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門
婦人產后,如無他癥,不必服藥,三日之內,但以荊芥炭、益母草、砂糖煎湯,頻頻與飲,使惡露下盡,自無血暈腹疼之患。切不可飲酒及雞子牛羊豬肉之類。須以白粥干菜調理,或松江淡鲞蒸熟食之。半月方可食鮮肉,漸漸加增,才免陽盛陰虛之患。若去血過多,惡露未凈,或傷飲食,或感風寒,或夾氣惱,或三日蒸乳,皆能發熱增寒,身疼腹痛,當以意消息,不可偏執而用藥也。丹溪云∶產后以大補氣血為主,雖有雜癥,以末治之。產后不可發表,又不可早用白芍,以其酸寒,恐伐生氣也。慎之。
凡婦人產后,陰血虛,陽無所附而浮散于外,故多發熱。治宜四物補陰血,而炮干姜之辛溫從治,收其浮散,使歸于陰。然產后脾胃俱虛,多有過服飲食所傷,滯而發熱者,誤作血虛則不效矣。如遇產后發熱,須審問何物所傷,有食無食,胸膈可有飽悶,如惡食泄瀉,只作傷食治。若發熱而飲食自調者,方用補血藥,產后血暈,因虛火引血上行,漸覺昏暈,急以鹿角燒灰,出火毒研極細末,煮酒童便調和灌下即醒,行血最快。
又法用鐵秤錘,炭火燒紅,以醋淬之,令產婦鼻搐之即醒。
鄭良棟曰∶新產血暈,不省人事,大類中風,切不可遽以中風治之,急服琥珀丸即愈。如兒以下地,一時血暈,昏昏不醒,速扶起抱住,勿令臥下,快與童便灌之。如不醒,再以燒紅炭投醋中,使醋氣透入產婦鼻,內,即蘇,因癥用法,無不應效。
產后子已在蓐,切不可使之即臥,須扶坐片時可也。因初產之婦,血氣未定,恐其血乘虛而上逆,慎之。
新產飲酒大忌,乃第一證,但服童便為妙,他藥苦寒,雖屬降下之品,卻能凝滯敗血。且產后即發熱,切不可服涼藥,以其伐生氣而血凝也。若童便乃人身之元氣所成,名曰還元丹,惟能降火,蓋以人補人之義。新產飲食最難克化,如赤豆、沙雞、鴨蛋之類,蓋新產暴大下血,脾胃甚弱,最易成病。
新產之脈緩滑結,實大弦緊鬼來侵,若得重沉小者活,忽覺堅牢命不存。寸口澀疾不調死,沉細附骨不絕生。請看此候分明記,常須念此向心經。
新生胞衣不下,血暈不醒,腹中刺痛,敗血攻心,或眼閉口噤,或譫語狂言,困頓垂死者,以琥珀黑龍丹,灌之立效,或黑神丹亦可。
產婦敗血,有沖胃沖心之辨,不可混治。沖心,顛狂作亂是也。沖胃者,飽悶嘔惡是也。二者俱屬危癥,用藥不可不速,遲則不救。
王肯堂曰∶產后敗血,有沖胃、沖心、沖肺,三者皆屬危癥,用藥不可不速。沖胃則嘔,沖肺則喘,沖心則發狂跳躍,急令兩人扶住,急宜童便、降香、沉香、當歸,煎湯灌下,其惡血自下行,新血各歸經,即時安寧矣。
皇甫中曰∶產后敗血停蓄,上干于心,心氣閉塞,故舌強不能言語者,八珍散。產后內因痰氣郁滯,閉目不能語,用明礬一錢為末,白滾湯沖服。
產后去血過多,暈悶不醒者,芎歸湯。產后虛火引血上行,血迷血悶,暈昏不知人,清魂散。如不醒,以韭菜一二斤搗爛,入壺中,沸醋傾入壺內,覆壺蓋,以壺嘴放鼻間熏之,即蘇。或干漆燒煙,令產婦搐煙,如不醒,急掐其人中,提頂心頭發,灌之以童便姜汁,自然蘇醒。
黑龍丹 治產后一切血證,及胞衣不下,危急之癥。
