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蛇蟲咬傷
凡各物咬傷,日久不愈者,人咬傷第二方甘草治之,極效。
人咬傷
凡被人咬傷,其牙最毒。若有牙黃入肉,則痛不可忍。咬手指者,指與手掌俱漸漸爛落,年久難愈,重者喪命。無論日久初起,雖至腫爛,總宜用童便(用淘米水洗亦可),洗凈污用人又方∶照前洗凈之后,用甘草自己嚼融濃敷,干則隨換,日夜不斷,三日必愈,屢試奇驗。并治各物咬傷亦效。有人被鼠咬指,數年不愈,照此洗凈敷治,三日收功,真神方也。
又方∶鱉甲燒灰敷之,奇效。
又方∶先用童便洗凈,用荔枝核焙研篩細摻之,外用荔肉蓋貼,雖入水不爛,神效之極又方∶好柿餅一個,令人漱口潔凈,將餅嚼爛盛碗內,飯鍋上再蒸極爛,敷之,三日全愈。治過多人皆效。仍先用童便洗凈污血,方能見效。
虎傷
凡被虎咬傷,血必大出,傷口立時潰爛,疼不可當。急用豬肉貼之,隨貼隨化,隨化隨換。速用地榆一斤為細末,加入三七末三兩,苦參末四兩,和勻摻之,隨濕隨摻,血即止而疼即定。蓋地榆涼血,苦參止痛,三七末止血,合三者之長,故奏效如神。
又方∶樟樹嫩葉嚼食,并令人將此葉嚼融敷之,絕無后患。
又方∶但飲酒常令大醉,當吐毛出而愈。或用白沙糖調水多食,極效。
又方∶嫩松毛,捶融如泥,將傷口內塞滿,極效。
又方∶韭菜白,搗汁飲之,渣敷傷處。
又方∶內服生姜汁。外以姜汁洗過,用白礬末敷之。
野狼傷
干姜末敷,或胡椒末敷。初覺腫痛,少刻即腫消痛止,三日而安。
癲犬咬傷
此癥最怕七日一發,發時天本無風,病者但覺風大,入帳蒙頭躲避,此非吉兆。過三七之日無此畏風,方為可治。被咬時,先看頭頂,如有紅發二、三根,趕急拔去,最為緊要。
隨于無風處,以冷茶洗凈污血,用杏仁搗融敷之,內服韭菜汁一碗,隔七日再服一碗,四十九日共服七碗。傷口上再煮熟雞蛋白蓋上,用艾絨在上燒數十次。百日內忌鹽醋,一年內忌豬肉、魚腥、酒色,終身忌食狗肉、蠶繭、紅飯豆,方得保生。否則,十有九死。此系葛仙妙方。有癲犬一日咬三人,止一人用此方得活,親見有效,切不可誤吃斑蟊毒藥,以致小便疼痛難忍。欲解斑蟊之毒,查解救諸毒門本方治之。
又方∶花盆內栽種之萬年青,連根搗融絞汁灌之,腹內如有小犬變成血塊,由大便而出。不論久近皆治,一切不忌,真仙方也。萬年青、其葉寬一二寸,高約八九寸,老而且濃者是。
又方∶從來瘋犬咬人,不治必死。投以打藥,則小便痛不可忍,百日內忌聞鑼炮聲。又,藥有斑蟊者,終身忌近苧麻處,否則即發。今得一方,服之能陰消,又不忌鑼、炮、苧麻,但半年內忌酒色,并忌豬肉、魚腥、鹽醋、蔥蒜及一切發物。方用點銅 三錢(銼碎),明疑而又方∶初被咬時,即用砂酒壺兩個,壺內盛好燒酒,蕩滾去酒,以壺按在傷口拔出污黑血水,滿則自落。再以一壺去酒,仍按傷口,輪流提拔,以盡為度,奇效無比。或用癩蝦蟆(即蟾蜍,目紅、腹無八字紋者不可用)破開,連腸雜敷傷口,一日一換(換過即埋土內),并又方∶被咬時,即用豆豉研末,香油調稠為丸如彈子大,常在傷處時時滾搽,丸內如有茸茸狗毛,此系毒瓦斯已出,換丸再擦,至無毛為止,神效。仍照前禁忌一切,常食杏仁,以防其毒。或用蚯蚓糞(又名曲 ),香油調為丸,搽之亦可。
