令大眾仰瞻如來目未曾瞬。時無邊凈意菩薩亦承佛神力入喜三昧。以三昧力悉令大眾喜樂聽法。時莊嚴樂說菩薩亦承佛神力。入寂靜意三昧。以三昧力悉令大眾遠離五蓋。時一切法神足王菩薩亦承佛神力入不忘三昧。以三昧力悉令大眾專念菩提心不忘失。時勇健菩薩亦承佛神力入無勝三昧。以三昧力悉令大眾摧伏諸魔。時破魔菩薩亦承佛神力入壞魔三昧。以三昧力召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億魔王。來集寶坊至于佛所。頭面作禮合掌恭敬。咸作是言。唯愿如來。廣為眾生開甘露門。我等皆因破魔菩薩威神力故。當得遠離一切魔業。于諸大眾心無妨礙。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今已得離魔業。以是因緣于未來世復當得離一切魔業。善男子。譬如一處百年闇室一燈能破。汝等亦爾。無量世中無明黑闇。今日能破如日月寶光。住信戒施慧禪定亦爾。善男子。汝等今者請佛說法。以是因緣。汝等當得破無明闇。為諸眾生作智慧明。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法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如來境界不可思議。何以故。如來發心將欲說法。能令一切大眾云集。為菩提故作大莊嚴大法神通。無量世間得大名稱。身心寂靜獲得解脫。及得不可思議法界十方諸佛之所贊嘆。具足一切十波羅蜜。成就通達善權方便。能裂一切諸魔疑網。能滅眾生惡邪諸論。能善分別一切法界。逮得具足無礙智慧。具念意行智慧勇健。具足獲得四無礙智。善知眾生諸根利鈍。知眾生界隨意說法。常能宣說清凈法界。善解一切方俗之言。能得一切清凈梵音。具足成就慈悲之心。諸邪異見不能令動。不可破壞如金剛山。具修三相建立法幢。已渡甚深十二因緣河。斷斷常見能調大眾。無量劫中得不可思議法聚。能療眾病如大醫王。聞深法已不生怖畏。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具足成就三十七品及八解脫。身口意業純善無雜。能令眾生悉來聽法。世間之法所不能污。常受安樂常修法界。惠施法寶于法無厭。于諸有法心不染著。猶如蓮花塵水不染。明勝諸光智深如海。紹三寶性調眾生界。能開佛藏護持佛法。具足無量功德智慧。無量劫中修集莊嚴無量功德。常欲獲得一行之心一色一處。具如是等功德菩薩悉來集會。唯愿如來。說菩薩行無礙法門。利益過去未來現在諸菩薩等。令初發心得不退故。久發心者得增長故。行菩提道得凈意故。不退菩薩學佛法故。一生菩薩瓔珞莊嚴故。后身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定性眾生增長因緣故。未定性者作因緣故。未入佛法者令得入故。已入佛法者敬佛法故。樂三乘者說一乘故。施于世間人天樂故。世尊。如來出世。有如是等不可思議事。世尊。今此大眾一一菩薩。悉能示現諸大神通。是故諸佛及諸菩薩不可思議。世尊。云何眾生無明愛重。雖見菩薩如是神通。而故生于聲聞緣覺卑下之心世尊。菩薩初發菩提心時。已勝一切聲聞緣覺。世尊。譬如有人舍諸琉璃取于水精。一切眾生亦復如是。舍于大乘喜樂聲聞辟支佛乘。若有眾生已發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如是之人悉當獲得如是功德。爾時會中有三十億那由他百千萬億眾生天與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大方等大集經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第二之一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悉已大集。作是思惟。今日如是善丈夫等。咸欲得知諸法實義。能持如來甚深法藏。欲得聞受諸菩薩行無礙法門。尋放眉間白毫光明。名無所畏。繞諸大眾滿七匝已。于陀羅尼自在王菩薩頂上而入。爾時陀羅尼自在王菩薩。承佛神力。化作寶蓋。猶如三千大千世界。七寶莊嚴。以覆如來寶座之上。頭面作禮合掌長跪。說偈贊佛