當歸(二錢) 五靈脂(二錢) 川芎(二錢) 熟地(二錢) 良姜(二錢)上藥一兩,以沙盒盛赤石脂,以紙包鹽泥封固,炭火 令通紅,火候冷取開,看成黑色,研細入后藥。
百草霜(五兩) 硫黃(錢半) 乳香(錢半) 花蕊石(一錢) 琥珀屑(一兩)后藥與前藥研極細,以醋糊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炭火 令通紅,投入老姜自然汁與童便,入酒漉出,烘干研細,只以此酒下。
清魂散 治血迷血暈,昏迷不省。
澤蘭(一兩) 人參(一兩) 荊芥(四兩) 炙甘草(八分)每服二錢,熱湯溫酒各半盞調服。
產后血暈
問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 ,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秘結。何謂也?師曰∶新產血虛,多汗出喜風,故令病 。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則胃燥,故大便難。
產后血暈者,氣血暴虛,未得安靜,血隨氣上,迷亂心神,故眼前生花,甚者令人悶絕,不知人事,口噤神昏氣冷,宜服清魂散即蘇。
荊芥散 治產后血暈,精神昏昧。
荊芥(一兩三錢) 桃仁(五錢,炒)為末,滾湯下三錢,如喘,加杏仁、甘草各三錢。
敗血沖心
婁氏曰∶產后下血多而暈者,但昏悶煩亂而已,當補血。下血少而暈者,乃惡露不下,上搶于心,則心下滿急,神昏口噤,絕不知人,當破血行血。
丹溪曰∶婦人產后血暈,此乃虛火載血妄行,漸覺昏迷,以鹿角 灰出火毒,研極細末,用童便煮酒灌下即醒,此物行血極妙。
獨行散 治產后血暈,昏迷不醒,沖心悶絕,五靈脂四錢,一半炒,一半生,共研極細末,溫酒調下二錢,即蘇。
產后郁冒
仲景曰∶產后郁冒,其脈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處下厥,孤陽上出,故但頭汗出。所以產婦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大便堅,嘔而不食者,小柴胡湯和之。
產后如狂喘滿
產后血搶心悶如狂,喘滿欲絕者,蒲黃散。惡露不盡,心腹痛,黑神散。惡露不盡,兒枕痛,當歸失笑散。產后忽然口噤,語言顛倒,如見鬼狀,此敗血攻心,非風寒邪祟也,妙香散,或用黑龍丹, 過酒調下。
蒲黃散 治惡露不快,血上搶心等癥。
干荷葉(二錢半) 甘草(二錢半) 丹皮(二錢半) 元胡(二錢半) 生地(三錢半)銼作二劑,水煎,入蜜少許溫服。
黑神散 治惡露不盡,胞衣不下,腹痛不止。
黑豆(炒,半升) 熟地(四兩) 當歸(四兩) 肉桂(四兩) 干姜(炒,四兩) 生蒲黃(四兩)炙甘草(四兩) 炒白芍(四兩)共為末,每服二錢,童便各半盞調服。
當歸失笑散 治產后心腹絞痛欲死,及兒枕作疼。
當歸(五錢) 炒蒲黃(五錢) 五靈脂(五錢)共為末,每服二錢,醋調熬成膏子,白滾湯下。