又方∶核桃殼半邊,將人糞填滿,取槐樹皮蓋傷口,再將核桃殼覆上,用艾火在核桃殼上燒之,燒至遍身汗出,其人大困而愈。簡便而極神效。或用人糞濃敷傷口,以煮熟雞蛋白蓋之,用艾火燒數十次,更佳。
又方∶龍牙齒(又名馬鞭草)和荸薺煎水飲之,神效之極。
又方∶照后毒蛇咬傷服煙油之法治之。煙油味辣,服之味不辣者可治。緣犬因嗅蛇毒而瘋,故可與蛇咬同治。
又方∶地骨皮(即枸杞根)搗爛熬酒,服一二日,當茶飲,永無后患。
家犬咬傷
胡椒研細末敷之,雖傷重亦為過數日收功。惟初敷必痛而且腫,少刻,痛止腫消。有人被犬咬傷,血流不止,用此藥隨敷隨流,敷至第三次后血止,數日而愈,其效如神。
又方∶用木一截,向傷處指定,在木尾燒之,問其痛否?不痛乃愈。犬本屬土,此木能克土之意也。
又方∶甘草煎水洗凈毒瓦斯,以熱牛糞敷之,實時痛止。
又方∶番木鱉切片,瓦上炙焦存性,研末摻上,二三次收功。破爛日久者,半月必愈。
又方∶刮肉店墩板上油膩,拌白糖敷之,效。
又方∶甜杏仁去皮尖,嚼爛敷之。
馬咬傷
白煮豬肉一大片,同飯本人自嚼,貼患處,立時止痛,即愈。
又方∶先以艾火炙患處,復用馬糞及人糞燒存性,豬油調搽,即愈。
又方∶馬齒莧一握,煎湯日日服之,以愈為度。外栗子嚼爛敷之。
又方∶打馬鞭子,或籠頭索,燒灰摻之,即愈。其毒入心者,此二方亦效。
又方∶益母草搗爛,調醋烘熱敷之。
又方∶雞冠血涂之。牝母用雌雞,牡馬用雄雞,效。
豬咬傷
生龜板,炙,研細,麻油調搽,即愈。藥店多以熬過龜板假充,必不見效,須用生的自炙為要。
又方∶熟松香貼患處,數日愈。
猿猴抓傷
金毛狗脊(藥名)焙,研末摻之,或麻油調搽,立愈。
貓咬傷
用薄荷煎水洗之。或用川椒煎水洗之。
又方∶陳蕞 頭,嚼爛敷之,次日結痂,神效。
鼠咬傷
荔枝嚼融敷,即愈。或用斑蟊燒灰,加麝香少許,口津調敷。或用貓兒口水搽之。
蛇咬傷
煙精膏∶凡遇毒蛇咬傷,惡毒攻心,半日必死。急取竹木桿煙筒內煙油(又名煙屎,其色如醬),用冷水洗出,飲一二碗。受毒重者,其味必甜而不辣,以多飲為佳。傷口痛甚者,內有蛇牙,多用煙油揉擦必出。此為蛇咬第一仙方,切不可疑而自誤。道光八九年間,粵西崇善縣地方,有農人被毒蛇咬住,繞纏不放,急服煙油水數碗,并以煙油滴蛇口內,蛇即松口落地而死,其人無恙。
又方∶有人被蛇咬傷,即刻昏死,臂脹如臌少頃,遍身皮脹黃黑色。一道人以新汲水調香白芷末一斤,灌之,覺臍中聲響,黃同水從傷口流出,良久便愈。
又,一人蛇傷一足,百藥不效,后用新汲水洗凈腐肉,以白芷末加膽礬、麝香少許摻之,惡水流出,一月平復。
又方∶川貝母末,酒調,盡量飲之,少刻,酒自傷口流出,候流盡,以渣敷上,垂死亦效。
又方∶用兩刀在水內相磨,取水飲之,雖痛苦欲死可救。此蛇醫化人所傳方也。
又方∶用雞蛋破一孔,對傷口按住,少刻,蛋內色即變黑,黑則又換,以蛋色不變為止(要雞蛋,不要鴨蛋),有人被蛇咬傷,即刻腫大異常,當將腫處用頭發捆緊,毒瓦斯不致散開又方∶用蝦蟆拔毒法(見諸方門)治之,或用蜘蛛拔毒法(見門)治之又方∶五靈脂一兩,雄黃五錢,共為細末。每服二錢,酒調服。不飲酒者開水調服。并敷傷處,雖至垂危亦可救也。