如來于法得自在  其光能破世間闇

世尊佛眼無掛礙  能見諸法真實義

具足無量諸功德  無師獨悟諸法界

如來放光為眾生  今入我身何因緣

我本所知念不明  陀羅尼根亦如是

此光今來入我身  了了得知諸法界

身心獲得大清凈  受樂無上無有邊

我今已知佛境界  亦得樂說無礙辯

十方諸佛親近難  愚者不能師事之

我今承佛神力故  欲少發問利眾生

何因緣發菩提心  復以何義佛出世

何緣放光遍十方  復以何因示神通

何緣佛為眾授記  愿為大眾分別說

今此大眾勝無上  悉能受持佛法界

此眾無魔及魔業  唯有開示佛法藏

我智淺近有邊崖  何能咨請無上尊

今問如來無邊智  云何得知諸方便

愿今教誨諸弟子  我學已得法自在

得已能施大法雨  當報十方諸佛恩

世尊。諸佛如來不可思議。菩薩所行無有邊際。是故我今欲問如來無上法王大慈悲聚。為利眾生問甚深義。云何名為菩薩之行。以何瓔珞莊嚴菩薩。能令菩薩所行清凈。云何能壞愚癡諸闇。云何能斷疑網之心。云何菩薩為諸眾生修慈悲心。云何菩薩擁護眾生。云何菩薩真實能修菩薩之業善業不誨業。唯愿如來哀愍宣說。又此大眾利根智慧。能解佛語能知法界。能達菩薩所行無礙法門。能壞一切魔及魔業。破大疑心能解諸佛甚深境界。知眾生界眾生心性。能見無量諸佛世界。能護如來無上正法。能于諸法得大自在。爾時佛贊陀羅尼自在王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能問如來甚深之義。能善行佛無量行者。乃能如汝發斯深問。汝今至心。當為汝說。菩薩若能成就具足如是功德。當于諸法得大自在。世尊。今正是時唯垂宣說。佛言善男子。菩薩有四瓔珞莊嚴。一者戒瓔珞莊嚴。二者三昧瓔珞莊嚴。三者智慧瓔珞莊嚴。四者陀羅尼瓔珞莊嚴。戒瓔珞莊嚴有一種。謂于眾生無有害心。菩薩若無惡害之心。一切眾生常所樂見。復有二種。一者閉塞惡道。二者能開善門。復有三種。一者身凈。二者口凈。三者意凈。復有四種。一者所求悉得。二者所愿具足。三者所愿成就。四者所欲能作。復有五種。一者信。二者戒。三者定。四者念。五者慧。復有六種。一不破戒。二不漏戒。三不雜戒。四不悔戒。五自在戒。六無屬戒。復有七種。所謂七凈。一者施凈。二者忍凈。三者精進凈。四者禪定凈。五者智慧凈。六者方便凈。七者善方便凈。復有八種。謂八具足。一者無作具足。二者地具足。三者不忘心具足。四者不緩具足。五者諸根具足。六者佛世具足。七者離難具足。八者善友具足。復有九種。一者不動。二者不畏。三者定智。四者寂靜。五者至心。六者清凈。七者結緩。八者調心。九者住調伏地。復有十種。一者凈身。為三十二相故。二者凈口。為言無二故。三者凈意。為解脫故。四者凈田。為令眾生福德增故。五者凈心。為調眾生故。六者凈有。為行化眾生故。七者菩薩名凈。為得如來諸功德故。八者凈慧。大神通故。九者凈方便。破諸魔眾故。十者凈戒。為不共法故。善男子。如是等事。名戒瓔珞莊嚴。三昧瓔珞莊嚴有一種。所謂為諸眾生修集慈心。復有二種。一者質直。二者柔軟。復有三種。一不虛誑。二不粗獷。三不邪諂。復有四種。一者不愛行。二者不嗔行。三不畏行。四不癡行。復有五種。所謂遠離五蓋三昧。復有六種。所謂修集六念三昧。復有七種。所謂修集七覺三昧。復有八種。所謂修集八正三昧。復有九種。一者菩薩修集菩提心及大慈悲心。于一切無量眾生修集念心。遠離惡欲不善之法。有覺有觀寂靜喜樂得初禪。二者遠離覺觀內得喜心。至心思惟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三者離喜修舍具足念心。