炒香散麝香(一錢,研) 遠志肉(一兩,去心) 黃 (一兩) 人參(五錢) 茯苓(一兩) 茯神(一兩) 桔梗(五錢) 甘草(五錢) 木香(二錢,煨) 朱砂(三錢) 淮山藥(姜汁炒,一兩)共為末,每服二錢,開水調服。
滑胎散 治坐草太早,努力過多,以致難產。
滑石(六錢) 冬葵子(五錢) 甘草(二錢)為末,每服二錢,酒下。
神應散 治橫生逆產,胞漿先破,此藥如魚得水。
白芷(一兩) 百草霜(一兩)為末,童便酒調下三錢。
牛膝湯 治胞衣不下,臍腹堅痛,服此爛下。
牛膝(四兩) 瞿麥(四兩) 當歸(三兩) 通草(六兩) 滑石(八兩) 葵子(五兩)水九升,煎至三升,三次服。
黃 湯 治產后去血過多,自汗不止。
炙黃 (二錢) 白術(一錢,炒) 防風(一錢) 熟地(二錢) 牡蠣(錢半,研 ) 茯苓(一錢) 麥冬(五分) 甘草(五分)大棗二枚,水煎服。
茯神散 治產后心虛,怔忡不定,神思不清。
人參(一錢) 茯神(八分) 甘草(一錢) 山藥(一錢) 當歸(一錢) 肉桂(五分) 遠志肉(一錢) 生姜(五錢)大棗二枚,水煎服。
當歸羊肉湯 治產后寒熱自汗,肢體疼痛,名曰蓐勞,諸藥無效者。
當歸(七錢) 人參(七錢) 黃 (一兩) 生姜(五錢)羊肉一斤,煮汁五大碗,入藥煎四碗,作六服。
腹痛下血,胃虛嘔逆,砂仁二錢,炒研末,酒調下,或佛手散。
血虛發熱
【產后血虛發熱歌】產下嬰兒血氣空,絲毫觸犯便傷營,倏然致疾如山重,不與尋常一樣同。去血過多因發熱,炮姜參術與川芎。陰傷作熱心煩悶,自汗黃 可奏功。惡心嘔逆傷脾胃,抵圣湯醫腹脅膨。歸 止汗除身熱。不愈當歸取效崇。風中愈風湯立驗,茯神散子治怔忡。諸風痿痹筋搐搦,時世名醫認血風。乍見鬼神由血耗,調經散服起疲癃。中風口噤牙關閉,拘攣身張似角弓。此是血虛筋螈 ,舉輕古拜配歸芎。產后經來因適斷,感于異癥在其中。手牽足搐牙關緊,昏胃柴胡視聽聰。陰虛發熱增寒證,晝日清明夜覺兇,加增四物神功大,一服能令病脫躬。胞中誤損成淋癥,參術煎膏溲自通。浮腫必須分水道,憂思郁結在寬胸。痢初化滯香連芍,積久須當用胃風。初感寒邪微發表,熱邪不解用黃龍。燥煩實熱芩連理,渴甚人參白虎從。熱泄柴苓除半夏,便難議與大柴攻。汗多表弱宜行桂,里弱中虛用理中。發表內攻須帶補。勿行猛浪內傷營。小便淋漓行時痛,但用茅根可治癃。泄瀉胃苓湯可用,寒加肉果桂姜同。若因熱瀉并腸垢,姜炒黃連佐木通。
氣血大損病
夫產后氣血大損,即易產力壯者,尚有感疾為終身之患,產母不可恃健,不行保重,勞碌以損其營,多食以傷其胃。外感六淫之邪,內受七情之氣,為患莫測。古云∶產后勿犯絲毫,感病重于山岳。信夫。或惡露未凈而發熱作疼,真元不復而痿頓為勞,比比皆然也。故產后諸疾,先以大補氣血,縱有他疾,以末治之。或欲祛邪,必兼補劑,殊為切當。若以峻劑攻之,再損氣血,??闪⒋?。或惡露當去者,亦須急去,故生新溫養為主,斯得其正也。
舉輕古拜散 治產后中風。
荊芥(炒燥)為末,每服二錢,豆淋湯調服。
產后脈法
《脈經》曰∶婦人新生乳子,脈沉滑小者生,實大弦急者死。又曰∶婦人生產之后,寸口脈弦疾不調者死,沉細附骨不絕者生。婦人產后,因中風傷寒發病,喘鳴而肩息,脈實而浮緩者生,小緊者死。