又方∶嫩黃荊葉(生于野地,生藥店有買,采取生者以七葉為佳)搗汁敷之,極效。
毒蛇纏身不脫
蛇纏人身,愈纏愈緊,最難解脫。急令其人在地遍身轉滾,蛇自骨軟而解放也,神效。
又方∶用草刺蛇尾上小眼,亦極神驗。
蛇入七竅
割母豬尾血滴入即出。
又方∶以胡椒末入蛇尾小眼內,蛇自退出。或用草刺蛇尾小眼亦妙。
蜈蚣咬傷
手指甲、磨水敷、立效如神,萬無一失。有人被蜈蚣咬傷,其色碧綠,腫大如碗,痛不可忍,百藥隨敷隨干,其毒不散,后用此方治之,應手而愈。此法最為簡便,毋庸第二方也。各項毒物咬傷,雖未試過,想亦可治。
蝎螫傷
雄者傷人,痛在一處。雌者傷人,痛牽遍體。用井底泥敷之,干則再換。或用新汲水以青皮隨痛處搭之。干則再換,亦效。
又方∶用二味拔毒散(見癰毒諸方)更妙。
又方∶痛牽遍身者,用屋上瓦溝底泥,調水敷之。
又方∶畫地作十字,取土煎水服少許亦可。
又方∶用木碗蓋于痛處,過半日即愈,神驗之至。
又方∶蝸牛一條,搗融敷之,其痛立止。或照上蜈蚣咬傷方治之。
壁虎咬傷
一名守宮,又名蛇醫,又名四腳蛇。桑葉煎濃汁,調白礬末敷之。或照前蜈蚣咬傷方治之。
黃蜂傷
蚯蚓糞,井水調敷,其痛立止。
又方∶芋頭梗,搗融敷,極效。
又方∶如傷處麻木難過,用臭蟲血涂之,立愈。
又方∶用二味拔毒散(見癰毒諸方),敷之,最效。或照前蜈蚣咬傷方治之。
射工溪毒傷
此水中射工,又有樹上毛蟲,亦名射工者,見后毛蟲傷方。射工,一名溪鬼蟲,又名射影,又名水弩,出南方有溪毒處。長二三寸,寬寸許,形扁,前寬后窄,腹軟背硬,如蟬,又如鱉;六七月甲下有翅能飛,作鉍鉍聲;寬頭尖嘴,嘴頭有角如爪,長一二分;有六足,如蟹足,兩足在咀下,大而一爪,四足在腹下,小而雙爪;口有弩形,以氣射人影,去人三、四步即中,令人發瘡,不治即死。病有四種∶初得皆如傷寒,或似中惡。一種遍身有子,四邊微紅,犯之如刺;一種作瘡,久則穿陷;一種突起如石;一種如火燒狀。
又有溪毒中人,一名中水,一名中溪,一名水病。似射工而不見形,春月多有此病癥。
頭痛惡寒,狀如傷寒,二三日則腹中生蟲,食人下部,漸食五臟,注下不禁,雖良醫難治。
初得則下部有瘡紅赤,形如截肉為陽毒,最急。若瘡如蟲嚙為陰毒,其勢稍緩,皆能殺人,過二十日,不治。方家用藥,與傷寒、瘟病相似,須用蒼耳草絞汁服一二升,并用棉蘸汁濃敷下部,或以小蒜煮微熱湯(不可大熱,大熱則無力)洗之,若身發赤斑,其毒已出也。
又方∶取豉母蟲一枚,含入口中立愈,雖死亦活;或用鹽梅裹含之亦可;此葛仙《肘后方》也。豉母蟲,一名豉蟲,光黑,大如豆,浮游水上者即是。
又方∶豬血飲之即解。
又方∶知母連根葉研末服,或投水絞汁飲一二升,煮湯洗浴亦佳。夏月出行多帶知母,連根搗碎,投水上流,可避此毒。
又方∶雞糞(要白色者)與糯米糖調敷,效。
又方∶蒼耳草嫩苗(生草藥店有買)取汁和酒溫灌之,其渣濃敷傷處,甚效。
又方∶芥菜子末,和酒濃敷,半日止痛。
又方∶馬齒莧,搗汁一升服,以渣敷之,日四、五次。
又方∶皂角,長尺余者,好醋煮濃汁如膏敷之。