無有放逸身受安樂得第三禪。四者遠離苦樂滅憂喜心。非苦非樂修集舍念寂靜念得第四禪。五者遠離色相修無量空相。六者遠離空相修無量識相。七者遠離識相修無所有相。八者遠離無所有相修非想非非想相。九者雖未成就善方便智。以三昧力教化眾生。復有十種。一者觀法無有錯謬。二者具足成就舍摩他。三者精進無有休息。四者善能了知時節。五者至心受持善法。六者寂靜其心。七者觀身。八者常觀法界。九者心得自在。十者獲得圣性。是名三昧瓔珞莊嚴。善男子。智慧瓔珞莊嚴有一種。所謂心無疑網。復有二種。一者遠離疑心。二者遠離嗔心。復有三種。一者遠離無明。二者破無明[穀-禾+卵]。三者作大光明。復有四種。一者知苦。二者斷集。三者證滅。四者修道。復有五種。一者戒眾清凈。二者定眾清凈。三者慧眾清凈。四者解脫眾清凈。五者解脫知見眾清凈。復有六種。一者凈檀波羅蜜有三種。一者內凈觀法如幻。二者眾生凈觀之如夢。三者菩提凈不求果報。二者凈尸波羅蜜有三種。一者觀身如影。二者觀口如響。三者觀心如幻。三者凈羼提波羅蜜有三種。一者聞毀不嗔。二者聞贊不喜。三者若被割截及奪命時能觀法界。四者凈毗梨耶波羅蜜復有三種。一者不想。二者堅固。三者不見法相。五者凈禪波羅蜜有三種。一者不著諸法。二者心不退轉。三者所緣清凈。六者凈方便波羅蜜有三種。一者攝取眾生。為解脫故。二者凈陀羅尼。為持法故。三者所愿清凈。為凈佛土故。復有七種。一者修四念處不取不著。二者修四正勤不出不滅。三者修四神足身心清凈。四者修于五根知根無根。五者修于五力能破煩惱。六者修菩提分知法界真實。七者修集圣道無有去來。復有八種。一者修定。為畢竟凈故。二者修智。為壞闇故。三者修知陰智。為知法眾故。四者修知界智。為解法界等虛空故。五者修知入智。為知法性平等故。六者修知十二因緣智。觀無我無我所故。七者修觀諦智。壞四倒故。八者修集分別知法界智。為知真實故。復有九種。一者觀無常想。二者觀無常苦想。三者觀苦無我想。四者觀食不凈想。五者觀于世間不可樂想。六者觀諸生死多過患想。七者觀解脫想。八者觀離貪想。九者觀于盡想。復有十種。一者觀于諸法猶如幻想。二如夢想。三如炎想。四如響想。五如芭蕉樹想。六如水中月想。七如影想。八者觀于法界無增減想。九者觀諸法界無有去住。十者觀于無為無有生滅。是名為慧瓔珞莊嚴。善男子。陀羅尼瓔珞莊嚴有一種。所謂念心。復有二種。一者先受。二者畢竟能持。復有三種。一者知義。二者知字。三者知說。復有四種。一者正語。二者了語。三者無礙語。四者不謬語。復有五種。所謂五依。一者依義不依于字。二者依智不依于識。三者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四者依法不依于人。五者依出世不依于世。復有六種。一者如說而持。二者所言誠實。三者發言人所樂聞。四者憐愍語。五者生善芽語。六者時語。復有七種。一者利語。二者莊嚴語。三者無礙語。四者無滯語。五者無二語。六者先知而語。七者了語。復有八種。一者知方俗語。二者知鬼神語。三者知諸天語。四者知諸龍語。五者知乾闥婆語。六者知阿修羅語。七者知金翅鳥語。八者知畜生語。復有九種。一者無畏語。二者無縮語。三者無難語。四者知解說語。五者知如法答語。六者知廣說語。七者知次第語。八者說無常語。九者無盡語。復有十語。一者壞疑網語。二者開示界語。三者開法門語。四者開智慧語。五者破闇冥語。六者解一一字語。七者贊嘆佛語。八者呵煩惱語。九者分別根利鈍語。十者開佛功德妙語。善男子。是名陀羅尼瓔珞莊嚴。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以偈頌曰