丹溪曰∶胎前脈細小,產后脈洪大,皆死癥也。又曰∶產前當洪數,既產而洪數如故,安得不死?《脈經》曰∶產后緩滑沉細皆宜,實大堅牢澀疾俱危。
產后蓐勞
婦人新產后自汗,肢體酸疼,虛眩無力者,名曰蓐勞。當歸羊肉湯。產后氣血大虧,失于調理,自汗發熱虛羸,飲食不化,時咳發渴者,人參鱉甲散。發寒熱。石子湯。
鄭良棟曰∶產后蓐勞虛損,頭痛氣短,小腹脹痛而寒熱者,增損柴胡湯主之。
葉盛公曰∶產后蓐勞,緣生產久坐多語,運動用力,致頭目四肢疼痛,寒熱如瘧,宜白茯苓散。
人參鱉甲散 治產后蓐勞,寒熱如瘧。
鱉甲(炙,一兩) 人參(五錢) 肉桂(五錢) 桑寄生(五錢) 當歸(五錢) 茯苓(五錢) 白術(五錢) 大熟地(五錢) 桃仁(五錢) 麥冬(五錢) 續斷(五錢) 牛膝(一兩五錢) 黃(炙,一兩)共為末,豬腎一對去膜,生姜一片,水二盞,棗三枚,煎至一盞,入前末藥二錢,蔥白三寸,烏梅半個,荊芥五穗,再煎數沸,去渣,空心服。
石子湯 治產后虛羸寒熱,自汗氣促等癥。
豬腰子(一對,去膜,竹刀切碎) 香蕈(二兩) 蔥白(一兩) 白芍(二兩)上藥分作兩帖,每用水三升半,勻三服。
白茯苓散茯苓(一兩) 當歸 川芎 白芍 肉桂 黃 人參(各五錢) 熟地(一兩)先以水二盞,煮豬腎,再加姜二片,棗三枚,入藥五錢,去渣,溫三服。
增損柴胡湯柴胡 半夏 人參 川芎 橘紅 甘草水煎服。
抵圣湯 治產后惡露不行,敗血入于脾胃。
赤芍(一錢) 半夏(一錢) 澤蘭(一錢) 陳皮(一錢) 人參(一錢) 甘草(七分)姜三片,水煎服。
產后胞衣不下
產后胞衣不下,為血入胞中,上沖心胸,氣血脹悶,不出欲死。必須逐其血,用紅花、茜草酒煎服,或樸硝散,甚則奪命丹。如再不下,臍堅脹急痛欲死者,牛膝湯。
努力傷胎
妊娠努力,跌仆傷胎,腰腹疼痛,或胎上搶心去血,膠艾丸或從高墜下,或努力被重物所壓,觸傷胎氣,腹痛下血,胃虛嘔逆,砂仁二錢,炒為末,酒調下,或佛手散。
胞衣先破
胞衣先破之由有二∶或因母體素弱,氣血兩虛,胞衣故薄,兒身轉動,隨觸而破。有因兒未轉動,坐草或早,用力過多,以致胞破。如已破久,則血水干,產路遂澀,兒難下也。急用大劑加味芎歸湯,加熟蜜一兩助氣,而兼潤滑,自當兒即順下。
婁全善曰∶胞衣不下,惟花蕊散取效獨妙。若鄉居藥肆,倉卒無之,今采得胡氏一法甚妙。
產訖,胞衣不下,稍久則血流胞中,為血所脹,上沖心胸,喘急疼痛,必致危篤。若有此患,宜急斷臍帶,以少物系帶必用力牢固系之,然后截斷,使其子血不流入胞中。則胞衣自當痿縮而下,縱淹延數日,亦不能有害。惟以產母心懷安泰,終自可下,累試有驗。
花蕊散 治產后敗血不盡,血迷血暈,惡阻,敗血奔心。
胎死腹中,胞衣不下,至死者,但心頭稍緩,急以童便調一錢服之,取下惡血或如豬肝,產婦從此可無血氣血風之癥矣。如膈上有血,亦化為黃水,即口中吐出,或從小便下也。
牛膝湯牛膝 瞿麥(各四兩) 當歸(三兩) 通草(六兩) 滑石(八兩) 葵子(五兩)上藥 咀為末,以水九升,煎至三升,分為三服。