又方∶白鵝血飲之,并敷其身,極效。
又方∶夜睡時,以手摩身體有辣痛,熟視當有赤點如針頭,急捻之,以芋頭葉入內刮出細沙,以蒜敷之,即愈。又痛處有刺如蝦須。用芋頭及甘蔗葉屈角入內,勾出其根則愈。遲則其根入骨難治。
毛蟲傷
毛蟲,俗名楊辣子,又名射工,能放毛螫人,初癢,次痛,勢如火燒,久則外癢內痛,骨肉皆爛,諸藥罔效。用豆豉搗融,清油調敷,少時則有毛出,去豆豉,用白芷煎湯洗之。
如肉已爛,用海螵蛸末摻之,即愈。
又方∶先以水洗之,隨用馬齒莧搗爛敷之,一二次即愈。或以熟蜜搽之,亦效。
狗毛沾身
因瘙癢而破爛者,用青果(即橄欖)絞汁搽數次,即愈。或照上毛蟲傷人各方治之,更妙
蜘蛛傷
有人蜘蛛咬傷,腹大如臌,遍身生絲,飲白羊乳數日而愈。
又方∶藍靛汁一碗,入雄黃、麝香少許,點患處,并服其汁,神異之至。一人被傷,頭面腫痛,幾致不救,服此而愈。蜘蛛投入藍靛即化為水,故有奇效也。
又方∶用羊肝遍體擦之,極效。
又方∶飲好酒至醉,則肉中自出小蟲而愈。
又方∶熱甜酒洗之即消。或照前蜈蚣咬傷方治之。
蛛傷
此物形以蜘蛛而大,一名壁錢,一名壁鏡,又名壁鏡,又名喜子。時作白窠如錢大貼壁上,咬人最毒,不治必死。用桑樹枝燒枯煎濃汁,調白礬末敷之,極效。
又方∶用花盆內鋪地錦敷,或用陳醋搗敷,即愈。
又方∶以刀燒紅,置白礬于上,汁出乘熱滴之,立愈,神驗之至。或照前蜈蚣咬傷方治之。
多足蟲傷
一名曜 ,又云即是搔甲子。藏于壁間,以尿射人。若誤中其毒,令人皮膚起燎漿泡,痛如火烙。初如飯粒,次如豆大,若不早治,傷處周遭交合則難救。急用棉蘸熱鹽水敷,數次即消。甚者則毒延及遍身,瘙癢不止,宜用二味拔毒散(見癰毒諸方)敷之,神效。或用大
蚯蚓毒
一名曲 、又名地龍。凡受蚯蚓毒,形如麻瘋,發眉脫落,或夜間身體作鳴。急以鹽湯或鍛石煎湯時時洗之,其毒自去。或以白鴨血搽之。或用白鴨糞和雞蛋清調搽,更妙。或照前蜈蚣咬傷方治之。
蠶咬傷
凡蠶嚙人,毒入肉中,令人發寒熱。以家用苧麻葉搗汁涂之,神效。
又方∶蜜調麝香敷之。亦效。或照前蜈蚣咬傷方治之。
烏龍刺傷
烏龍刺(又名火把焦)刺入泥中,人若足上簽踏,比蛇咬更毒,從腳腫至大腿,猶然可救愈。
仙鶴毒
仙鶴其毒在頂。養鶴之家,其鶴或傍樹枝,或臥叢草,將頭搔癢,遺有頂毒粘在樹間,人或不知,誤以手摸腳踏,登時赤腫疼痛異常,急以青松毛和糯米飯同搗敷之。立愈。
狐尿刺毒
一名狐貍刺,由螳螂盛暑交媾精汁,染于諸物,干久有毒,人之手足誤觸之,則成此患。初起紅紫斑點,肌膚干燥,悶腫, 痛,不眠,若時至十日后腐開,則瘡口日寬。初起未潰者,以蒲公英連根煎濃溫洗。若得鮮者,搗汁涂之,更妙。內服黃連解毒湯,即愈。若已潰爛,照前人咬傷甘草諸方治之。或照癰毒諸方治之。
又方∶腫痛欲死者,用雄雞破開敷之。或照前蜈蚣咬傷方治之。
各項毒蟲咬傷
用二味拔毒散(見癰毒諸方)敷之。其效甚速。
又方∶照前人咬傷甘草方敷之,神效。
又方∶如毒重者,急照疔瘡方內蜘蛛拔毒法治之(見),最為神效。或照前蜈蚣
湯火傷
湯泡火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