四莊嚴瓔珞  能端嚴大乘

所謂戒定慧  無上陀羅尼

能令三業凈  一切人所愛

永斷三惡道  是名戒瓔珞

如愿得具足  獲得人天身

能修勤精進  是名戒瓔珞

能修無上定  得二種解脫

見無上涅槃  是名戒瓔珞

其戒不破漏  無上戒不雜

能得大自在  名瓔珞莊嚴

戒凈能凈施  戒凈能凈忍

戒凈凈五度  名戒瓔珞嚴

戒凈能凈有  凈大不放逸

無畏心不悔  是名戒瓔珞

戒凈得圣性  亦能凈身心

獲得無邊定  是名戒瓔珞

不怖畏不動  定得清凈有

能斷煩惱縛  是名戒瓔珞

能調難調根  能得大名稱

莊嚴自在心  是名戒瓔珞

能如說而作  能凈口四種

遠離諸煩惱  名瓔珞莊嚴

能凈自佛土  能調諸眾生

能修大慈悲  名瓔珞莊嚴

不作諸惡業  修于菩薩行

能大力無畏  名瓔珞莊嚴

能嚴大涅槃  能得大因果

慈心滿眾生  名瓔珞莊嚴

能離慳誑心  修柔軟四攝

斷愛嗔怖癡  名瓔珞莊嚴

能破五惡蓋  修集十念心

助道不放逸  名瓔珞莊嚴

具足于二翼  如法思惟義

樂素住寂靜  名瓔珞莊嚴

于法無所疑  亦無癡亂心

真實解四諦  名瓔珞莊嚴

持戒心無著  亦復不生慢

不取戒戒者  名瓔珞莊嚴

無上慧凈定  亦知二凈慧

能了知三界  名瓔珞莊嚴

意凈不生慢  見不凈不輕

知法不可說  名瓔珞莊嚴

慧能莊嚴智  智亦莊嚴慧

自他菩提凈  名瓔珞莊嚴

知法如夢幻  不說諸法無

能隨世間說  名瓔珞莊嚴

慧能莊嚴戒  戒能瓔珞慧

身口菩提凈  名瓔珞莊嚴

見法如水月  亦如熱時炎

說法如響相  如乾闥婆城

非法不作法  名慧瓔珞嚴

慧能莊嚴忍  忍能莊嚴慧

身口菩提凈  名瓔珞莊嚴

隨法不增減  解已調眾生

至心觀法身  名瓔珞莊嚴

慧能莊嚴進  進能莊嚴慧

不悔動心凈  名瓔珞莊嚴

慧能莊嚴定  定能莊嚴慧

能說深法界  得無勝神通

能知諸方便  得無上總持

法土眾生凈  名瓔珞莊嚴

知眾根利鈍  壞煩惱諸魔

身心得自在  名瓔珞莊嚴

道無有去來  亦無去來者

非過非未來  非現非修者

不分別法界  能凈畢竟定

知諸陰入界  名慧炬莊嚴

陰入界如空  無我無我所

生滅因十二  是名智慧凈

諦知第一義  亦知陰入界

于法不生諍  知三世無礙

分別三聚眾  能為說三乘

能以三寶教  修三無相定

無相知一相  非幻知如幻

無說能為說  空說于不空

諸法非常變  不毀壞法界

和合因緣故  流布于法界

是名為真智  不分別法界

知二動不動  知于二淺深

知二常無常  是名大凈智

常不失念心  了知于法界

知字及知義  于世諦無闇

一聞能持法  解了眾生語

能壞諸邪道  修于無上智

依無上四依  瓔珞大總持

我說功德鬘  為嚴菩提心

于眾說無畏  善解天神語

能壞眾疑網  能開諸法界

能贊于三寶  勸人令供養

親近佛與眾  修集無上智

我說四瓔珞  能嚴佛菩薩

若有至心信  即得是莊嚴

為你推薦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會員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旗的王。

奪嫡
會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會員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县| 罗平县| 铁岭市| 河北省| 丹凤县| 永济市| 琼海市| 武乡县| 兰溪市| 柳州市| 墨玉县| 桃园县| 乐清市| 高淳县| 冷水江市| 陕西省| 永寿县| 班戈县| 内乡县| 长泰县| 资中县| 黔西县| 罗甸县| 吉首市| 罗山县| 南召县| 鱼台县| 上高县| 华安县| 裕民县| 百色市| 桓台县| 会昌县| 遂川县| 凤翔县| 铜陵市| 平罗县| 平江县| 军事| 廉江市| 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